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潇:领导干部如何筑牢政德“堤坝”论文

何潇:领导干部如何筑牢政德“堤坝”论文

【摘要】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用对人民的感恩心筑起政德修为的强大“堤坝”,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为民,勇于担当、敢于担当,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政德 干部修养 党的建设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政德是为官从政者必须秉持和严守的道德操守与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就必须要“自身硬”,要不断加强政德修为,讲政德、立政德。

定义学生的预期学习产出是OBE教育模式的关键环节。为了得到更合理、更适切的产出成果,我们把专业认证和行业能力需求两个方面作为主要参考而确定产出目标。[1]

以“明大德”为根本,筑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能否坚守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做到不忘初心,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上站稳立场,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这就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明大德”,以“明大德”为根本筑牢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以“明大德”为根本,筑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加强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熔铸于血脉、镌刻于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深刻把握历史规律都离不开学习。进入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风云变幻,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艰巨繁重,不加强学习,不加强理论武装,不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能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砥砺前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是不可想象的。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够切实解决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切实解决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方向与工作方法问题。理想信念的“灯”始终亮着,思想基础的“帆”始终扬着,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才能持续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磅礴动力,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以“明大德”为根本,筑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忠诚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情怀。对党绝对忠诚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守的宝贵品质,也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秉持的第一位的情怀。忠诚可以激发无穷的力量,可以挖掘潜在的内生动力。进入新时代,各种风险挑战与日俱增,各种利益诉求牵绊纷扰,只有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才能始终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站稳脚跟。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必定将人民的利益始终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以“守公德”为关键不断增强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就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守人民情怀,永远不能忘记人民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之源。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始终坚守人民情怀,始终将人民的利益记挂心头,始终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无数党员干部为了人民的事业而慷慨赴死。这不仅赢得了人民的坚定支持,而且凝聚起广大人民支持党的事业的磅礴力量,从而取得了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始终将人民利益能否得到切实维护,人民生活能否得到切实保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刀阔斧、披荆斩棘,不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极大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

以“守公德”为关键,增强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郑重宣示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对于“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的深刻思考。因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想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要筑牢政德“堤坝”,以“守公德”为关键不断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展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就必须要始终坚守人民情怀,始终铭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以“守公德”为关键不断增强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就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永葆公仆本色,锐意进取、敢于担当,不断将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需要强调的是,研究式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实施需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案例的选择要基于无机化学的重点内容及有利于发展探究能力的内容。通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案例教学的难点在于与知识点相契合的案例的收集、筛选与整理,如何将零散的科研信息整合成可供学习交流的实例;其次,为了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夯实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学习新的课堂教学手段,做到案例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匹配。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灯塔”,只有“灯”始终亮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才会一片光明。历史和实践无数次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缺失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必定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丧失前进的动力,也必将被人民所抛弃,被历史所淹没。一个人缺失了理想信念,站位必定难以高远,心胸必定不会开阔,也必定不能激发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因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筑牢政德“堤坝”,必须要以“明大德”为根本,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党性,不断磨砺品行,不断提升精神追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将人民放在最重要位置。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无数的党员干部与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一往无前,勇于从挫折中奋起,善于从困难中崛起,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跨越了无数的激流险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铸就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苦难辉煌史。离开了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就难以获得胜利。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筑牢“政德”堤坝,必须要以“守公德”为关键,不断增强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在大批量齿轮生产过程中,硬齿面精密加工之前,通常先对齿轮的内孔和端面进行磨削,使用杯形砂轮进行齿轮端面磨削,使用内圆磨砂轮进行内孔磨削加工(图1)。

以“严私德”为底线,坚守道德人格与定力

底线是不可逾越、不可碰触的边框。对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这个边框便是道德底线、道德人格与道德定力。离开了这个边框,个人私欲必然膨胀,为民用权注定成为空话。因此,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筑牢政德修为的“堤坝”,必须要以“严私德”为底线坚守道德人格与道德定力,始终坚守正确的为官从政与做人做事的准则,做到规矩不逾越,红线不触碰。

以“严私德”为底线,坚守道德人格与道德定力,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在细微处不断锤炼自己的作风,在日常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追求。生活情趣看似是个人私事,但是对于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却有可能是逾越边界的第一步。历史反复证明,不能培养和坚守党员操守的人便有可能成为被“围猎”的对象,最终一步一步跌入欲望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不仅伤及自身,危及家庭,更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党员干部要经常用党章党纪党规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勇于“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时刻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以“严私德”为底线,坚守道德人格与道德定力,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提高警惕,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恪守从政为官的初心使命,始终做到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提高警惕是要始终坚守为民的初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心贴心。背离了初心、遗忘了使命,必定难以抵御各种风险与考验。

【参考文献】

①崔荣方:《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不想腐的堤坝》,《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1期。

②曹中胜、董志文: 《以“精细化”提升廉政教育实效性》,《政工学刊》,2018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为新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标签:;  ;  ;  ;  ;  ;  ;  ;  ;  ;  ;  ;  

何潇:领导干部如何筑牢政德“堤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