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性能论文_窦伟,申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蒸发器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蒸发器,分流器,通道,过冷,预冷,喷射器,湿冷。

蒸发器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窦伟,申江[1](2019)在《冷库翅片管蒸发器性能测试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低温风洞实验室研究了过冷度、过热度、蒸发温度、迎面风速对冷库蒸发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0℃和-18℃时,过冷度从1℃增加到6℃,制冷量近乎呈线性增长,平均每过冷1℃制冷量分别增加了2.63%、2.72%;过热度从0℃增加到5℃,制冷量随过热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平均每过热1℃制冷量分别减小了0.99%、0.38%;迎面风速从3.8 m/s增加到5.8 m/s,制冷量随迎面风速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平均每增加0.5 m/s的风速制冷量分别增大了1.01%、0.57%。蒸发温度从-29℃增加到-25℃,制冷量近乎呈线性增长,平均每增加1℃蒸发温度制冷量增加了4.6%。(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9年11期)

王子安,武卫东,余强元[2](2019)在《预冷冷库内冰浆式湿冷蒸发器的性能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果蔬预冷应用场合,本文提出一种冰浆式湿冷蒸发器,并将其应用于小型模拟冷库。采用娃娃菜为冷却对象,以库内温度和相对湿度为指标,改变填料类型(金属、塑料、纸质填料)和载冷剂(冰浆、冷水),在冷库空载条件下进行负载预冷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纸质填料的换热能力较塑料填料好;与冷水相比,以冰浆为载冷剂,预冷时间缩短了1/6并保持更低的库内温度,库内相对湿度稳定后均保持在90%以上;预冷后样品失重率较冷水的小0. 19%;冰浆式湿冷蒸发器可在冷库中稳定运行,且较冷水为载冷剂的湿冷蒸发器,可更高效地实现预冷过程的低温(3~6℃)高湿(>90%RH)环境,适用于果蔬预冷和保鲜。(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万新[3](2019)在《探析内置长笛型套管一次节流深度对微通道蒸发器房间空调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微通道蒸发器内置长笛型分液管一次节流深度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以7.5kW房间空调器为试验样机,通过焓差试验分析因微通道蒸发器的内置长笛型分液管存在二次节流作用,而引起样机一次节流深度的变化情况。在性能测试试验中,分析了一次节流深度对蒸发器进出口压差、平均蒸发温度、过热度、过冷度、输入功率和能效比的影响。从这些分析中得出,当蒸发器的入口压力约为1000kPa时达到最佳一次节流深度,此时机组具有较高的制冷量和能效比以及适当的过热度,兼顾了机组性能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9年13期)

丁维婉[4](2019)在《基于双级喷射器的双蒸发器喷射制冷系统及混合工质性能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喷射式制冷系统可充分利用低品位热源来制取冷量,既能提高能源回收利用效率,还能有效缓解因直接排入大气的余热废气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提高了喷射制冷的综合制冷效率,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双级喷射器的双蒸发器喷射制冷系统(TSERS),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传统(火用)分析和高级(火用)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蒸发器冷量分配比,工作流体运行温度和工质物性对TSERS性能的影响。另外,对亚临界非共沸混合工质和CO_2混合工质分别用于单级喷射制冷系统和TSERS时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了叁种双蒸发器喷射制冷系统的性能,在相同的制冷量条件下,相比于具有双蒸发器的单级喷射式制冷系统(SERS)和具有双蒸发器的双喷射制冷系统(TERS)两种基本系统,TSERS性能系数COP分别提高了42.1%和19.7%,(火用)效率分别提高了72.8%和24.6%,系统(火用)损失分别降低了44.0%和20.8%。TSERS中(火用)损失最大的叁个部件分别是喷射器2、发生器和冷凝器,系统中大约44.8%的(火用)损失是可避免的。喷射器2具有最大的可避免(火用)损失和最大的可避免内源性(火用)损失,因此优化该部件对改进系统性能有很大帮助。系统叁个主要(火用)损部件优化顺序是喷射器2、冷凝器、发生器。当低温蒸发器冷量与总制冷量负荷比Q_(e1)/Q_e从0.2增加到0.8时,系统COP的降低率为25%,(火用)效率变化不大,系统(火用)损失增加了34.92%。TSERS最佳压缩比在1.3左右。冷凝温度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明显。制冷剂R152a作为制冷剂时系统性能略优于其它工质。对于亚临界单级喷射制冷系统混合工质的研究,选择叁种不同组分的混合工质(R601/R245fa、R245ca/R236ea和R245fa/R236ea)作为制冷流体,结果表明,随着较高临界温度工作流体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加,喷射器喷射系数、系统COP和系统(火用)效率均是先增加再逐渐降低,最佳配比为0.6/0.4;在相同条件下,混合工质R601/R245fa表现出比其它两种混合工质更好的性能,当R601质量分数为0.6时,喷射器喷射系数、系统COP和(火用)效率分别比纯工质增长了1.59倍、1.56倍和1.62倍。混合工质R601/R245fa作为单级系统的工作流体,当发生器温度上升15℃时,喷射器喷射系数、系统COP和(火用)效率分别升高了25.93%、20%和10.57%,混合工质的系统性能始终比纯工质的性能好。亚临界TSERS混合工质的分析表明R601质量分数为0.6左右时系统性能是最优的,相比于纯工质,系统COP也提高了1倍左右。当发生温度上升10℃时,喷射器1的喷射系数,喷射器2的喷射系数和COP分别上升了10.74%、17.26%和16.35%。当冷凝温度上升10℃时,系统COP了62.20%。随着低温蒸发器和高温蒸发器温度的上升,系统COP均是升高的。混合工质CO_2/R290作为跨临界单级喷射制冷系统的工作流体,研究范围内CO_2占比为60%时性能最优。随着加热器压力的不断升高,喷射系数和COP均逐渐升高。加热器出口温度的升高会引起喷射器的喷射系数的上升,但系统COP呈下降趋势。随着冷凝器温度的升高,COP和喷射系数均是下降的,蒸发器温度的影响相反。CO_2混合工质的性能是远高于跨临界CO_2纯工质系统的,在最优配比下,喷射器喷射系数、系统COP分别比纯工质提高了2.36倍、4.45倍,混合制冷剂循环冷凝器压力相比于气体冷却器可以降低到3.86MPa。对CO_2混合工质用于TSERS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在CO_2质量分数为0.6的条件下,系统各项性能参数均随着加热器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蒸发器温度的升高也有利于性能的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段鼎立[5](2019)在《微通道蒸发器强化传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已得到广泛应用,具有综合成本低、高效节能、抗腐蚀耐压高等优势,而其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技术还很不成熟。鉴于微通道蒸发器内汽液两相流动相互干扰影响换热效果,本文通过搭建微通道蒸发器强化传热性能测试实验台以及数值模拟手段,对微通道蒸发器的流动及换热特性进行实验及模拟研究。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低流速(流速小于0.3m/s)时,下部扁管各位置温度低于中部扁管温度低于上部扁管温度,扁管低温区温度分布呈现“直角叁角形”形状分布;高流速(流速0.4m/s~0.5m/s)时,各扁管在相同位置温度接近,中部扁管温度略低,扁管低温区温度分布呈现“等腰叁角形”形状分布。同时,随制冷剂流速的增加,系统换热量不断增加,微通道蒸发器传热系数增大。(2)随着风速的增加,微通道蒸发器扁管低温分布区域变小,低温分布区域形状亦改变。低风速(风速小于1.5m/s)时,各扁管温升很小,仅为2℃左右,低温分布区域呈现“等腰梯形”形状;高风速(风速2.0m/s~3.0m/s)时,各扁管温升较大,温升10℃左右,低温分布区域呈现“等腰叁角形”形状。同时,风速增大,微通道蒸发器传热系数增大,总的换热量加大。但在本实验中,冷水机组冷量有限,当风速大于2.0m/s以后,系统换热量及传热系数基本不变。(3)微通道蒸发器进出口压力随时间不断波动,当流速由0.3m/s增加到0.5m/s,波动频率由为2×10~(-3)/s增加到2.86×10~(-3)/s。随制冷剂流速的增加,微通道蒸发器进出口压降增大,增幅约为66.7%;当风速由2.0m/s增加到2.5m/s,微通道蒸发器进出口压力波动频率由2.86×10~(-3)/s降低到1.67×10~(-3)/s。随风速的增加,微通道蒸发器进出口压降增大,增幅约为185.7%。(4)分析了制冷剂流速和空气侧风速对微通道蒸发器第一流程制冷剂分配均匀性的影响,随制冷剂流速增加,制冷剂分配趋于更加均匀,不均匀度由0.33降低到0.22,降幅约为33%;而风速对制冷剂流量分配不均匀度远胜于制冷剂流速,当风速由1.5m/s增加到2.0m/s,不均匀度陡增,增幅约为83%;当风速由2.0m/s增加到3.0m/s,制冷剂分配不均匀度增幅减小为27%。本文建立微通道蒸发器第一流程二维模型,并采用ANSYS16.0模拟软件,模拟不同制冷剂流速下百叶窗翅片式铝制微通道蒸发器内R134a制冷剂的流动及换热情况,得到的结论如下:(1)制冷剂入口流速在0.2m/s~0.4m/s时,最上端扁管流速最大、最下端扁管流速次之;制冷剂口流速在0.5m/s~1.0m/s时,下部扁管流速较大,中部扁管流速最大,从中部扁管向上的扁管内制冷剂流速降低,但是最上端扁管的流速略有增加。(2)随制冷剂入口流速的增加,微通道蒸发器第一流程压降增大,流速由0.2m/s增大到1.0m/s,压降增大1372Pa。(3)制冷剂入口流速对于制冷剂在微通道蒸发器内分配不均匀度影响较大。随制冷剂入口流速的增加,制冷剂在微通道蒸发器内分配不均匀度降低。当流速大于0.8m/s,微通道蒸发器第一流程制冷剂分配更趋于均匀。制冷剂入口流速0.5m/s,温度为5℃、干度为0,且风道内空气入口温度35℃、风速为2m/s条件下,将模拟值与实验值比较,各扁管内制冷剂温度模拟值与扁管表面温度实验值变化趋势一致,且误差小于4.5℃。比较不同制冷剂入口流速下,微通道蒸发器第一流程制冷剂分配不均匀度,模拟值和实验值变化趋势也基本吻合,实验值略低于模拟值。比较分析基本说明模拟计算是合理的。本文对微通道蒸发器强化传热性能进行了模拟及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科研意义,希望能为微通道蒸发器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温娜[6](2019)在《多蒸发器制冷回路中双级喷射器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运输业尤其是冷链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冷藏车规模急剧扩张,制冷油耗也急剧增大。本文创新性地将双级喷射器引入到冷藏车多蒸发器制冷系统中,形成双级喷射多蒸发器制冷循环系统,既能解决多蒸发器间较大压差的难题,又不会消耗额外的机械能,还能达到较大压升的目的,这对冷藏车的节能减排有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具体研究内容为:首先根据冷藏车叁蒸发室的制冷特性,设计该基于双级喷射器的叁蒸发器制冷系统和双级喷射器结构,其中该系统选用R134a为工质,环境温度设为35℃,叁蒸发器温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4~-5℃、-34~-28℃和4~13℃。然后通过二维CFD仿真技术对该双级喷射器进行建模并研究双级喷射器的几何参数、工况参数以及变负荷对双级喷射器性能参数的影响特性。一方面,对双级喷射器关键几何参数(包括喷嘴直径、等压混合段尺寸、等截面混合段尺寸和面积比)的研究得出:1)根据冷藏车叁蒸发器的冷量需求确定双级喷射器喷嘴的直径,一、二级主喷嘴直径分别取得1.8mm和2.4mm;2)面积比对双级喷射器引射率和压升百分比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一级面积比的取值过低时双级喷射器会失效;3)等压混合段尺寸和等截面混合段尺寸对双级喷射器性能的影响都是比较小的;4)最后得到的双级喷射器最佳一、二级引射率值分别为:2.183和1.201。另一方面,对双级喷射器变工况条件(变背压、蒸发温度等)和变负荷(变制冷剂质量流量)的研究发现:1)两级联合时,各级有叁种运行方式:临界模式、亚临界模式和回流模式,但产生亚临界和回流模式的升压百分比范围不同;2)一级引射率主要受冷藏室和冷冻室蒸发温度变化的影响,而空调室蒸发温度对二级引射率的影响较大;3)一级一次流质量流量对一级引射率的影响较大,而二级一次流质量流量对二级引射率的影响较显着;4)双级喷射器级间压力都明显受到一、二级一次流质量流量影响,不过一级一次流质量流量取值不能过低,不然双级喷射器会失效。(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杜鹏飞[7](2019)在《冰箱用蒸发器换热性能和压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估不同工况下冰箱换热器的性能,以R134a为工质以开发的冰箱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为平台,研究不同工况下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压降。测试蒸发器为全铝翅片管式风冷蒸发器。实验研究的制冷剂质量流量范围为0.75~2.04g/s,蒸发压力为0.13~0.26Mpa,蒸发干度分别为0.2、0.3、0.4、0.5。实验表明干度和饱和压力对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和压降有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2期)

臧润清,王汉青,孙志利[8](2019)在《临界喷嘴式分流器改善冷库用翅片蒸发器性能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采用临界喷嘴式分流器的冷库用翅片蒸发器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在0、-4、-8、-12、-16、-18及-20℃七种不同环境工况下进行传热性能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采用气液分离式分流器、CAL分流器和文丘里式分流器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库温为0℃时,对应的翅片式蒸发器的制冷量和传热系数分别为8.5 kW和37.9 W/(m~2·℃),相比气液分离式分流器、德国CAL分流器、文丘里分流器其对应冷风机的制冷量分别提高了8.1%、17.4%和21.7%,传热系数提高了4.5%、13.9%和18.6%。库温为-18℃时,对应的翅片式蒸发器的制冷量和传热系数分别为5.5 kW和30.9 W/(m~2·℃),其对应的蒸发器的制冷量分别提高了7.2%、14.3%和18.7%。库温为-18℃时,对应的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0.9%、10.1%和13.2%。实验结论为有效提高翅片蒸发器性能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热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张伟龙[9](2019)在《泵辅助板式蒸发器环路热管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被认为在未来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而太阳能热水器作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也最具代表性的太阳能利用方式之一,在我国具有广大的市场。但是,传统太阳能热水器具有与高层住宅建筑结合差、系统易出现故障、对安装位置要求高等问题,影响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发展。本文以多孔泡沫金属铜作为毛细芯,无水乙醇作为工质,设计研制出一套泵辅助板式蒸发器环路热管系统,并搭建了实验台。在环路热管系统中引入微型辅助泵,旨在克服环路热管系统在低热流密度(如太阳能辐射弱)下无法启动的缺点。将此泵辅助板式蒸发器环路热管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平板式蒸发器作为太阳能集热器,可直接悬挂于室外墙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对安装位置的要求,可与高层住宅建筑一体化。本中在研究泵辅助系统热流密度、充灌率及泵功强度对系统运行及传热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对泵辅助系统与无泵辅助系统启动特性及稳定运行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热流密度较低时,泵辅助系统的启动时间较长且稳定运行时蒸发器温度较低,而当热流密度较高时,系统的启动较为迅速而且稳定运行时蒸发器温度较高。(2)当系统充灌率为55%时,无论热流密度是较低或是较高的情况,系统稳定运行时热阻及热效率均达到相对较优的状态,即热阻低、热效率高,因此,55%为此泵辅助板式蒸发器环路热管系统的最优充灌率。(3)本实验系统稳定运行时蒸发器温度会随泵功强度的升高而降低。系统在0.125 W/cm~2-0.5W/cm~2的热流密度范围内,20 W/m~2为系统的最优泵功强度值;系统在0.625 W/cm~2及0.75 W/cm~2热流密度情况下,17.5 W/m~2为系统的最优泵功强度值;系统在0.875 W/cm~2-1.25 W/cm~2的热流密度范围内,泵功强度在17.5 W/m~2-20 W/m~2范围时,系统运行均保持较优的状态。(4)无泵辅助系统需蒸发器内产生气态工质后才开始运行并进行换热,而泵辅助系统一经启动就开始运行并进行热量交换,且系统可以不受热流密度影响而运行,泵辅助系统整体热效率高于无泵系统,在热流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泵辅助系统更具优越性。当热流密度为0.25 W/cm~2时,泵辅助系统较无泵辅助系统热效率高22.1%,而当热流密度为1.25 W/cm~2时,泵辅助系统仅比无泵辅助系统高2.7%。(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4-01)

欧阳怀瀑[10](2019)在《R744/R290热泵系统用蒸发器性能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危机加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采取措施解决能源问题迫在眉睫。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比较高,而热泵系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建筑领域节能减排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工质的替代是热泵领域节能的重点,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混合工质在环保性和热物性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凸显。目前,针对混合工质热泵系统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工质的替代,而针对关键部件的开发研究很少。随着混合工质在热泵热水器方面应用范围的扩大,针对混合工质关键部件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环保混合工质R744/R290热泵系统用蒸发器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基于蒸发器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设计流程及方案,在设计工况下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后确立了最优方案。(2)建立蒸发器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对相同工况下实验数据和模拟计算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以及选用换热关联式对R744/R290的适用性。(3)用验证后的传热分析模型对蒸发器结构尺寸进一步优化,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模拟不同工况及参数对蒸发器性能产生的影响,并开发与本研究相关的蒸发器设计与模拟计算软件。基于开展的R744/R290热泵系统用蒸发器的设计及模拟研究工作,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不同设计方案传热系数、耗材及压降对比,组合式螺纹管高效蒸发器性能最优。(2)实验值与模拟值的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传热分析模型是准确的,选用的换热关联式对R744/R290适用。(3)在额定运行工况下,当两相区外管为(37)22*1mm,内管为(37)12.7*0.75mm;过热区外管管径为(37)25.4*1.3mm,内管管径为(37)12.7*0.75mm;管长为7.2m时蒸发器性能最优,相比套管蒸发器传热量提升了6.7%,冷重比提高了20.5%。(4)在选定工况下,随着水侧流量的增加或水侧入口温度的升高,传热量、传热系数均增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3-01)

蒸发器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果蔬预冷应用场合,本文提出一种冰浆式湿冷蒸发器,并将其应用于小型模拟冷库。采用娃娃菜为冷却对象,以库内温度和相对湿度为指标,改变填料类型(金属、塑料、纸质填料)和载冷剂(冰浆、冷水),在冷库空载条件下进行负载预冷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纸质填料的换热能力较塑料填料好;与冷水相比,以冰浆为载冷剂,预冷时间缩短了1/6并保持更低的库内温度,库内相对湿度稳定后均保持在90%以上;预冷后样品失重率较冷水的小0. 19%;冰浆式湿冷蒸发器可在冷库中稳定运行,且较冷水为载冷剂的湿冷蒸发器,可更高效地实现预冷过程的低温(3~6℃)高湿(>90%RH)环境,适用于果蔬预冷和保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蒸发器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窦伟,申江.冷库翅片管蒸发器性能测试实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9

[2].王子安,武卫东,余强元.预冷冷库内冰浆式湿冷蒸发器的性能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9

[3].张万新.探析内置长笛型套管一次节流深度对微通道蒸发器房间空调器性能的影响[J].中国设备工程.2019

[4].丁维婉.基于双级喷射器的双蒸发器喷射制冷系统及混合工质性能分析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5].段鼎立.微通道蒸发器强化传热性能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9

[6].温娜.多蒸发器制冷回路中双级喷射器的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

[7].杜鹏飞.冰箱用蒸发器换热性能和压降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

[8].臧润清,王汉青,孙志利.临界喷嘴式分流器改善冷库用翅片蒸发器性能的实验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19

[9].张伟龙.泵辅助板式蒸发器环路热管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9

[10].欧阳怀瀑.R744/R290热泵系统用蒸发器性能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6 制冷剂质量流量变化对蒸发器性能压缩机、蒸发器性能曲线及工况变...冷般器/蒸发器性能测试卖验系统结...压缩机与蒸发器的性能曲线图压缩机与蒸发器性能曲线2 层迭式蒸发器结构

标签:;  ;  ;  ;  ;  ;  ;  

蒸发器性能论文_窦伟,申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