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标定位论文_占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陆标定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精度,串口,单片机,船位,直线,罗经,位置。

陆标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占涛[1](2016)在《陆标定位在ECDIS实现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定位是航海实践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高精度的船舶定位有助于值班驾驶员时刻了解船舶所处的航行环境,监督航线的执行状况,从而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保障航行安全。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的出现给传统航海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研究将传统航海方法中的陆标定位在ECDIS上实现,既能满足IMO对ECDIS的性能标准要求,又能为ECDIS在国内的开发研究提供算法的参考与依据。本文从陆标定位的算法及定位的精度出发,对陆标定位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并在ECDIS上实现。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分为如下几部分:(1)方位和距离位置线及陆标定位船位误差的研究;(2)利用恒向线来代替船测岸的恒位线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单方位、两方位以及两距离定位,两条位置线交点即是最概率船位。对于叁方位定位,在非等精度条件下,利用交点权法处理误差叁角形来求得最概率船位,通过Matlab仿真不同权重系数下误差叁角形的重心、内心、斯坦纳点,综合分析得到求最概率船位最优算法。(3)利用实测数据,将数学模型计算出的船位与手工标绘船位进行比较分析,并用GPS船位对数学模型计算的船位进行验证。(4)采用VS 2013编程并在电子海图中加入陆标定位模块,将陆标定位系统在ECDIS中实现。(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6-05-01)

张长辉,赵柯,王雪晴[2](2014)在《一种改进型陆标定位系统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陆标定位,采用人工观测、手工绘算的方式,在纸制海图上标绘船位点。这样定位速度缓慢,精度不高,所得出的船位信息无法自动输入到ARPA雷达等现代导航设备中去进行辅助运算。本文提出将现有的陆标定位进行数字化改造,利用现代传感器与舰载电子海图技术相结合,研制出一种改进型的陆标定位系统,该系统的实现可以有效地解决船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导航定位问题。(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4年07期)

王则胜,魏旭冠,赵柯[3](2013)在《基于ECDIS的改进型陆标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利用沿岸水域导航定位物标多的特点,依据传统陆标定位原理,引入磁方位传感器、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等现代技术手段,设计基于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的改进型陆标定位系统。所设计的定位系统能将对沿海物标进行观测信息直接传递给ECDIS,通过所建立船位求解模型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直接在ECDIS上显示船位。经过沿海水域的海上实船实验,所建立的定位系统能较快地获得具有较高精度的船位,可成为小型船舶沿岸航行较为有效的定位系统。(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3年08期)

肖剑波,胡大斌,胡锦晖[4](2012)在《航行训练模拟器陆标定位功能的模拟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船舶航行操作训练实际,在视景仿真系统中开发陆标定位功能,介绍潜艇航行训练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针对某型船舶所用方位仪对陆标定位功能进行模拟罗经功能设计,基于GDI+的方式实现罗经的模拟开发。基于实际地形高程数据对地形场景进行建模,并依据电子海图等相关数据对助航标志和地貌特征等进行定位。通过实验比较分析,船舶训练模拟器中的方位定位结果符合真实地形数据,可以满足船员方位定位训练的需求。(本文来源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杭太贵[5](2012)在《航行中陆标方位定位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利用陆标方位定位观测船艇在航行中的位置,陆标方位定位误差主要是由于选择物标不正确,观测方法不正确,观测不同时引起的误差,磁罗经的器差,以及海图作业等引起的误差。通过分析这些误差的成因和应对措施,为我们海警船艇的定位精度提供了一些参考数据,进而增强船艇在航行中的安全系数。(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2年12期)

刘宁宾[6](2011)在《陆标方位定位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标方位定位是沿岸航行时常用的定位方法,可简便迅速地观测出舰船在航行中的位置。陆标方位定位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通过对误差成因和应对措施的分析,为提高定位精度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公安海警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胡德生,张天浩[7](2009)在《一种采用AT89C51的陆标定位模拟器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陆标定位模拟器系统,给出了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为了改善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定义了一种自定义协议的串口通讯协议;同时对常规的直线插补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此提高直线插补的精度。实际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微处理机》期刊2009年06期)

李启华,姚永辉,汤先拓[8](2009)在《利用船位线梯度进行陆标解析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利用船位线梯度,借助推算船位进行陆标解析定位的方法步骤,通过示例解释了解析定位过程,总结了该方法的应用注意事项和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刘小虎,李海林,谭笑[9](2009)在《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陆标定位模拟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陆标定位模拟器系统的设计,主要内容为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为了改善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定义了一种串口通讯协议;为了提高直线插补的精度,对常规的直线插补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际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09年02期)

胡青,倪德山[10](2001)在《陆标定位在可视化编程中的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了陆标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利用Visual Basic 语言友好的可视化界面,在二维空间内直观、准确、快速的给出了陆标定位在海图上的作图过程,并直观地得到最概然船位的坐标。(本文来源于《世界海运》期刊2001年03期)

陆标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的陆标定位,采用人工观测、手工绘算的方式,在纸制海图上标绘船位点。这样定位速度缓慢,精度不高,所得出的船位信息无法自动输入到ARPA雷达等现代导航设备中去进行辅助运算。本文提出将现有的陆标定位进行数字化改造,利用现代传感器与舰载电子海图技术相结合,研制出一种改进型的陆标定位系统,该系统的实现可以有效地解决船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导航定位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陆标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1].占涛.陆标定位在ECDIS实现方法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

[2].张长辉,赵柯,王雪晴.一种改进型陆标定位系统的研制[J].舰船科学技术.2014

[3].王则胜,魏旭冠,赵柯.基于ECDIS的改进型陆标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舰船科学技术.2013

[4].肖剑波,胡大斌,胡锦晖.航行训练模拟器陆标定位功能的模拟与实现[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5].杭太贵.航行中陆标方位定位精度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

[6].刘宁宾.陆标方位定位精度分析[J].公安海警学院学报.2011

[7].胡德生,张天浩.一种采用AT89C51的陆标定位模拟器的实现[J].微处理机.2009

[8].李启华,姚永辉,汤先拓.利用船位线梯度进行陆标解析定位[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9].刘小虎,李海林,谭笑.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陆标定位模拟器的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

[10].胡青,倪德山.陆标定位在可视化编程中的应用初探[J].世界海运.2001

论文知识图

陆标定位-M船位陆标定位常用方法示意...上位机软件流程图陆标定位的空间结构误差曲线图海上试验航行海区及计划航线海域陆标定位主界面

标签:;  ;  ;  ;  ;  ;  ;  

陆标定位论文_占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