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改良论文_商拥辉,徐林荣,蔡雨,刘维正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泥改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泥,路基,抗压强度,干湿,密度,细砂,尾矿。

水泥改良论文文献综述

商拥辉,徐林荣,蔡雨,刘维正[1](2019)在《重载铁路循环动载下水泥改良膨胀土路基动力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蒙华浩勒报吉—吉安段重载铁路工程,建立列车—有砟轨道—基床—地基动力系统耦合叁维数值模型,进行重载铁路循环列车动载作用下水泥改良膨胀土路基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轴重25~30 t列车以时速120 km运行时路基面动应力范围为106.3~127.2 kPa,大于轴重25 t列车以时速60~150 km运行时路基面动应力范围(88.81~114.59 kPa)以及轴重17 t的高速列车以时速250~350 km运行时路基面动应力范围(60~85 kPa);重载铁路列车运行时路基面动应力沿路基深度逐渐衰减,在基床表层和底层范围内的衰减分别可达40%和80%以上,动应力影响深度达3~4 m,超过基床设计厚度2.5 m。鉴于动力影响深度范围内路基的动应力水平远低于同位置填料的临界动应力,由临界动应力法评估可知,重载铁路水泥改良膨胀土路基的动力稳定性满足服役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建立,张家铭,米敏,周峙,罗易[2](2019)在《环氧树脂-水泥复合改良加固膨胀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单因子改良膨胀土方法虽可改善其胀缩性能,但对土体胶结性和力学性质等方面贡献不大。利用环氧树脂和水泥对安徽沿江地区膨胀土进行复合改良加固,并对改良后土样进行了力学性质试验和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复合加固样中,在固定聚灰比为0.6时,10%是较优的水泥配比,在此配比下改良土样的抗压强度、破坏应变及弹性模量均达到峰值。结合电镜扫描结果可知,在水泥配比为10%时,聚合物和水泥各自的网络结构相互贯穿,相互依托,组成空间的叁维立体交叉结构,增强了土样的复合效应,宏观上则表现为土样力学性能得到显着改善。在强度和低标号混凝土相当甚至更优的同时,复合加固土样具有密度更小、延展性更好的优点。相关成果可推广到类似工程膨胀土加固中。(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10期)

朱自强,刘雨,陈俊桦[3](2019)在《干湿循环作用对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路基动力响应影响的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内设计和建立模拟路基干湿循环、开展路基动力加载与动力响应测试的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路基动力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主要包括足尺比例的路基模型、反力架、电液伺服协调加载系统、路基动力响应测量系统和用于控制路基干湿循环的水池等,利用该试验系统开展干湿循环条件下的路基动力响应测试。首先对路基进行干湿循环处理,然后采用正弦波形式的循环动力对已经经历干湿循环(干湿循环总次数为15)的路基模型进行加载,同时对路基横断面上各测点的竖向动应力、竖向动应变和竖向累积变形等动力响应物理量进行数据采集,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干湿循环次数和测得的动力响应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对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路基的动力响应有一定影响;在加载动力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测点的竖向最大动应力逐渐减小且减小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而竖向最大动应变和竖向累积变形均逐渐增加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也趋于稳定;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测点的竖向最大动应力和竖向最大动应变沿路基深度方向的衰减均逐渐增大且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张耀升,乔彪,任文峰,王连广[4](2019)在《寒区高速铁路水泥改良土路基填料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寒区修建高铁,必须考虑冻融-干湿循环对路基的影响,添加水泥是提高填料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泥改良土做了大量研究,本文依托东北某铁路项目A组填料,通过振动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试验,研究延迟击实下冻融-干湿循环对水泥改良土干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掺加外加剂的方法,改善其最大干密度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掺加外加剂的试样,其最大干密度和抗压强度要优于不掺或单掺外加剂的试样,混合添加1.3%减水剂和50%粉煤灰的试样,其路用性和经济性最好。(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9-10-18)

盘霞,黄强[5](2019)在《石灰水泥改良红黏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红黏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灰、水泥,进行室内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自由膨胀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石灰、水泥改良红黏土,效果介于石灰和水泥之间;石灰、水泥各自掺量为5%是最佳掺量,此时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达到1.847g/cm~3,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0.814 MPa;用石灰、水泥改良红黏土要注意防水,否则会引起改良土膨胀,出现裂缝。(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刘甲荣,孙兆云,苏建明,魏琨[6](2019)在《水泥改良铁尾矿路基填料的浸水强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尾矿具有特殊的物理、水理特性,经改良处理可用于路基填筑。为研究路基湿度状况变化对水泥改良铁尾矿填料强度的影响,通过浸水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加州承载比试验对其强度损失与水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泥改良铁尾矿的水稳定性能良好,当水泥掺量为6%~8%时,浸水强度损失率小于15%,加州承载比大于100%,可为铁尾矿用于路基填筑的改良处理与性能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土工基础》期刊2019年05期)

张桂荣,罗紫婧,邵勇,占鑫杰,王芳[7](2019)在《水泥、粉煤灰改良细砂土的工程特性与改良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泥和粉煤灰对细砂土进行改良,为获取不同掺入量的改良剂改良细砂土的强度和渗透系数,进行了击实试验、渗透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和直剪试验,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水泥和粉煤灰改良细砂土的机理。试验表明,随着含水率的不断增加,改良砂土的干密度先增加后减小;在水泥掺量一定(4%)的情况下,提高粉煤灰的掺量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渗透系数和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保持粉煤灰掺量不变(6%),增加水泥的掺量,28 d龄期的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更为明显。这一结果表明水泥作为改良剂改良土体以提高其力学性能为主,而粉煤灰作为改良剂以改善土体的渗透性能为主。两者相结合,可以同时实现提高土体的力学性能和降低土体的渗透系数。(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贾红卫[8](2019)在《石灰、水泥改良膨胀土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工程中常见的不良土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泥和石灰两种材料作为改良剂,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对改良后膨胀土的界限含水率、自由膨胀率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石灰的改良效果优于水泥;(2)石灰和水泥对膨胀土的界限含水率均有较大影响,塑限指数均有所减小,以石灰减小幅度较大,以此提高了膨胀土的稳定性;(3)根据改良剂对自由膨胀率的影响,在工程应用中改良剂的掺量取6%为宜;(4)改良剂可明显提高膨胀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9年09期)

张振寰,杨兴然,何静云,王伟浩,王文涛[9](2019)在《水泥改良土力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季冻区路基改良土作为研究对象,考虑路基素土性质、水泥掺量、含水率等对水泥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水泥改良土配合比初步设计,探究其最佳配比和强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泥掺量一定时,水泥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大小随含水率依次为14%>16%>12%;含水率一定时,强度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4期)

倪涛,裴向军,范明明,张佳兴[10](2019)在《SJP水泥改良土浆的基本物理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土作为常用的岩土体加固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质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探讨外掺剂对水泥土性质的影响规律,引入了一种自主研发的粘度时变材料SJP型外掺剂,通过单因素变量试验改变外掺剂的配比,研究外掺剂对水泥土浆的物理性能与力学特性的改善特点,通过分析各助剂的不同掺量下的稠度、流动性、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探究各助剂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水泥土相比,掺加SJP外掺剂后,析水率降低了9%,可泵期在8~70 min可调、凝结时间在15~40 min可控,结石体后期强度较水泥土提高2~3. 5倍。总体而言,其物理性能与力学特性均优于普通水泥土浆。(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水泥改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的单因子改良膨胀土方法虽可改善其胀缩性能,但对土体胶结性和力学性质等方面贡献不大。利用环氧树脂和水泥对安徽沿江地区膨胀土进行复合改良加固,并对改良后土样进行了力学性质试验和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复合加固样中,在固定聚灰比为0.6时,10%是较优的水泥配比,在此配比下改良土样的抗压强度、破坏应变及弹性模量均达到峰值。结合电镜扫描结果可知,在水泥配比为10%时,聚合物和水泥各自的网络结构相互贯穿,相互依托,组成空间的叁维立体交叉结构,增强了土样的复合效应,宏观上则表现为土样力学性能得到显着改善。在强度和低标号混凝土相当甚至更优的同时,复合加固土样具有密度更小、延展性更好的优点。相关成果可推广到类似工程膨胀土加固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泥改良论文参考文献

[1].商拥辉,徐林荣,蔡雨,刘维正.重载铁路循环动载下水泥改良膨胀土路基动力特性[J].中国铁道科学.2019

[2].王建立,张家铭,米敏,周峙,罗易.环氧树脂-水泥复合改良加固膨胀土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9

[3].朱自强,刘雨,陈俊桦.干湿循环作用对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路基动力响应影响的模型试验[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张耀升,乔彪,任文峰,王连广.寒区高速铁路水泥改良土路基填料试验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9

[5].盘霞,黄强.石灰水泥改良红黏土试验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9

[6].刘甲荣,孙兆云,苏建明,魏琨.水泥改良铁尾矿路基填料的浸水强度试验研究[J].土工基础.2019

[7].张桂荣,罗紫婧,邵勇,占鑫杰,王芳.水泥、粉煤灰改良细砂土的工程特性与改良机理[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

[8].贾红卫.石灰、水泥改良膨胀土性能试验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

[9].张振寰,杨兴然,何静云,王伟浩,王文涛.水泥改良土力学性质研究[J].价值工程.2019

[10].倪涛,裴向军,范明明,张佳兴.SJP水泥改良土浆的基本物理性能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论文知识图

试验人员进行试验检测表3.2碾压工艺试...水泥改良膨胀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水泥改良土微观结构一100.5%纤维掺里的水泥改良土SE...水泥改良土导热系数试验4-3水泥改良土电镜扫描SEM照...

标签:;  ;  ;  ;  ;  ;  ;  

水泥改良论文_商拥辉,徐林荣,蔡雨,刘维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