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硝基二溴苄论文_章文刚,陶彬彬,丁兴成,邬伟国,陈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硝基二溴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硝基,苯胺,苯基,甲苯,噻唑,溶解度,偶氮。

对硝基二溴苄论文文献综述

章文刚,陶彬彬,丁兴成,邬伟国,陈清[1](2018)在《一锅法制备2,6-二溴对硝基苯胺重氮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一锅法"合成2,6-二溴对硝基苯胺重氮盐的方法,在1,2-二氯乙烷溶剂相中,以对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溴化、重氮化两步反应得到2,6-二溴对硝基苯胺重氮盐,最后经静置、分层便可直接用于一系列偶氮染料的合成,分层所得有机相可继续作为溶剂套用。本文重点考察了物料配比、溶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最优工艺条件下,2,6-二溴对硝基苯胺纯度可达98%以上,重氮化反应完全,反应时间与常规工艺相比也有所缩短。经验证,由此重氮盐合成的染料成品性能与常规染料相当。(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7)

叶彬彬,王玲燕,谢菊冲,何文杰,徐丹萍[2](2014)在《对硝基溴苄的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硝基甲苯作为原料,针对传统的溴素制备氢溴酸上溴工艺,改进溴化剂,引入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作为溴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二氯甲烷作为最佳反应溶剂,50℃反应8 h,反应收率≥85%。该工艺路线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适合工业化生产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4年13期)

钟国秀,黄清华[3](2010)在《二溴对硝基偶氮氯膦光度法测定硅铁中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0.072 mol/L的盐酸介质中,显色剂二溴对硝基偶氮氯膦与铁发生显色反应,形成了摩尔比为2∶1的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0 nm处,铁量在0.14~0.8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测得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3×104L.mol-1.cm-1。所拟方法用于硅铁标样中铁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RSD在1.4%~2.1%之间(n=6)。(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0年08期)

王艳萍[4](2010)在《对硝基溴苄提纯时的溶剂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硝基甲苯溴化是常用的合成对硝基溴苄的方法,该法对硝基甲苯是过量的,需选择合适的溶剂用重结晶法除去。由实验结果分析,在常用的几种溶剂中,对硝基甲苯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最强,且对硝基甲苯和对硝基溴苄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差异趋势也最明显。(本文来源于《安阳工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袁先艳[5](2008)在《对硝基溴苄的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溴素是基本的化工原料,基于溴产量的上升,溴化工飞速发展。我国正大力发展医药级医药中间体产业,以改变目前和成药多数依赖进口的局面,因此,含溴医药及溴系医药中间体将成为溴产品研究开发的重点。对硝基溴苄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应用于合成新型抗风湿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败血性休克和有关炎症的药物等。本文针对对硝基溴苄的合成工艺条件和分离提纯方法展开研究,不仅是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而且有利于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综合比较文献,本文选择以对硝基甲苯为起始原料,N-溴代琥珀酰亚胺为溴化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四氯化碳为溶剂,发生Wohl-Ziegler反应合成对硝基溴苄。通过预实验和正交实验,讨论了原料配比(对硝基甲苯与N-溴代琥珀酰亚胺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引发剂及其用量、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对硝基溴苄产率的影响,并经一步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原料配比为1.2:1,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5h。产率达到90.17%。产品经过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表征,均与文献相吻合,验证了实验方法的可行性。为了给对硝基溴苄的分离提纯及应用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激光监测的动态法测定了常压下对硝基甲苯和对硝基溴苄在四氯化碳、丙酮、乙酸、苯、乙酸乙酯、乙醇六种单溶剂中的溶解度,绘制出溶解度曲线。对比二者再相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乙醇可以作为粗产物重结晶溶剂,乙酸、丙酮和乙酸乙酯可以作为反应溶剂出现在对硝基溴苄的应用中。分别用两参数方程,叁参数方程和λh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建立了相应的固液相平衡模型,利用关联所得方程参数值对溶解热和超额焓进行了估算。133个数据点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比较,叁个方程总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80%、2.13%和2.53%。(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8-05-01)

潘良金,朱旭容[6](2003)在《相转移催化剂在对硝基叁溴苄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由对硝基二溴苄生成对硝基叁溴苄的两相反应中 ,首次使用了相转移催化剂 ,并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苄基叁乙基溴化胺的用量 ,反应时间与产品收率的关系 ,确定了适宜反应条件 :相转移催化剂用量 5 % ,反应温度 40℃ ,反应时间 2h时 ,对硝基叁溴苄收率可达到 79.3 %(本文来源于《江苏化工》期刊2003年03期)

何晓玲,杨治旻,王永秋,刘清理,孙桂晶[7](1998)在《新试剂二溴对硝基苯基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的合成及其与钯显色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新试剂二溴对硝基苯基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的合成方法,并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CPC存在下,该试剂与钯(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6.4~7.8范围内,钯(Ⅱ)与该试剂可形成1∶2灰紫色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02×104L·mol-1·cm-1,钯量在0~2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已用于Pd-C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1998年04期)

对硝基二溴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对硝基甲苯作为原料,针对传统的溴素制备氢溴酸上溴工艺,改进溴化剂,引入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作为溴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二氯甲烷作为最佳反应溶剂,50℃反应8 h,反应收率≥85%。该工艺路线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适合工业化生产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等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硝基二溴苄论文参考文献

[1].章文刚,陶彬彬,丁兴成,邬伟国,陈清.一锅法制备2,6-二溴对硝基苯胺重氮盐[C].第十五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2018

[2].叶彬彬,王玲燕,谢菊冲,何文杰,徐丹萍.对硝基溴苄的合成工艺研究[J].广州化工.2014

[3].钟国秀,黄清华.二溴对硝基偶氮氯膦光度法测定硅铁中铁[J].冶金分析.2010

[4].王艳萍.对硝基溴苄提纯时的溶剂选择[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

[5].袁先艳.对硝基溴苄的合成工艺研究[D].郑州大学.2008

[6].潘良金,朱旭容.相转移催化剂在对硝基叁溴苄合成中的应用[J].江苏化工.2003

[7].何晓玲,杨治旻,王永秋,刘清理,孙桂晶.新试剂二溴对硝基苯基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的合成及其与钯显色反应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1998

论文知识图

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表9 UV-1的最小...

标签:;  ;  ;  ;  ;  ;  ;  

对硝基二溴苄论文_章文刚,陶彬彬,丁兴成,邬伟国,陈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