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盈余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过度盈余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过度盈余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盈余,自信,高管,薪酬,管理者,管理层,大股东。

过度盈余管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柏,卢家锐[1](2019)在《股权激励、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基于盈余管理“噪音”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2010―2016年数据为样本,通过剔除公司业绩中盈余管理"噪音",考察股权激励对公司真实业绩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股权激励对公司真实业绩具有正向作用,但激励效果低于未剔除盈余管理"噪音"前的预期;其次,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弱化股权激励对公司真实业绩的效果;最后,区分产权性质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弱化股权激励对公司真实业绩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中没有明显影响。文章丰富了股权激励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在实践方面为提高公司股权激励效果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翠红[2](2019)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非理性行为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及内部控制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盈余管理中的调节作用,并进行了异质性情况下的考察。非理性行为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显着正相关,内部控制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呈显着负相关,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引起的盈余管理行为,产权性质会影响内部控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但公司规模对上述调节作用没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9年21期)

叶子,冯巧根[3](2019)在《高管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度自信从本质上来说是高管的一种心理特征,对其更准确地度量是当前行为财务学领域研究其影响的关键和难点。为了研究高管过度自信与基于权责发生制的盈余管理和基于实际活动的盈余管理以及达到或刚刚超过分析师预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文章根据高管持有内部股票期权的倾向来衡量过度自信。研究结果表明,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之前,过度自信的高管们比其他高管更有可能通过加快运营现金流的时间安排和实现分析师预测基准来管理收益;在SOX之后,过度自信的高管更有可能获得增加收入的可自由支配的应计利润,他们更有可能通过异常高的现金流进行实际的活动管理,并且还有异常低的可自由支配费用。这些结果与过度自信的高管感到受SOX较少约束的情况一致,并表明这一个人特征反对监管机构限制公司高管的盈余管理。相比之下,在SOX之后,过度自信的高管管理目标的趋势会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新监管环境中投资者行为的变化所导致的。(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9年14期)

杨金磊,童广印,杨位留[4](2019)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基于企业产权异质性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行为金融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选取2012-2016年间沪深股市2385家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企业产权异质为研究视角,将管理者过度自信、盈余管理程度及企业绩效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下,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叁者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结果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越多,其绩效水平则会越差,而且这种关系在盈余程度较强的企业中表现的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能够增强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而且国有企业较非国有企业,这种关系表现的更明显。(本文来源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艳林,杨松岩[5](2019)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盈余管理与大股东掏空——基于乐视网递延所得税资产过度确认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转回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从而为上市公司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盈余管理操纵利润提供了一定空间,也为大股东减持掏空创造了条件。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乐视网高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形成原因、形成路径和最终目标。研究发现,乐视网递延所得税资产主要来源于非全资子公司亏损,乐视网一方面通过过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粉饰了公司的经营业绩,抬高股票价格和公司总市值,另一方面大股东则通过择机减持掏空上市公司。(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9年01期)

周芬娟,陆培中[6](2018)在《过度自信对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过度自信、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以2013-2016年度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货币薪酬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高管会为了获得高额报酬而进行盈余管理.加入过度自信变量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过度自信、高管货币薪酬与盈余管理呈现正向相关关系.为企业探索委托代理模式下,过度自信对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偏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珣,戴德明,闫丽娟[7](2018)在《管理层过度自信、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关于管理层过度自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与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上,对其与审计收费关系的研究较少,二者间的内部作用机理更鲜有涉及。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盈余管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分析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审计收费叁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的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更大,更倾向于采用盈余管理操纵利润,降低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从而提高审计风险,增加审计师的工作量,导致审计收费增加;盈余管理在管理层过度自信和审计收费之间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其中应计盈余管理的传导作用高于真实盈余管理。同时还发现,拥有过度自信特质的管理层更加倾向于盈余管理,由于真实盈余管理难以被发现,这种倾向性在真实盈余管理上更为明显;盈余管理会加大审计风险,导致审计收费增加。(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8年20期)

赵淼[8](2018)在《探析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中的常见现象,其后果容易导致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因此文章选择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找到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方案,避免企业进行不合理的盈余管理,能够在规范市场管理的同时,为企业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企业科技与发展》期刊2018年07期)

杨文毅[9](2018)在《过度自信中介效应下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司的管理情况与人的主观意志和外部环境变化紧密相连,传统的西方财务会计学理论前提假设之一都是基于经济学的理性预期理论,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行为财务理论开始兴起并逐渐放弃理性人假设而将心理学、行为认知科学与公司治理结合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公司的高管具有过度自信行为并且主要分析了这种有限理性行为对公司治理的消极作用;并且在当今媒体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越来越显着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媒体抑制公司治理中的盈余管理问题也显得尤其重要。为此,在媒体报道的外部环境下考虑高管过度自信心理因素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有文献或是讨论了高管过度自信心理特征的非理性因素给公司业绩带来的消极影响,或是直接探讨了媒体报道给公司治理带来的直接变化,缺乏媒体报道与公司高层行为以及心理因素相结合进而共同对公司盈余管理产生影响的研究。因此,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着手,探讨过度自信心理特征是否会在媒体报道影响公司盈余管理过程之间产生中介影响,并通过大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为相关利益投资者、监管部门以及公司股东等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选取2013-2015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首先提出研究问题,即媒体报道、过度自信对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并且在媒体报道影响盈余管理的机理中过度自信是否扮演中介的角色;其次整理并总结了国内外对盈余管理、媒体报道、过度自信的相关研究文献,并述评其中的逻辑相关性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结合针对性的分析相关的理论成果得到了本文整个研究过程所需要基于的假设,然后整理和解释相关研究变量,最后通过构建相关模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分析、二元逻辑分析等实证检验研究假设是否成立。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媒体报道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第二,高管过度自信与媒体报道之间同样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第叁,高管的过度自信行为在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之间产生了部分中介影响,即媒体报道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高管过度自信这一有限理性心理从而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起到抑制作用。最后,总结文章研究中的不足,提出未来进行研究的方向和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3)

赵先立[10](2018)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内部控制这一制度性因素引入到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盈余管理的分析框架中,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叁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选取2012-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及内部控制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盈余管理中的调节作用,并在考虑我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对企业的产权性质和规模大小进行分组检验来进一步验证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叁者关系。并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针对如何改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相关建议,有助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为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金融管理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过度盈余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选取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非理性行为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及内部控制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盈余管理中的调节作用,并进行了异质性情况下的考察。非理性行为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显着正相关,内部控制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呈显着负相关,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引起的盈余管理行为,产权性质会影响内部控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但公司规模对上述调节作用没有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度盈余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刘柏,卢家锐.股权激励、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基于盈余管理“噪音”的视角[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

[2].张翠红.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2019

[3].叶子,冯巧根.高管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9

[4].杨金磊,童广印,杨位留.管理者过度自信、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基于企业产权异质性视角[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9

[5].王艳林,杨松岩.递延所得税资产、盈余管理与大股东掏空——基于乐视网递延所得税资产过度确认的案例分析[J].财会通讯.2019

[6].周芬娟,陆培中.过度自信对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8

[7].王珣,戴德明,闫丽娟.管理层过度自信、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J].财会月刊.2018

[8].赵淼.探析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

[9].杨文毅.过度自信中介效应下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10].赵先立.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金融管理研究.2018

标签:;  ;  ;  ;  ;  ;  ;  

过度盈余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