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焊层论文_王光,王洪福,赵文,王泽宇,张岩

导读:本文包含了堆焊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耐磨性,合金,自生,硬度,等离子,卡环,铬钢。

堆焊层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王洪福,赵文,王泽宇,张岩[1](2019)在《Ni60-Cr_3C_2-WC/TiC等离子堆焊层耐磨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使用等离子堆焊技术,采用冶金结合的方式将Ni60、WC、Cr_3C_2和TiC等混合粉末以一定的比例熔覆在基体的表面,利用粉末材料的优良特性提高截齿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堆焊层主要由Ni-Cr-Fe奥氏体相,硼化物硬质相、碳化物硬质相组成,由于这些相的存在,使得堆焊层硬度大大提高。3号试样显微硬度达到713.8HV,硬度最大;3号试样在180 min时堆焊层完全磨损,完全磨损时间最长;3号试样的耐磨性最强。(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郭百澄,袁根福,李环[2](2019)在《高碳高铬合金激光电弧复合堆焊层的摩擦磨损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细化高碳高铬合金堆焊层中粗大初生碳化物,提高堆焊层耐磨性能。以Q235为基材,高碳高铬合金选取D632A焊条,对比研究激光电弧复合堆焊试样与电弧堆焊试样。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和摩擦磨损试验,分别评价堆焊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对磨损前堆焊层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损形貌进行分析,分析总结了高碳高铬合金激光电弧复合堆焊试样与电弧堆焊试样摩擦磨损性能差异的原因。在激光电弧复合热源作用下,堆焊层显微组织中的M_7C_3初生碳化物由粗大条块状细化为细粒状,且均匀弥散分布。相对于电弧堆焊层,激光电弧复合堆焊层平均显微硬度提高了约12.5%,最大显微硬度达到了1 064 HV。激光电弧复合堆焊层的耐磨性较好,相同条件下磨损质量为5 mg,摩擦系数为0.38;电弧堆焊层的耐磨性较差,相同条件下磨损质量为7 mg,摩擦系数为0.43。两种堆焊层磨损破坏的机制主要为疲劳破坏。激光电弧复合堆焊通过激光干扰熔池,细化堆焊层中初生碳化物,有效提高了高碳高铬合金堆焊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19年05期)

李刚,赵博,谭俊哲,李连海,张玉金[3](2019)在《送粉率对Z5CND16-05马氏体不锈钢铁基堆焊层组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Z5CND16-05马氏体不锈钢表面的耐磨性,在其表面采用等离子弧堆焊铁基耐磨合金。试验过程中优化堆焊工艺参数,分析不同堆焊工艺参数下堆焊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匹配。试验结果表明:送粉率为26g/min时,堆焊层的硬度达到了最佳值。改变送粉率对堆焊层的组织有一定影响,在送粉率较低的堆焊层内,胞状晶组织相对粗化,随送粉率增大,胞状晶组织呈细化趋势。(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期刊2019-10-10)

齐淑改[4](2019)在《热处理对N06625堆焊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采用SMAW,GTAW,ESW在SA-516 Gr70上堆焊N06625合金和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堆焊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SMAW堆焊成分进行了微观分析,认为在堆焊化学成分中含碳量高是导致耐腐蚀性能差的关键因素。采用含碳量低的GTAW焊丝进行堆焊,通过缩小消应力热处理保温温度范围,对试样进行了3个循环的最大模拟消应力热处理,按ASTM G28A法进行耐腐蚀试验,最终达到了理想的的耐腐蚀合格指标。(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期刊2019年09期)

谢建昌[5](2019)在《焊后热处理工艺对堆焊层Fe含量稀释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镍基合金具有良好耐高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在碳钢或合金钢表面堆焊625镍基合金,在保证基材强度的同时,又可以确保材料的耐腐蚀性,也节省了材料采购成本。稀释率的大小影响着镍基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也影响着堆焊层的耐腐蚀性能。主要介绍焊后热处理工艺对堆焊层Fe含量稀释率的影响,为生产提供可行性方案。选择不同的基材,分别堆焊镍基合金625,堆焊层厚度大于等于3 mm,堆焊至少2层,然后进行焊后热处理有无对比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堆焊层不同区域的Fe含量,最终得出焊后热处理对堆焊层Fe含量稀释率无明显影响。距离焊缝熔合线越近,Fe含量稀释率越大。(本文来源于《电焊机》期刊2019年09期)

丁春辉,艾星宇,刘政军,邵慧[6](2019)在《磁场作用下反极性等离子弧铁基耐磨堆焊层组织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横向交流磁场对铁基耐磨堆焊层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反极性等离子弧堆焊过程中施加横向交流磁场,对堆焊层进行硬度、耐磨性、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磁场电流I_m=2.5 A、磁场频率f=40 Hz、焊接电流I=160 A时,堆焊层的硬度最大,为61.5 HRC,耐磨性最好,磨损量为0.0524 g。此时电弧搅拌作用明显,晶粒明显细化,析出相Cr_7C_3明显增多,并且以六角形均匀分布在堆焊层中,起到良好的"钉扎"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堆焊层的硬度以及耐磨性。(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19期)

王伟,高士军,郭旭东[7](2019)在《石墨自润滑铁基合金堆焊层的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4种形态的钼合金卡环在不同倒凹下卡环的固位力变化,利用树脂标准模型制作卡环,通过万能测试机检测出的固位力变化数值比较四种形态的钼合金卡环在3种倒凹下的固位力大小。卡环的固位力变化在0.25mm和0.50mm倒凹的衰减大致相同。在0.75mm倒凹四种卡环衰减明显,在0.75mm倒凹的位置牙体的颈部处导致摘戴时需要更大的脱位力,而此时卡环非常容易发生永久变形。所以在0.25mm和0.50mm的倒凹下铸造叁臂卡环能够提供良好的固位力,0.75mm的倒凹下保证美观和固位的情况下可选用颊侧短固位臂卡环。(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崧阁,庄明辉,马振,李慕勤[8](2019)在《石墨自润滑铁基合金堆焊层的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CO_2气体保护焊在Q235钢堆焊一种铁基石墨自润滑涂层,通过在药芯焊丝中添加SiC,利用SiC在电弧及熔池的高温作用下,以原位自生的方式产生石墨润滑相。结果表明,采用添加25 wt.%SiC的药芯焊丝制备自润滑涂层时,焊接电流为200A、焊接电压为20-22V、焊接速度为1.5mm/s、单层焊道的宽度为20mm时,最利于堆焊层石墨自润滑相的析出。在此工艺条件下,焊接飞溅小、堆焊层表面成型良好,且自生石墨相分布均匀,石墨相呈球形,尺寸约为8-15μm,最高体积分数约为8%。宏观硬度为38.9HRC。通过在焊丝中添加4 wt.%Ni粉时,石墨相体积分数下降至4%,细化石墨相,耐磨性最佳,宏观硬度提高到42.7HRC。当再次添加40 wt.%的硼铁粉与15 wt.%的碳化硼粉时,石墨自润滑相的体积分数下降至2%,而宏观硬度提升至53.3HRC。(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廖禄泰,王海艳,宁嘉沛,廖永添,丘文丰[9](2019)在《提高Cr15类初次成分高铬铸铁堆焊层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优化堆焊电焊条药皮组成物配比,提高Cr15类初次成分高铬铸铁堆焊层综合性能。单独添加钒铁合金效果不明显,但在与钼铁合金相配合加入时,可以获得最佳的堆焊层综合性能。焊条药皮组成物主要为石墨粉4.0%~4.5%、高碳铬铁粉52.0%~54.0%、钼铁合金14%、钒铁合金26%,就能实现焊层硬度较高,耐磨性优良的最佳组合配比。其堆焊层的综合性能最佳:硬度较高、耐磨性最佳、抗剥离性适中,优于对比试验组中某国外150高铬焊条以及笔者所在公司的DJ968高硼焊条。(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王昕昕,牛犇,易耀勇,易江龙,罗俊威[10](2019)在《WC颗粒增强高铬耐磨钢堆焊层组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添加WC的高铬耐磨药芯焊丝作为焊接材料,利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进行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的堆焊实验,分析堆焊层组织及耐磨性能,研究焊接工艺对WC增强高铬耐磨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道熔深和熔宽增加,而焊缝余高降低,堆焊层的热影响区增大;WC增强高铬耐磨钢堆焊层基体组织由奥氏体和共晶碳化物组成,共晶碳化物呈鱼骨状或者棒状,主要由铁铬钨相组成。球形碳化钨在基体中发生了熔化分解,其组织形态主要由原始WC颗粒、钨铁铬扩散层及鱼骨状共晶碳化物组成。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基体组织中奥氏体含量比例上升,原始WC颗粒逐渐变小,直至完全熔解,堆焊层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本文来源于《电焊机》期刊2019年08期)

堆焊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细化高碳高铬合金堆焊层中粗大初生碳化物,提高堆焊层耐磨性能。以Q235为基材,高碳高铬合金选取D632A焊条,对比研究激光电弧复合堆焊试样与电弧堆焊试样。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和摩擦磨损试验,分别评价堆焊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对磨损前堆焊层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损形貌进行分析,分析总结了高碳高铬合金激光电弧复合堆焊试样与电弧堆焊试样摩擦磨损性能差异的原因。在激光电弧复合热源作用下,堆焊层显微组织中的M_7C_3初生碳化物由粗大条块状细化为细粒状,且均匀弥散分布。相对于电弧堆焊层,激光电弧复合堆焊层平均显微硬度提高了约12.5%,最大显微硬度达到了1 064 HV。激光电弧复合堆焊层的耐磨性较好,相同条件下磨损质量为5 mg,摩擦系数为0.38;电弧堆焊层的耐磨性较差,相同条件下磨损质量为7 mg,摩擦系数为0.43。两种堆焊层磨损破坏的机制主要为疲劳破坏。激光电弧复合堆焊通过激光干扰熔池,细化堆焊层中初生碳化物,有效提高了高碳高铬合金堆焊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堆焊层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光,王洪福,赵文,王泽宇,张岩.Ni60-Cr_3C_2-WC/TiC等离子堆焊层耐磨性能的研究[J].粉末冶金工业.2019

[2].郭百澄,袁根福,李环.高碳高铬合金激光电弧复合堆焊层的摩擦磨损性能[J].应用激光.2019

[3].李刚,赵博,谭俊哲,李连海,张玉金.送粉率对Z5CND16-05马氏体不锈钢铁基堆焊层组织性能的影响[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2019

[4].齐淑改.热处理对N06625堆焊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J].压力容器.2019

[5].谢建昌.焊后热处理工艺对堆焊层Fe含量稀释率的研究[J].电焊机.2019

[6].丁春辉,艾星宇,刘政军,邵慧.磁场作用下反极性等离子弧铁基耐磨堆焊层组织性能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9

[7].王伟,高士军,郭旭东.石墨自润滑铁基合金堆焊层的制备与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王崧阁,庄明辉,马振,李慕勤.石墨自润滑铁基合金堆焊层的制备与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廖禄泰,王海艳,宁嘉沛,廖永添,丘文丰.提高Cr15类初次成分高铬铸铁堆焊层性能的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9

[10].王昕昕,牛犇,易耀勇,易江龙,罗俊威.WC颗粒增强高铬耐磨钢堆焊层组织及性能研究[J].电焊机.2019

论文知识图

7 重熔堆焊层硬度与时效处理温度...基体和堆焊层7.5W合金的显微组织...堆焊层7.5W合金表面元素分布号试样堆焊层金相组织碳化钨质量分数为40%堆焊层电子探...堆焊层不同状态下的金相组织(10...

标签:;  ;  ;  ;  ;  ;  ;  

堆焊层论文_王光,王洪福,赵文,王泽宇,张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