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杀了邝继勋

张国焘杀了邝继勋

一、张国焘杀害邝继勋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关泠[1](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提出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陈杰[2](2019)在《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文中认为歌谣渊源于人类劳动的呼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歌谣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时至近代,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路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部分知识分子将目光转移至与民众联系密切的歌谣,发起歌谣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其中,他们受俄国民粹派思想和十月革命影响,发动了深入基层进行民众启蒙的“到民间去”运动。加之左翼知识分子极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文艺大众化,合力助推了歌谣的政治化倾向。中国共产党后来倡导和创作的革命歌谣,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将传统歌谣政治化和革命化的产物。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重要苏维埃区域,该苏区位于中国南北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历史上经过数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开放、多元、包容的传统歌谣。鄂豫皖边区革命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关于歌谣宣传教育策略的引导下,当地党组织在早期革命实践中逐步意识到歌谣的宣传效力并在全区加以推广,形成了以革命知识分子为先导,文化宣传干部为主体,普通工农群众为补充的革命歌谣创作群体。革命歌谣的创作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的产物,一方面借鉴传统歌谣的曲调、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填入大量表现革命性和现代性的新内容,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文化色彩的共产主义革命文艺形式。在革命歌谣创作群体与苏区民众的广泛互动下,鄂豫皖苏区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革命歌谣传播体系,即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和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这种传播体系呈现出上级组织与底层民众相结合,自觉与自发相结合,现代传播路径为主、传统传播形式为辅的特点。革命歌谣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地域文化的改变以及表达不同革命情感的需要,在歌词、曲调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革命歌谣的演唱形式,增强了其表现力和传播力。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和广泛传播,旨在对苏区民众中的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形塑,通过革命化改编的歌词对苏区民众进行现代民主、自由、平等和共产主义思想启蒙。革命歌谣形塑和启蒙的本质是对普通民众进行革命动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在不同场景中动员效果如何要看民众的反应,即民众如何应对革命歌谣的动员。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苏区民众面临着“公”与“私”的权衡和博弈。在苏维埃政权的因势利导下,大批民众能够接受革命歌谣的集体主义观念而积极参加、拥护革命,然而也有部分民众基于个人家庭、情感等“私情”考虑而没有响应革命歌谣的宣传和动员。苏区政府为了应对民众的消极反应,及时采取教育、制度、组织、物质、法律等多种途径弥补革命歌谣动员的局限,最大限度保证苏区民众沿着革命动员的方向行进,反映出以革命歌谣为媒介的政治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相较于同时期其他类型的歌谣,具有其独特性。一是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偏重实践性而缺乏理论阐释,偏重通俗性而缺乏专业水准,具有极强的地域传统文化烙印。二是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缺乏整体规划,但更加契合实际;创作群体层次普遍较低,但更接近民众心理;宣传具有地域性,但对地方民众记忆影响深远。实践性、通俗性、地域性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创作和运用过程中最显着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成为历史记忆,不同文化群体基于保存革命记忆、政治宣传以及学术研究等不同动机,在鄂豫皖边区范围内发起三次革命歌谣搜集和整理热潮,并通过文本形式对革命记忆加以定型,完成由交往记忆向文化记忆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由于政治导向、记忆局限以及新民歌创作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有意或无意重构革命歌谣的现象,以服务于强化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形塑的需要。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歌谣政治化产物的革命歌谣始终围绕着政党和国家发挥不同的政治功能。步入二十一世纪,革命歌谣对于当今的意识形态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战争年代中共运用革命歌谣进行思想宣传和民众动员的实践和经验,或许能够为新时代中共意识形态重返民间文化和民众心理提供有益借鉴。

王华[3](2018)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工作研究》文中提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考虑到该地交通不便、组织基础薄弱等情况,中共党人因地制宜,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加强根据地建设,夯实党组织力量,逐渐把川陕地区打造成为“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动员工作作为组织和团结川陕民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壮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即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动员工作做专题研究。分析现有川陕根据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该领域已从过去注重对资料的搜集、整理逐渐转向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但研究数量和质量都还不足。关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方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本文尝试在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史论结合、对比研究等方法,系统梳理和分析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动员工作,以期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工作形成一个较为客观和全面的了解。本文以川陕革命根据的动员对象为研究内容,揭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是如何依据当时国内外状况以及根据地自身现状,来动员广大民众参与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包括以下3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是对文章的选题缘由、意义、现状、设想以及相关核心概念作以梳理和解释。第二部分是正文,包括以下5章。第二章:介绍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展社会动员工作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动因。通过分析20世纪30年代整个中共社会动员工作背景、红四方面军入川前自身以及川陕地区的现状,认为欲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就必须大力展开社会动员工作。第三至五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叙述中国共产党在川陕革命根据地针对不同社会群体,所进行的动员工作。中国共产党根据川陕地区地域特殊、人口众多、阶层复杂的特点,把社会对动员对象划分为下层民众、国民党将士、地方技术人才和武装力量。并对划分的不同对象采取了针对性较强的动员措施,最终达到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目的。第三章:以川陕地区下层民众为动员对象。川陕地区的下层民众主要包括贫苦农民、妇女、青少年。具体动员工作有:带领贫苦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打土豪、分浮财,获得土地和参与基层政治权利;领导开展妇女解放运动,建立健全妇女组织,保护妇女基本权益,解救川陕妇女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时动员青少年,成立形式多样的组织。第四章:以川陕地区国民党将士为动员对象。将“服务当前最大政治目的”,争取同盟最大化作为原则,积极主动的对田颂尧、杨森、杨虎城等国民党将领进行动员和争取工作,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与川陕苏维埃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全面系统地开展白区的兵运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来最大限度争取注重白区士兵的哗变;不断提升被俘士兵的待遇、加强思想和组织建设,将他们改造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第五章:以川陕地区的技能人才和地方武装力量为动员对象。依据不同的他们特点,将其划分为军事技术人才、中医人才和地方民团,通过并对他们进行说服劝导,在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给予优厚的待遇,将其动员到革命的队伍中来,大大促进了根据地军事、医疗等方面的发展。第六章: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工作评析。川陕革命根据地在1932年12月——1935年4月两年多的社会动员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以军事需求为中心、注重宣传、重视妇女武装建设的工作特点,还为根据地建设和发展、红军长征的胜利以及西安事变的顺利解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又不可避免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影响,将富农拒绝在革命队伍之外。第三部分是结束语。主要是对本文研究作简要总结。

李菲[4](2018)在《“汉中密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以“汉中密约”为研究对象。“汉中密约”是红四方面军与陕军十七路军达成的互不侵犯协定,是国共首次达成的局部合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汉中密约”的达成,使得中国共产党与杨虎城将军之间产生了联系,为以后双方的再合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提供了经验教训。本文首先研究了“汉中密约”达成的历史背景,其次研究了“汉中密约”的内容,再次研究了“汉中密约”的执行问题,最后研究了“汉中密约”的评价,其中以“汉中密约”的内容以及执行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作了全方位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汉中密约”的达成,是红四方面军与陕军十七路军互相妥协的产物,双方都依靠“汉中密约”发展了起来,特别是“建立川陕红色交通线”这一条协议内容,使得红四方面军受益颇多,川陕红色交通线不仅是川陕苏区的生命线,还支持了红军长征。但是“汉中密约”没有文字记叙,且具有不稳定性,双方随时都可以撕毁该协议,红四方面军方面发动陕南战役,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的错误领导下,率先撕毁协议,破坏了统一战线的形成。

张颂爽[5](2018)在《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研究(1921-1949) ——基于《申报》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申报》为中心,通过梳理《申报》上有关中共的相关报道内容,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进行研究。除导论和结语两部分之外,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选取《申报》所刊载有关中共报道中涉及到中共名称作为考察重点,通过使用频率的量化研究,把握这些名称的演变及其使用频率的变化情况,以便从概念史角度上考察民主革命时期《申报》所形塑的中共形象演变过程。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中共”、“赤匪”、“共匪”、“共党”这些名称在报道中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申报》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认知态度以及中共当时媒体形象或者公众形象的某些面向。与当时错综复杂历史发展密切相关。这一变化大体上表现出从认知中共到否定中共,从否定中共到怀疑中共,从怀疑中共到理解中共,期间也伴有逆向认知。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对《申报》有关中共的相关报道内容进行梳理,分析《申报》视野下这一时期中共形象的演变过程。文章认为抗日战争前《申报》有关中共的报道内容表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对中共的报道也以非主体报道为主,中共被形塑成一个“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体;抗日战争期间《申报》有关中共的报道内容发生很大变化,对共产党相关活动报道也逐渐增多,并且日趋正面形象;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申报》从被国民党控制进行反动宣传到逐渐脱离反动立场,使这一时期的中共形象随之发生改变,大体上可以分为国民党参股经营阶段和脱离国民党控制阶段。第三部分以《申报》上的有关中共领导群体和相关社论的报道为中心,通过对这一时期有关报道中中共领导群体称呼的变化以及社论中有关内容的分析,来探析中共形象及其转变。文章认为这一时期,《申报》对中共领导群体关注与称呼也不断变化;有关中共的社论内容从对共产党只言片语的介绍,变为在抗战期间将中共作为报道主体,再到新中国成立前不断敦促国共和谈成为主要内容。这些变化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中共形象从“破坏”社会稳定的负面形象转变为积极抗战的正面形象,再转变为抗战后国内局势主导者的建设者形象。

应星[6](2018)在《1930—1931年主力红军整编的源起、规划与实践》文中指出1930—1931年中共中央对主力红军的统一整编,进一步增强了军队在苏维埃革命中的分量,促使红军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移。红军的整编是在授权、理想、纪律、实力和人脉之间互动产生的结果。中央苏区的红军整编受到红四军的强烈辐射,毛泽东提出的"伴着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产生这种辐射力的一个重要源头;鄂豫皖苏区的红军整编几乎同步地反映了中央的政策变迁;湘鄂西苏区的红军整编则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中共组织"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关系,在红军的整编实践中初见端倪。

叶孝慎,吴方泽[7](2017)在《许继慎究竟为什么被杀?》文中认为关于鄂豫皖红军着名将领许继慎被杀,主要涉及第三党(私通投敌)、军阀作风(生活浪漫)、犯上抗命(鸡鸣河会议)和曾扩情的信(离间信)这4大问题。它们相互交叉,彼此影响,是多重量变的叠加,种种渐变的累积。起因是"第三党",让人疑心生暗鬼。之后很快就因"军阀作风"的搅和而发酵,特别是受到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的深度排斥。

张慧[8](2016)在《对川陕苏区统战工作的探究》文中提出本文选取川陕苏区的统战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川陕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创建的重要苏区之一,川陕苏区统战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民主革命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川陕苏区所进行的统战工作,既具有同中央苏区统战工作相似的一些特点,又是在结合川陕苏区的环境条件等相关的实际情况后,进行的具有当地特征的统战工作。川陕苏区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对后来红军的转移、长征及抗日战争的胜利,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说川陕苏区的统战工作在中共进行革命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川陕苏区统战工作的具体内容、统战对象、统战工作的意义及所取得的成效的研究,得知川陕苏区的统战工作由于在四川陕西交界处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进而呈现出统战范围广、统战对象多样的特点,从而需要秉持争取一切可能的统战对象的原则进行统战工作。从川陕苏区的统战工作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环境下进行统战工作所具有的特点。第一,当时川内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的环境,要求苏区的统战工作要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第二,在川陕苏区革命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川陕苏区的统战工作做到了形式多种多样、因地制宜;第三,川陕苏区的统战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它又不可避免的带有它自身的不足之处。过去有关川陕苏区统战工作的研究,大部分注重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及对川陕苏区统战工作的某一方面的论述和探讨,忽略了对川陕苏区统战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尝试由历史学的角度出发,综合现有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文献、报刊资料记载,对川陕苏区统战工作进行全面探究,以达到对川陕苏区统战工作有一个比较客观和全面的了解。

杜本文[9](2015)在《红四方面军枣阳突围始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张国焘极力推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红四方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部队主力撤出鄂豫皖苏区实施西征。途中,在枣阳境内的新集及土桥铺地带,与敌进行了一场接一场的殊死搏斗。红军以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浴血奋战,气吞山河,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胜利冲出了敌人精心部署的重重包围,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一举歼灭红军于襄(阳)、枣(阳)、宜(城)地区"的美

于继增,朱慧敏[10](2011)在《被张国焘冤杀的天才军事家许继慎》文中提出许继慎29岁时便担任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军长、中共皖西军事委员会主席。他英勇善战,才华过人,为红军的发展和鄂豫皖根据地的巩固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这样一位杰出的红军高级将领,却被张国焘在"大肃反"中诬以罪名残酷杀害,牺牲时年仅30岁。

二、张国焘杀害邝继勋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国焘杀害邝继勋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关键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第二章 编纂概述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3.1 编纂历史背景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4.2.1 积淀与初建
        4.2.2 完善与架构
        4.2.3 传承与创新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5.1 坚持政治原则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5.2 秉持客观性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6.2 藏用并重
        6.2.1 文献资料建设
        6.2.2 文献资料核对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7.1 编纂内容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7.2 编纂实践
        7.2.1 “国家编纂体制”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8.1.2 学科的建立
        8.1.3 在发展中调整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8.2.1 学科之争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8.3.1 学科的增设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缘起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的歌谣
        一、歌谣的缘起
        二、鄂豫皖边区的传统歌谣
    第二节 国际革命文艺导向
        一、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欧洲文艺的革命化倾向
        二、二十世纪初期苏俄革命文艺的兴起
    第三节 国内歌谣运动影响
        一、歌谣运动的发起与社会反响
        二、“到民间去”运动与歌谣政治化
        三、革命文学主张与文艺大众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
    第一节 创作由来——革命歌谣创作的提出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歌谣宣传功能的认知
        二、鄂豫皖边中共党组织对革命歌谣创作的倡导
    第二节 谁来创作——创作群体的社会构成
        一、早期革命知识分子
        二、文化宣传干部
        三、普通工农群众
    第三节 如何创作——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
        一、借鉴传统歌谣曲调形式进行创作
        二、借鉴西方革命歌曲进行创作
        三、根据革命形势进行新歌谣创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传播与流变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传播路径
        一、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
        二、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
        四、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
    第二节 革命歌谣传播中的流变
        一、革命歌谣传播中歌词的变异
        二、革命歌谣传播中曲调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形塑、启蒙与动员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形塑
        一、对工农的形塑
        二、对妇女的形塑
        三、对干部的形塑
        四、对士兵的形塑
        五、对青少年儿童的形塑
    第二节 革命理想——歌谣中的启蒙观念
        一、革命歌谣中的民主观念
        二、革命歌谣中的自由观念
        三、革命歌谣中的平等思想
        四、革命歌谣中的共产主义观念
    第三节 歌谣动员、民众反应与政府因应
        一、对工农的动员与因应
        二、对妇女的动员与因应
        三、对士兵的动员与因应
        四、对青少年儿童的动员与因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一、改编利用传统歌谣理论基础的异同
        二、革命歌谣改编创作机制的异同
        三、革命歌谣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异同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与国民党统治区歌谣对比研究
        一、指导思想和政治动机的异同
        二、创作模式和歌词内容的异同
        三、传播路径和宣传效果的异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搜集、整理与重构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搜集与整理
        一、基于民间记忆保存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二、基于政治宣传导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三、基于学术研究取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第二节 革命歌谣的重构
        一、凸显政治导向的革命歌谣重构
        二、受制于记忆局限的革命歌谣重构
        三、基于新民歌创作的革命歌谣重构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传承和创新:革命歌谣与传统文化
    二、革命歌谣宣传动员与地方实践
    三、革命记忆与歌谣政治功能的延续
附录 鄂豫皖苏区原始革命歌谣名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一、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相关研究资料
        (二) 相关研究成果
    三、研究设想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三) 研究创新和不足
    四、相关概念解释
        (一) 川陕革命根据地
        (二) 社会动员
第二章 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工作的历史背景
    一、20世纪30年代中共社会动员工作理论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理论阐述
        (二) 中共20世纪初期的动员思想
    二、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的实践背景
        (一) 红四方面军入川前川陕地区的社会动员情况
        (二) 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工作的迫切性
第三章 川陕革命根据地对下层民众的动员工作
    一、带领贫苦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一) 川陕地区农民革命性较强
        (二) 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具体措施
    二、深入开展妇女解放运动
        (一) 红军入川前川陕地区妇女基本情况
        (二) 川陕革命根据地妇女动员工作
    三、加强青少年的动员工作
        (一) 川陕革命根据地初期青少年动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 大力开展青少年动员工作
第四章 川陕革命根据地对国民党将士的动员工作
    一、对国民党将领的动员工作
        (一) 利用国民党将领内部矛盾,争取同盟最大化
        (二) 对国民党田颂尧、杨森的动员和争取
        (三) 对杨虎城的成功动员
    二、大力开展国民党兵运工作
        (一) 最大限度争取国民党士兵哗变
        (二) 进行全面系统的兵运工作
    三、加强白区被俘士兵的改造
第五章 川陕革命根据地对技术人才和地方武装的动员工作
    一、注重对军事技能人才的动员
    二、吸收当地医疗人才,建立人民医院
    三、对民团势力的动员
第六章 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工作的特点、作用及局限性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工作的历史特点
        (一) 紧紧围绕军事需求开展社会动员
        (二) 宣传工作贯穿社会动员始终
        (三) 妇女成为重要的武装力量
    二、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工作的历史作用
        (一) 对根据地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 支持并掩护了红军长征
        (三) “汉中协定”对西安事变的积极影响
    三、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工作的历史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汉中密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汉中密约”的达成
    一、“汉中密约”达成的背景
        (一) 国际历史背景
        (二) 国内历史背景
    二、红四方面军与国民革命军十七路军达成“汉中密约”
        (一) 红四方面军面临生存危机
        (二) 杨虎城身处两难境地
第二章 “汉中密约”的内容
    一、“汉中密约”的多个版本
    二、川陕红色交通线
        (一) 建立交通线的由来
        (二) 武志平开辟三条川陕红色交通线
第三章 “汉中密约”的行废
    一、“汉中密约”执行中的四个时期
        (一) 蜜月期
        (二) 冷落期
        (三) 僵持期
        (四) 决裂期
    二、“汉中密约”执行存在的问题
    三、“汉中密约”的撕毁
        (一) 红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发起陕南战役
        (二) “汉中密约”的撕毁争议
第四章 “汉中密约”的历史意义
    一、“汉中密约”保障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二、“汉中密约”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政治信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5)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研究(1921-1949) ——基于《申报》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一、学术史回顾
    二、史料、方法及基本框架
第一章 关于《申报》所载中共名称变化及其意义——一项量化研究
    第一节 统计说明
    第二节 《申报》所载中共名称的量化研究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中共”使用频率的量化分析
        二、关于“赤匪”、“共匪”使用频率的量化分析
        三、关于“共党”使用频率的量化分析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形象建构及其演变
    第一节 抗日战争之前中共“革命”与“反革命”形象建构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抗日”形象建构
        一、抗战初期中共形象建构
        二、相持阶段中共形象建构
        三、抗战后期中共形象建构
    第三节 抗日战争之后中共形象的嬗变
        一、国民党参股经营阶段
        二、脱离国民党控制阶段
第三章 案例研究: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形象问题探析
    第一节 《申报》中有关中共领导人物报道
        一、抗日战争之前有关中共领导人物报道
        二、抗日战争时期有关中共领导人物报道
        三、抗日战争之后有关中共领导人物报道
    第二节 《申报》中有关中共社论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科研成果汇总表

(7)许继慎究竟为什么被杀?(论文提纲范文)

许继慎与第三党到底有没有关系?
“军阀土匪习气”的帽子是怎么戴到许继慎头上的?
许继慎参与犯上抗命是否触犯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什么是压垮许继慎的最后一根稻草?

(8)对川陕苏区统战工作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川陕苏区进行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
    二、川陕苏区进行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当地社会矛盾尖锐
        2、当地革命基础薄弱
        3、国民党军阀之间充满矛盾
第二章 川陕苏区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对国民党军队将领的统战工作
        1、对杨虎城部队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
        2、对田颂尧部统战工作的努力
        3、对杨森部统战工作的成效
        4、对任炜章部统战工作的成功
    二、对白区国民党士兵的统战工作
    三、争取地方势力、开明地主人士的统战工作
    四、做好白区群众的团结工作
    五、创建红色交通线
第三章 川陕苏区与中央苏区统战工作之比较
    一、川陕苏区与中央苏区统战工作的相似性
        1、创建的社会背景大致相同
        2、统战内容都具有丰富性
        3、都因经验不足给统战对象造成过伤害
    二、川陕苏区与中央苏区统战工作的差异性
        1、两大苏区革命基础不同
        2、统战对象具有差异
第四章 川陕苏区统战工作取得的成效与不足
    一、川陕苏区统战工作取得的成效
        1、统战工作有助于根据地的建设发展
        2、统战工作为日后的统战工作提供了借鉴
    二、川陕苏区统战工作的不足之处
        1、在肃反扩大化中伤害了一些统战群体
        2、经验不足导致一些统战对象发生动摇
        3、红军后期撤离苏区给当地百姓造成伤害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普通文献
    (二)报纸期刊
    (三)中文论着
致谢

四、张国焘杀害邝继勋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2]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D]. 陈杰. 郑州大学, 2019(07)
  • [3]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动员工作研究[D]. 王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汉中密约”研究[D]. 李菲.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5]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研究(1921-1949) ——基于《申报》的考察[D]. 张颂爽. 厦门大学, 2018(07)
  • [6]1930—1931年主力红军整编的源起、规划与实践[J]. 应星. 近代史研究, 2018(02)
  • [7]许继慎究竟为什么被杀?[J]. 叶孝慎,吴方泽. 江淮文史, 2017(01)
  • [8]对川陕苏区统战工作的探究[D]. 张慧.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9]红四方面军枣阳突围始末[J]. 杜本文. 党史纵横, 2015(03)
  • [10]被张国焘冤杀的天才军事家许继慎[J]. 于继增,朱慧敏. 党史博采(纪实), 2011(05)

标签:;  ;  ;  ;  ;  

张国焘杀了邝继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