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簇合物论文_刘莉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硫簇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氢化,聚合物,结构,晶体,活性,硫醇,氧化氮。

硫簇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莉芳[1](2019)在《亚硝酰铁硫簇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氧化氮(NO)分子调控着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它是一种脂溶性气体,在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癌症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信使分子作用。NO的浓度与其生理作用有着密切关系,健康生物体自身提供的NO量能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当生理水平缺乏NO时会造成如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因此,制备获得适当的外源一氧化氮供体成为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课题。Roussin盐的铁硫-亚硝酰簇合物陆森黑盐(RBS,(Me_4N)[Fe_4S_3(NO)_7])和陆森红盐(RRS,(Me_4N)_2[Fe_2S_2(NO)_4])是两类重要的铁亚硝酰簇合物。给予适当的外部物理和化学的刺激可以调控一氧化氮的释放。同时,这些簇合物也参与和影响生物体内一氧化氮的储存和运输以及酶的控制等过程。本文中,合成了两种铁硫亚硝酰簇合物(Me_4N)[Fe_4S_3(NO)_7]和(Me_4N)_2[Fe_2S_2(NO)_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得到证实。运用光谱手段对其加以表征,比较了它们的理化性质;通过检测配合物红外光谱图的变化过程探究其动力学稳定性;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研究了CT-DNA与配合物结合后的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结合机制;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分析在不同条件下配合物光切割质粒PBR322 DNA的过程,同时研究了其自由基氧化机理;分析了人血清白蛋白在加入配合物后的光谱图变化情况,研究HSA和配合物相互作用的方式,利用荧光寿命实验分析了二者的荧光猝灭机理。本研究为深入认识亚硝酰铁硫簇合物可能的生理和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基础。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六部分: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常见铁硫簇的结构与功能及一些亚硝酰铁硫簇合物的性质。第二章:合成了两种亚硝酰铁硫簇合物(Me_4N)[Fe_4S_3(NO)_7]和(Me_4N)_2[Fe_2S_2(N O)_4],比较了两者的理化性质,对配合物加以表征;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知道配合物所含有的电子跃迁类型,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检测了配合物的特征官能团的振动峰位置。第叁章: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研究配合物(Me_4N)[Fe_4S_3(NO)_7]和(Me_4N)_2[Fe_2S_2(NO)_4]的稳定性,研究发现配合物(Me_4N)[Fe_4S_3(NO)_7]比(Me_4N)_2[Fe_2S_2(NO)_4]更稳定,其稳定性因溶剂和光等因素的变动而发生改变。第四章: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研究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配合物与DNA有明显的结合,可能通过嵌入方式结合DNA,配合物的存在影响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荧光寿命实验显示配合物与基态DNA分子形成配合物-DNA复合物,不会改变DNA激发态的荧光寿命,通过Stern-Volmer方程计算其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等重要信息。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研究配合物切割质粒pBR322 DNA的过程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比较HSA结合配合物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情况,分析HSA与配合物的结合情况,研究发现配合物与HSA发生了结合,改变了HSA中芳香族残基附近的疏水性,进一步改变HSA的微环境。依据荧光寿命测试推测了配合物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过程属于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相结合的方式。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白茹,刘鹏程,刘婧靖,王晓娟,谢宇蓉[2](2019)在《链状银硫簇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叔丁硫醇和硝酸银在碱性条件下通过溶剂热反应制得一例新的银-硫配合物晶体[Ag6(μ-St Bu)6]n(1),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表征。结构分析表明1是以6核银Ag6(μ-St Bu)6为簇基结构基元的一维链状簇合物。(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谢安,王芝,吴荞宇,程丽萍,骆耿耿[3](2018)在《夹心叁明治结构的二十五核银硫簇合物[Ag_(25)(SC_6H_4Pr~i)_(18)(dppp)_6](CF_3SO_3)_7·CH_3CN: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研究中,使用(~iPrC_6H_4SAg)_n作为合成银硫纳米簇合物的前驱体。当存在辅助的双膦配体1,3·双(二苯基膦)丙烷(dppp)及可溶性银盐(CF_3S0_3Ag),在超声合成条件下,获得了一例二十五核银硫簇合物Ag_(25),并借助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确定相应的分子结构。该银硫簇合物具有夹心叁明治的骨架结构:分别由两个结构相似的圆柱体共享一个七核纯银簇所构成的金属簇平面。固态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试表明该簇合物的能级带隙为2.5 eV,属于半导体材料的范畴。固态发光测试显示,该簇合物在室温下发射绿光。(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车光[4](2018)在《含硫配体多核银(I)-硫簇合物的合成与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多核银(I)-硫簇合物的制备、结构及其相关性质。具体采用不同银盐分别与烷基单硫醇和α-萘荒酸双硫配体反应,分离并表征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银-硫簇合物。α-萘荒酸银盐与1,4-双(二苯基膦)丁烷(dppb)以1:1摩尔比在二氯甲烷中反应得到了一维链状的银化合物[Ag(α-C_(10)H_7CS_2)dppb]_n(1)。将α-萘荒酸银盐溶于吡啶中,分离出相应的溶剂分子配位的以变形四边形为核心的四核银簇合物[Ag_4(α-C_(10)H_7CS_2)_4(py)_4]·py(2)。α-萘荒酸四乙基铵盐与卤化银以2:1摩尔比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热反应得到了以平面四边形为核心的四核离子型银簇合物[Et_4N]_2[Ag_4(α-C_(10)H_7CS_2)_6](3)。在甲醇中利用叁氟乙酸银将硫醇银盐解聚,其中叁氟乙酸银与异丙硫醇银在1,2-双(二苯基膦)乙烷(dppe)双膦配体存在下以2:1摩尔比热反应,生成硫醇烷基脱落的叁维立体网状簇合物[Ag_4(μ_3-S)_4(dppe)_2]_n(4)。仅用叁氟乙酸银与异丙硫醇银以2:1当量在甲醇中常温反应,可得到由Ag_(12)S_6笼状银簇核心单元通过叁氟乙酸根和氧离子桥联而成的一维链状簇合物{[Ag_(12)(μ_2-O)(μ_2-tfa)_5(η~1-tfa)(μ_4-S~iPr)_6(OMe)_3(H_2O)_2]·2H_2O}_n(5)。以碘化银为原料在二硫化碳和叁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与烷基硫醇的反应,其中异丙硫醇与碘化银以2:1摩尔比反应得到了二维网状簇合物[Ag_(18)(μ_4-I)_6(μ_3-I)_4(μ_2-I)_2(μ_3-S~iPr)_8]_n(6)。异丙硫醇银与碘化钾的反应得到了以μ_3-S桥键连接银原子构成的一维纳米管状结构簇合物[Ag_(36)(μ_8-I)_4(μ_7-I)_2(μ_3-S~iPr)_(30)]_n(7),其中碘原子位于纳米管的中心位置。以上所有簇合物的分子结构都经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分析,并经固体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电子跃迁特征。(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8-05-22)

徐千[5](2018)在《配体置换—合成固氮酶相关杂配体铁硫簇合物的高效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界中,钼属固氮酶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将氨气转化为氨气。固氮酶的活性中心(铁钼辅酶)是一个弱场配合物,内部核心为簇合物[MoFe7S9C]。这个多金属铁硫簇合物由两个部分[Fe4S3]和[MoFe3S3C]在端基硫原子与中心六连接的碳原子桥连构成。化学合成方法的铁钼辅酶结构模拟一直是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合成问题,化学家们进行了很多合成策略与方法的探索。本论文详细阐述了铁钼辅酶相关簇合物合成策略与合成簇合物的前沿发展,并且提出了新的合成策略展开了合成探索。本论文基于探索新的合成策略,对一系列新铁钼辅酶相关簇合物的合成进行了探索,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在模板辅助组装的基础上,引入了全新的核心配体置换策略首先合成了卤素桥连的缺角立方烷结构铁硫簇合物([(Tp*)WFe2S3Q3]z),此簇合物的桥连位置为卤素原子。计量学控制的还原剂二苯甲酮钠羰基自由基溶液的引入,同时调控了卤素与还原剂的计量数,以较高的产率从模板化合物[(Tp*)WS3]1-合成缺角立方烷卤素桥连簇合物。以缺角立方烷卤素桥连簇合物为前体,通过直接配体置换的方法,合成了迭氮,甲醇钠,硫醇,硫酚桥连的缺角立方烷簇合物。其中,N,O这样的较轻原子首次系统的在异金属杂配体缺角立方烷结构铁硫簇合物核心桥连位置被引入。立方烷结构的卤素桥连铁硫簇合物([(Tp*)WFe3S3Q4]z)在上述策略的指导下,调控还原剂二苯甲酮钠羰基自由基与铁源,精准的控制卤素以及电子的计量数,以很高的产率被合成。当使用卤素桥连的立方烷结构簇合物作为前体,通过氧化还原原子置换的配体置换策略,引入TMS-N3,&这样具有一定氧化性的给体,利用卤素桥连立方烷结构簇合物的较强还原性,得到了叁桥连配体置换的簇合物[(Tp*)WFe3S3(μ3-Q)Cl3]z(Q = Me3SiN2-,S2-);这样的策略为更多铁钼辅酶相关的簇合物合成展现了可能性。其中,簇合物[(Tp*)WFe3S3(μ3-Ntms)Cl3]1-是极少数具有叁桥连轻原子的铁钼辅酶相关簇合物,由迭加计算可以清晰看出,此簇合物拓扑学结构与铁钼辅酶部分环境完全一致,是第一个高相似度的铁钼辅酶异金属部分的结构模拟。(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9)

刘泉[6](2017)在《氰基相连的钨铜硫簇合物及其叁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杂金属Mo(W)/M/S(M = Fe,Cu)簇的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对于生物固氮酶结构的认知。随着对这类簇合物的研究,人们发现它们可应用于非线性光学、催化、吸附和传感等领域。在含氰根类Mo(W)/Cu/S簇合物中,由于氰根较强的配位能力以及Cu(Ⅰ)可变的配位模式,使得用CuCN作为金属配体时,得到结构各异的配位聚合物。此外,Cu(Ⅰ)-CN键较稳定,在溶液中易形成聚集体,有利于光学性质的提高。因此,本论文选用[Et4N][Tp*WS3(CuBr)3](P1)或[Et4N][Tp*WS3](P2)为前驱体,以CuCN为金属配体,通过溶剂推动或加入辅助配体的方式构筑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并研究它们的叁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以期获得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材料。主要工作如下:一、总结了含氰根桥连的Mo(W)/Cu/S化合物,包括分子聚集体、一维、二维和叁维化合物,简单介绍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和结构特点,并讨论了部分化合物的叁阶非线性光学性质。我们发现,利用氰根组装Mo(W)/Cu/S簇合物后,它们的叁阶非线性光学性能显着增加。这可能是因为CN-与Cu(Ⅰ)配位能力较强,在溶液中不易断裂,易形成聚集体,从而导致其叁阶非线性比单个簇核高。二、探索了[Et4N][Tp*WS3(CuBr)3](P1)和CuCN在不同溶剂作用下产物的结构差异。P1与CuCN在DMF/乙腈/吡啶混合溶剂中常温反应后得到化合物[Tp*WS3Cu3(μ3-DMF)(CN)3Cu(py)](1);P1 与 CuCN 在 DMF/乙腈/苯胺的混合溶剂中,100 ℃溶剂热的条件下得到化合物[Tp*WS3Cu3(μ-DMF)(CN)3Cu](2);如果将P1与CuCN在DMF和乙腈混合溶剂中常温反应后的沉淀用苯胺重结晶则得到化合物[Tp*WS3Cu3(μ3-DMF)(CN)3Cu](3);当 P1 与 CuCN 在含 DMF/乙腈/甲苯的混合溶剂中,用100 ℃溶剂热的方法则会得到化合物[Tp*WS3Cu3(μ3-DMF)(CN)3Cu](4);P1与CuCN在DMF/乙腈/苯甲腈混合溶剂中用常温“一锅煮”溶液反应得到化合物[Tp*WS3Cu3(μ3-DMF)(CN)3Cu](5);将混合溶剂换成DMF/乙腈/苯乙腈后就会得到化合物[Tp*WS3Cu3(μ3-DMF)(CN)3Cu(α-tolunitrile)](6)。簇合物 1-6 反应原料相同,改变溶剂和温度后得到的一维或二维化合物,其主结构相似,但连接模式不同。在P1与CuCN中加入1,4-双[(1H-咪唑-1-基)甲基]苯(bib)后,得到了叁维含巢状簇合物[Et4N]{[Tp*WS3Cu3(CN)2Br]2Cu(bib)}(7)。由此可见,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辅助配体,可以提高产物的空间维数。这种叁维结构在含Tp*基团的Mo(W)/Cu/S化合物中相对较少。同时,我们用四波混频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1-6的叁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与前驱物P1相比,其非线性光学性质均有了显着的改善。叁、以[Et4N][Tp*WS3](P2)、CuCN和不同吡啶类配体为反应物,通过“一锅煮”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蝶型[Tp*WS3Cu2]簇核的化合物8-12。P2和CuCN在乙腈中搅拌后,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深红色粉末,再用吡啶重新溶解,扩散后得到一维链状化合物[Tp*WS3Cu2CN(μ-py)]2(8 py);P2和CuCN在含吡啶的溶剂中,80℃条件下反应则得到一维链状化合物[Tp*WS3Cu2(CN)2Cu(μ-py)2]2(9);P2,CuCN和4,4'-bipy在二氯甲烷、乙腈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常温反应,得到二维网状化合物[Et4N][{Tp*WS3(CuCN)2Cu}2(CN)(μ4-bipy)](10);P2,CuCN 和 bpea 在二氯甲烷/乙腈的混合溶剂中常温反应,也得到二维网状化合物[Tp*WS3Cu2(CN)(μ4-bpea)0.5]2(11);P2,CuCN和tpt在DMF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常温反应,得到了叁维化合物[Tp*WS3Cu2(CN)(μ6-tpt)1/3]2(12)。在常温“一锅煮”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化合物8-12均采用十分少见的μ-N配位模式。我们用Z-scan法测定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相比前驱物P2它们的光学性质均有显着改善。四、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仍采用[Et4N][Tp*WS3](P2)和CuCN为主要反应物,加入双齿配体,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得到了结构相似的一维直线型化合物。[Et4N][Tp*WS3](P2),CuCN,NH4PF6和吡嗪在 DMF 和乙腈的混合溶剂中,100℃ 溶剂热条件下得到化合物[Tp*WS3(CuCN)2Cu]·(pz)0.5(13);采用相似的合成方法,用4,4'-bipy、1,4-二(4-吡啶基)苯(bpb)和1,4-二迭氮双环[2.2.2]辛烷(bco)分别代替吡嗪,则分别得到化合物[Tp*WS3(CuCN)2Cu]·(4,4'-bipy)0.5(14)、[Tp*WS3(CuCN)2Cu]·(bpb)0.5(15)和[Tp*WS3(CuCN)2Cu]·(bco)0.5(16)。用相同的合成方法得到结构相似化合物的现象在Mo(W)/Cu/S化合物的合成中比较少见。采用100℃溶剂热方法得到的四个簇合物,其结构中的含N配体均与簇核外的Cu(Ⅰ)配位,未采用μ-N配位的模式。五、以六次甲基四胺(HMA)为模板剂合成新的配位聚合物。在[Et4N][Tp*WS3](P2)和六次甲基四胺(HMA)中,加入不同的铜盐((CuCl,CuBr,CuI,[Cu(MeCN)4]PF6),得到6 个单分子化合物[Et4N]2[Tp*WS3(CuCl)3Cl](HMA)2(17),[Et4N][Tp*WS3(CuBr)3](HMA)2(18),[Tp*WS3Cu(CuCl)2(HMA)](19),[Tp*WS3Cu(CuBr)2(HMA)](20),[(Tp*WS3Cu3)2I3(HMA)2](PF6)(21)和[(Tp*WS3Cu2)(HMA)](PF6)(22)。本论文分别从改变溶剂、温度、辅助配体及利用模板剂合成等方法得到了一系列Mo(W)/Cu/S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6主结构相似,但连接模式不同。化合物8-12均为簇核内的Cu(Ⅰ)与配体μ-N配位,化合物7和13-16均为簇核外的Cu(Ⅰ)与含N配体直接配位。化合物17-22均为单分子化合物。同时测试了部分化合物的叁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它们的光学性质比前驱物均有很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卫伟[7](2016)在《多孔分子筛SBA-15负载多核钼硫簇合物的催化表征及加氢脱硫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核钼硫簇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丰富的活性硫原子,如稳定的桥硫原子和活性相对较高的端硫原子,从而使得多核钼硫簇合物在加氢脱硫和电化学析氢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中共制备了5个多核钼硫簇合物((Et4N)2[Mo3S9]、(HNEt3)2[Mo3S7(mba)3]、(NH4)2[Mo3S13]·nH2O、(NH4)2[Mo2S12]·2H2O、(Et4N)2[Mo2S10])和6个多核钼氧硫簇合物((Me4N)2[Mo2S6O2]、Cs2[Mo4S4O4(C4O6)2]、(Me4N)4[Mo6S14O6]、K3(Me4N)[Mo6S6O6(OH)4(C2O4)3]、Cs2[Mo8S8O8(OH)10]、(Me4N)[Mo9S8O12])。为了避免均相催化中存在的稳定性差,重复利用率低以及难回收等问题,采用浸渍法将上述多核钼硫簇合物和钼氧硫簇合物负载到分子筛SBA-15上得到负载型催化剂。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负载型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系列负载催化剂都很好地保持了分子筛的介孔结构性质,多核钼硫簇合物和钼氧硫簇合物均匀地分散在分子筛SBA-15上。以噻吩作为催化底物,系统地考查了系列负载型多核钼硫簇合物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加氢脱硫催化效果。结果表明:在280℃、18小时、1.0 MPa氢气压力下两类负载型催化剂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多次循环的绿色催化效果,其中硫单元S22-个数较多的簇合物(NH4)2[Mo3S13]·nH2O、(NH4)2[Mo2S12]·2H2O和(Me4N)4Mo6S14O6表现出相对较好的催化效果。机理分析表明:多核钼硫簇合物中S22-单元对加氢脱硫反应的催化活性具有促进作用,硫单元S22-在氢气作用下生成高活性的加氢基团-SH,氢原子从-SH基团上转移到噻吩的碳原子上生成四氢噻吩,完成加氢过程。簇合物上的S在氢气作用下以H2S的形式脱去产生空位,与此同时四氢噻吩上的硫进攻此空位并与Mo结合完成脱硫的步骤。(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8)

吴志丹[8](2016)在《与(C=S)NH相关的铁硫簇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氢化酶是一种能可逆催化质子还原为氢气的生物酶,在新能源方面拥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因而引起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氢化酶仿生化学模拟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铁硫簇合物与氢化酶活性中心密切相关,因而,本文开展了铁硫簇合物的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铁硫簇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嚼唑烷-2-硫酮类化合物、Fe3(CO)12、叁乙胺在四氢呋喃中反应生成金属配合物(μ-k2S,C-SC(O)NCH(CH2Ph)CH2OC)Fe2(CO)6(μ4-S)Fe2(CO)6(μ-k2C,N-CH(CH2Ph)CH2OC=N) (1), (μ3-S)2Fe3(CO)8(k1C-OCHRCH2NHC) (R = CH3) H; 2, 3),嗯唑烷-2-硫酮、Fe3(CO)12、亲电试剂、叁乙胺在四氢呋喃中反应生成金属配合物(μ-RS)Fe2(CO)6(μ-k2C,N-CH2 CH2OC=N)(R = CH3, CH2Ph; 4, 5), (μ-k2P,S-Ph2PS)Fe2(CO)6(μ-k2C,N-CH2CH2OC=N) (6)通过红外、核磁、单晶衍射对这6个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化合物1和4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研究表明,使用乙酸作为质子源,化合物1和4可催化产氢。2.N-(2-吡啶基)硫代酰胺、Fe3(CO)12按照1:1与2:1的比例在四氢呋喃中反应生成了金属配合物(μ-S)2C(CH3)Fe2(CO)6(μ-k1N-C5H4NNH) (7), Fe(CO)3(SC(CH3)NHC5H4N) (8), Fe(CO)3(SCHN(CHS)C5H4N) (10), Fe(CO)3(SCHNHC5H4N) (11) , OS)2Fe2(CO)6 (μ-k2C, C-CHN(C5H4N)CH) (12), (μ-S)2Fe3(CO)9(μ-FC,N-CHNHC5H4N) (13),N-(2-吡啶基)硫代酰胺、Fe3(CO)i2.叁乙胺按照2:1:1的比例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半个小时后,加入二苯基氯化膦,得到了金属配合物Cu-k2P,S-Ph2PS)Fe2(CO)6(μ-k2C,N-CH3C=NC5H4N) (9), (μ-k2P,S-Ph2 PS)Fe2(CO)6(/w-FC,N-CH=NC5H4N) (14).通过红外、核磁、单晶衍射对这8个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化合物7、8、11和13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研究表明,使用乙酸作为质子源,化合物7、8、11和13可催化产氢。3.硫代氨基甲酸酯、Fe3(CO),2,叁乙胺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半个小时后,加入亲电试剂,得到了金属配合物(μ-SCH3)Fe2(CO)6(μ-2C,N-ROC=NPh)(R = CH3, CH2CH3; 15, 18), (μ-S CH2Ph)Fe2(CO)6(μ-k2C)N-ROC=NPh)(R = CH3, CH2CH3; 16, 19), Cw-^P,S-Ph2PS)Fe2(CO)6 (μ-k2C,N-ROC=NPh)(R = CH3, CH2CH3; 17, 20).通过红外、核磁、单晶衍射对这6个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化合物19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研究表明,使用乙酸作为质子源,化合物19可催化产氢。(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6-04-01)

石莹[9](2015)在《氢化酶相关的铁硫簇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氢气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氢化酶能高效可逆催化质子还原产氢,因而对其活性中心结构的模拟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由于[FeS]簇相关于双铁氢化酶,因此,本文开展了[FeS]簇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硫醇(酚)RSH、Fe3(CO)12、叁乙胺在四氢呋喃中反应生成[Et3NH][(μ-RS)Fe2(CO)6 (μ-CO)](R=MeO2CCH2, Ph, Et),继而与2-C5H4NNCS,3-C5H4NNCS,EtNCS反应得到金属配合物(μ-MeO2CCH2S)Fe2(CO)5(μ-k2N,S:k2C-2-C5H4NNHCS) (1),(μ-MeO2CCH2S)Fe2 (CO)6(μ-k2C,S-3-C5H4NNHCS) (2),(μ-MeO2CCH2S)Fe2(CO)6(μ-k2C,S-EtNHCS) (3),(μ-PhS) Fe2(CO)6(μ-k2C,S-EtNHCS) (4)和(μ-EtS)Fe2(CO)6(μ-k2C,S-EtNHCS)(5)。通过红外、核磁、单晶衍射对这5个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化合物2和5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研究表明,使用乙酸作为质子源,化合物2和5可以催化产生H2。2.研究了中间体[Et3NH][(μ-RS)Fe2(CO)6(μ-CS2)]与亲电试剂反应。当亲电试剂为叁甲基氯硅烷时,得到非预期产物(μ-RS)Fe2(CO)6(μ-k2C,S-C4H7OSCS) (R=Et, Ph,4-MeC6H4; 6, 7,9),7的配体取代反应生成产物(μ-PhS)Fe2(CO)5(μ-k2C,S-C4H7OSCS)(PPh3)(8);当亲电试剂为溴化苄时得到了预期的产物(μ-MeO2CCH2S)Fe2(CO)6(μ-k2C,S-PhCH2SCS)(10)。通过红外、核磁、单晶衍射对这5个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3.(1)苯甲酰胺、异丁醛反应得到酰胺Me2CHCH(NHCOPh)2 (11),硫化后得到化合物(Me2C=CNHCSPh)2S(12),并将其与Fe3(CO)12反应得到化合物Fe2(CO)6(μ-k2N,C:k2 S-Me2CHCH=NCSPh) (13).(2)硫代苯甲酰苯胺与Fe3(CO)12、叁乙胺反应结束后,再加入一当量Fe3(CO)i2,最后加入氯化二苯基膦得到(μ-k2P,S-Ph2PS)Fe2(CO)6(μ-k2C,N-PhC=NPh)(15),[(μ-k2C,N-PhC =NPh)Fe2(CO)6(μ4-S)]2Fe2(CO)6(16),(μ-k2C,N-PhC=NPh)Fe2(CO)6(μ4-S)Fe2(CO)6(μ-SC(Ph)= NPh)(17)。若加入二硫化碳及碘甲烷,也得到17,(μ-CH3S)Fe2(CO)6(μ-k2C,N-PhC=NPh)(18)和(μ-k2C,N-PhC=NPh)Fe2(CO)6(μ4-S)Fe2(CO)6(μ-k2C,S-CSSMe) (19)。(3)由N,N'-二烯丙基苯并咪唑盐(20)在Me3COK作用下形成氮杂环卡宾NHC,再加入二硫化碳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NHC+-CS2-(21),此化合物在原反应体系中与Fe3(CO)12反应,得到化合物(μ-k2C:k2S-NHC+-CS)[Fe2(CO)6]-(22)。化合物22的循环伏安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22有催化产氢活性。(4) MeCOSK与Fe3(CO)12反应结束后,再加入氯化二苯基膦得到化合物Fe2(CO)6(μ-k2S:k2C,P-MeCSOPPh2) (23).(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5-06-01)

汪强[10](2014)在《含[Mo_2O_2S_2]~(2+)单元多核钼-硫簇合物的制备和催化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Mo2O2S2]2+阳离子是一种神奇的结构模块,它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缩合反应形成多核钼的环状簇合物,而且可以利用自身良好的配位能力将两个甚至多个具有缺位的多金属氧酸盐(POMs)重新组装起来,形成超分子簇合物。因此[Mo2O2S2]2+的出现为无机化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传统的钼-硫型和钼-氧型二元加氢脱硫(HDS)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不高,需要寻找HDS催化反应活性高的催化剂来替代原有催化剂,因此这是一个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含有[Mo2O2S2]2+单元多核钼-硫簇合物的负载以及不同结构的簇合物对加氢脱硫性能催化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本论文按照文献方法制备六种簇合物:(K2-x(NMe4)x[I2Mo10O10S10(OH)10(H2O)5]·20H2O)(1)、(NH4)2[Mo3ⅣS(S2)6]·2H2O(2)、(NH4)2[Mo2Ⅴ(S2)6]·2H2O(3)、(Me4N)2[Mo9S8O12(OH)8(H2O)2]·5H2O(4)、Cs3[Mo12O12S12(OH)12(C9H3O6)]·22H2O(5)和Cs2[Mo12O12S12(OH)12(C8H4O4)]·26H2O(6),经过热重、XRD和红外表征手段,了解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二、将以上这六种簇合物作为活性物质负载在SBA-15上得到六种负载型催化剂并通过XRD、氮气吸附和高分辨透射电镜表征。分别研究了这六种负载型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对噻吩的加氢脱硫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4-06-20)

硫簇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用叔丁硫醇和硝酸银在碱性条件下通过溶剂热反应制得一例新的银-硫配合物晶体[Ag6(μ-St Bu)6]n(1),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表征。结构分析表明1是以6核银Ag6(μ-St Bu)6为簇基结构基元的一维链状簇合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簇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刘莉芳.亚硝酰铁硫簇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9

[2].白茹,刘鹏程,刘婧靖,王晓娟,谢宇蓉.链状银硫簇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谢安,王芝,吴荞宇,程丽萍,骆耿耿.夹心叁明治结构的二十五核银硫簇合物[Ag_(25)(SC_6H_4Pr~i)_(18)(dppp)_6](CF_3SO_3)_7·CH_3CN: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能(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8

[4].车光.含硫配体多核银(I)-硫簇合物的合成与结构[D].安徽工业大学.2018

[5].徐千.配体置换—合成固氮酶相关杂配体铁硫簇合物的高效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18

[6].刘泉.氰基相连的钨铜硫簇合物及其叁阶非线性光学性质[D].苏州大学.2017

[7].卫伟.多孔分子筛SBA-15负载多核钼硫簇合物的催化表征及加氢脱硫的探索[D].安徽工业大学.2016

[8].吴志丹.与(C=S)NH相关的铁硫簇合物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6

[9].石莹.氢化酶相关的铁硫簇合物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

[10].汪强.含[Mo_2O_2S_2]~(2+)单元多核钼-硫簇合物的制备和催化应用[D].安徽工业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2 3种铁硫簇合物的红外谱图3 3种铁硫簇合物的3 3种铁硫簇合物的8 簇合物 13 的单晶分子结构心的星状铁...模型银硫簇合物Ag8S4,Ag10S5,...模板辅助组装策略合成立方烷结构异金属...

标签:;  ;  ;  ;  ;  ;  ;  

硫簇合物论文_刘莉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