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基面开挖论文_李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建基面开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建基,保护层,水利工程,数值,电站,坝基,山水。

建基面开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健[1](2018)在《浅谈建基面保护层开挖方法的综合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大古水电站建基面开挖面积40217m2,基岩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以Ⅱ类和Ⅲ类岩体为主,具有工程量大、岩质坚硬、质量要求高、结构面形式多变、工期紧等施工特点,结合以上施工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建基面保护层开挖采用水平预裂爆破辅以浅孔梯段爆破法、孔底设置半球形刚性垫层的保护层一次爆破法。实践证明,该方案的综合利用不仅确保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还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期刊2018年12期)

汪日生,龚传昌,刘建国,郭飞高,王培岩[2](2017)在《乌东德水电站拱肩槽建基面爆破开挖钻孔质量管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乌东德水电站拱肩槽建基面爆破开挖难度和高标准的质量要求,本着细化分解节点目标的原则,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完善、施工过程的管控提升、爆破设计的优化改进等方面,对钻孔施工工艺开展了研究,形成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钻孔施工技术与质量管控措施,具有安全可控、施工高效、质量优良等优点,保障了整个大坝拱肩槽建基面开挖任务的顺利完成。(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7年S1期)

程立,刘耀儒,陶灼夫,杨强,徐建荣[3](2017)在《拱坝建基面开挖过程中不平衡力变化及处理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300 m级高拱坝建基面开挖造成的岩体卸荷松弛对高拱坝的整体稳定性影响巨大。白鹤滩拱坝左岸建基面开挖至628 m高程时也出现了卸荷松弛、结构面错动等现象。基于变形加固理论,提出了使用不平衡力作为坝基岩体松弛卸荷的定量判据,阐释了不平衡力分析岩体开裂与坝基卸荷时效松弛的理论基础,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对比说明了不平衡力应用于卸荷松弛判据的准确性。使用叁维非线性有限元程序TFINE,对白鹤滩拱坝原始地形和开挖过程进行精细模拟,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建基面基础(尤其是结构面)的卸荷松弛演变过程。分别对无基础处理、预留保护层和施加锚索情况下的开挖卸荷松弛进行了研究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开挖到630 m高程时,在结构面交汇处和坡面出露段附近结构面的不平衡力与屈服区出现集中情况,这与观测到的建基面卸荷松弛以及结构面出现错动裂缝等现象符合;继续开挖过程中,LS331、LS3318不平衡力较大,相对比较危险。另外,坝体底部的陡坎开挖成型时,陡坎底部的不平衡力增加较明显,需减缓陡坎坡度。预留保护层和建基面锚固对控制松弛卸荷作用较小。(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胡浩然,卢文波,席浩,严鹏,吴刚[4](2016)在《聚–消能复合垫层保护下的水平建基面开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水工建筑物水平建基面的快速开挖,提出用于竖直炮孔的聚–消能复合垫层结构,并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制出了制作聚–消能结构的高波阻抗混凝土材料。利用基于LS-DYNA二次开发的爆破损伤数值仿真技术分析了该复合垫层对炮孔底部损伤特性的影响,论证其用于水平建基面开挖的可行性;并结合在白鹤滩水电站的爆破试验,测试爆后控制基面的超欠挖和爆破损伤深度,验证该复合垫层爆破方法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聚–消能复合垫层保护下的水平建基面开挖方法能有效控制水平建基面开挖的超欠挖和爆破损伤深度,获得良好的建基面效果,同时,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开挖工作面,可实现水平建基面的快速大规模开挖,提高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S2期)

马勇,陈世安,徐智谋[5](2013)在《复杂地层建基面保护层开挖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柬埔寨甘再水电站坝基地质条件复杂,在坝址区钻孔揭示的坝基泥岩夹层数达到13层之多,这对建基面的保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局在施工中采用破碎锤代替手风钻小孔爆破进行保护层开挖,通过实验分析,各项技术指标达标或超过,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大坝安全与新技术应用》期刊2013-11-01)

张春安,梁普利[6](2012)在《大岗山拱坝建基面开挖爆破声波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岗山拱坝建基面在开挖爆破过程中,通过分析爆破前后岩体波速的衰减率,判断爆破是否对建基岩体造成损伤破坏,从而为制定减小爆破过程对岩体造成损伤的措施提供依据;在建基面开挖完成后,通过分析爆破检测孔不同深度处波速的变化特征,找出岩体松驰深度,为建基面进一步处理和坝基固结灌浆等提供参考。声波检测表明,开挖爆破对建基面的影响程度属于正常范围,开挖过程中爆破控制较为理想,对建基岩体的损伤较小。(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2年22期)

王超,黎满林,刘翔[7](2012)在《大岗山水电站拱坝建基面开挖与基础处理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岗山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有多条断层及岩脉穿过,确定合理的坝基建基面尤为重要。在明确拱坝对坝基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阐述了确定大岗山水电站建基面的基本原则,对5处置换块及垫座给出了施工范围及处理方案。重点研究了拱坝基础固结灌浆的分区原则与施工参数。分别采用拱梁分载法和有限元法对坝体静、动应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应力满足规范要求,从而证实了建基面开挖和固结灌浆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2年22期)

陈艳,杜关[8](2012)在《拱坝建基面开挖质量控制案例分析——溪洛渡水电站右岸》一文中研究指出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是中国第二、世界第叁大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12600MW。由于溪洛渡水电站为高拱坝,拱坝建基面开挖是高拱坝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和重点,开挖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拱坝的稳定和安全,并且影响建基面基础处理工程的工期和造价。通过运用质量控制理论,开展质量控制活动,最终使得施工质量得以提高。(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2年18期)

韩龙俊[9](2012)在《软岩建基面开挖的光面爆破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爆破技术以其灵活、方便、快捷、经济的特点在大坝基础、核电站基础和大型桥梁锚碇基础等工程的建基面开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采用爆破方法可能会损伤建基面的基岩,如何削弱乃致消除爆破作用对基岩的损伤扰动、使爆破开挖后的基岩满足工程要求就成为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相关研究提出了预留保护层的一次成型光面爆破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中等硬度及其以上岩体的建基面开挖。但对于机械方法难于开挖的软岩建基面采用该技术是否可行,如何选取和调整相应的爆破参数,这些问题随着软岩基础的广泛采用而迫切需要解决。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叁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光面爆破在软岩建基面爆破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其相关的控制技术与方法。首先运用爆炸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土力学等理论,建立软岩爆破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了岩石爆破损伤范围、相邻炮孔之间的爆生裂缝长度计算公式。随后利用ANSYS/LS-DYNA对爆破时岩石断裂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阐明数值模拟分析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南溪长江大桥的现场爆破试验结果,分析了理论解析公式和数值模拟结果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可能性,给出了相关爆破设计参数。针对软岩建基面爆破时的扩腔作用会造成建基面岩体损伤范围过大的问题,应用爆生气体等熵绝热膨胀理论,建立了光面爆破软岩建基面的准静态力学模型,导出了炮孔扩腔后的爆腔半径及准静态压力计算公式。随后分析了爆生气体对岩石的拉裂作用,推得了围岩损伤范围与炮孔线装药密度的定量关系公式。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发现,软弱基岩的损伤范围随着炮孔线装药密度增大而增大,但当炮孔线装药密度较小,炮孔不发生扩腔时,基岩的爆破损伤裂缝长度的增大速率较大。理论公式结合实际岩石参数,可设计计算爆破参数,包括炮孔参数、炮孔间距、保护层厚度(即最小抵抗线)、炮孔的装药量等。使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建基面相邻孔爆破断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岩石爆破损伤范围的影响规律。通过对不同线装药密度和炮孔间距的光面爆破模拟,获得了线装药密度和炮孔间距对环向裂隙长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改变线装药密度的大小后得到的模型结果发现,数值模拟和理论推导得到的规律基本相同,围岩损伤范围随着线装药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且线装药密度较小时,增大率比较大。通过控制线装药密度不变,改变炮孔间距得到的模型结果发现,环向裂隙长度随炮孔间距增大变化分两段,当炮孔间距较小时,环向裂隙长度随炮孔间距增大而减小,而当孔间距增大到一定值时,围岩损伤范围值不随炮孔间距改变而改变。以南溪长江大桥锚碇基坑的建基面开挖工程为依托,进行了3次建基面光面爆破试验,按照本文提出的软岩光面爆破理论和爆破试验效果对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给出了较合理的爆破参数。并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分析发现,使用理论推导公式的围岩损伤范围的值比实际值要大,且线装药密度越大,两者的误差越大.。但理论值和试验值的误差较小,一般小于10%,线装药密度越小误差越小。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值的误差小于6%,误差极小,模型建立比较成功。验证了本文给出的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和数值模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2-05-01)

祁敬锋[10](2012)在《谈水利工程建基面确定与坝基岩体开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坝坝基岩体工程研究最终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确定最佳的建基面,但影响建基面的因素众多,因此,优选建基面成为坝工设计和岩体工程中一项重大而十分困难的课题。(本文来源于《民营科技》期刊2012年04期)

建基面开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乌东德水电站拱肩槽建基面爆破开挖难度和高标准的质量要求,本着细化分解节点目标的原则,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完善、施工过程的管控提升、爆破设计的优化改进等方面,对钻孔施工工艺开展了研究,形成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钻孔施工技术与质量管控措施,具有安全可控、施工高效、质量优良等优点,保障了整个大坝拱肩槽建基面开挖任务的顺利完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基面开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健.浅谈建基面保护层开挖方法的综合利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

[2].汪日生,龚传昌,刘建国,郭飞高,王培岩.乌东德水电站拱肩槽建基面爆破开挖钻孔质量管控[J].施工技术.2017

[3].程立,刘耀儒,陶灼夫,杨强,徐建荣.拱坝建基面开挖过程中不平衡力变化及处理效果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7

[4].胡浩然,卢文波,席浩,严鹏,吴刚.聚–消能复合垫层保护下的水平建基面开挖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

[5].马勇,陈世安,徐智谋.复杂地层建基面保护层开挖新技术研究[C].大坝安全与新技术应用.2013

[6].张春安,梁普利.大岗山拱坝建基面开挖爆破声波检测[J].人民长江.2012

[7].王超,黎满林,刘翔.大岗山水电站拱坝建基面开挖与基础处理设计[J].人民长江.2012

[8].陈艳,杜关.拱坝建基面开挖质量控制案例分析——溪洛渡水电站右岸[J].现代商贸工业.2012

[9].韩龙俊.软岩建基面开挖的光面爆破技术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10].祁敬锋.谈水利工程建基面确定与坝基岩体开挖[J].民营科技.2012

论文知识图

建基面开挖程序和开挖方法断面示...溪洛渡拱坝、建基面开挖左岸拱肩槽建基面开挖设计及剖...开挖至620m高程时锚固引起边坡合位移...小湾拱坝建基面开挖卸荷松弛破...建基面开挖后的各地层揭露情况...

标签:;  ;  ;  ;  ;  ;  ;  

建基面开挖论文_李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