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禅宗存在论之终极解密论文

李满:禅宗存在论之终极解密论文

摘要:禅宗存在论认为:假有不假,真空不空;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禅宗存在论认为:凡夫处于自蔽自障、自羁自役、自困自缚的生存姿态,禅者去蔽除障,解缚脱困,明心见性,处于大自在大自由的境界。禅宗存在论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整个世界及一切现象皆是心识所现之象。禅宗存在论上述观点得到了西方存在主义和现代物理科学的认同。

关键词:禅宗;存在论;终极解密

任何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存在论。存在论回答的是世界如何存在和人如何存在的问题。无论对于何种哲学体系来说,存在论都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禅宗来说也是如此。而古老的禅宗哲学存在论对于现代人具有极其重大的启示意义,所以值得深入探讨。

我们在教学中对时代背景的处理,看似无关宏旨,其实还是很重要的。要想恰当地处理好它,就要求教师对文本有清晰的认识,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有准确的把握,对文本所涉及的背景有确凿的分析,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教学的节奏。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从学生出发,从阅读的规律出发,从具体的文本特点出发,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一、世界如何存在

禅宗认为人分三类:凡夫、愚僧和禅者,即执迷不悟的普通人、执迷不悟的一般僧人和彻悟道谛的禅宗智者。这三种人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现存的一切,凡夫以为实有,愚僧以为假有,禅者以为妙有。所谓实有,即客观不易的实际存在。所谓假有,即虚幻不实的虚假存在。所谓妙有,即自然变化无穷的真实存在。

凡夫认为山河大地、草木鸟兽、人类族群、伦理秩序,皆为实有。也就是说,凡夫认为世界以非关人类意识和意志的客观实在形式存在着。禅宗称此为凡夫之见。

愚僧认为现存的一切纯属假象,山河大地、草木鸟兽、人类族群、伦理秩序,皆为假有。之所以称之为假有,其一,因为“诸行无常”;[1](P98)也就是说现存的一切都处于流转变化之中,其过去不存在,未来不存在,当下刹那刹那地正在变化为不存在;换言之,其过去空,未来空,当体即空,毕竟是空,故称之为假有;其二,因为“诸法无我”;[1](P99)也就是说,现存的一切都毫无独立自足性,必然为周围相关的其他东西所影响所制约所支配所左右;无独立自足性即如傀儡一般地存在着,故纯属虚假,是假有。禅宗称此为愚僧之见。

凡夫视现存一切为客观不易之实在,是执有。本属妙有,因执而死,成为实有。也就是说,宇宙万象本来自然鲜活而妙有无穷,因为凡夫的偏执,变化无穷的自然万象便沦落为顽固不化的僵死之物。

然而,禅宗进一步指出,假有不假,真空不空。这就将禅宗存在论与凡夫之见和愚僧之见的本质区别标志出来了。

为什么说假有不假?

假有是现象,真空是本体。一切现象皆源生于真空本体,又归灭于真空本体。一切现象皆本体所现之象,一切现象皆能够显现本体。因为假有必属真空本体所现之象,因为假有能够显现真空本质,所以说假有不假。也就是说,假有并非愚僧所认为的那样纯属虚幻。

为什么说真空不空?

唯一真实的东西属于绝对实体。绝对即唯一,唯一才绝对。既然真空是唯一真实的存在,那么,真空就是绝对实体。绝对实体(真空)必然无形无象、无性无状、无时空限定性、无现实规定性。具有形象、性状、时空限定性和现实规定性的东西必属相对有限存在。

总而言之,世界万象是人心所现之象,人不同,则其世界不同;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人与自己的世界是同构对应而相互生成的关系。所谓“境由心生,象乃心现。”凡夫成就凡夫的世界,凡夫的世界返身将其塑造成凡夫。愚僧成就愚僧的世界,愚僧的世界返身将其塑造成愚僧。禅者成就禅者的世界,禅者的世界返身将其塑造成禅者。

人类出世,自然混沌初开,则天人物我主客两分,由此二元对立,能所两分。人必自我中心而主观能动,混沌自然经由人为分别(意识测量),分门别类现象生焉,井然有序世界成焉。故曰,无人则无世界,是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3](P232)世界乃人类现象世界,是人类意识使之现象,世界是人心所现之象。没有人类意识,就没有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必然与使之显现出来的人类意识同构对应。所谓现实世界即向人显现为实在的世界,即由人类意识作用于对象,而对象向意识显现出来的世界。没有人怎么能有现实世界呢?没有人时,只有自然。自然属于绝对无限能动而无限可能性存在,属于非现实性存在。(对于常人而言,非现实性存在等于不存在。)

也就是说,假有不假,实为妙有;真空不空,本属实体。

禅宗所谓真空到底是什么东西?真是“玄之又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老子对此解释得最明白。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P1)禅宗这个玄之又玄的真空,就是老子所谓的“众妙之门”。众妙之门就是道。道就是绝对实体,就是唯一真实存在的东西。道就是无限能动性而无限可能性之实体。道是生生不息而灭灭不已的绝对实体。宇宙万物源出于道又归灭于道。道就是众妙(宇宙万物或一切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物)出入的真空之门。

俗话说,眼乃心之窗。

禅宗所谓真空即指自然变化。自然变化就是绝对实体,一切因自然变化而生,又因自然变化而灭;一切源生于自然变化,又归殒于自然变化;一切因自然变化而有,又因自然变化而空。这就是禅宗所说的:一切过去空,未来空,当体即空;一切源于空,归于空,毕竟是空。所以说禅宗之“空”即自然变化,自然变化即“空”。因为自然变化是唯一恒常不变的存在,所谓“一切皆变,唯变不变”;这一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的自然性就是绝对实体,就是禅宗所谓真空。

二、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

佛学与禅学都认为世界乃人类现象世界,并不是非关人类的客观存在。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3](P232)也就是说,整个世界及一切现象与人的心识(意识)密切相关,世界万象是人类心识所现之象。

世界万象是人心所现之象,也就是说,世界是人类现象世界。人不同,则其世界不同。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人与自己的世界是同构对应而相互生成的关系。

例:浙教版八上《3.3一元一次不等式》课时1。A班学习过程:先复习引入一元一次方程,利用类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比较一元一次不等式与方程的差别,引出如何求解不等式,与方程求解过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合作探究:例:尝试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4x<10(2)-2x≥1.2。引导学生利用数轴去解决如何解不等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又可以让学生直观看到不等式解与方程解的区别。

“我把所有的俸禄都交给你,一定不娶小老婆。”李公甫嘴笨,为人也粗糙,憋了半天也只说得出这么一句话。此时的许姣容也是个羞涩的姑娘,只把头微微一点,脸却红得醉人。也不知是烛光照的,还是嫁衣衬的。

天道自然,自然天道;道即自然,自然即道。自然即变化,变化乃自然。道法自然,“一切皆变,唯变不变。”禅理自然,“一切皆空,唯空不空。”所以说,真空不空。

凡夫之眼精明锃亮,世界在他看来是由分门别类而界限分明的事物构成的。禅学认为,是凡夫的分别心导致其世界以分门别类的形式呈现。愚僧之眼混茫一片,世界在他看来,空空如也而了无一物。禅学认为,是愚僧的枯空心导致其世界以空空如也而了无一物的形式呈现。

禅者秉承自然本真之性,自然无为,弃绝造作。禅者自然无心,纯任自然;也就是顺其自然,随缘任运。因此,禅者眼见的世界万象自然本色、自然纯净、自然变化、自然鲜活、自然而然、绝迹人为。

枯空,指枯槁死寂而顽固不化之空。真空,指自然变化而妙有无穷之空。自然本真之性,即六祖惠能所谓“自性”,自性即自然性,即自然大化性,即自然而然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4](P17)禅者自然无心,是说禅者既无凡夫执有之心,也无愚僧执空之心。

执迷不悟者与彻悟道谛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有执,后者无执;前者自我中心偏私执著,后者自然无我无私无偏。禅学认为有执皆妄,无执为真。

禅宗认为,“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皆属真理;因为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所以现存的一切皆属假有;因为现存的一切皆虚幻不实,所以唯有“空”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也就是说“假有必真空,真空必假有”。至此为止,禅宗之见与愚僧之见似乎并无二致。

愚僧视现存一切为虚假,是执空。本属真空,因执而死,成为枯空。也就是说,自然变化所环绕的真空轴心本属生生不息之绝对实体,因为愚僧的偏执,便沦落为枯槁死寂而顽固不化之虚空。

为了建设一支高效廉洁的监管队伍,局党组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首位,突破性地开创了党风廉政建设全程记实工作程序。3年来,全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5.8万余件,无一名干部职工发生违法违纪行为。局党组把“不看文凭看水平、不看学历看能力、不看年龄看本领”作为用人原则,努力培养各方面工作的业务尖子和复合型人才,带动了整个队伍的风清气正,争先创优,以及执法能力、执法水平的稳步提升。

禅者了无所执,妙有即真空,真空即妙有。也就是说,禅者顺其自然而绝无偏私执著,宇宙万象便在禅者眼中显露自然鲜活而妙有无穷的自然本色;自然变化所环绕的真空轴心便在禅者心中显现生生不息而灭灭不已、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的自然本性。

在凡夫愚僧看来,有无色空,二元对立。唯禅者明白,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

何为妙有,何为真空?《佛学大辞典》道:“非有之有曰妙有,非空之空曰真空。”[注]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C%9F%E7%A9%BA%E5%A6%99%E6%9C%89.妙有,即自然变化无穷之有(实有,即固执不变之有);真空,即自然变化无穷之空(枯空,即死寂固执之空)。有,因自然变化无穷而化为无有(故曰妙有非有);空,因自然变化无穷而化为万有(故曰真空不空);有与空因自然变化而相互转换,相互生成,恒常变化,永无止息。故曰: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真空妙有,二者同体,相生相成,圆融无二。

自然本来面目,本无所谓假有,亦无所谓枯空。自然本来面目就是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真空妙有而妙有真空;一切由无而有,又由有而无;自然变化无极,有无相生相成。凡夫、愚僧自我中心而偏私执著,因此悖离自然而陷于人为造作。顽固不化之有和枯空死寂之空皆属人为造作所成之物。故曰:有执皆妄。

凡夫所见皆实有,愚僧所见皆枯空;因其自我中心而偏私执著所以然也。禅者所见无非妙有,而妙有即真空,真空即妙有;因其无我无私、自然无为、自然无心、无偏无执所以然也。

1196 Time and dose effects of AKT inhibitor GSK2141795 on apoptosis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Huh7

三、禅宗存在论与西方存在主义

禅宗认为,佛是大觉者,人是未悟佛;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佛与常人的区别只在觉悟与否。正如惠能所说:“不悟时,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5](P90)然而,古往今来,得道成佛者总是凤毛麟角。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在于,人有与生俱来的毛病。此毛病就是自我中心而偏私执著,自以为是而敝帚自珍,画地为牢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坐井观天。用禅宗术语来说就是,人有“我执”而“法执”。[1](P102)这毛病将人人本来具足的佛性(自性)遮蔽了。这也叫做人的自蔽自障、自羁自役、自困自闭。这也叫做人性的自我异化。

前述凡夫、愚僧都属于众生,都有“我执”而“法执”的毛病。禅宗的人生存在论的核心理论就是“明心见性”,正如惠能所言:我宗门下“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5](P78)

所谓明心,就是将遮蔽人心的各种尘障去除,使人心敞亮透明而一尘不染。所谓见性,就是让人本来具足的佛性(自性)豁然无蔽而敞然全显。明心见性,就是解除人为执著,去除自蔽自障。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则人心与佛性无间无隔,同体合一,是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也就是得道成佛了。明心见性,也就是人从病患存在状态达到健康存在状态,就是人从人为造作状态达到自然本真状态,也就是人从为物所役、为欲所羁、为情所困的存在状态到达独立自主自由自在的存在状态。

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与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的去蔽”一理相通。

禅宗认为佛性与生俱来而人人具足。惠能将佛性称之为自性。自性即自然性、自然大化性、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无限能动而无限可能性。[4](P17)

人是自然的产物,故本来具足自然性。自然性就是自然大化性,自然变化将一切融入自然大化洪流,故曰自然大化性。自然变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永无止息,故曰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无限能动而无限可能性。

所谓绝对,是说彼时没有人与自然相对而立,也不存在由人类意识分别而产生的诸种二元对立现象构成的现实世界。所谓无限能动,是说自然变化无穷无极无限。所谓无限可能,是说自然变化无限多样无所不能。

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认为,同样的情况在西方早已发生。

存在主义理论中有个核心范畴叫做“存在”。“存在”在海德格尔理论中属于绝对实体,或曰绝对无限存在。他的“存在”相当于禅宗的佛性,属于绝对无限能动性和绝对无限可能性本体。

海德格尔认为自亚里斯多德以来,西方人就渐渐遗忘了存在,而执着于存在者。或者说,西方人因为执着于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用他的话来说,存在是“能是”,存在者则是“所是”;“能是”本身不是任何“所是”,而所有的“所是”皆源于“能是”。“能是”是无限能动性和无限可能性存在,而“所是”则是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人执著于存在者,意味着人执著于相对有限现实性,从而丧失了自身本来具足的无限能动性和无限可能性;意味着人为物所役,为欲所羁,为情所困,为外力他人所制约、支配和主宰,意味着人异化为物。人由此丧失了能动的自由无限性,而堕落为被动的现实有限性。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的遮蔽”。

存在的遮蔽的发生是必然的。存在作为无限可能性,必须进入现实有限性而通过存在者体现出来。而存在者一旦生成,作为有限现实性,便必然遮蔽作为无限可能性的存在。存在的遮蔽发生在人身上,同时也发生在物身上,它意味着物被异化为有限的有用之物或人的物欲之符号。

禅宗同样有这种看法。在禅宗看来,佛性蒙尘不仅发生在人身上,也发生万物之上。当纯净的佛性被人欲的尘埃所蒙,万物便都暴露在人欲的目光之下,成为仅仅满足人欲的有用之物,从而丧失了万物本来具足的天然本真性和无限可能性。当本心去蔽、佛性显现时,万物澄明于佛性本心的朗照之下,万物便豁然显现其本来具足的自然大化性、无限能动性、无限可能性。恰如禅宗《祖堂集》所言,“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注]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15206336082321748.html.这样一来,人与万物都拂去尘蔽而佛性显现,回归了自身本来具足的自然性、自然大化性、无限能动性和无限可能性。

明心见性即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的去蔽”。存在的去蔽,就是存在不被存在者所遮蔽。不被存在者所蔽有双重意思:其一,人超越自身的有限现实性而回归本来具足的无限可能性。其二,对象世界也摆脱有限功用性而回复本来具足的无限可能性。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人不为物欲所困,物不为人欲所染。人明心见性,则万物返璞归真,自然鲜活,重现无限能动性和无限可能性。

建邺区已连续七次被评为中国会展名区,2018年会议展览数量增加至2000余场,为建邺发展带来大量的人才流、商品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树立了“大美河西、锦绣建邺”的良好形象。以会奖旅游刺激国际化要素集聚。抢抓会奖行业发展机遇,整合辖区内展馆、高端酒店、旅行社、景点等资源,利用国际博览中心、奥体中心以及江苏大剧院等多个优质会场资源,成立建邺会奖旅游联盟,并出台配套奖励政策,做好组织和财政保障。

就人而言,存在的遮蔽意味着人以非本真的存在方式存在着,存在的去蔽意味着人重归本真的存在。所谓本真的存在,即人按照自己的自然本真的意愿处事为人。所谓非本真的存在,则是从众随俗,拘限于现实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本真的自我完全被外在规范消解,被外境他人同化,人的一切所作所为都顺从于那个无名称的“他人”,因而完全丧失了自主性、自由性。

海德格尔所谓本真的存在,实质上就是按照人的本体论的至高存在的样子而存在。那一至高的存在就是能动的无限可能性和无限自由自主性。这一至高的存在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存在,而正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本性,是人与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在海德格尔看来,物是被动的有限现实,人是能动的无限可能。人必须是能动的无限可能,否则与物便没有根本的区别。

海德格尔认为,无限可能性要显示自身、证明自身,就必须进入有限现实;而一旦进入有限现实,也就不是无限可能了。因此只有当有限现实呈现为一个永恒生成变化之进程时,它才显示着自身的无限可能。而永恒生成变化之进程,只能是不断地扬弃既成的现实而趋向应成之未来。

海德格尔认为,人若要体现出能动的无限可能,就必须不断创造更新,不仅不能为外力他人所役,即使对自己的创造物也不能执着固置,同时也不能执着固置于自己的既成状态。否则,便即时丧失了能动的无限可能性,异化为物,堕落为物了。在海德格尔看来,一切已成的,都是存在者;都是必须不断超越的东西。只有作为不断超越自身的现实性存在,人才是永恒的无限能动性和无限可能性的存在。

这就是禅宗存在论与海德格尔存在论共同的意旨。这也是古老的禅宗哲学所蕴含的重大的现代意义之体现。有证据表明,海德格尔上述观点源于古老的东方智慧。早在20世纪初叶,日本的铃木大拙等禅学大师就已经将禅宗学说带到欧美,在欧美学界引起极大兴趣。

在康熙的晚期,花鸟题材只是初现端倪,并没有成为时代主流,仅仅只是起到了给花蕊点缀一下的作用。到了雍正时期,粉彩瓷到达了技术的高峰期,作为粉彩的主要题材的花鸟更是成为最常见的粉彩作品。

四、禅宗存在论与现代物理学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3](P232)是禅宗存在论的根本性论断。认为整个世界及其全部现象都是人心所现之象,认为没有人及人类的心识活动,就没有世界乃至构成世界的一切现象,这不是纯粹的主观唯心主义吗?

禅宗存在论观点与牛顿经典物理学格格不入。然而,被现代物理科学颠覆的却是牛顿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被现代物理科学证明的则是禅宗的存在论。以至于现代物理学界盛传一句名言:“每当我们以为有了新的发现,却总是看到佛教圣人早已在路口等着我们。”[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03/00/35919193_709379657.shtml.

没有人就没有世界,这其实是不言自明的事实。没有人的世界无法想象,不可思议;因为无论是想象还是思议,都是人类意识活动。换言之,世界是人类想象和思议的产物,世界是人类现象世界。

未有人类,一片混沌,绝对自然,自然绝对。自然存在属于绝对无限能动性存在、绝对无限可能性存在,故而,自然不属于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人类的世界必属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自然存在属于非时空定域性存在,换言之,自然存在属于绝对时空性存在,也就是无在而无所不在,无时而无时不至的存在。人类的世界必属时空定域性存在。

天然秉赋而本来具足的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无限能动而无限可能性,在人进入现实生存环境之时必然发生变异。人进入现实生存环境就意味着从绝对无限存在境域踏入相对有限存在境域。相对有限存在境域,即人与他人外物相对而立的存在境域。在此境域中,人必然以自我为中心,确立自我目标,凡事以我为主,追求自我欲望和情感的满足。殊不知恰恰因此而陷入了为物所役,为欲所羁,为情所困,为外力他人所影响、制约、支配和主宰的境地。这也就是自性的蒙尘,也就是本来具足的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无限能动而无限可能性的迷失。

自然存在是绝对无限可能性存在,也就不是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现实世界必然属于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存在物皆具有性质、相状、时间位置和空间处所等现实规定性,属于时空定域性存在。没有性质、相状、时间位置和空间处所的现实规定性的东西,就不是现实存在的东西。自然存在恰恰是没有性质、相状、时间位置和空间处所等一切规定性的东西,而是无在而无所不在,无时而无时不至的存在,所以自然是非现实性存在、非定域性存在。也就是说,自然存在属于绝对无限能动而无限可能性存在。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纤维素酶添加量、料液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辣椒粒度、表面活性剂类型和表面活性剂添加量这7个因素对提取辣椒碱、辣椒二氢碱及辣椒红色素含量的影响。

一切现象皆属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绝对实体(真空)必属无限能动性而无限可能性存在。所谓无限能动性是指,真空本体具有生生不息而灭灭不已的性质。所谓无限可能性是指,真空本体变化无穷而无不可能。绝对实体(真空)是无限能动性而无限可能性存在,所以其必非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而一切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必然源生于绝对实体(真空),一切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必然是无限能动性而无限可能性之绝对实体的产物。换言之,一切现象必属真空本体所现之象,真空本体必然假借万有来显现自身。真空本体是一切现实现象之本源,所以说,真空不空。

现代物理科学的发现支持了上述禅宗哲学的观点。

现代物理学研究发现,根本不可能存在非关于人类意识的现实性存在物。任何东西,只是在被人类意识测量之时,才由绝对无限可能性存在转换生成为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未经人类意识测量的东西,量子力学称之为几率波。几率波属于无限能动而无限可能性存在。几率波的概念意味着,粒子(现实性存在物)可能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出现,粒子最终在何时何地出现,以何种时空形式成型(成为现实性存在物),有赖于对其进行测量的人类意识。

如前所述,禅学认为自然存在属于非时空定域性存在,或曰属于绝对时空性存在,也即无在而无所不在,无时而无时不至的存在,即绝对无限能动而无限可能性存在。量子力学所谓几率波属于自然存在。

步骤5 使用PI算子依次判断各栖息地,随机产生Kim,Kim∈{1,2,3},若rand<λj,Kim成立,则该栖息地选为迁入栖息地;依次判断各栖息地,随机产生Kem,Kem∈{1,2,3},若rand<μj,Kem成立,则该栖息地选为迁出栖息地;依次判断迁出栖息地的若rand

几率波即自然混沌未开之存在,是天人物我主客混沌一体之存在。当人类意识异军突起,混沌初开,天人主客物我一分为二,相对而立。

1.2 材料 选择山东威海洁瑞医用有限公司提供的24G×19 mm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6 cm×7 cm 3M含碘敷贴。

对象未被意识测量之时,是物质几率波。意识未启动测量程序之时,是意识几率波。两种几率波其实为一体,是混沌未分之存在,正是意识启动导致混沌初开。在意识启动测量的瞬间,意识几率波凝聚而转化生成为具体的现实性意念,物质几率波则坍缩而转化生成为具体的现实性存在物。

换言之,意识未启动测量时乃量子意识流。未遭遇意识测量时,对象乃量子物质流。主客二者同为一体,同为量子几率波。当意识启动测量时,意识自我中心,意念成型,意志指向确定,目标明白确定,即无意识量子几率波转化生成为有意识量子光束,启动测量,射击物质几率波,物质几率波发生波包坍缩,绝对无限可能性存在由此转换生成为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物。人类现实世界即由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物构成。故曰,世界乃意识所现之象,世界乃人类现象世界。

凡是人类已知的世界,都是人类意识测量而给予其定性、定量、定时空境域之现实性现象构建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常人所谓的现实世界。凡是人类未知的境域,都是混沌未开的量子几率波充斥的绝对无限能动而无限可能的存在境域。惟有经由人类意识测量,绝对无限可能性存在才会转换生成为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人类所谓现实世界,必属经由意识测量而由无限可能性存在转换生成而来的相对有限现实性存在。正因为如此,禅学认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3](P232)也正因为如此,量子力学认定现实世界及一切现实存在物都是人类意识测量的产物。

古人云:“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注]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A%E4%B8%8B%E5%9B%9B%E6%96%B9/10944701?fr=aladdin.没有人立于其间,既没有上下四方的分别,也没有往古来今的分别,只是一片混沌。也就是说,没有人连时间空间都不存在,现实世界当然就不存在。此说与现代宇宙物理学家的观点不谋而合。恰如霍金在《生命的意义》这篇讲演中所说:“人类是高度复杂的生物机器,行为举止全根据自然法则。大脑得以创造并延续人的意识,有赖于奇妙的神经元互动网络,而人的意识创造了外在世界的三维模型,这种最适模型就是我们所谓的现实。这种现实的范围,比日常生活中周遭所见还要广大。当我们探索宇宙时,我们认知中的现实世界拓展得愈来愈大。我们回顾过去,一直到宇宙自身的起源,这一切,这整段137亿年的宇宙历史,都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模型。”[6](P34)

2.3.1 CHE情况及多因素分析:在368例参加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糖尿病患者中,CHE的发生率为20%,其中,农村患者家庭CHE发生率为81%。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CHE的影响因素,解释变量包含:患者的社会人口经济学特征、疾病严重程度、医疗费用支出等。回归结果见表4,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组患者家庭CHE发生的概率都低于对照组,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发生CHE的概率也依次降低。

毫无疑问,在霍金看来,常人所谓的现实世界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整整137亿年的宇宙历史都是人类意识的产物,“都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模型。”也就是说,现实世界和现实性存在的事物是不可能存在于人类意识之外的。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Actively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Liu Changsong

图3为设计线宽为100 μm,方阻数为20的NiCr薄膜电阻的实际线宽。由图3可见,制备的薄膜电阻的线宽精度≤±5%。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问题的关键不是从现实存在论中剔除人类意识,而是如何正确地认识人类意识在现实世界的生成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运用人类意识去发现无限深广的自然的奥秘。禅宗关于佛性的净用和染用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地认知人类意识和正确地运用人类意识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不过,这已经属于笔者另文要讨论的主题了。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2]沙少海.老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3]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李满.禅宗佛性论之终极解密[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4).

[5]金刚经·坛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6]霍金.生命的意义[G]//名人传记2016(1).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6.

TheFinalAnsweroftheZen’Ontology

LI Man

(School of Literature,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2,China )

Abstract:Zen ontology holds that the existence of false is not false,and the existence of true is not empty;A vacuum is a subtle being.A subtle being is a vacuum.According to the existence theory of zen Buddhism,ordinary people are living in the state of self-covering,self-enslavement,self-embarrassment and self-bondage.Zen ontology holds that the whole world and all phenomena are phenomena of mind awareness.The above views of zen ontology have been accepted by western existentialism and modern physical science.

KeyWords:Zen;Ontology;the final answer

中图分类号:B9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02(2019)01-0049-06

收稿日期:2019-01-11

作者简介:李 满(1953—),男,安徽太平人,教授,主要从事佛教禅宗研究。

责任编校:谢闰根

标签:;  ;  ;  ;  ;  ;  ;  ;  ;  ;  ;  

李满:禅宗存在论之终极解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