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论文_张颢倚

导读:本文包含了屠格涅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屠格涅夫,堂吉诃德,农奴制,博爱,处女地,春潮,散文诗。

屠格涅夫论文文献综述

张颢倚[1](2019)在《屠格涅夫笔下少女形象解读——善良天使丽莎》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屠格涅夫笔下的典型女性形象——《贵族之家》中的少女丽莎,通过描写,既可以揭示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又能够感受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写作手法,充分领悟"屠格涅夫少女"这一经典形象。(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3期)

张菱儿[2](2019)在《向崇高的母爱致敬——屠格涅夫《麻雀》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麻雀文/屠格涅夫我打猎回来,走在林阴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本文来源于《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期刊2019年11期)

柏英[3](2019)在《屠格涅夫爱情小说《阿霞》《初恋》《春潮》中的“花语”》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很早就赋予植物以特别的意象,使之成为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其中花语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不同种类、不同数量、不同颜色的花代表着送花人不同的心意。俄国文豪屠格涅夫长期旅居西欧,文化视野开阔。在他的爱情主题小说《阿霞》《初恋》《春潮》中,天竺花、玫瑰、丁香、木樨、白刺槐、黄百合、罂粟花等,不仅作为背景出现,而且承担着暗示情节发展、表达作者态度的任务。可以说,花在这叁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花语作为一种符号或象征,有时是把握文学作品的一条不可忽视的线索。(本文来源于《俄语学习》期刊2019年04期)

晏国林[4](2019)在《《阅读屠格涅夫》(节选)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翻译实践的原文本是选自爱尔兰作家威廉·特雷弗的作品——中篇小说《读屠格涅夫》前四节,约一万六千字,原文主要讲述了一名爱尔兰乡村女孩关于家庭,爱情和婚姻的故事。小说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种,本次选择的材料内容紧凑连贯,语言朴实不加过分渲染,情节细腻且贴近生活,翻译时应注重读者感受,最大化传递原文信息和再现原文风格。因此,本翻译实践报告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依据,以提高翻译质量,并对翻译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引言、关于材料原文与功能对等理论的分析,翻译过程、案例分析以及结论,全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指导,从简单词、对话的翻译,习语的翻译,小说人物的刻画等角度研究了《读屠格涅夫》的翻译技巧,探讨并分析了适用于英文小说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如简单词汇的意译法,词类转换法和句式重组法等,旨在用理论指导实践,将翻译策略应用于实践,本翻译实践报告可以为今后进行相关翻译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李芳华[5](2019)在《屠格涅夫《散文诗》的审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被称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的作品主要以中篇和长篇小说为主,屠格涅夫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地批判精神。他的创作始于诗歌而止于散文诗,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人们对屠格涅夫创作成就的了解大多停留于小说、戏剧等个性比较鲜明突出的作品中。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远离祖国的屠格涅夫在病榻上写了83篇散文诗表达了他暮年的情怀。屠格涅夫一生的创作无所不包,小说,诗歌,随笔,戏剧等等。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各种荣誉称号。当然,与这些创作相比,屠格涅夫《散文诗》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似乎微不足道。八十叁首篇幅短小的散文诗,翻译成中文也不过寥寥四万字。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只知其小说和戏剧,而不知其散文诗。对散文诗的研究也就不够深入,直到近现代对其研究和关注才越来越多。散文诗是屠格涅夫暮年之作,集结了其一生的创作精华和哲学艺术思想。思想上,《散文诗》形成于屠格涅夫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完整地总结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对人与自然,对人的命运等问题的见解。《乡村》、《俄罗斯语言》中展现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高大酒杯》中充满对自己的写作与现状的怀疑与感伤;《蔚蓝的王国》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玛莎》、《白菜汤》表现了对疾苦大众生活的关心;《老人》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即将逝去的不甘而又力不从心的慨叹。《乞丐》中,作家表达了劳动人民的高尚心灵;《麻雀》展现了世界上伟大的母爱的力量。这些思想与观点融合在《散文诗》中,使其内容更为丰富而复杂。艺术上,《散文诗》延续了屠格涅夫真挚诚实、文笔优美简练的风格特征,作家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也是灵活多变的。象征、比喻、拟人、联想等手法,运用自如,随意转换。屠格涅夫把诗和散文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散文诗,使作品既具有诗的特质和神韵,又有散文的灵气和自由。这无一不体现了屠格涅夫高超的写作水平与过人的才能。选题意义:2018年是屠格涅夫诞辰200周年。至今为止,屠格涅夫对我们的影响依然深远,他的作品也一直吸引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屠格涅夫的所有着作中,散文诗是被最早译介到中国来的。他的散文诗每一篇都有很高的美学价值,都值得我们去分析与研究。通过对屠格涅夫的《散文诗》进行美学层面的初步研究,为以后的学者对屠格涅夫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对屠格涅夫的散文诗的解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选题目的:大多数学者都把目光聚焦于屠格涅夫的小说的研究上,对《散文诗》的研究并不多,在美学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就更寥寥无几。虽然《散文诗》短小简练,但是它依然在屠格涅夫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散文诗》全面地体现了屠格涅夫内心深处的反思和对现实生命的讴歌。从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屠格涅夫一生的创作心路历程。在鉴赏《散文诗》美的同时,也在对屠格涅夫进行全面的了解,当然也给我们带来更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与人相处,以及自我认识的哲学思考。论文的题目是《屠格涅夫<散文诗>的审美研究》论文的结构是由前言、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等几部分构成。前言主要阐述了选题的意义、主要研究任务、论文的研究目的、该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正文部分共分为叁章,第一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主要论述了审美的要素和形态以及审美活动的由来;第二章主要描述了论文的研究对象《散文诗》,包括概述了《散文诗》的创作始末,《散文诗》的传播与影响以及人们对它的评价;第叁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分析了《散文诗》一些散文诗的语言和题材的特点,研究《散文诗》中的美学思想以及它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结论:屠格涅夫《散文诗》是人类的一笔价值连城的精神财富,美国的爱德华·嘎纳特对其评价为一部优美高雅的作品,其中汇集了各自成章却又篇幅短小的描写、场景、回忆和梦境,全面简要地综合了屠格涅夫本人的气质和哲学思想。可以说,在语言的精雅得当方面,在令人难忘的节奏方面,它是无与伦比的。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已经流布百年之久,但是一代代的读者赋予其新的内容与意义,使得散文诗历久弥新,希望可以从审美视角对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有个更进一步的研究,激发广大读者对其的阅读和研究兴趣。(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4-01)

付晓媛[6](2019)在《从《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看屠格涅夫的思维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屠格涅夫在《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一文中对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有力地驳斥了传统思想对堂吉诃德滑稽形象的看法,肯定了堂吉诃德坚守信仰、积极奋进的精神内核。从屠格涅夫生平与该文写作的背景出发来看屠格涅夫的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走进屠格涅夫的思想世界,理解屠格涅夫眼中的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9期)

王克难[7](2019)在《从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到王族的《树》》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宗明义,一个人在一生中,在不同的年龄段阅读同一位伟大作家的作品,得到的享受也不同。读屠格涅夫的散文是超级的艺术享受,尽管他写的是遥远的俄罗斯草原上的事情,但是摒弃人名陌生而且冗长的缺憾,他笔下的风景好像刚刚在中国的新疆发生。美是没有国界的。在写《白净草原》的时候,他很善于使用铺垫和点睛相结合,刚开头是大段的铺垫,风景是动的,人也是动(本文来源于《岁月》期刊2019年02期)

B·多莫加茨基[8](2019)在《(俄罗斯)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19年01期)

巴晓岩[9](2018)在《屠格涅夫的短篇《美人梅奇河的卡西央》主人公形象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屠格涅夫在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中塑造了一位与众不同的角色——卡西央老人,他在农奴制的压榨下勉强度日,却能活得精彩。他不是被动地听命于人,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在他的生活里不只有痛苦和忧伤,还有赞美和博爱,还有充满正义的呼声。他是农奴制下一个崭新的反农奴制的新人形象。(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8年22期)

赵鑫[10](2018)在《从屠格涅夫《处女地》来看“到民间去”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处女地》是屠格涅夫以19世纪70年代民粹派"到民间去"运动为背景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他通过刻画一个个在大变动氛围中追寻革命,呼唤革命的民粹主义知识分子和青年形象,展现青年知识分子、小贵族所掀起的绝望心境。屠格涅夫这篇小说虽然不是完全的写实之作,但我们可以通过屠格涅夫笔下的人物间接了解"到民间去"运动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8年11期)

屠格涅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麻雀文/屠格涅夫我打猎回来,走在林阴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屠格涅夫论文参考文献

[1].张颢倚.屠格涅夫笔下少女形象解读——善良天使丽莎[J].青年文学家.2019

[2].张菱儿.向崇高的母爱致敬——屠格涅夫《麻雀》赏析[J].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2019

[3].柏英.屠格涅夫爱情小说《阿霞》《初恋》《春潮》中的“花语”[J].俄语学习.2019

[4].晏国林.《阅读屠格涅夫》(节选)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西南科技大学.2019

[5].李芳华.屠格涅夫《散文诗》的审美研究[D].辽宁大学.2019

[6].付晓媛.从《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看屠格涅夫的思维世界[J].青年文学家.2019

[7].王克难.从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到王族的《树》[J].岁月.2019

[8].B·多莫加茨基.(俄罗斯)屠格涅夫《猎人笔记》[J].长城.2019

[9].巴晓岩.屠格涅夫的短篇《美人梅奇河的卡西央》主人公形象浅析[J].现代交际.2018

[10].赵鑫.从屠格涅夫《处女地》来看“到民间去”运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

论文知识图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剧照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像父与子-【俄国】 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屠格涅夫,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艺术功能-——罗兰 《罗兰小语》

标签:;  ;  ;  ;  ;  ;  ;  

屠格涅夫论文_张颢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