女性文学批评论文_王永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女性文学批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学批评,女性,文学,美国,女性主义,华裔,门罗。

女性文学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超[1](2019)在《国内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女性地位的逐步提升,女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文学界开始对女性生态形象的研究,对于这种现象,应该从生态女性文学角度进行批评文化的建立。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女性的声音,都在认真考虑其文化前景,所以在国内推行生态女性文学批评话语建构的研究很有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徐敏[2](2019)在《以萧红作品看我国女性文学批评之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萧红作品自问世以来,便经历了不同时代专家学者的多重批评,每一阶段的女性文学批评内涵的丰富,都会赋予萧红作品独特的研究视角。在立足萧红作品的基础上,分别从叁十年代政治批评为主、八十年代文学批评归位、九十年代多元批评全面推进的文学批评走向,探讨我国女性文学批评之流变,以具体可感地把握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内在演化轨迹。(本文来源于《济南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林佳宬[3](2019)在《属于女性自己的批评—伊莱恩·肖瓦尔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着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创始人之一。她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英美女性文学批评有着重大的影响,对美国女性文学史的建立,女性解放运动的方向等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阐释她的理论和观点:第一章,梳理肖瓦尔特归纳的文学史观。包含女性亚文化、女性传统、女性文学史,以及肖瓦尔特整理分析文学史中的离散女作家,归纳其文学史观中最重要的女性自我意识发展过程。第二章,评述肖瓦尔特构建的女性批评理论。梳理女性创作受到的双重困境、双声话语,建立女性中心批评,还包括肖瓦尔特对女性美学的产生以及双性同体设想的批判组建其女性文学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女性中心批评学面貌,由此延伸至其运用女性中心批评对疯狂女性的研究,探讨文学批评发展。第叁章,论述肖瓦尔特女性文学批评产生影响,探讨她的理论在西方的影响和所受到的攻击,并阐述其理论对中国女性批评的影响,体现其理论具有的独特桥梁作用。总而言之,本文将围绕她的着作和论文进行评述,分析和归纳女性文学史观以及女性文学批评建构,全面研究肖瓦尔特理论的魅力,为中国女性学者了解西方女性主义,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中国女权主义发展提供令人振奋的思路。(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林佳宬[4](2018)在《肖瓦尔特的女性文学批评与文本互文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着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是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创始人之一。她强调女性文学应该属于自己,应该察觉到女性自身的隐喻和与男性文学中的互文关系,从米兰达和简·爱等主人公形象入手,探索女性如何摆脱过多的男权阻碍并且提醒女性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局限,通过这种探索为女权主义者在寻找发展中提供了有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35期)

张丽丽,张莉,兰玉玲[5](2018)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文学批评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文学批评是最常见的文学表现形式。华裔女性作者从某一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品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丰富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类别,而这也使得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下的文学批评具有多样性、特殊性、必然性以及全面性。基于这一前提,通过研究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在文学批评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白其多样性、特殊性、必然性以及全面性。(本文来源于《林区教学》期刊2018年07期)

张丽丽,于佳宾,王舒婧[6](2018)在《女性主义批评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主义批判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种理论主要是从女性的角度来评断文学作品,深入研究女性主义批评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而推动当代文学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女性主义批评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了相关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8年06期)

陈静[7](2018)在《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批评初论——基于《妇女杂志》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女性比较活跃的文学批评活动始自晚清,20世纪上半叶逐步走向成熟。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妇女杂志》(1915-1931)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行量最大、发行时间最久、覆盖面最广的女性期刊。《妇女杂志》在一定层面上颇能反映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批评活动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妇女杂志》共刊登了46位女性撰写的53篇文学批评作品。以1920年为界,女性文学批评的语体和内容均有较大变化:由文言走向白话;由诗文评模式走向现代学术评论;批评对象由中国古代诗文拓展到古今中外文学。1920年代,女性文学批评者们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女性写作的正当性,在理论层面上扫清了女性从事文学创作的障碍,完成了自清中叶以来女性为自身写作正名的漫长历程。(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林小平,冯兵[8](2018)在《论文学心理批评视阈下的女性文学——以艾丽丝·门罗小说的荣格分析心理学解读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心理批评注重对文学作品中角色心理结构与作者创作心理等的层层剖析,而女性文学尤重心理描写,也就尤为适合这一批评模式。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是当代西方女性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多以女性视角来描写小镇女人的工作、生活、婚姻及家庭琐事等,以简单的故事揭示事物的多面性和人性的深度。依据荣格分析心理学中集体无意识之原型理论的基本要素——对自我影响最为频繁的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以及自性理论,审视其短篇小说集《逃离》,可见其中的女主人公们逃离现实生活的真正根源主要在于女性追寻自我的深层精神需求。而门罗小说的艺术魅力就正在于对人物心理的精细刻画,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丰富隽永的人文情怀。(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姜彦臣[9](2017)在《《妇女杂志》中的女性文学批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妇女杂志》(1915—1931)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行量最大、发行时间最久、覆盖面最广的女性期刊,发行17年间,影响深远,是近现代中国女性文化的典型代表。当代学界对其有诸多研究,但对杂志中丰富的女性文学批评却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首次全面整理《妇女杂志》中45位女性作者所作的51篇文学批评作品,采用细读方式,分析其具体内容与理论特征,进而深入探讨近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特征与发展路径。论文共分六章。第一、二章概述《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的作品与作者。共整理发现51篇女性所作文学批评,以1920年为界,分为文言和白话两个阶段,据其内容特征大致可分为诗话类作品、研究性作品和随笔类作品叁类。写作这些批评作品的共计45位女性作者,大都未见有生平考述。研究发现,这些女性大都在新式学堂或家族私塾中接受过教育,其中有女学教师、女学校长、社会活动家、革命者;她们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名流也多有往来。在地域上,以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的作者为多。第叁章主要对女性诗话类作品进行了考察。在《妇女杂志》连载的《小南强室笔记》《镜台螺屑》《瓶笙花影录》《瑶台玉韵》4部女性诗话中,或侧重“论诗及事”,或侧重“论诗及辞”;采用以意逆志、本事批评、比较批评等方式,对明清时期的106位女性诗人及其诗作进行了点评。被女性诗话评论的女诗人集中于江南一带,多为闺秀作家,诗话的女性作者推重德才兼具的女诗人,对“清”“情”、怨而不怒、风格自然的诗歌赞誉有加。第四章主要分析具有研究性质的批评作品,包括6篇文言作品和11篇白话作品。研究发现,这些批评,涉及对女性与文学关系的多角度探究,女性作者们对铭文、歌谣表示出特别的兴趣,她们或综论中国诗文发展流变过程,或比较文言作品与白话文,或倡言白话作为新文体的社会功用。还有的文章对顾太清、朱淑真、赛维宜夫人等女性作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女性作者多采用社会批评视角,体现出人本主义文学观,也可从中看到她们女性主义文学观念的萌芽。第五章探讨随笔类批评作品。随笔类批评共计29篇,主要为序文、读后感以及其他性质的随笔。在这些批评作品中,有对女性文学创作动机的描述(包括记录个体经验、坎坷生平诱发创作、有合适的创作机缘几个方面)、对作品独具视角的评论;对文学阅读问题的多方面探讨(包括对阅读功用、阅读倾向、阅读要求的讨论几个方面),还有对文章写作方法的讨论(包括阐述游历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指导写作教育的进行、阐释写作需要实践与理论的储备)等。体现了女性批评作者日渐开放的视野与视角独特的批评特征。第六章总结《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的特征与研究价值。批评语体由文言向白话,批评形式与对象由单一到丰富,批评话语由传统到现代是《妇女杂志》女性文学批评呈现出的总体特征。这批女性批评作者及作品,对于中国文学史、文学批评史而言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这些女性文学批评真实记录和保存了当时女性的创作状态、文学阅读等情形,极具史料价值。《妇女杂志》中的女性文学批评作品真实反映了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成长历程。女性作者们对女性诗作的品评、对女性与文学关系的强调、将女性文学与追求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等结合起来的批评思路,均体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女性文学批评思想,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7-06-01)

苏红军[10](2016)在《新世纪以来女性文学批评面临的历史选择:从底层文学、自然小说、科幻文学和网络小说的兴起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无论在严肃文学还是在通俗文学中都出现了很多新的文学类型。比较突出的有底层文学、打工文学、自然小说、科幻小说和网络文学等。这些新的文学类型再现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女性的新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价值,挑战1980年代以来形成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的秩序和理论架构。这类研究,连同这些新的文学类型,呼唤对1980年代以来形成的女性文学批评中一些基本概念、审美要素、美学原则、思想资源和深层的理论框架进行反思,催促我们对文学批评的理论构架做出新的历史选择。(本文来源于《职大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女性文学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萧红作品自问世以来,便经历了不同时代专家学者的多重批评,每一阶段的女性文学批评内涵的丰富,都会赋予萧红作品独特的研究视角。在立足萧红作品的基础上,分别从叁十年代政治批评为主、八十年代文学批评归位、九十年代多元批评全面推进的文学批评走向,探讨我国女性文学批评之流变,以具体可感地把握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内在演化轨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性文学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超.国内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J].北方文学.2019

[2].徐敏.以萧红作品看我国女性文学批评之流变[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

[3].林佳宬.属于女性自己的批评—伊莱恩·肖瓦尔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探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

[4].林佳宬.肖瓦尔特的女性文学批评与文本互文性探究[J].北方文学.2018

[5].张丽丽,张莉,兰玉玲.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文学批评教学[J].林区教学.2018

[6].张丽丽,于佳宾,王舒婧.女性主义批评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

[7].陈静.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批评初论——基于《妇女杂志》的考察[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林小平,冯兵.论文学心理批评视阈下的女性文学——以艾丽丝·门罗小说的荣格分析心理学解读为中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9].姜彦臣.《妇女杂志》中的女性文学批评研究[D].济南大学.2017

[10].苏红军.新世纪以来女性文学批评面临的历史选择:从底层文学、自然小说、科幻文学和网络小说的兴起谈起[J].职大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河南大学着作(5)河南大学着作(1)河南大学着作(4)河南大学着作(3)河南大学着作(2)书与情报142 民间本土造物设计中的“致用...

标签:;  ;  ;  ;  ;  ;  ;  

女性文学批评论文_王永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