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烟气论文_刘欣,梁梦洁,张承明,王晋,黄海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卷烟烟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烟气,卷烟,主流,成分,吲哚,有害,卷烟纸。

卷烟烟气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梁梦洁,张承明,王晋,黄海涛[1](2019)在《在线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卷烟主流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的简便快速检测,本文建立了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4种TSNAs含量的在线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通过碱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样品,基于该方法在线测定了8个烤烟型卷烟样品,并与气相色谱-热能联用法进行了结果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大简化前处理步骤,4种TSNAs在0.15~10 ng/mL内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9,检出限分别为0.03 ng/g、0.04 ng/g、0.03 ng/g和0.04 ng/g,在不同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2.4%~97.5%,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5%,重复性较好。该方法与气相色谱-热能联用法检测结果的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在95%置信概率下,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没有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朝章,严剑凡,钟家威,龚安达,张建平[2](2019)在《卷烟纸组分和罗纹对烟气有害成分及卷烟H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研究卷烟纸在降焦减害中的作用,制备了不同参数卷烟纸并制成卷烟,考察卷烟纸碳酸钙形态、粒径和质量分数,以及助燃剂酸根类型、助留剂质量分数、罗纹形式、罗纹深度和压纹方式8种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及危害性指数(H)的影响。结果表明:①8种卷烟纸设计参数的变化对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H值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②采用大粒径或液态碳酸钙或提高碳酸钙质量分数有利于降低HCN、巴豆醛和H值。③采用柠檬酸和酒石酸的卷烟纸,H值较低;卷烟纸助留剂质量分数对有害成分和H值无显着影响。④采用无罗纹卷烟纸有助于降低HCN、氨和苯酚的释放量及H值;在反压卷烟纸条件下,采用浅罗纹卷烟纸有助于降低苯酚和巴豆醛的释放量及H值;在深罗纹条件下,采用正压卷烟纸,有助于降低B[a]P和苯酚的释放量及H值。(本文来源于《烟草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史清照,柴国璧,汪军霞,刘俊辉,范武[3](2019)在《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酸味成分感官导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卷烟主流烟气总粒相物(TPM)中的酸味成分,利用凝胶色谱分离TPM,通过流份感官评价定位了酸味特征组分,利用GC/MS法分析出含15种化合物的酸味成分组群;测定了15种酸味成分的味觉阈值,考察了这些成分在12个牌号卷烟TPM中的分布特征和味觉活性值(TAV),明确了不同酸味成分的贡献度差异;通过卷烟注射加香评吸方式,明确了上述酸味成分在卷烟中的感官作用。结果表明:①该15种酸味成分均对卷烟味觉具有贡献,乙酸和乳酸对酸味的贡献最大;不同品牌卷烟间乳酸TAV的差异较大,人为调控因素较高。②部分酸味成分具有甜味及涩感表现。③施加酸味成分组群能够降低卷烟刺激性、改善余味,明显提高卷烟的酸味口感、甜香香韵及甜味口感。(本文来源于《烟草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鱼涛,张意,刘黎,蔡文建,陈霄[4](2019)在《卷烟烟气在口鼻暴露塔中颗粒物特征和总挥发性有机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烟气口鼻暴露体系中不同稀释倍数卷烟烟气颗粒物浓度、粒径分布特征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方法:由3模块组成最多可暴露60只小鼠的口鼻暴露系统每天3次连续5天测量不同稀释倍数下的4种卷烟烟气在暴露仓中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数量浓度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结果:4种卷烟烟气颗粒物数量中值粒径分布在100-700nm之间,颗粒物数量浓度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15倍稀释时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8.9%和15.2%,50倍稀释分别为13.4%和8.9%,100倍稀释时4.9%和9.4%;15倍稀释颗粒物数量浓度和TVOC浓度空间分布变异系数分别为6.4%和4.8%,50倍稀释分别为5.8%和2.9%,100倍稀释分别为3.8%和1.8%。结论:用50或100倍稀释比例动物吸入主流烟气颗粒物的粒径特征、数量浓度以及TVOC浓度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均可达到OECD测试导则的要求。(本文来源于《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郑丰,汪华,项磊,孔俊,胡永华[5](2019)在《钾钠含量对卷烟纸热分析参数及烟气常规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钾钠含量对卷烟纸热分析参数和烟气常规成分的影响,采用同步热分析仪获得了7种钾离子、钠离子含量不同的卷烟纸在氧化气氛中各失重阶段的热分析参数,并对其卷烟主流烟气中的常规成分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卷烟纸的热分解主要包括吸附水蒸发、纤维素热氧化分解、焦碳燃烧和碳酸钙分解等4个热失重过程;在卷烟纸中的柠檬酸根离子含量为0. 74%~1. 99%和钾钠离子总量为0. 38%~0. 99%范围内,卷烟纸中钾离子、钠离子含量的增加对主流烟气中水分无明显的影响,但其含量的增加会使总粒相物、烟碱、焦油和CO的释放量分别下降约0. 91、0. 14、1. 0和1. 7 mg/支。(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19年10期)

刘春奎,贾琳,闫启峰,王刘东,马俊桃[6](2019)在《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适宜性指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筛选出与卷烟感官质量密切相关的烟气主要化学指标用于计算适宜性指数,为评价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的适宜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2004—2017年254份卷烟样品烟气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卷烟样品烟气主要化学成分的数据分布及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得分的关系,采用指数和法计算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的适宜性指数。【结果】卷烟样品焦油量、一氧化碳量、烟气烟碱量和焦碱比的均值分别为11.49 mg/支、12.53 mg/支、0.97 mg/支和11.94,98.03%的卷烟样品焦油量≤15.00 mg/支,88.19%的卷烟样品烟气一氧化碳量≤15.00 mg/支,79.13%的卷烟样品烟气烟碱量为0.75~1.25 mg/支,焦碱比在10.00~14.00的样品占样品总量的81.89%。卷烟焦油量与一氧化碳量、烟气烟碱量和焦碱比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下同),焦油量与烟气烟碱量和一氧化碳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和0.759。感官质量得分较高(85分≤得分<95分)的卷烟样品,一氧化碳量和焦碱比相对较低、烟气烟碱量相对较高;得分较低(60分≤得分<75分)的卷烟样品,一氧化碳量和焦碱比相对较高、烟气烟碱量相对较低。卷烟烟气一氧化碳量和焦碱比与卷烟感官质量各项得分均呈极显着负相关,烟气烟碱量与卷烟感官质量各项得分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烟气一氧化碳量、焦碱比和烟气烟碱量与卷烟感官质量得分均呈线性回归关系。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选取烟气一氧化碳量、烟气烟碱量和焦碱比作为计算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适宜性指数的指标;采用指数和法计算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适宜性指数为83.10,与卷烟感官质量得分(85.72分)较接近。【结论】建立了一种以烟气一氧化碳量、烟气烟碱量和焦碱比为评价指标,计算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适宜性指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杨松,赵晓东,田海英,孙学辉,顾亮[7](2019)在《细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成分和5种关键烤甜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测定5种烤甜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分析方法,采用相同烟丝配方卷制细支和常规卷烟,考察细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常规与5种关键烤甜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差异。结果表明:①分析方法重复性、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好,适合于卷烟逐口烟气中5种烤甜香味成分的定量分析;②细支卷烟常规成分逐口释放量均低于常规卷烟,总粒相物(TPM)、焦油、水分的逐口释放变化幅度大于常规卷烟,烟碱变化幅度小于常规卷烟;③细支卷烟糠醇、5-甲基糠醛和3-甲基-2-环戊烯-1-酮的逐口释放量高于常规卷烟(除第1口外),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呋喃酮)和麦芽酚的逐口释放量略低于常规卷烟;抽吸中段细支卷烟糠醇和5-甲基糠醛的逐口释放稳定性优于常规卷烟,3-甲基-2-环戊烯-1-酮劣于常规卷烟,呋喃酮和麦芽酚差异不大;细支卷烟5种香味成分总量中糠醇和5-甲基糠醛所占比例高于常规卷烟,3-甲基-2-环戊烯-1-酮、呋喃酮和麦芽酚低于常规卷烟。(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田志章,李海霞,张春涛,吴若昕,李莉霞[8](2019)在《卷烟纸及烟丝钾钠比差异对卷烟主流烟气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添加于不同主体柠檬酸盐助燃剂的钾钠比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物质释放量影响的差异,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卷烟纸及烟丝中助燃剂钾钠盐实际含量进行测定,并研究比对卷烟纸及烟丝钾钠比对卷烟主流烟气的影响。结果发现,主流烟气烟碱量、焦油量及CO量均与卷烟纸钾钠比呈高度相关的幂函数关系,而与烟丝钾钠比相关性较弱。因此通过改变钾钠比对卷烟有害物质释放量进行调控时,应优先选择卷烟纸作为添加主体。(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9期)

迟广俊,柴国璧,李小斌,张启东,刘俊辉[9](2019)在《卷烟主流烟气中吲哚和3-甲基吲哚的香气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卷烟主流烟气中吲哚和3-甲基吲哚的香气作用,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吲哚和3-甲基吲哚的GC/MS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其在14个品牌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的质量分数以及在乙醇和叁乙酸甘油酯中的嗅觉阈值和嗅觉特征转变时的浓度;计算了14个品牌卷烟烟气粒相物中吲哚和3-甲基吲哚的香气活性值(OAV)。结果表明:①在乙醇和叁乙酸甘油酯中,3-甲基吲哚的嗅觉阈值均远低于吲哚,而在粒相物中二者的质量分数无数量级差异,因此3-甲基吲哚的OAV远大于吲哚。②二者在乙醇中的嗅觉阈值均明显低于各自在叁乙酸甘油酯中的阈值,其嗅觉特征均随浓度升高由花香变为粪臭气息。③吲哚、3-甲基吲哚对卷烟烟气香气均具有重要影响,且以3-甲基吲哚作用最明显。④吲哚、3-甲基吲哚在所考察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的质量分数远高于嗅觉特征转变时的浓度,但由于烟熏香的掩盖作用,烟气中二者的粪臭气息并不易被卷烟消费者感受到,其在口腔内的累积可能是造成卷烟长期消费者口腔具有异味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烟草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楚文娟,田海英,彭桂新,刘绍锋,高明奇[10](2019)在《基于卷烟材料参数的细支烟烟气有害成分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卷烟材料参数(滤嘴通风、滤棒压降、卷烟纸定量、卷烟纸透气度、卷烟纸助燃剂质量分数和卷烟纸助燃剂中钾钠比)对细支烟主流烟气焦油、7种有害成分、烟碱释放量及卷烟危害性指数(H)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结合正交设计法制备了50个卷烟样品,利用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基于卷烟材料参数的10个多因素预测模型,并根据统计学原理中交叉验证标准差(RMSECV)最小的原则筛选出最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0个模型的预测精度良好,平均预测相对偏差在3.11%~8.10%之间,且对不同卷烟材料参数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烟草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卷烟烟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进一步研究卷烟纸在降焦减害中的作用,制备了不同参数卷烟纸并制成卷烟,考察卷烟纸碳酸钙形态、粒径和质量分数,以及助燃剂酸根类型、助留剂质量分数、罗纹形式、罗纹深度和压纹方式8种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及危害性指数(H)的影响。结果表明:①8种卷烟纸设计参数的变化对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H值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②采用大粒径或液态碳酸钙或提高碳酸钙质量分数有利于降低HCN、巴豆醛和H值。③采用柠檬酸和酒石酸的卷烟纸,H值较低;卷烟纸助留剂质量分数对有害成分和H值无显着影响。④采用无罗纹卷烟纸有助于降低HCN、氨和苯酚的释放量及H值;在反压卷烟纸条件下,采用浅罗纹卷烟纸有助于降低苯酚和巴豆醛的释放量及H值;在深罗纹条件下,采用正压卷烟纸,有助于降低B[a]P和苯酚的释放量及H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卷烟烟气论文参考文献

[1].刘欣,梁梦洁,张承明,王晋,黄海涛.在线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J].分析科学学报.2019

[2].黄朝章,严剑凡,钟家威,龚安达,张建平.卷烟纸组分和罗纹对烟气有害成分及卷烟H值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9

[3].史清照,柴国璧,汪军霞,刘俊辉,范武.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酸味成分感官导向分析[J].烟草科技.2019

[4].鱼涛,张意,刘黎,蔡文建,陈霄.卷烟烟气在口鼻暴露塔中颗粒物特征和总挥发性有机物分析[C].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5].郑丰,汪华,项磊,孔俊,胡永华.钾钠含量对卷烟纸热分析参数及烟气常规成分的影响[J].中国造纸.2019

[6].刘春奎,贾琳,闫启峰,王刘东,马俊桃.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适宜性指数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9

[7].杨松,赵晓东,田海英,孙学辉,顾亮.细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成分和5种关键烤甜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差异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9

[8].田志章,李海霞,张春涛,吴若昕,李莉霞.卷烟纸及烟丝钾钠比差异对卷烟主流烟气影响[J].食品工业.2019

[9].迟广俊,柴国璧,李小斌,张启东,刘俊辉.卷烟主流烟气中吲哚和3-甲基吲哚的香气作用分析[J].烟草科技.2019

[10].楚文娟,田海英,彭桂新,刘绍锋,高明奇.基于卷烟材料参数的细支烟烟气有害成分预测模型[J].烟草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造纸法烟草薄片热裂解过程中糠醛的释...萃取条件对AS/SLSE提取卷烟烟气中...不会对卷烟烟气分析产生图3不同介孔...结构化网格质量在Fluent软件中,采用...一3叶的50%左右,不同掺配比例的烟草薄...添加MIP材料和NIP材料对卷烟烟气

标签:;  ;  ;  ;  ;  ;  ;  

卷烟烟气论文_刘欣,梁梦洁,张承明,王晋,黄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