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糊化论文_孟婷婷,梁霞,周柏玲,石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淀粉糊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淀粉,马铃薯,特性,玉米淀粉,结构,粒度,湿热。

淀粉糊化论文文献综述

孟婷婷,梁霞,周柏玲,石磊[1](2019)在《杂粮粉对马铃薯全粉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燕麦全粉和甜荞粉以不同比例分别复配到马铃薯全粉中,研究其对马铃薯全粉的糊化特性的影响,为马铃薯全粉复配杂粮主食化和休闲食品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量的燕麦全粉和甜荞粉会影响马铃薯全粉的各个黏度特征值,其共同点是会降低样品的加工品质。(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22期)

石德杨,夏德君,李艳红,袁堂玉,矫岩林[2](2019)在《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夏玉米淀粉粒分布及糊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淀粉以颗粒态存在于籽粒胚乳中,其大小与分布是淀粉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对淀粉的理化特性有显着影响,同时受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等的协同控制。种植密度与施氮肥是夏玉米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的重要栽培措施。因此,阐明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淀粉粒分布的影响及其与淀粉糊化特性、淀粉组分间的关系,能为玉米淀粉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淮海区普通玉米国家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置67 500 (D1)及82 500 (D2)株/hm~2 2个种植密度,以及0、180、270 kg/hm~2 3个施氮量,研究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夏玉米淀粉粒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施氮量单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淀粉粒的体积分布存在显着影响,且施氮量是影响淀粉粒体积分布的主要因素。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淀粉粒体积分布的影响效果相反。增加施氮量,小型淀粉粒(<3.5μm)、中型淀粉粒(3.5-7.4μm)体积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大型淀粉粒(>7.4μm)体积比增加;施氮增加玉米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及籽粒产量、粒重、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降低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及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与小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极显着负相关;产量、粒重、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与小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极)显着正相关。[结论]种植密度、施氮量单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淀粉粒的体积分布有显着影响,且施氮量是影响淀粉粒体积分布的关键因子。82 500株/hm~2、施氮270 kg/hm~2条件下,籽粒淀粉平均粒径较大,大型淀粉粒比例较高,其糊化特性和淀粉组成较优,且能兼顾籽粒产量。(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9)

蒲华寅,郝丹丹,刘姝含,岳苗,苏佳[3](2019)在《湿热处理对马铃薯淀粉超高压糊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湿热处理对马铃薯淀粉超高压糊化的影响。方法将经过不同时间湿热处理的样品迚行不同压力的超高压处理,采用偏光显微、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快速粘度分析等技术对马铃薯淀粉样品颗粒形貌、结晶结构、糊化特性热特性迚行研究。结果湿热处理增加了马铃薯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及糊化焓值,提升了糊化温度。同时通过改变淀粉颗粒内部结构,引起淀粉分子吸水性降低,迚而导致淀粉膨胀性变差,粘度降低,粘度曲线由A型向D型转变。无论湿热与否,淀粉在400~600MPa超高压处理过程中,其相对结晶度、糊化焓值均降低,但与原淀粉相比,湿热处理后淀粉在超高压处理过程中相对结晶度和糊化焓值降低程度减小。结论马铃薯淀粉水分含量为30%(m:m)时, 90℃湿热处理5~15 h导致淀粉颗粒内部结构更为致密,增加其压力抵抗性,延缓了超高压糊化过程。(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冯志强,肖乃勇,孙建伟,张照勇,王宏伟[4](2019)在《湿度对糙糯米发芽过程中淀粉结构及糊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湿度对糙糯米収芽过程中淀粉结构及糊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粘度测定仪等方法测定糙糯米淀粉结构和糊化性能。结果収芽处理破坏了糙糯米淀粉的颗粒结构、结晶结构和螺旋结构,使其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凹坑和孔洞,颗粒粒径减小,淀粉结构无序化程度增加,且随着収芽过程中湿度条件的改变,趋势越加明显。此外,由于収芽处理对淀粉结构的影响,致使淀粉的糊化温度、热糊稳定性升高,而降低了淀粉糊的黏度性能。结论収芽湿度条件能够显着影响糙糯米収芽过程中淀粉结构特性及糊化性能。(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殷欣,陈文,彭涛,曹莹,张小燕[5](2019)在《小杂粮淀粉糊化及回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荞麦、燕麦、糜子是特色小杂粮,但由于对其糊化特性和老化特性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的研究,对其开发依旧停留在初级加工的水平,制约了甘肃特色杂粮加工产业的发展。该文从淀粉自身特性、外源物质添加和加工方式叁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促进粉糊化与抑制淀粉回生新技术,为特色小杂粮的高质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0期)

李欢欢,刘传菊[6](2019)在《超声对玉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超声处理对玉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采用淀粉黏度仪对不同超声时间玉米淀粉的起糊温度、峰值黏度、回生度、冷糊稳定性等糊化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时间与起糊温度(0.05双侧)、总回生度(0.01双侧)显着正相关,与峰值黏度(0.01双侧)、淀粉降落值(0.01双侧)显着负相关,说明超声对玉米淀粉的糊化性能有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9期)

张珊,倪春蕾,张高鹏,徐丽,王帅[7](2019)在《小分子糖对马铃薯淀粉晶体结构、糊化特性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小分子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对马铃薯淀粉性质的影响,采用偏光显微镜、快速黏度分析仪、差示量热扫描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马铃薯淀粉的晶体结构、糊化特性和冻融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分子糖可以提高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糊化热焓值,提高峰值黏度和最终黏度,降低衰减值和回生值;同时小分子糖能够使冻融后的淀粉凝胶孔洞变小,基质层变薄,析水率降低,冻融稳定性提高。3种糖中,蔗糖对于马铃薯淀粉的晶体结构、糊化特性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作用最显着(P<0.05)。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和控制马铃薯淀粉的糊化特性以及提高其冻融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菊花,陈雪,王静,侯瑞兰,申世刚[8](2019)在《基于非对称场流分离研究玉米淀粉糊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氢氧化钠溶解法和二甲基亚砜溶解法对玉米淀粉结构的影响.采用非对称场流分离系统与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联用技术分离表征了玉米淀粉.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不同溶解方法得到的玉米淀粉凝胶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溶解法可以分解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使非对称场流分离联用技术测得的玉米淀粉的粒径和摩尔质量分布更精确.(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徐敬欣,冯旸旸,于栋,孔保华,刘骞[9](2019)在《淀粉糊化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糊化度(Degree of Starch Gelatinization,DSG)不仅影响含淀粉类食品的物理和感官特性,而且还影响其消化特性和营养特性,如何准确、快速、简便地检测DSG已经成为食品工业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综述了DSG测量方法的原理及准确性,并将几种常用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经过系统比较分析,发现利用酶法测定DSG是当前较为合适的测定方法,但其还存在测定程序繁琐、耗时等问题。因此,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酶法,使其能够成为DSG快速、准确、广谱的测定方法。(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彭君建,张贵阳,周春景,乔艳娜,徐登科[10](2019)在《不同淀粉糊化度水平的教槽料对乳猪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生猪养殖水平的提高,乳猪断奶日龄日益缩短。乳猪营养缺乏促进了教槽料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全膨化低温制粒工艺"是目前最新应用的一种乳猪教槽料加工工艺,试验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来获得有较大差异淀粉糊化度的教槽料,采用体外消化模拟技术,旨在研究不同淀粉糊化度的教槽料对乳猪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进而分析不同工段在饲料加工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9年13期)

淀粉糊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淀粉以颗粒态存在于籽粒胚乳中,其大小与分布是淀粉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对淀粉的理化特性有显着影响,同时受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等的协同控制。种植密度与施氮肥是夏玉米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的重要栽培措施。因此,阐明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淀粉粒分布的影响及其与淀粉糊化特性、淀粉组分间的关系,能为玉米淀粉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淮海区普通玉米国家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置67 500 (D1)及82 500 (D2)株/hm~2 2个种植密度,以及0、180、270 kg/hm~2 3个施氮量,研究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夏玉米淀粉粒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施氮量单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淀粉粒的体积分布存在显着影响,且施氮量是影响淀粉粒体积分布的主要因素。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淀粉粒体积分布的影响效果相反。增加施氮量,小型淀粉粒(<3.5μm)、中型淀粉粒(3.5-7.4μm)体积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大型淀粉粒(>7.4μm)体积比增加;施氮增加玉米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及籽粒产量、粒重、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降低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及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与小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极显着负相关;产量、粒重、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与小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极)显着正相关。[结论]种植密度、施氮量单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淀粉粒的体积分布有显着影响,且施氮量是影响淀粉粒体积分布的关键因子。82 500株/hm~2、施氮270 kg/hm~2条件下,籽粒淀粉平均粒径较大,大型淀粉粒比例较高,其糊化特性和淀粉组成较优,且能兼顾籽粒产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淀粉糊化论文参考文献

[1].孟婷婷,梁霞,周柏玲,石磊.杂粮粉对马铃薯全粉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2019

[2].石德杨,夏德君,李艳红,袁堂玉,矫岩林.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夏玉米淀粉粒分布及糊化特性的影响[C].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蒲华寅,郝丹丹,刘姝含,岳苗,苏佳.湿热处理对马铃薯淀粉超高压糊化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4].冯志强,肖乃勇,孙建伟,张照勇,王宏伟.湿度对糙糯米发芽过程中淀粉结构及糊化性能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5].殷欣,陈文,彭涛,曹莹,张小燕.小杂粮淀粉糊化及回生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9

[6].李欢欢,刘传菊.超声对玉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9

[7].张珊,倪春蕾,张高鹏,徐丽,王帅.小分子糖对马铃薯淀粉晶体结构、糊化特性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9

[8].张菊花,陈雪,王静,侯瑞兰,申世刚.基于非对称场流分离研究玉米淀粉糊化[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徐敬欣,冯旸旸,于栋,孔保华,刘骞.淀粉糊化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9

[10].彭君建,张贵阳,周春景,乔艳娜,徐登科.不同淀粉糊化度水平的教槽料对乳猪体外消化率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9

论文知识图

水桥与氢键结合Fig.1.10Waterbridge...籼米以及经不同方法制备的籼米淀粉RV...不含糖或含糖木薯淀粉浆糊化过程的速...弹簧糊精对淀粉老化的X射线影响(a,小...弹簧糊精影响淀粉老化的示意图(a,支...、CV和MV处理淀粉样品的水质子纵向...

标签:;  ;  ;  ;  ;  ;  ;  

淀粉糊化论文_孟婷婷,梁霞,周柏玲,石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