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腾强度论文_王亚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蒸腾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强度,速率,气孔,地下水,水位,次生林,效应。

蒸腾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坤[1](2019)在《一种改良蒸腾计测定蒸腾强度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在经典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良蒸腾计测定蒸腾强度,使实验过程动态性更强,实验时间缩短,同时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强调自主实验设计,综合性更强。(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8期)

刘宁[2](2018)在《利用傅里叶变换提取地下水蒸发蒸腾和降雨入渗补给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蒸发蒸腾是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而降雨为其主要的补给方式,能准确、快速地计算地下水蒸发蒸腾和降雨入渗补给强度,对该地区地下水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意义。水位波动法是估算地下水蒸发蒸腾强度和降雨入渗补给强度的基本方法之一,但估算地下水蒸发蒸腾强度时常受到气压效应的干扰,估算降雨入渗补给时则会受到利斯效应的影响。本文以陕西宝鸡黄土地区浅层地下水为例,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相关分析、水位预测等手段消除气压效应和利斯效应的方法,以实现准确估算地下水蒸发蒸腾强度和降雨入渗补给强度。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在水位变化同时受到气压效应和蒸发蒸腾影响时,尽可能挑选气压独立影响水位变化时间段(通常为蒸发蒸腾最弱的时间段,一般为22:00至6:00),利用试算气压变化与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获得最优的气压效应系数,在水位变化中排除气压效应,从而可以采用传统的水位波动法估算地下水蒸发蒸腾强度。该方法中利用傅里叶变换去噪过程可以增加计算的准确性。(2)降雨入渗补给期间,利斯效应引起水位升高,但该水位升高值与圈闭气体逃逸引起水位下降值相等。利用这一关系,可以选择一定的时间段,使二者低消,从而达到消除利斯效应的目的。实现该方法有叁个关键步骤,一是利用消除气压效应的方法消除降雨期间的气压效应;二是利用降雨前的水位变化速率确定降雨补给结束时间;叁是根据降雨前水位变化规律,利用傅里叶变换获得降雨入渗期间基础水位(包括侧向补给流速和蒸发蒸腾强度)。通过上述变化,可以获得一场降雨中降雨入渗补给强度。(3)上述方法与齐丽军(2017)方法对同一观测井进行对比表明,两种方法的地下水蒸发蒸腾强度与降雨入渗补给强度估算结果相近,但改进的方法原理更清晰,计算过程简单,实用性强。(4)当水位变化同时受到气压效应和蒸发蒸腾影响时,傅里叶变换无论是采用周期分离,或者相位分离,均不能将气压效应单独分离。(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25)

齐丽军[3](2017)在《利用地下水水位波动提取地下水蒸发蒸腾和降雨入渗补给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蒸发蒸腾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浅埋藏地下水最主要的排泄方式,而降雨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两者均是地下水系统中最重要的均衡项,这两项的精确估算在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植被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陕西宝鸡渭河南岸黄土区为研究区,选取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观测井,获得了为时一年的高频率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利用地下水水位波动法逐一分离净补给和气压效应引起的水位变化量,消除利斯效应,分别获取了蒸发蒸腾强度和降雨入渗补给强度的估算方法。并利用水量均衡法验证了这两种估算方法是准确可靠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地下水的侧向净补给引起的地下水位的变化整体呈现出“夏季多,冬季少”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9月为4.96 cm/d,最小值出现在1月为1.41 cm/d,春季补给平稳。(2)气压效应在研究区显着,是影响地下水水位波动的重要因素。水位对气压响应的滞后特征,观测井水位滞后时间在0~80分钟不等。气压效应系数的可信区间为(-0.558,-0.442)。在本研究区内,气压效应引起的水位变化量在浅水位区比较大,深埋深区比较小,也可以初步的判定该区域水位能受到气压效应影响的深度约小于3.5 m。(3)蒸发蒸腾强度的年内变化由7个观测井的数据来体现,可以简单描述为“夏高春低,秋高冬低”,5、6、7、8月份最高。(4)地下水水位对降雨事件存在响应延迟效应。地下水水位对降雨事件的响应延迟时间与降雨事件的发生情况、降雨强度的大小、水位埋深等因素有关。长时间未降雨后的第一次降雨,水位的响应延迟时间较长。水位埋深越大,水位的响应延迟时间越长。降雨强度越大,水位的响应时间越短。(5)6个有效观测井的年均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分别为0.37、0.29、0.64、0.39、0.43、0.23。整体表现为,久旱后的首场雨的补给系数很小或为0,随着降雨陆续的发生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增大。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存在持续效应,在研究时段内,降雨的持续时间在5-40天不等。(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5-19)

于婧睿,杨钙仁,王廖丹,田雪,覃志伟[4](2017)在《光照强度与风速对盆栽桉树幼树蒸腾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光照强度、风速、叶龄对桉树幼树蒸腾速率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人工控制透光度和风速的方法,对桉树幼树的蒸腾速率进行测定,并同步观测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桉树蒸腾速率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超过720μmol/m~2·s时,其蒸腾速率开始下降;不同透光度处理下桉树蒸腾速率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峰值出现时间主要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均在500~720μmol/m~2·s的光强范围,峰值区间为0.018~0.024 g/cm~2·h。(2)幼龄叶的蒸腾容易受强光抑制,而大龄叶易受低光限制。(3)气温较低、蒸腾速率较小情况下,风速对桉树幼树蒸腾速率无显着影响。(4)桉树蒸腾速率与饱和水气压差、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2期)

董晓华,赵乔,李英海,刘冀,李璐[5](2016)在《光照强度和CO_2浓度对柑橘树植株蒸腾规律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人工气候室控制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采用称重法和茎流计法测定柑橘树植株蒸腾过程中的单位时间的蒸腾速率,以期得出不同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因素影响下的柑橘树植株蒸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单独影响下,植株蒸腾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一般在500×10-6时开始下降;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一定时,植株蒸腾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出现减小趋势;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同时变化时,植株在1个实验周期内蒸腾规律基本呈单峰曲线,光照强度越强,二氧化碳饱和点越高,蒸腾速率也越大,蒸腾速率变化也越快。(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6年11期)

赵哈林,李瑾,周瑞莲,云建英,冯静[6](2017)在《不同强度净风频繁吹袭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幼苗光合蒸腾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不同强度净风频繁吹袭对樟子松幼苗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2013年春季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0(对照)、6、9、12、15、18 m/s等6个风速处理(分别相当于0、4、5、6、7、8级风)4次吹袭下樟子松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净风频繁吹袭没有改变樟子松幼苗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但可使其光合蒸腾的"午休"时间加长、"休眠"程度加深;随着风吹强度的增加,其日均光合能力和蒸腾速率显着降低,其中18 m/s处理较对照分别下降27.6%和22.3%;随着风吹强度增加,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均先下降后回升,除18 m/s处理胞间CO_2浓度显着高于CK外,其他处理均显着低于CK;随着风吹强度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均先增加后下降,其中除18 m/s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低于CK,6 m/s处理的光能利用效率高于CK外,其他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CK,光能利用效率均低于CK;日均光合蒸腾速率的下降主要源于气孔导度的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变化均受制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陈真勇[7](2015)在《大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照强度是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植物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是研究植物生理状态的重要参数。研究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不仅反映了植物的生理状态,还可以为指导作物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本文利用指数改进模型拟合大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并将计算值和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光照强度的指数改进模型能较准确的计算出大麦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这为指数改进模型其他植物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5年12期)

孙德权[8](2015)在《蒙古栎次生林间伐强度对光合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度间伐强度光合速率最高,其次是重度间伐,再次是轻度间伐,最后是未间伐的对照;不同间伐强度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变化,中度间伐蒸腾速率最低;,总体水分利用率趋势排序为中度间伐>轻度间伐>对照>重度间伐。(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谢满超,陈骏[9](2015)在《湖北瘤瘿螨对茅栗叶片蒸腾强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测定湖北瘤瘿螨为害茅栗叶片后不同受害程度叶片蒸腾强度的变化,为该螨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钴纸半定量法测定不同受害叶片的蒸腾强度,并与健康叶片对照。结果蒸腾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重度受害叶片>中度受害叶片>轻度受害叶片>健康叶片。方差分析显示:分组间差异显着。结论湖北瘤瘿螨会引起茅栗叶片蒸腾强度增大。(本文来源于《安康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耿兵,王华田,闫腾飞,张永涛,束怀瑞[10](2012)在《两种方法测定红富士苹果叶片蒸腾强度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红富士苹果叶片蒸腾规律,并为气孔计法提供经验校正系数,采用气孔计法和离体枝条称重法,于2008~2009年在山东省泰安市潮泉镇上寨村(36°15′N,117°06′E),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蒸腾作用进行了连续定位观测,比较了2种方法的不同,提出了采用气孔计法测定红富士苹果叶片蒸腾作用的校正系数。结果表明:气孔计法蒸腾强度测定值恒大于离体枝条称重法测定值,气孔计法测定值为称重法的1.03~4.00倍,平均为2.02倍,整个生长期校正系数为0.495。气孔计法测定的离体枝条(水分供应充足)叶片蒸腾速率是活体叶片蒸腾速率的1.07~3.44倍,平均为1.45倍。(本文来源于《经济林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蒸腾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下水蒸发蒸腾是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而降雨为其主要的补给方式,能准确、快速地计算地下水蒸发蒸腾和降雨入渗补给强度,对该地区地下水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意义。水位波动法是估算地下水蒸发蒸腾强度和降雨入渗补给强度的基本方法之一,但估算地下水蒸发蒸腾强度时常受到气压效应的干扰,估算降雨入渗补给时则会受到利斯效应的影响。本文以陕西宝鸡黄土地区浅层地下水为例,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相关分析、水位预测等手段消除气压效应和利斯效应的方法,以实现准确估算地下水蒸发蒸腾强度和降雨入渗补给强度。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在水位变化同时受到气压效应和蒸发蒸腾影响时,尽可能挑选气压独立影响水位变化时间段(通常为蒸发蒸腾最弱的时间段,一般为22:00至6:00),利用试算气压变化与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获得最优的气压效应系数,在水位变化中排除气压效应,从而可以采用传统的水位波动法估算地下水蒸发蒸腾强度。该方法中利用傅里叶变换去噪过程可以增加计算的准确性。(2)降雨入渗补给期间,利斯效应引起水位升高,但该水位升高值与圈闭气体逃逸引起水位下降值相等。利用这一关系,可以选择一定的时间段,使二者低消,从而达到消除利斯效应的目的。实现该方法有叁个关键步骤,一是利用消除气压效应的方法消除降雨期间的气压效应;二是利用降雨前的水位变化速率确定降雨补给结束时间;叁是根据降雨前水位变化规律,利用傅里叶变换获得降雨入渗期间基础水位(包括侧向补给流速和蒸发蒸腾强度)。通过上述变化,可以获得一场降雨中降雨入渗补给强度。(3)上述方法与齐丽军(2017)方法对同一观测井进行对比表明,两种方法的地下水蒸发蒸腾强度与降雨入渗补给强度估算结果相近,但改进的方法原理更清晰,计算过程简单,实用性强。(4)当水位变化同时受到气压效应和蒸发蒸腾影响时,傅里叶变换无论是采用周期分离,或者相位分离,均不能将气压效应单独分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蒸腾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亚坤.一种改良蒸腾计测定蒸腾强度的方法[J].智库时代.2019

[2].刘宁.利用傅里叶变换提取地下水蒸发蒸腾和降雨入渗补给强度[D].长安大学.2018

[3].齐丽军.利用地下水水位波动提取地下水蒸发蒸腾和降雨入渗补给强度[D].长安大学.2017

[4].于婧睿,杨钙仁,王廖丹,田雪,覃志伟.光照强度与风速对盆栽桉树幼树蒸腾速率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7

[5].董晓华,赵乔,李英海,刘冀,李璐.光照强度和CO_2浓度对柑橘树植株蒸腾规律影响研究[J].节水灌溉.2016

[6].赵哈林,李瑾,周瑞莲,云建英,冯静.不同强度净风频繁吹袭对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幼苗光合蒸腾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7

[7].陈真勇.大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J].农技服务.2015

[8].孙德权.蒙古栎次生林间伐强度对光合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林业科技.2015

[9].谢满超,陈骏.湖北瘤瘿螨对茅栗叶片蒸腾强度的影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5

[10].耿兵,王华田,闫腾飞,张永涛,束怀瑞.两种方法测定红富士苹果叶片蒸腾强度的比较[J].经济林研究.2012

论文知识图

喜树叶片光合速率与蒸腾强度关系两种立地条件下白羊草蒸腾强度...灌浆前期复水前(a)、复水后(b)及灌浆...年各月阴雨天平均蒸腾强度变...年各月典型晴天蒸腾强度变化...7种典型植物蒸腾强度和蒸腾耗水...

标签:;  ;  ;  ;  ;  ;  ;  

蒸腾强度论文_王亚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