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荚豌豆论文_李景芳,刘晓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食荚豌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豌豆,陆良县,惠州市,草木灰,苗期,豆荚,钾肥。

食荚豌豆论文文献综述

李景芳,刘晓梅[1](2019)在《矮生食荚豌豆新品种连豌1号》一文中研究指出连豌1号是连云港市农科院选育的矮生食荚豌豆新品种,适宜在黄淮地区冬季保护地栽培或春播。该品种秋播生育期205天,春播生育期98天;苗期长势旺,主茎分枝1~3个,株型直立紧凑,株高67.68厘米,植株节间短,平均主茎节数为15.95;每节结荚2个,(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技报》期刊2019-10-30)

李景芳,刘晓梅,秦裕营,代慧敏,梁长东[2](2019)在《矮生食荚豌豆连豌1号及其轻简化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连豌1号是蔓生品种P2的变异单株经过系统选择育成的矮生食荚豌豆新品种。株型直立紧凑,株高67.68 cm,荚长70.62 mm,荚宽13.16 mm,鲜荚籽粒饱满,呈圆柱形,口感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鲜荚产量600~700 kg。种植区域广泛,简单搭蔓即可,易进行轻简化栽培。(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9年10期)

徐华平,栾红俊,朱红艳[3](2018)在《陆良县小百户镇食荚豌豆种植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本地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农作物种类越来越多,食荚豌豆是近年来本地大力推广的一种重要农作物,甜脆鲜嫩,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品种。食荚豌豆是性喜冷凉的长日照作物,不耐热,在平均温度较高的地区一般越冬栽培,秋播秋收。由于豌豆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不严格,因此适应性较强,只要选择适宜的品种,也可以在春季进行栽培。小百户镇是陆良县豌豆种植的主要地区,本文对食荚豌豆种植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提高食荚豌豆的种植水平。(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8年06期)

[4](2016)在《食荚豌豆的冬茬早春茬栽培》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培育壮苗食荚豌豆栽培可选耐低温、抗病、产量高、豆荚品质好、外形美观的品种,如食荚大菜豌、法国大荚等。通常采用育苗移栽。适龄壮苗应具有4~6片真叶,茎粗节短。各茬次的育苗时期可根据定植期、温室的温度状况来具体确定。播前浇足底水,干籽播种,每穴点2~4粒种子。播后温度掌握在10~18℃,以利快出苗和出苗齐。温度低(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6年34期)

郑敏,龚玲,郑晓宇,曾秀文,郑国通[5](2016)在《惠州市无公害食荚豌豆规范化生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产地环境、生产技术、采收、病虫害防治规程等为主要依据,制订了一套较系统的无公害食荚豌豆生产技术。该规范化推广应用对提高惠州市无公害食荚豌豆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改善食荚豌豆品质、提升食荚豌豆生产的质量安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6年18期)

侯桂双[6](2016)在《食荚豌豆种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选择优良品种 应选择株高50厘米左右,抗倒伏能力强的荚用品种为宜,如宝峰6号、甜豌3号、食英大菜豌1号、绿宝甜豌豆等。 二、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报》期刊2016-02-20)

萧洪东,陈昌龙,陈雄,王惠珍,喻敏[7](2016)在《食荚豌豆品种比较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6个豌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个豌豆品种中,cv4表现较好,且为矮杆类型,便于种植、管理,生长势和抗病性都很强,灰分、粗纤维、蛋白质含量较高以及亩产量最高;其它四个品种抗病性也较强,营养成分均高于当地品种;cv4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营养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黄端,夏宏秋,吴齐仟[8](2015)在《食荚豌豆死苗成因及防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融安县食荚豌豆主产区死苗情况的调查,发现融安食荚豌豆平均死苗率高达34.3%,是影响食荚豌豆种植成败的主因。农业技术人员2012~2014年在融安县东起乡、大良镇进行了3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成因,同时也找到了相对理想的防治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期刊2015年17期)

王道霞[9](2014)在《冷凉灌区食荚豌豆全膜平作小畦速灌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全膜平作小畦速灌是将田间土地全部用地膜覆盖,地膜与地膜连接处用土压紧做成小埂,每隔2 m打土腰带,形成小畦,根据不同作物种植方式播种,在小畦内灌溉,通过种植孔渗水的一种局部浸润灌溉节水方式,主要适用于灌区食荚豌豆生产。该技术具有显着的节水、增产效果,对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抑制杂草生长有一定的作用,节约灌水量达1 125 m3/hm2以上。1选地施肥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好,有一定灌溉条件的地块。覆膜前耙平,除去土坷(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11期)

萧洪东,李钊成,梁浩[10](2014)在《壳聚糖涂膜对食荚豌豆常温保鲜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食荚豌豆(市售)为试验材料,研究常温下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食荚豌豆采后生理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和1.5%壳聚糖处理均能显着降低食荚豌豆的腐烂率、蒸腾失水、抑制呼吸强度和豆粒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保持较高的Vc、叶绿素含量;壳聚糖处理可保持籽粒中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保持籽粒中较低的过氧化物酶(POD)、MDA活性。表明壳聚糖涂膜能够较好延缓食荚豌豆贮藏衰老,保持品质,减少豆荚腐烂发生,从而延长贮藏期。(本文来源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食荚豌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连豌1号是蔓生品种P2的变异单株经过系统选择育成的矮生食荚豌豆新品种。株型直立紧凑,株高67.68 cm,荚长70.62 mm,荚宽13.16 mm,鲜荚籽粒饱满,呈圆柱形,口感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鲜荚产量600~700 kg。种植区域广泛,简单搭蔓即可,易进行轻简化栽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荚豌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景芳,刘晓梅.矮生食荚豌豆新品种连豌1号[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

[2].李景芳,刘晓梅,秦裕营,代慧敏,梁长东.矮生食荚豌豆连豌1号及其轻简化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9

[3].徐华平,栾红俊,朱红艳.陆良县小百户镇食荚豌豆种植技术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8

[4]..食荚豌豆的冬茬早春茬栽培[J].乡村科技.2016

[5].郑敏,龚玲,郑晓宇,曾秀文,郑国通.惠州市无公害食荚豌豆规范化生产技术[J].南方农业.2016

[6].侯桂双.食荚豌豆种植方法[N].河北科技报.2016

[7].萧洪东,陈昌龙,陈雄,王惠珍,喻敏.食荚豌豆品种比较试验[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黄端,夏宏秋,吴齐仟.食荚豌豆死苗成因及防治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2015

[9].王道霞.冷凉灌区食荚豌豆全膜平作小畦速灌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4

[10].萧洪东,李钊成,梁浩.壳聚糖涂膜对食荚豌豆常温保鲜效果的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论文知识图

热处理对食荚豌豆呼吸强度(a)和M...热处理对食荚豌豆维生素C含量变化...热处理对食荚豌豆叶绿素(a)和类胡...热处理对食荚豌豆POD活性(a)和PP...热处理对食荚豌豆PAL活力变化(a)...3A);食荚豌豆贮

标签:;  ;  ;  ;  ;  ;  ;  

食荚豌豆论文_李景芳,刘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