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结合SP教学法在普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结合SP教学法在普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1,2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为了对比翻转课堂结合SP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效果,在同一学期开设普通外科学课程的两个班级中分别采用了两种教学模式,应用多元化评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考核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收集病史能力,体格检查能力,科学、系统的临床思维能力更强,提示该方法可以提高医学生普通外科教学质量,值得在外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法,SP教学法,普外科,教学改革

TheApplicationofTrammingCourseCombinedwithSPTeachingMethodinGeneralSurgeryTeaching

LIYan1,DONGLi1,FENGYing2,XIAOHan-yan2*

MudanjiangMedicalCollegeAffiliatedRedFlagHospital1,2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MudanjiangMedicalCollege,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11

Abstract:InordertocomparetheeffectsofflipteachingcombinedwithSPteachingmethodand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ingeneralsurgeryteaching,twokindsofteachingmodeswereusedinthetwoclassesofgeneralsurgerycourseinthesamesemester,andthecomparativeevaluationwascarriedoutbyusingpersifiedevaluationTheTheresultsshowedthattheexperimentalgroupwassuperiortothetraditionalteaching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ndtheexperimentalgrouptocollectmedicalhistory,physicalexaminationability,scientificandsystematicclinicalthinkingability,suggestingthatthemethodcanimprovethegeneralsurgeryTeachingquality,itisworthtopromotetheuseofsurgicalteaching.

Keywords:flipclassroomteachingmethod,SPteachingmethod,generalsurgery,teachingreform

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教高[2008]9号)(以下简称《标准》)[1]。《标准》明确指出: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这取决于医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和科学方法的掌握。因此,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是指经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分配,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手中转移给学生[2]。使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机会开展关于具体临床问题解决和临床操作技巧培养的深化学习。是近年来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标准化病人(SP)又称为模拟病人,是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地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3],SP的出现可有效解决临床病人不愿意配合教学工作的问题,增加了临床医学生的实践机会。本文探讨了翻转课堂结合SP应用于普外科临床教学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的60名学生,其中一班为对照组(30名学生),二班为实验组(30名学生),对照组:男生14名、女生16名,实验组:男生13名,女生17名。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1.2教学方法

依据外科学教学大纲,两组学生教学使用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授课教师在授课前均进行集体备课。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每周两节的授课时间内应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集中讲授本章节内容。

1.2.2实验组实施翻转课堂结合SP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外科学的教学大纲知识点将每节课教学内容制作成六-八个短视频,每个视频讲授一个重点内容或者主题,包括解剖知识,病因,发病机制,SP典型临床表现,SP查体阳性体征,手术录像等多方面。应用微信群,QQ群,微信平台等网络方式发布短视频,将实验组随机分为六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课前自行观看视频学习,结合解剖学,诊断学,病理学,生理学知识,应用图书馆,知网等方式收集资料,小组讨论后寻找问题答案;同时可应用邮件,微信,QQ等方式与老师交流,授课老师根据每个同学的问题进行引导。课堂上共同复习基础理论知识,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课前视频提出问题的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老师结合SP示范外科查体及疾病的阳性体征,分析症状出现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临床思维;同时应用不配合组SP及过分关注组SP示范教学,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提高临床沟通能力及临床操作技巧;最后对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

1.3多元化评价

1.3.1笔试考试成绩

两组学生在外科教学结束后同时进行笔试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等,考察基础理论,临床思维能力,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1.3.2应用合作组,不合作组,过分关注组SP考核两组同学的临床沟通能力,评分项目包括病史采集,查体等。

1.3.3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临床思维,临床沟通能力,临床操作技巧,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关怀,自学能力等,所有同学匿名填写,当场回收问卷。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对于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笔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的笔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两组笔试考核成绩比较

2.3调查问卷结果比较

实验组同学认为新的教学方法在提高临床思维,增强逻辑推理能力,加强临床沟通能力,提高临床操作技巧,促进团队协作,提高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等方面是有效果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学生对翻转课堂结合SP病人教学法的评估

3.讨论

普通外科是外科学的基础,教学内容包括无菌术、外科感染及营养、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围手术期处理等外科基础知识及普通外科常见的疾病等[4],既包括理论内容,也包括实践和医患沟通方面的内容是医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外科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巧。但是临床操作资源不足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实习过程中学生们在患者身上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外科教学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尴尬局面[5],SP教学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急腹症这一章节,涉及疾病多、病情重、病情多变、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临床病人不可能很好的配合教学活动,SP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所谓移动学习,即“MobileLearning”,是指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6]。它使人们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学生在课堂外应用移动学习方式学习基本知识点,老师通过移动学习方式和每个同学有更多的交流,并且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引导,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7-8]。课堂上老师采用SP病人示范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临床实践,从而形成临床思维模式,并培养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SP还具有考核和评价能力,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临床操作的综合水平,通过反馈,改进学生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纠正不正确的查体方法,近而更有效地训练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9-10]。

从多元化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到,笔试成绩中两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分数无统计学差异。论述和病例分析部分实验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实验组在基础理论教学方面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相当,同时在分析解决临床问题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SP考核组也可以看到实验组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更强,在不合作组SP及过分关注SP考核时传统教学组采集病史、查体效果明显下降;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临床思维能力。

在新教学法的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偏低,需要老师加强理论转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自学能力很差,老师在课前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引导这部分学生梳理知识点,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还有的同学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老师需要培养同小组学生进行资源共享协同合作。个别同学语言表达能力差,与不合作SP病人沟通时不能形成良好的交流,教师要注意进行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

总之,翻转课堂结合SP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重新分配了课堂内外的时间及教学重点,更好了体现了外科学的培养重点,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沟通及临床操作技巧,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形成,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教学运用价值,促进了普外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琨,张世霞,韩加亮.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运营和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5).

[2]严文法,包雷,李彦花.国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120-128.

[3]梁冰,李苗,胡丙清.国内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华全科医学,2016,(10):1739-1741.

[4]林海,程坤.浅谈如何提高普外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探讨[J].新疆医学,2014,(09):88-90.

[5]尹杰,宋建宁,张忠涛.标准化患者(SP)结合PBL教学在七年制医学生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6,(01):66-68.

[6]伍祁蔚.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方向——移动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4-5.

[7]NMC地平线项目,龚志武,吴迪,陈阳键,苏宏,黄淑敏,陈木朝,吴杰锋,焦建利.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2):3-22+42.

[8]王志红.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7):42-44.

[9]肖忠高,杨玉萍,魏东,李海林.外科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和应用[J].重庆医学,2008,(21):2500-2501.

[10]陈国栋,李小艳,王艳,文兰,匡睿,贺军,刘江华.关于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06):708-710.

标签:;  ;  ;  

翻转课结合SP教学法在普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