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论文_张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石蜡切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石蜡,切片,病理,苏木,快速,伊红,技术。

石蜡切片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1](2019)在《分析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对比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对比效果。方法选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30例卵巢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石蜡切片进行病理诊断,观察组采用快速冰冻片进行病理诊断,诊断后对比两组患者检测后不同类型肿瘤的确诊率。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检测后的确诊率,观察组患者检查后各类肿瘤检查确诊率以及总确诊率,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卵巢肿瘤的时候,采用快速冰冻切片更加快速、有效,能够有效增加治疗时间和治疗准确率,在减少误诊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1期)

刘婷婷,杨宁江[2](2019)在《消化道内镜活检标本石蜡切片制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消化道内镜活检标本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总结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以及染色经验,以提高消化道内镜活检标本石蜡切片的质量。方法选取本院病理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消化道内镜活检标本石蜡切片50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针对选取切片的质量缺陷、相关原因及其处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在选取的石蜡切片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有组织切片裂隙、褶皱、污染,组织切面不完整以及细胞核灰蓝色等。结论不断规范消化道内镜活检标本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各个操作环节,减少各种质量缺陷的产生,才能制得高质量的石蜡切片。(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31期)

叶美华,方庆全,张翠霞[3](2019)在《一种石蜡切片降温组件在病理切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病理切片的质量控制是病理科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3],病理切片质量会直接影响病理科医师诊断疾病的准确性[4],进而影响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常规制片步骤非常复杂和烦琐,石蜡切片步骤是常规制片的关键环节之一。切片石蜡的熔点为58~60℃,石蜡在常温时的硬度不够,不利于切(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钟学军,刘柱新,张杰,江耿跃,梁英杰[4](2019)在《实验室信息系统在石蜡切片标签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优质的HE切片标准包括:切面的完整性、切片厚薄度、切片平整度(有否刀痕、皱折)、染色、封盖、无污染、切片裱贴位置、切片标签等10方面的评估内容。其中切片号码与蜡块号码一一相对应十分重要,如果切片号码与蜡块号码不一致,会使病理诊断错误,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此,我们利用玻片打号机,结合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功能,在切片之前预先打印好带有与蜡块相对应的唯一编码玻片标签,从而避免因在玻片上手写号码出现写错的现象,保证了切片信息的准(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高志刚[5](2019)在《常规石蜡切片、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在病例检验中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与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2月在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对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验,依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对其分组,分成常规组(n=52,常规石蜡切片技术)与快速组(n=52,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检验时间与检验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快速组患者的标本制作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石蜡切片技术比较,在病理检验中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效果更加,不仅时间短且准确率很高,可积极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78期)

王琦玲[6](2019)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并实施病理诊断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制片采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对照组制片采用常规切片技术。对两组切片质量、切片制作时间及诊断准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中高质量切片48例(96.00%),低质量切片2例(4.00%),无废片;对照组中高质量切片40例(80.00%),低质量切片8例(16.00%),废片2例(4.00%),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片制作时间为(9.1±2.7)min,诊断准确率达100.00%;对照组切片制作时间为(30.2±9.5)min,诊断准确率为92.00%。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应用于病理检验当中,制片时间显着缩短,制片质量较高,效果显着,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7期)

王志敏,张玉平,曹均,张鸿翎,白金[7](2019)在《‘蓝塔’圆柏茎段组织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蓝塔’(Sabina chinesis‘Lanta’)圆柏茎段横切面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其扦插生根解剖学发生机理奠定基础。笔者选择‘蓝塔’圆柏当年生16 cm长茎段,剪取基部5 mm为材料,对传统石蜡制片法软化、粘片、染色等步骤进行改良。结果表明:20%盐酸浸泡24 h和水煮4天优于浓盐酸浸泡24 h、水煮10天、甘油-乙醇浸泡10天这3种软化方案;合理的脱水、透明时间为每级2 h;最优切片厚度为10μm;采用明胶粘片剂与40%乙醇的混合液较传统粘片方法不易脱片;番红染色60 min、固绿10 s得到的切片染色清晰且省时间。该研究为‘蓝塔’圆柏茎段切片技术提供了一套具体的操作步骤,同时也为与‘蓝塔’圆柏茎段结构相似树种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8期)

林榕,张迪,赵屹钦,郭娟,陈鹏[8](2019)在《一例犬卵巢囊肿石蜡切片的病理学诊断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一例犬卵巢囊肿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并分析囊肿物的性质,试验采集卵巢囊肿病犬的卵巢制作石蜡切片,经H. E.染色处理后观察病理特征。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视野中有少数核分叶明显的淋巴细胞和大量强嗜碱性粒细胞,结缔组织明显增生。说明在诊断卵巢囊肿时采用组织病理学诊断不仅可以准确诊断,而且可发现早期恶性病变,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8期)

徐立,胡瑞斌,李兆波,王冲,张红[9](2019)在《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胰腺及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改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是建立糖尿病模型的一种常用方法~([1]),被广泛用于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降糖药物效果评价。然而,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和肝脏组织HE染色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背景模糊、切片脱落、切片皲裂、细胞核和胞质着色不均等一系列问题。STZ造模后由于胰腺组织受到损害导致腺泡细胞内酸碱性质发生改变使HE染色结果出现苏木精着色不均匀;胰腺组织的酸碱极性差别小可能是伊红不易着色、腺泡细胞核、胞质分界不明显的原因。持续的高血糖使肝组织糖脂代谢失衡导致脂肪(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孙良,徐林[10](2019)在《叁种小鼠眼球组织石蜡切片固定液固定效果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固定液是影响病理制片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优化眼球组织病理学观察的条件,需要相对简便、实用和可靠的固定液。目的:比较3种固定液对小鼠眼球组织石蜡切片的影响,优化小鼠眼球组织石蜡切片的固定方法。方法:取30只BALB/c小鼠(济南朋悦实验动物繁育有限公司提供)眼球,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固定于3种固定液中,即甲醛-戊二醛混合固定液、Davidson固定液和体积分数10%甲醛固定液,24 h后制作标本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比较固定效果。动物实验获得山东省立第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sdsldsyy-m-201801006。结果与结论:①各组大部分眼球大体标本均略有收缩变形;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甲醛-戊二醛组眼球壁出现皱缩,晶状体结构较完整、清晰,中央区无破碎,细胞排列整齐有序;角膜成纤维细胞间出现较大空隙;视网膜组织明显脱落分离,各层细胞不清晰,细胞间可见明显空白裂隙;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Davidson组视网膜轻微变薄,分层排列较平整,未见明显缺失,无明显脱落,各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细胞核各层核膜清晰,细胞无收缩、膨胀;角膜各层结构完整,无明显结构改变,未见脱片现象,各层结构清晰、无裂隙;晶状体结构中央区可见不同程度破碎、脱片、染色不连续;④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甲醛组角膜组织轻微收缩,角膜上皮各层结构较整齐、层次较分明,晶状体和视网膜结构基本完整,但晶状体组织皱缩破裂、空隙形成,细胞排列乱序,可见视网膜组织脱落,各层排列较平整,细胞结构基本清晰,细胞间可见明显空白裂隙;⑤结果表明对于苏木精-伊红染色,Davidson固定液对角膜和视网膜的固定效果较为理想,而甲醛-戊二酸混合固定液是固定小鼠眼球晶状体组织的较好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34期)

石蜡切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消化道内镜活检标本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总结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以及染色经验,以提高消化道内镜活检标本石蜡切片的质量。方法选取本院病理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消化道内镜活检标本石蜡切片50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针对选取切片的质量缺陷、相关原因及其处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在选取的石蜡切片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有组织切片裂隙、褶皱、污染,组织切面不完整以及细胞核灰蓝色等。结论不断规范消化道内镜活检标本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各个操作环节,减少各种质量缺陷的产生,才能制得高质量的石蜡切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蜡切片论文参考文献

[1].张敏.分析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对比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刘婷婷,杨宁江.消化道内镜活检标本石蜡切片制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3].叶美华,方庆全,张翠霞.一种石蜡切片降温组件在病理切片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

[4].钟学军,刘柱新,张杰,江耿跃,梁英杰.实验室信息系统在石蜡切片标签管理中的应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9

[5].高志刚.常规石蜡切片、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6].王琦玲.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9

[7].王志敏,张玉平,曹均,张鸿翎,白金.‘蓝塔’圆柏茎段组织石蜡切片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

[8].林榕,张迪,赵屹钦,郭娟,陈鹏.一例犬卵巢囊肿石蜡切片的病理学诊断及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9].徐立,胡瑞斌,李兆波,王冲,张红.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胰腺及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改进方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

[10].孙良,徐林.叁种小鼠眼球组织石蜡切片固定液固定效果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在毛囊周期中的表达情况免疫耐受疫苗抑制高脂饮食所致肝脏脂...小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流式检...喂食价l蛋白的棉铃虫的PM石蜡切片一兔下颌前牙舌侧区石蜡切片显...高抗、抗病和耐病棉花品种(株系)叶...

标签:;  ;  ;  ;  ;  ;  ;  

石蜡切片论文_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