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论文_龚立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肺动脉高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心房,疗效,前列,尼尔,低氧。

肺动脉高压论文文献综述

龚立新[1](2020)在《中医泻肺化瘀法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泻肺化瘀法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12月诊治的280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140例、中医组140例。参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中医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泻肺化瘀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肺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结果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低于中医组的9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肺血管活性因子水平显着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中医泻肺化瘀法治疗,能够在增强疗效的前提下减轻肺血管活性因子水平,应加大推广力度。(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20年01期)

王小娟,邓爱云,白明,张钲,姚亚丽[2](2019)在《叁维超声及组织速度向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的右心房收缩同步性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叁维超声及组织速度向量(VVI)技术对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的右心房功能及收缩同步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86例,为肺动脉高压组,并根据叁维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分为两个亚组:RVEF≤40%亚组和RVEF>40%亚组,每组43例,选择3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VVI技术测量右心房叁个节段的应变、应变率、整体应变、整体应变率、右心房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右心房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SR-SD)、右心房射血分数(RAEF)、右心房每搏量(RASV)、右心房舒张末期容积(RAEDV)和右心房收缩末期容积(RAESV),评估患者右心房失同步性,并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RVEF≤40%亚组患者的RAEF明显减低,RAEDV、RAESV、RASV均增加。(2)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右心房各节段应变、整体应变、整体应变率呈递减趋势。与对照组比较,RVEF>40%亚组、RVEF≤40%亚组的右心房整体应变、右心房整体应变率均减低(P均<0.05)。与RVEF>40%亚组相比,RVEF≤40%亚组的右心房整体应变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RVEF>40%亚组、RVEF≤40%亚组的右心房收缩同步性指标SD-TS、TSR-SD均延迟,与RVEF>40%亚组比较,RVEF≤40%亚组的SD-TS、TSR-SD均延迟(P均<0.05)。(4)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右心房SD-TS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呈正相关(r=0.283,P=0.019),与右心房整体应变(r=-0.231,P=0.011)、RVEF(r=-0.534,P=0.000)呈负相关;TSR-SD与PASP呈正相关(r=0.219,P=0.014),与右心房整体应变(r=-0.203,P=0.027)、RVEF(r=-0.382,P=0.001)呈负相关。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房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减低,右心房收缩失去同步性,且随着右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变化更加明显。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及叁维超声技术可敏感地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功能及收缩同步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章云峰,仇锦春,许静[3](2019)在《曲前列尼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曲前列尼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先心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59例,按术后是否使用曲前列尼尔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术前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1周。手术均经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后常规方案维持循环稳定,继续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研究组于手术完毕停止体外循环后加用曲前列尼尔注射液。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 h和术后24 h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体动脉收缩压比值(Pp/Ps)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儿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术后1 h和术后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患儿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儿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 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71%(3/28)。结论曲前列尼尔治疗先心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可改善肺部氧合情况,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24期)

张燕,刘跃建,郭璐[4](2019)在《阿奇霉素肠溶片联合曲前列尼尔注射液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肠溶片联合曲前列尼尔注射液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曲前列尼尔开始剂量每天0.625 ng·kg~(-1)·min~(-1),最高增加至8.75 ng·kg~(-1)·min~(-1),最低减至0.3 ng·kg~(-1)·min~(-1),皮下输注泵连续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肠溶片每次0.25 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2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好转率分别为60.00%(18例/30例)和26.67%(8例/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用力肺活量分别为(2.14±0.44)和(1.61±0.25) L,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分别为(1.49±0.25)和(1.01±0.42)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头晕头痛、心悸、低血压和腹泻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0%和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肠溶片联合曲前列尼尔注射液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李占平,赵会娟,叶海波,苗培霞,李艳红[5](201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凝血、B型脑钠肽及超敏CRP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凝血功能、B型脑钠肽(BNP)及超敏CRP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将2016年7月-2019年6月于新郑市人民医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176例AECOPD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超声心动图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分为PASP正常组(50例)、PAH轻度升高组(42例)、PAH中度升高组(44例)及PAH重度升高组(40例),同期健康体检患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对象凝血功能、BNP及超敏CRP,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ECOPD组患者PT、APTT、TT、FIB及D-D与健康体检者各指标分别相比均具有显着差异(均P <0.05);AECOPD组患者BNP、HS-CRP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均P <0.05);AECOPD组患者中PAH重度升高组PT、APTT、TT较其余叁组时间缩短明显,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呈递减趋势(均P <0.05);PAH重度升高组FIB、D-D、BNP、HS-CRP的表达较其余叁组升高明显,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呈递增趋势(均P <0.05);AECOPD组患者PT、APTT、TT与PASP呈负相关(均P <0.05);FIB、D-D、BNP、HS-CRP与PASP呈正相关(均P <0.05)。结论 AECOPD合并PAH患者凝血功能、BNP、HSCRP表达均出现异常,指标联合检测对AECOPD合并PAH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钱超,储美萍[6](2019)在《外周血内BNP水平对老年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老年COPD患者血清内BNP水平对其肺功能、血气指标及肺动脉高压情况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68例老年COPD患者。将老年COPD患者按照其疾病类型将其分为AECOPD组(急性加重期,48例)、PAH组(合并肺动脉高压,74例),COPD稳定期组(稳定期,共46例),对比叁组患者BNP水平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相关性,并进行各亚组的分析。结果 PAH组BNP水平显着高于AECOPD组和COPD稳定组(P <0.05), AECOPD组FEV1指标明显低于PAH组和COPD稳定组(P <0.05),COPD组PaO2指标显着高于AECOPD组和PAH组(P <0.05),COPD稳定组PaCO2指标显着低于AECOPD组和PAH组(P <0.05);PAH组BNP水平与PASP指标均显着高于AECOPD组和COPD稳定组(P <0.05);重度组BNP水平显着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 <0.05);FEV1、PaO2、PaCO2和肺动脉压力均为老年COPD患者B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随着血清BNP水平的升高,老年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且PAH患者表现显着。同时,BNP水平一定程度上可预测COPD患者肺功能损伤和肺血管阻力增加等情况,为评估患者病情进展提供有效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2期)

赵婷,王彦梅,王乐[7](2019)在《谷氨酰胺诱导热休克蛋白70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大鼠中的保护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4只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组和对照组。HPH组包括模型组、盐水组、谷氨酰胺(Gln)组,后两组新生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无菌盐水、Gln注射液,1次/d,连续3 d,3组同时建立HPH模型,并分别于缺氧3、7、14 d和对照组同步观察不同时间点肺动脉压力(mPAP)变化;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肺血管结构变化,肺小血管重塑指标(MT%、MA%)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质表达。结果 (1)模型组及盐水组缺氧3 d、7 d、14 d的mPAP水平与同日龄对照组比较显着增高(P<0.05),表明造模成功。Gln组缺氧3 d、7 d、14 d的mPAP水平与同日龄模型组及盐水组比较,显着降低(P<0.05);(2)缺氧3 d,各组间测量的肺血管重塑指标中层横截面积占血管总横截面积的百分比(MA%)、肺动脉血管壁中层壁厚占外径的百分比(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MA%)=0.312、F(MT%)=0.252,P>0.05];缺氧7 d、14 d各组间测量的肺血管MA%、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MA%7 d)=5.367,F(MT%7 d)=6.102,P<0.01;F(MA%14 d)=8.672,P<0.01,F(MT%14 d)=5.132、P<0.05)],其中对照组及Gln组分别与模型组、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l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缺氧3 d、7 d、14 d各组间HSP70的蛋白质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47,P<0.01;F=3.546,P<0.05;F=15.625,P<0.01);HPH各组表达增强,Gln组与模型组、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70在Gln组表达增强;在缺氧3 d、7 d、14 d各组间HIF-1α、ET-1、iNOS蛋白质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与模型组、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H各组表达增强,Gln组与模型组、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Gl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可以诱导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大鼠肺组织HSP70的表达,降低HIF-1α、ET-1、iNOS的表达,减轻缺氧性肺损伤,可能成为治疗新生儿HPH的一种新策略。(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尹义平,张敏[8](2019)在《波生坦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波生坦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6例COPD稳定期合并PH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42例)及波生坦组(44例)。2组均给予氧疗、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措施,常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波生坦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波生坦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学指标[内皮素1、肾上腺髓质素(ADM)、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缺氧状态[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PH情况[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肺动脉平均压(PAMP)]、右心功能[右心室侧壁叁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侧壁叁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PSv)、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Tei指数)]差异,并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2组血清学指标(内皮素1、ADM、HIF-1α)、部分缺氧状态指标(PaCO_2)、部分肺功能指标(MMRC评分)、PH情况(PASP、PADP、PAMP)、部分右心功能指标(Te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波生坦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 PaO_2、6MWD、TAPSE、PSv则较治疗前升高,且波生坦组高于常规组[(81±5) mm Hg(1 mm Hg=0. 133 k Pa)比(77±5) mm Hg、(385±32) m比(341±31) m、(18. 9±2. 1) mm比(17. 2±2. 1) mm、(14. 5±1. 5) cm/s比(13. 5±1. 6) 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损伤情况,且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波生坦治疗COPD稳定期合并PH老年患者效果显着,不仅能促进PH减轻、纠正机体缺氧状态,还能改善心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李晓明,李英,马怀芬,魏琪,方欢乐[9](2019)在《国内近叁年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近叁年与低氧肺动脉高压研究发表相关的论文,可大致了解目前国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主要发展方向,对今后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在中国知网搜索近叁年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相关的文章显示结果 176篇,有效文章173篇。其中,中文170篇,约占98%,英文3篇,占2%。综述性文章23篇,约占13%,实验性的文章150篇,约占87%。在研究对象方面,为患者的20篇、大鼠113篇、小鼠39篇、肉鸡1篇,可以看出实验动物以大鼠为主,研究对象为患者的仅占11%,说明涉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的。具体研究方向上面,大约56%的研究都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值相关,主要集中在缺氧诱导因子、ROS、氧化应激、炎症等方面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大约22%的研究与内皮的损伤、增值、迁移有关;大约6%的研究与外膜增值及间质环境相关;另外,还有大约16%的研究与诊断标记物、中药治疗作用、脂质代谢等相关。在今后的相关研究我们应侧重如何将我们的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真正造福患者。(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9期)

张前,范爱莉,达娃,达娃次仁,潘彬彬[10](2019)在《高海拔地区高原肺动脉高压藏族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高原肺动脉高压(HAPH)的藏族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采用随机的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病监护室的120例HAPH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的50例无明确器质性疾病者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据此将肺动脉高压(PAH)者分为3组:轻度组PASP:30~49 mm Hg(1 mm Hg=0.133 kPa);中度组PASP:50~69 mm Hg;重度组PASP:≥70 mm Hg。对各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HRV指标[时域分析: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差> 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百分比(PNN50)、叁角指数(HRVTI);频域分析:总频域值(TP)、极低频(VLF:0. 03~0. 04 Hz)、低频(LF:0. 04~0. 15 Hz)和高频(HF:0. 15~0. 40 Hz)]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4 h长程分析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HRVTI均明显降低(P<0. 01)。短程分析频域指标包括总频域值(TP)、极低频(VLF)、低频(LF)和高频(HF)均明显降低(P<0. 01)。但LF/HF在轻度肺动脉高压组最高,在中度肺动脉压组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西藏高海拔地区慢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且与肺动脉压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2期)

肺动脉高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叁维超声及组织速度向量(VVI)技术对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的右心房功能及收缩同步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86例,为肺动脉高压组,并根据叁维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分为两个亚组:RVEF≤40%亚组和RVEF>40%亚组,每组43例,选择3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VVI技术测量右心房叁个节段的应变、应变率、整体应变、整体应变率、右心房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右心房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SR-SD)、右心房射血分数(RAEF)、右心房每搏量(RASV)、右心房舒张末期容积(RAEDV)和右心房收缩末期容积(RAESV),评估患者右心房失同步性,并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RVEF≤40%亚组患者的RAEF明显减低,RAEDV、RAESV、RASV均增加。(2)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右心房各节段应变、整体应变、整体应变率呈递减趋势。与对照组比较,RVEF>40%亚组、RVEF≤40%亚组的右心房整体应变、右心房整体应变率均减低(P均<0.05)。与RVEF>40%亚组相比,RVEF≤40%亚组的右心房整体应变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RVEF>40%亚组、RVEF≤40%亚组的右心房收缩同步性指标SD-TS、TSR-SD均延迟,与RVEF>40%亚组比较,RVEF≤40%亚组的SD-TS、TSR-SD均延迟(P均<0.05)。(4)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右心房SD-TS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呈正相关(r=0.283,P=0.019),与右心房整体应变(r=-0.231,P=0.011)、RVEF(r=-0.534,P=0.000)呈负相关;TSR-SD与PASP呈正相关(r=0.219,P=0.014),与右心房整体应变(r=-0.203,P=0.027)、RVEF(r=-0.382,P=0.001)呈负相关。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房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减低,右心房收缩失去同步性,且随着右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变化更加明显。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及叁维超声技术可敏感地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功能及收缩同步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肺动脉高压论文参考文献

[1].龚立新.中医泻肺化瘀法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

[2].王小娟,邓爱云,白明,张钲,姚亚丽.叁维超声及组织速度向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的右心房收缩同步性的评估[J].中国循环杂志.2019

[3].章云峰,仇锦春,许静.曲前列尼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2019

[4].张燕,刘跃建,郭璐.阿奇霉素肠溶片联合曲前列尼尔注射液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5].李占平,赵会娟,叶海波,苗培霞,李艳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凝血、B型脑钠肽及超敏CRP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研究.2019

[6].钱超,储美萍.外周血内BNP水平对老年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9

[7].赵婷,王彦梅,王乐.谷氨酰胺诱导热休克蛋白70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大鼠中的保护作用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8].尹义平,张敏.波生坦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9

[9].李晓明,李英,马怀芬,魏琪,方欢乐.国内近叁年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现状分析[J].智库时代.2019

[10].张前,范爱莉,达娃,达娃次仁,潘彬彬.高海拔地区高原肺动脉高压藏族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评测[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

论文知识图

肺动脉高压最新的临床分类Fig13Atoweek1组和Atoweek2_3组偏最小二乘...实时记录的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图...实时记录的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图...国外最新研究进展Fig3(左)Ctr组与PAH1d组的OPLS-DA得分图...

标签:;  ;  ;  ;  ;  ;  ;  

肺动脉高压论文_龚立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