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植物论文_权永兵,黄永辉,徐淼锋,廖力,林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基因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蛋白,番木瓜,颠茄,甘薯。

转基因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权永兵,黄永辉,徐淼锋,廖力,林伟[1](2019)在《改良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磁珠核酸提取方法及在植物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并运用于植物转基因检测。方法改良传统的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ammonium bromide,CTAB)方法,并结合磁珠吸附基因组DNA,配合核酸自动提取系统提取水稻和加工米粉中的核酸,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Bt63大米转基因成分,并与另外4种提取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提取效果。结果 5种不同方法中CTAB-磁珠法提取的样品基因组DNA浓度和质量最佳,荧光PCR检测低浓度Bt63转基因成分(0.01%)的Ct值最小,检测结果最好。结论该方法可高效快速地提取植物核酸,在低含量的转基因成分检测中相比其他几种方法具有绝对优势。(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王晓静,孙林静,孙玥,张融雪,李军玲[2](2019)在《HA标签的水稻水孔蛋白OsPIP2;7基因植物双元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水稻的获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水稻水孔蛋白OsPIP2;7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根据OsPIP2;7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叁叶龄叶片RNA反转录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克隆OsPIP2;7。采用嵌套PCR的方法,将3×HA标签的碱基序列连接在去除终止子OsPIP2;7基因序列的3′端,然后将此核酸片段插入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HB中,构建pHB-OsPIP2;7-3×HA载体。以中花11成熟胚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遗传转化,经过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和分化,获得阳性转化子。提取转基因植株的DNA,进行潮霉素阳性植株的筛选。将阳性植株进行RNA表达检测,获得OsPIP2;7基因表达量上升的转基因阳性植株。为了检测转基因植株中OsPIP2;7蛋白的表达情况,提取OsPIP2;7基因表达上升的转基因植株膜蛋白后,用HA抗体进行杂交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OsPIP2;7-HA蛋白在转基因阳性植株体内过量表达。获得的过表达OsPIP2;7转基因新材料,将为研究OsPIP2;7基因的生物学新功能提供试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史玉根[3](2019)在《开拓中国农业基因工程的女院士》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物档案范云六,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中国植物基因工程的开创者、国家农业基因工程学科带头人。1930年出生于湖南,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曾任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9-09-27)

holiso[4](2019)在《担负过“狼桃”的恶名,扣过“转基因植物”的帽子 扒一扒番茄的“黑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是全球消费最多的蔬菜之一,2016年的全球产量为1.77亿吨,比十年前涨了近30%。全球的番茄种植面积约为500万公顷,平均每平方米收获番茄3.7千克。全球最大的番茄产国是中国和印度,但印度单产量很低,低于每平方米2.5千克,这与美国(9.03千克/米~2)、西班牙(8.62千克/米~2)和摩洛哥(8.08千克/米~2)的单产量形成了鲜明对比。荷兰的番茄单产量大大高于全球其他地区,平均为50.7千克/米~2。(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中学生)》期刊2019年09期)

李林,寿惠霞[5](2019)在《天然的转基因植物——甘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薯为例,阐述其作为一个天然的农杆菌转基因产物,被人们食用超过8000余年的证据,并由此说明,基因在物种间的水平转移无所不在,也是物种进化的动力和源泉。由此可见,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是毋容置疑的。(本文来源于《大豆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汤沂,向东,裘芳,李秀国,于莹滢[6](2019)在《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及食品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也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转基因植物较传统植物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与耐受性,且转基因植物的生存力强与繁衍率高,因此转基因植物的产量也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生产需求。但由于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转基因技术本身所存在的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对其生存环境的安全性及食品安全性做出完全的肯定,因此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怀疑转基因植物的生存环境安全性及其食品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15期)

詹晓芳[7](2019)在《转基因植物的专利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文章阐述我国现行法律对于转基因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分析发达国家转基因方面已有的专利保护制度,借鉴其先进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建立适合我国的转基因植物的专利保护制度,提出构建我国转基因植物专利保护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4期)

肖湘君,肖义军[8](2019)在《植物抗病毒机制与转基因番木瓜》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除了依靠表面的角质层、蜡质层及细胞壁对病毒产生物理屏障外,也能以RNA介导的病毒基因沉默机制或R基因介导的防御反应等方式进行自我保护。我国第一个批准种植的、对番木瓜环斑病毒具有良好抗性的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番木瓜"华农一号",就是利用转录后基因沉默的现象,将番木瓜最主要的病害——环斑病毒的复制酶基因转入番木瓜基因组中培育成的。(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姗姗[9](2019)在《利用GmNH23基因过表达转基因植物对其广谱抗病毒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中克隆得到的抗病(resistance,R)基因大多数编码NBS-LRR类蛋白。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从大豆中克隆得到了一个NBS-LRR家族抗病毒蛋白编码基因GmNH23,对TMV(tobacco mosaic virus,烟草花叶病毒)和 SMV(soybean mosaic virus,大豆花叶病毒)具有抗性。前期研究中我们只做了GmNH23基因的瞬时表达及抗性研究,而未进行稳定表达及其功能验证。为了验证GmNH23稳定表达后的抗性,并验证其是否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本论文以马铃薯敏感品种夏波蒂为材料,得到了过表达GmNH23转基因马铃薯,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高效的马铃薯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转化体系如下:马铃薯叶片预培养、共培养培养基为MS+1.6%葡萄糖+5 mg/L NAA+0.1 mg/L 6-BA;愈伤组织芽诱导培养基为MS+1.6%葡萄糖+0.02 mg/L NAA+0.02 mg/L GA_3+2.0 mg/L ZTR;农杆菌菌液侵染浓度OD_(600)=0.7,侵染时间为15 min,共培养2 d;特美汀和头孢曲松钠作为脱菌剂,浓度分别为200 mg/L和500 mg/L;由于遗传转化所用的两种重组载体骨架上分别具有潮霉素(Hyg)和卡那霉素(Kan)标记基因,故采用两者进行抗性筛选,在芽诱导及生根阶段的浓度分别为4 mg/L和50 mg/L。经愈伤组织再分化与抗生素筛选后获得多株马铃薯转化幼苗,经基因组PCR技术鉴定到了21个阳性植株,经RT-PCR进一步检测发现16株转基因株系成功表达了GmNH23基因,Western blot实验也证明了GmNH23蛋白的表达。PVY(potato virus Y,马铃薯Y病毒)是一种马铃薯的严重病害,且与SMV同属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利用PVY对GmNH23过表达马铃薯幼苗进行侵染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的症状明显减轻;同时对前期实验室获得的过表达本氏烟草幼苗进行PVX、PVY侵染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的症状明显减轻,在野生型本氏烟草中瞬时表达GmNH23后侵染两种病毒,也均出现超敏反应,说明GmNH23对PVX、PVY均具有抗性。本研究同时获得了GmNH23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烟草,对其T3代经基因组PCR检测发现阳性检出率为100%,经RT-PCR进一步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0%。利用TMV-GFP对GmNH23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烟草进行侵染,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转基因烟草的病毒扩散率降低了约5倍,说明GmNH23在烟草中的稳定表达也表现对TMV的抗性。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结果表明从大豆中克隆得到的GmNH23基因不仅对SMV具有抗性,同时还对PVX、PVY和TMV具有抗性,说明其具有广谱抗病毒特征。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利用GmNH23改良作物对病毒的抗性打下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5)

刘海英[10](2019)在《抗病毒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病害在农业生产中一直难以防治,尤其是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的植物病毒病,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全球农业经济具有重大的危害性。传统的防治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效果也不是很显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和手段培育出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已成为防治植物病毒病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策略以及抗病毒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转基因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水稻水孔蛋白OsPIP2;7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根据OsPIP2;7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叁叶龄叶片RNA反转录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克隆OsPIP2;7。采用嵌套PCR的方法,将3×HA标签的碱基序列连接在去除终止子OsPIP2;7基因序列的3′端,然后将此核酸片段插入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HB中,构建pHB-OsPIP2;7-3×HA载体。以中花11成熟胚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遗传转化,经过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和分化,获得阳性转化子。提取转基因植株的DNA,进行潮霉素阳性植株的筛选。将阳性植株进行RNA表达检测,获得OsPIP2;7基因表达量上升的转基因阳性植株。为了检测转基因植株中OsPIP2;7蛋白的表达情况,提取OsPIP2;7基因表达上升的转基因植株膜蛋白后,用HA抗体进行杂交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OsPIP2;7-HA蛋白在转基因阳性植株体内过量表达。获得的过表达OsPIP2;7转基因新材料,将为研究OsPIP2;7基因的生物学新功能提供试验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基因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权永兵,黄永辉,徐淼锋,廖力,林伟.改良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磁珠核酸提取方法及在植物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2].王晓静,孙林静,孙玥,张融雪,李军玲.HA标签的水稻水孔蛋白OsPIP2;7基因植物双元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水稻的获得[J].华北农学报.2019

[3].史玉根.开拓中国农业基因工程的女院士[N].中国妇女报.2019

[4].holiso.担负过“狼桃”的恶名,扣过“转基因植物”的帽子扒一扒番茄的“黑历史”[J].科学大众(中学生).2019

[5].李林,寿惠霞.天然的转基因植物——甘薯[J].大豆科技.2019

[6].汤沂,向东,裘芳,李秀国,于莹滢.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及食品安全性研究[J].现代食品.2019

[7].詹晓芳.转基因植物的专利保护[J].智库时代.2019

[8].肖湘君,肖义军.植物抗病毒机制与转基因番木瓜[J].生物学教学.2019

[9].李姗姗.利用GmNH23基因过表达转基因植物对其广谱抗病毒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10].刘海英.抗病毒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展望[J].轻工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GmFNSII-RNAi构建过程中的酶切...一10棉花转基因愈伤的耐盐性染色鉴定SQ转基因植株幼苗的组织特...一12植物在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下的转录...礴:在莱茵哈德衣藻中生产重组蛋白的过程...与抗性基因的聚合植株Fig3-14Ge...

标签:;  ;  ;  ;  ;  ;  ;  

转基因植物论文_权永兵,黄永辉,徐淼锋,廖力,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