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性能论文_付群飞,房杰,时杰,曹晓强,吕宪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过滤器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过滤器,扬尘,可吸入颗粒物,纤维,效率,滤膜,水力。

过滤器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付群飞,房杰,时杰,曹晓强,吕宪俊[1](2019)在《可吸入颗粒物种类对聚丙烯腈纤维束过滤器除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聚丙烯腈纤维束对不同颗粒物除尘效果的影响,在粉尘浓度0.58g·m-3、风速1.0m·s-1、纤维填充率为0.67%的条件下,研究了路面扬尘、粉煤灰和铁矿粉叁种颗粒物对聚丙烯腈纤维束过滤器除尘效率与压降的影响,并对过滤器的除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静电吸附与机械拦截联合作用下,聚丙烯腈纤维束对叁种颗粒物皆有净化作用;但过滤器对不同颗粒物的除尘效率不同,对路面扬尘和粉煤灰的除尘效率为70%~80%,对铁矿粉除尘效率仅为30%~60%。不同颗粒物对过滤器压降影响较小,压降值在25Pa左右,且设备运行过程中压降变化不大。(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苗,荣雷,王毅[2](2019)在《基于半焦为过滤介质的颗粒床过滤器除尘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粉煤热解工艺中干馏气含尘量较大及颗粒床过滤器滤料再生问题,在颗粒床过滤器除尘实验装置上比较了半焦和石英砂两种滤料的过滤性能,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考察了表观气速、滤料厚度、滤料粒径和粉尘进料浓度对颗粒床除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半焦对粉尘的过滤效率明显高于石英砂;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除尘效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从过滤质量因子角度考虑,当表观气速为0.35 m/s,滤料厚度为150 mm,滤料粒径为0.83 mm~1.25 mm时,颗粒床过滤器具有较高的过滤性能;粉尘进料浓度增加,在过滤前期除尘效率随之增大,但在过滤后期高进料浓度下除尘效率下降的速率较快。各因素对颗粒床过滤器最大除尘效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表观气速、滤料厚度、滤料粒径、粉尘进料浓度。当表观气速为0.25 m/s,粉尘进料浓度为10 g/m~3,床层厚度为150 mm,滤料粒径为0.38 mm~0.83 mm,除尘效率最大,为99.20%。(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9年06期)

张博琦[3](2019)在《基于GT-Power的柴油颗粒过滤器过滤性能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重型柴油车国Ⅵ排放标准的实施,柴油车的排放控制形势更加严峻。柴油颗粒过滤器(DPF)对于PM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为了明确DPF过滤性能的优化方向,使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DPF的仿真模型。以初始过滤效率和压降为目标,选取合适的参数水平值,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对DPF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DPF初始过滤效率的主要结构参数是过滤器直径、微孔直径、过滤器壁厚和孔隙率等;影响DPF压降的主要结构参数是过滤器直径、通道密度和过滤器壁厚等。(本文来源于《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杨培岭,鲁萍,任树梅,王枭,刘伟杰[4](2019)在《迭片过滤器水力和过滤性能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迭片过滤器过滤性能综合评价方法,以5种常见迭片过滤器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进水含沙量(0.02%、0.03%和0.04%)与过滤流量(25、30、35 m3/h)条件下迭片过滤器的水力性能和过滤性能开展试验研究。根据不同工况下迭片过滤器的堵塞均匀度、周期拦沙量以及拦截泥沙中值粒径,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不同单项性能指标与6项迭片结构参数(迭片厚度、迭片片数、迭片沟槽长度、迭片沟槽数、迭片沟槽外截面叁角形顶角、迭片沟槽外截面叁角形高)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采用直接加权法建立迭片过滤器性能的综合评价函数。结果表明,迭片结构尺寸参数均对过滤器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所建立的评价函数对迭片过滤器I~V的评价值依次为7.22、7.08、7.88、8.63以及3.11,该评价函数可以全面、合理地对迭片过滤器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和对比。该评价方法不仅能用于对迭片过滤器性能进行评测,还能为改进迭片结构尺寸、进一步优化过滤器性能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雷建花,崔春亮,崔瑞,赛衣旦,杨静[5](2019)在《水力驱动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水力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过滤器之一,是保证整个微灌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设备。针对自主研发的水力驱动自清洗网式过滤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创新点进行阐述,并对4种型号的过滤器进行水力性能测试和试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水力驱动自清洗网式过滤器过流能力强,清洗效率高,轻便且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9年09期)

曹国玉,高树丽,李治刚,武晶晶,高永利[6](2019)在《不同过滤器滤膜性能及运行经验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不同型号过滤器滤膜的性能特点及其在一次盐水精制过程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各种过滤器及其滤膜等配套设备的运行经验。(本文来源于《氯碱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蔡晓清,吴寅琛,陈劼,卢桂贤,刘威[7](2019)在《一种具有远程传输功能的空气过滤器性能对比检测装置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一种可移动的、四通道的、具有远程传输功能的空气过滤器性能对比检测装置,包括四组具有相同结构的风道、电控及数模转化柜、集装箱,云服务器、远程客户端、大气环境检测仪。每一组风道包括防雨罩、防护筛网、风管、预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引风机及配套电机、预过滤和二级过滤器差压变送器、流量测量变送器及颗粒粒度及浓度在线检测仪。对比检测装置运输方便,无人值守,可进行全天候连续的检测,检测结果远程传输;可同时对四种不同的预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的组合,进行性能对比评估,为进气过滤器的选型及其组合匹配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燃气轮机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付群飞,房杰,时杰,曹晓强,吕宪俊[8](2019)在《纤维种类对纤维束过滤器除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聚丙烯腈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3种纤维对纤维束过滤器除尘性能的影响,以路面扬尘为研究对象,在入口颗粒物浓度0.58 g·m~(-3)、风速1.0 m·s~(-1)、流量63.62 m~3·h~(-1)、纤维填充率0.67%的条件下,研究不同过滤单元材质(聚丙烯腈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除尘效率和压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材质中聚丙烯腈纤维束除尘性能最好,除尘效率为70%~80%,其除尘效率比聚丙烯纤维束整体高20%。通过过滤介质表面电荷密度测定发现,在实验过程中,3种纤维表面都存在电荷,且聚丙烯腈纤维电荷密度>玻璃纤维电荷密度>聚丙烯纤维电荷密度。通过SEM检测发现,粉尘颗粒以静电吸附和纤维间填充2种方式赋存于过滤器内部,这表明纤维束过滤器除尘机理为静电作用和机械拦截作用的联合。(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培岭,鲁萍,任树梅,马子萱,王枭[9](2019)在《基于分形理论的迭片过滤器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迭片过滤器运行过程中水头损失存在陡增现象,极易在短时间内完全堵塞而影响过滤效果。本文将分形理论应用到迭片过滤器迭片流道的设计中,提出一种迭片过滤器,并与国内外传统迭片过滤器的水头损失、拦沙量、拦截泥沙粒径以及泥沙在流道分布的均匀程度等方面进行试验对比分析。在试验对比的基础上,引入堵塞均匀度指标ηu,通过定量表征运行时段水头损失变化规律判定迭片过滤器堵塞均匀性。结果表明,清水条件下本文迭片过滤器局部水头损失比传统迭片过滤器低12%~20%,含沙水条件下本文迭片过滤器水头损失随时间增长速率均匀且低于传统迭片过滤器的增长速率;不同进水含沙量条件下,本文迭片过滤器的平均拦沙量比传统迭片过滤器高11%~54%,拦截泥沙平均中值粒径为39. 51μm,小于传统迭片过滤器的59. 04~87. 60μm。(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房杰,亓海燕,刘新波[10](2019)在《清灰方式对纤维束过滤器除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如何更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成为研究的热点。作为一种非编织型纤维过滤单元,纤维束过滤器能够依靠摩擦静电吸附作用,实现微细粒颗粒物的分离净化。以城市路面扬尘颗粒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入口颗粒物浓度0.58 g/m~3、过滤风速为1.0 m/s、填充率为1.06%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清灰方式下纤维束的除尘性能,结果为:强风系统不适合本实验中纤维束的清灰,在自来水+洗涤剂系统下,清洗次数对除尘效率未产生明显的影响,纤维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冶金》期刊2019年01期)

过滤器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粉煤热解工艺中干馏气含尘量较大及颗粒床过滤器滤料再生问题,在颗粒床过滤器除尘实验装置上比较了半焦和石英砂两种滤料的过滤性能,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考察了表观气速、滤料厚度、滤料粒径和粉尘进料浓度对颗粒床除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半焦对粉尘的过滤效率明显高于石英砂;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除尘效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从过滤质量因子角度考虑,当表观气速为0.35 m/s,滤料厚度为150 mm,滤料粒径为0.83 mm~1.25 mm时,颗粒床过滤器具有较高的过滤性能;粉尘进料浓度增加,在过滤前期除尘效率随之增大,但在过滤后期高进料浓度下除尘效率下降的速率较快。各因素对颗粒床过滤器最大除尘效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表观气速、滤料厚度、滤料粒径、粉尘进料浓度。当表观气速为0.25 m/s,粉尘进料浓度为10 g/m~3,床层厚度为150 mm,滤料粒径为0.38 mm~0.83 mm,除尘效率最大,为99.2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滤器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付群飞,房杰,时杰,曹晓强,吕宪俊.可吸入颗粒物种类对聚丙烯腈纤维束过滤器除尘性能的影响[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王苗,荣雷,王毅.基于半焦为过滤介质的颗粒床过滤器除尘性能分析[J].煤炭转化.2019

[3].张博琦.基于GT-Power的柴油颗粒过滤器过滤性能优化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19

[4].杨培岭,鲁萍,任树梅,王枭,刘伟杰.迭片过滤器水力和过滤性能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9

[5].雷建花,崔春亮,崔瑞,赛衣旦,杨静.水力驱动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水力性能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9

[6].曹国玉,高树丽,李治刚,武晶晶,高永利.不同过滤器滤膜性能及运行经验的对比分析[J].氯碱工业.2019

[7].蔡晓清,吴寅琛,陈劼,卢桂贤,刘威.一种具有远程传输功能的空气过滤器性能对比检测装置的研制[J].燃气轮机技术.2019

[8].付群飞,房杰,时杰,曹晓强,吕宪俊.纤维种类对纤维束过滤器除尘性能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9

[9].杨培岭,鲁萍,任树梅,马子萱,王枭.基于分形理论的迭片过滤器性能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9

[10].房杰,亓海燕,刘新波.清灰方式对纤维束过滤器除尘性能的影响[J].四川冶金.2019

论文知识图

分段方式实现的bim+mibDBA静电过滤器性能测试现场图与Bayes过滤器的性能比较图不同介质过滤器的性能比较,(a)单通效...一1一1陶瓷过滤器与其他过滤器的性能比...汽车空调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全...

标签:;  ;  ;  ;  ;  ;  ;  

过滤器性能论文_付群飞,房杰,时杰,曹晓强,吕宪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