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消化率论文_薛强,张鹤亮,李秀花,薛荣,王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氨基酸消化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消化率,氨基酸,回肠,日粮,聚糖,菜籽,仔猪。

氨基酸消化率论文文献综述

薛强,张鹤亮,李秀花,薛荣,王君[1](2019)在《低粗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腹泻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水平低粗蛋白质(CP)氨基酸平衡日粮对10~25 kg仔猪的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营养物质表观养分消化率和腹泻率的影响,选取320头10 kg健康的"杜×长×大"叁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P水平为20.1%,其他组饲喂低CP补充氨基酸日粮,CP水平分别为18.3%、14.9%、13.2%,除根据需要补充L-赖氨酸、DL-蛋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外,还补充L-缬氨酸、L-异亮氨酸、L-苯丙氨酸和L-组氨酸等,共计8种晶体氨基酸,各处理氨基酸水平均达到或超过NRC(1998)猪营养需要量标准,试验期24 d。结果显示:①20.1%CP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显着高于13.2%CP(P<0.05);各组间料重比(F/G)、平均采食量(ADFI)差异均不显着(P>0.05)。②20.1%CP组仔猪血清尿素水平最高,13.2%CP最低,二者差异极显着(P<0.01);各组间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胰岛素、血糖、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差异不显着(P>0.05)。③13.2%CP、14.9%CP组仔猪CP表观消化率极显着低于20.1%CP组(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着(P>0.05)。④20.1%CP组仔猪腹泻率最高,13.2%CP组腹泻率最低,且差异显着(P<0.05)。综上所述,日粮CP水平降低至14.9%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血清尿素水平、CP表观消化率均极显着对于对照组(20.1%CP),仔猪腹泻率大大降低。因此10~25 kg断奶仔猪氨基酸平衡日粮CP水平可降低至14.9%,不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8期)

谢乙宁,曹山川,苟兴能,刘静波,严鸿林[2](2019)在《不同日粮类型和指示剂种类对生长猪氨基酸回肠消化率评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类型和不同种类的指示剂对生长猪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和标准回肠消化率(SID)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24头初始体重(31.2±1.8)kg、杜×长×大健康去势T型瘘管公猪分为3组,每组8头猪,3组分别饲喂无氮日粮、半纯合日粮和玉米-豆粕型日粮。每种日粮中均同时添加5 g/kg酸不溶灰分(AIA)、叁氧化二铬(Cr_2O_3)和二氧化钛(TiO_2)。预试期5 d,食糜收集期2 d。结果表明:指示剂种类显着影响生长猪内源氨基酸损失,以AIA和TiO_2作指示剂时生长猪的内源氨基酸损失高于Cr_2O_3(P<0.05);半纯合日粮粗蛋白质以及氨基酸AID和SID均高于玉米-豆粕型日粮(P<0.05);指示剂种类仅对饲喂半纯合日粮的生长猪的谷氨酸、脯氨酸和酪氨酸的AID或SID有显着影响。综上,不同日粮类型显着影响生长猪氨基酸回肠消化率,指示剂种类显着影响生长猪内源氨基酸损失的评定,但对生长猪大多数氨基酸的AID和SID评定无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余苗,李贞明,陈卫东,容庭,王刚[3](2019)在《黑水虻幼虫粉对育肥猪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育肥猪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选取72头初始体重相近且健康的"杜×长×大"叁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组,按照等能等氮的原则,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4%和8%的黑水虻幼虫粉,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进行为期46 d的试验(其中预试期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黑水虻幼虫粉显着提高了有机物的消化率(P<0.05),而添加8%黑水虻幼虫粉显着降低了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黑水虻幼虫粉显着增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P<0.05),但显着减少了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黑水虻幼虫粉显着增加了血清中缬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在饲粮中添加4%黑水虻幼虫粉,可调控机体与氮代谢和糖代谢相关的血清生化指标,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机体氨基酸平衡,说明黑水虻幼虫粉可作为新型优质蛋白质原料应用于育肥猪饲粮中。(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开心,张扬,张克英,丁雪梅,白世平[4](2019)在《蛋白酶对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蛋白酶对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套算法进行代谢试验,选用5种不同来源的菜籽粕,菜籽粕替代饲粮比例为15%。选择640只1日龄肉公鸭,随机分为13个处理,其中1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中6个处理为基础饲粮和5个菜籽粕替代基础饲粮的不加酶处理,另外6个为对应的加酶处理(添加200 mg/kg蛋白酶),1个处理为无氮饲粮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肉鸭15~17日龄开始饲喂试验饲粮,试验期3 d。结果表明:1) 5种菜籽粕的粗脂肪(EE)、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硫代葡萄糖苷(GS)、异硫氰酸酯(ITC)和恶唑烷硫酮(OZT)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8.21%、36.22%、12.96%、38.65%、13.83%、29.89μmol/g、2.74 mg/g和0.45 mg/g。5种菜籽粕的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2. 97%、37. 77%、28.88%、36. 08%和36. 29%,变异系数为10. 31%;其中赖氨酸(Lys)、蛋氨酸(M et)、苏氨酸(Thr)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 95%、0. 47%和1. 89%,变异系数分别为30. 49%、23. 69%和30.65%。2)不同菜籽粕对肉鸭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有显着影响(P <0. 05),其中M et、Lys和Thr的标准回肠消化率平均值为91.04%、66.19%和73.54%。3)添加蛋白酶可显着提高肉鸭菜籽粕必需氨基酸中Thr(6.73%)、异亮氨酸(4.47%)、亮氨酸(3.03%)、缬氨酸(4.60%)和精氨酸(2.36%)以及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8.46%)、丝氨酸(7.05%)、谷氨酸(5.97%)、甘氨酸(9.38%)、丙氨酸(8.44%)和脯氨酸(3.94%)的标准回肠消化率(P<0.05)。结果提示,不同来源菜籽粕的肉鸭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差异较大,且Met标准回肠消化率较高;蛋白酶对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改进程度与氨基酸种类有关。(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姜文联,方心灵,李海华[5](2019)在《小麦型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和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回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及常量元素沉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研究小麦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回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及矿物元素沉积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科宝白羽肉仔鸡8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4只鸡。一共有5种日粮,即低磷日粮、高磷日粮、低磷日粮+2000 IU/kg木聚糖酶、低磷日粮+500 FTU/kg植酸酶,低磷日粮+2000 IU/kg木聚糖酶+500 FTU/kg植酸酶,试验进行21 d。低磷组较高磷组显着降低了肉鸡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及趾骨灰分含量(P <0.05),与低磷组相比,木聚糖酶组显着降低了肉鸡的料比(P <0.05),而植酸酶组显着提高了肉鸡日增重、日采食量、趾骨灰分及饲料利用率(P <0.05)。复合酶组显着提高了15种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P <0.05)。与低磷组相比,木聚糖酶组显着提高了表观消化能和可消化代谢能及回肠氮消化率(P <0.05),而植酸酶显着提高了氮沉积及回肠氮消化率(P <0.05),复合酶组显着提高了代谢能、可消化代谢能及氮沉积量(P <0.05)。植酸酶和复合酶组较高磷组显着提高了磷表观消化率和沉积量(P <0.05),但低磷组较高磷组显着提高了钙的表观消化率(P <0.05),植酸酶酶和复合酶组较其他3组显着提高了钾的沉积量(P <0.05)。结论 :小麦型日粮同时添加植酸酶和木聚糖酶对肉鸡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要优于单独添加这两种酶。(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08期)

李瑞,呙于明,侯德兴,贺喜[6](2019)在《家禽饲料原料有效能和氨基酸消化率评定体系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饲料是家禽所需能量和蛋白质的物质基础,饲粮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经生物氧化供能,而家禽所需的蛋白质实际上是饲料中的各种氨基酸。准确测定家禽饲料原料有效能和可利用氨基酸是确定家禽营养需要量及优化饲粮配方的关键。在家禽营养研究中,科学合理的评定体系及方法对准确测定饲料原料有效能和可利用氨基酸至关重要。然而,家禽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动物因素、评定体系及方法、饲料及原料因素、饲料加工工艺和饲料添加剂等。为此,本文就家禽饲料原料有效能和氨基酸消化率评定体系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且就近3年来本课题组开展的有关肉仔鸡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价工作进行了介绍。(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薛强[7](2019)在《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小肠粘膜结构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由四个试验构成:试验一,不同蛋白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的影响;试验二,不同蛋白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血液指标、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叁,不同蛋白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小肠粘膜结构的影响;试验四,低蛋白、极低蛋白(13.2%)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的大群应用对比试验。试验一,不同蛋白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的影响:为研究不同水平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10-25kg仔猪的生产性能、腹泻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20头10kg的健康良好的“杜长大”叁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粗蛋白水平为20.1%,其它组饲喂低蛋白补充氨基酸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在对照日粮基础上降低1.8、5.2、6.9个百分点,分别是18.3%CP、14.9%CP、13.2%CP,各处理氨基酸水平均达到或超过NRC(1998)猪营养需要量标准。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13.2%CP组平均日增重显着低于20.1%CP对照组(P<0.05),18.3%CP、14.9%CP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料重比、平均采食量各个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2)腹泻率:20.1%CP组的腹泻率最高,13.2%CP组腹泻率最低,二者差异显着(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3)背最长肌重量:13.2%CP组与20.1%CP组相比背最长肌的重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5.2个百分点,日粮粗蛋白为14.9%时对仔猪的生产性能没有显着影响。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6.9个百分点,日粮粗蛋白为13.2%时显着降低仔猪的平均日增重,但对仔猪的背最长肌的生长没有影响。仔猪腹泻率随着日粮粗蛋白水平的下降逐渐降低。试验二,不同蛋白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血液指标、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为研究不同水平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10-25kg仔猪的血液指标、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20头10kg的健康良好的“杜长大”叁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粗蛋白水平为20.1%,其它组饲喂低蛋白补充氨基酸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在对照日粮基础上降低1.8、5.2、6.9个百分点,分别是18.3%CP、14.9%CP、13.2%CP,各处理氨基酸水平达到或超过NRC(1998)猪营养需要量标准。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1)血液指标:20.1%CP的血清尿素水平最高,13.2%CP最低,二者差异极显着(P<0.01),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血糖、胰岛素、IgA、IgG、IgM等八项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养分消化率: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各个组之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20.1%CP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13.2%CP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20.1%CP与13.2%CP差异极显着(P<0.01)。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着。结论: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6.9个百分点对仔猪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钙、磷消化率没有影响,仔猪血清尿素水平随着日粮粗蛋白水平的降低而降低,日粮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随着日粮蛋白水平降低而降低。试验叁,不同蛋白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小肠粘膜结构的影响:为研究不同水平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10-25kg仔猪小肠粘膜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60头10kg的健康良好的“杜长大”叁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粗蛋白水平为20.1%,试验组饲喂低蛋白补充氨基酸日粮,在对照日粮基础上降低6.9个百分点,日粮粗蛋白水平是13.2%CP,各处理氨基酸水平达到或超过NRC(1998)猪营养需要量标准。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1)肠绒毛高度:20.1%CP组十二指肠、空肠肠绒毛高度极显着低于13.2%CP组(P<0.01),20.1%CP组回肠肠绒毛高度与13.2%CP组没有显着差异。(2)隐窝深度:20.1%CP组空肠的隐窝深度大于13.2%CP组,二者差异极显着(P<0.01),十二指肠、回肠隐窝深度两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3)肠绒毛宽度:回肠肠绒毛宽度13.2%CP组极显着大于20.1%CP组(P<0.01),十二指肠、空肠肠绒毛宽度两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4)绒腺比:十二指肠、空肠肠绒腺比在20.1%CP组极显着低于13.2%CP组(P<0.01),回肠绒腺比两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结论: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6.9个百分点,粗蛋白水平是13.2%CP处理可以显着提高仔猪十二指肠、空肠肠绒毛高度,提高绒腺比,显着降低空肠的隐窝深度。试验四,低蛋白、极低蛋白(13.2%)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的大群应用对比试验:为了研究补充8种晶体氨基酸的极低蛋白(13.2%)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养分消化率、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取320头10kg的健康无病的“杜长大”叁元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一组饲喂低蛋白日粮,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4.9%,另一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3.2%的极低蛋白日粮,各处理氨基酸水平均达到或超过NRC(1998)猪营养需要量标准。试验期27天。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13.2%CP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料重比与14.9%CP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2)血液指标:13.2%CP组的血清尿素水平极显着低于14.9%CP组(P<0.01)。(3)养分消化率:13.2%CP组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极显着低于14.9%CP组(P<0.01)。(4)腹泻率:13.2%CP组腹泻率显着低于14.9%CP组(P<0.05)。结论:粗蛋白水平13.2%极低蛋白日粮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显着降低仔猪的腹泻率,降低血清尿素氮水平,显着降低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期刊2019-03-01)

丁鹏,黄祥祥,宋泽和,范志勇,呙于明[8](2019)在《肉仔鸡菜籽粕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评定及预测方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分析湖南省6种不同地区菜籽粕的18种氨基酸含量,测定14和28日龄肉仔鸡对6种不同地区菜籽粕中氨基酸的标准回肠消化率,并建立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及苏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预测方程。试验共选取700羽体重和健康状况一致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根据日龄分别进行2个阶段的试验。第1阶段(7~14日龄):将420羽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第2阶段(21~28日龄):将280羽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4羽。2个阶段中的7个处理分别为6个不同地区的菜籽粕采用全替代法设计的试验饲粮组和1个无氮饲粮组。分别在14和28日龄收集试验鸡回肠食糜用于测定菜籽粕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方程。结果显示:14和28日龄肉仔鸡对菜籽粕中18种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平均值波动范围分别为63.26%~79.58%和66.22%~80. 34%。14日龄肉仔鸡对菜籽粕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预测方程分别为Lys=-90.81+4.562CP(R~2=0. 792,P <0. 05)、Met=110.644-2.810CF(R~2=0.845,P<0.05)、Trp=106.834-0.725NDF(R~2=0.989,P <0.05)和Thr=-79.357+4.284CP(R~2=0.715,P<0.05); 28日龄肉仔鸡对菜籽粕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预测方程分别为Lys=161.02-2.002NDF(R~2=0. 957,P <0. 05)、Met=144.269-1.521NDF(R~2=0.831,P<0.05)、Trp=112.053-0.824NDF(R~2=0.999,P<0.05)和Thr=99.983-2.566CF(R~2=0.712,P<0.05)。上述预测方程中:Lys为赖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Met为蛋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Trp为色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Thr为苏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CP为粗蛋白质含量; CF为粗纤维含量; NDF为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本试验通过分析粗蛋白质、粗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相关关系,建立了14和28日龄肉仔鸡对湖南省菜籽粕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预测方程,可为菜籽粕在肉仔鸡饲粮中的高效利用提供便利。(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周根来,张伟,殷洁鑫,左伟勇,洪伟鸣[9](2018)在《豌豆蛋白粉和大豆粕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全肠表观消化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通过消化试验比较豌豆蛋白粉(PGM)与大豆粕(SBM)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为PGM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在测定PGM和SBM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将30头(30.21±2.16)kg的苏姜阉公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1种基础饲粮和2种试验饲粮(85%基础饲粮+15%PGM或SBM),单笼饲养,进行体内消化试验。预试期4 d,收粪期4 d。结果表明:与SBM相比,PGM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和钙(Ca)含量较高,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和粗灰分(Ash)含量较低;PGM中蛋氨酸(Met)、亮氨酸(Leu)、苏氨酸(Thr)和缬氨酸(Val)4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SBM,而赖氨酸(Lys)、精氨酸(Arg)和组氨酸(His)3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于SBM;生长猪对PGM中CP、NFE的全肠表观消化率显着低于SBM(P<0.05);生长猪对PGM中Lys和Leu 2种必需氨基酸的全肠表观消化率显着低于SBM(P<0.05),其余氨基酸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综上,PGM的整体营养价值低于SBM,但PGM部分营养物质含量高于SBM,在猪饲粮生产中具有一定替代大豆粕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李夕[10](2018)在《碳水化合物复合酶对肉仔鸡回肠末端能量、粗蛋白和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外源酶(α-半乳糖苷酶和木聚糖酶)提高家禽饲料代谢能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很少关注外源酶对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含有α-半乳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的复合碳水化合物酶对雄性肉仔鸡的能量(IDE)、粗蛋白(ICP)和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二因子2×2(2个日粮×2个酶处理)完全随机设计,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1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雄性肉仔鸡,在电力环境中饲养21天。日粮处理包括阳性对照组(PC,正常营养水平组)和阴性对照组(NC,AME和可消化氨基酸含量计算值比PC组低2.5%);各个日粮分别进行不加酶或加酶处理。日粮供给分为0-14天粉料和14-21天颗粒料,采用二氧化钛(TiO_2)作为外源指示剂,于第21天回肠末端采样并测定其IDE、ICP和氨基酸消化率。和不添加酶组相比,日粮加酶处理组肉鸡回肠末端总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和半胱氨酸消化率分别提高了3.80%(P=0.008)、3.37%(P <0.05)、2.61%(P <0.05)和9.3%(P=0.001)及IDE值增加了90 kcal/kg(P=0.047),但ICP不受影响。与NC相比,PC中回肠末端ICP,色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消化率显着增加(P <0.05),而IDE提高了100 kcal/kg(P=0.037)。以上结果表明,含有α-半乳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的碳水化合物复合酶可改善不同营养水平日粮的能量、粗蛋白和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本文来源于《广东饲料》期刊2018年08期)

氨基酸消化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类型和不同种类的指示剂对生长猪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和标准回肠消化率(SID)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24头初始体重(31.2±1.8)kg、杜×长×大健康去势T型瘘管公猪分为3组,每组8头猪,3组分别饲喂无氮日粮、半纯合日粮和玉米-豆粕型日粮。每种日粮中均同时添加5 g/kg酸不溶灰分(AIA)、叁氧化二铬(Cr_2O_3)和二氧化钛(TiO_2)。预试期5 d,食糜收集期2 d。结果表明:指示剂种类显着影响生长猪内源氨基酸损失,以AIA和TiO_2作指示剂时生长猪的内源氨基酸损失高于Cr_2O_3(P<0.05);半纯合日粮粗蛋白质以及氨基酸AID和SID均高于玉米-豆粕型日粮(P<0.05);指示剂种类仅对饲喂半纯合日粮的生长猪的谷氨酸、脯氨酸和酪氨酸的AID或SID有显着影响。综上,不同日粮类型显着影响生长猪氨基酸回肠消化率,指示剂种类显着影响生长猪内源氨基酸损失的评定,但对生长猪大多数氨基酸的AID和SID评定无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氨基酸消化率论文参考文献

[1].薛强,张鹤亮,李秀花,薛荣,王君.低粗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腹泻率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9

[2].谢乙宁,曹山川,苟兴能,刘静波,严鸿林.不同日粮类型和指示剂种类对生长猪氨基酸回肠消化率评定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9

[3].余苗,李贞明,陈卫东,容庭,王刚.黑水虻幼虫粉对育肥猪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

[4].张开心,张扬,张克英,丁雪梅,白世平.蛋白酶对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

[5].姜文联,方心灵,李海华.小麦型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和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回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及常量元素沉积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9

[6].李瑞,呙于明,侯德兴,贺喜.家禽饲料原料有效能和氨基酸消化率评定体系及影响因素[J].动物营养学报.2019

[7].薛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小肠粘膜结构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D].河北北方学院.2019

[8].丁鹏,黄祥祥,宋泽和,范志勇,呙于明.肉仔鸡菜籽粕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评定及预测方程的建立[J].动物营养学报.2019

[9].周根来,张伟,殷洁鑫,左伟勇,洪伟鸣.豌豆蛋白粉和大豆粕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全肠表观消化率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8

[10].李夕.碳水化合物复合酶对肉仔鸡回肠末端能量、粗蛋白和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J].广东饲料.2018

论文知识图

毫米硬管每米3元(图)、减压水箱总成每...2 β- 甘露聚糖酶对棕榈粕氨基酸消化日粮氨基酸摄入量对表观、真和标准回...一3日粮处理对仔猪回肠氨基酸消化率一5酶制剂对仔猪回、盲肠氨基酸消化日相完基酸捅入童对表观和标准

标签:;  ;  ;  ;  ;  ;  ;  

氨基酸消化率论文_薛强,张鹤亮,李秀花,薛荣,王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