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读后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读后感

◆郑金涛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64100

在追求质量和效益的素质教育时代,教师要掌控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课堂,《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采用生动的事例、明确的方法、实用的技巧告诉我们:学生的课堂表现决定学生成绩,学生的学习行为改善后,成绩与各方面能力才会提高;优秀的教师是积极热情的,足以触碰学生的心灵并影响他们的未来。

一、教育践行者——教师,要使自己更具亲和力

翻开第1节:热情地与学生打招呼。从教10余年,教师意识形态上的“老”已经无声潜入,不愿意和学生打招呼,认为学生理应和老师主动打招呼的想法有点“根深蒂固”。在去教室的路上,脚步匆匆;走上讲台,嘹亮地起立、坐下,然后是铿锵有力的讲解;下课后,匆忙回到办公室。常常叹气:人老了,微笑少了,不愿意和学生聊天了。

同组老教师说:学生喜欢年轻的老师。课堂上,年轻教师的热情洋溢是一种激情,学生会传递这种激情,转化为学习的内动力。多说的一句激励性的话,可能和课堂教学没有关系,但是,这却能够使学生精神焕发,信心倍增。

轻声细语不是老师不严格,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滋润心田的教化。课前一句:上节课的知识理解了吗?老师讲的快不快?老师哪些地方还需要重点强调一下?问一位同学也好,问全班同学也好,体现得是老师的“低姿态”,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

亲爱的,让我们靠近些,让我们心灵共振,敞开心扉,用你的热情感染学生,用你的行动告诉学生,我爱你们。

二、心理暗示和肢体语言,无声胜有声

第17节,“切忌在课堂上情绪失控”,看到这个标题,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发脾气的时候也不少见,过多的是责备和批评。看了本书后,感觉自己做得明显不足,何必不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到自己做得不好,而懊悔不已。

每当与学生发生矛盾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对学生的信任,信任学生内心的善良,相信他们对老师的敬意,相信他们这样做一定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一个好的例证,效果远大于苛刻的批评和指责,利用身边的发生的事,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吸取教训,向学生证明你是真正关心他们的。

人怕比较,当有一种信息传递我们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潜意识里就会产生一种冲动,我们要利用这种心理规律,多展示好的,不提差的,这终暗示更具杀伤力。

看完本书,我产生一个想法,课堂伸出你的大拇指。表扬可以是口头上的,可以是文字的,平淡的数学课堂没有优美的音律,没有精美的诗篇,让学生感知的就是枯燥的数学知识。走到学生的身旁,拍拍做的好的同学的肩膀,伸出拇指,这种“肯定”倍于老师言语上的表扬。

三、师生沟通,容易被忽视的家校交流

在学生卷子上写几句温馨的话,谈谈阶段性的学习感受,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教师的情真意切。但是,我们的管理是双方面的,家长不知道我们做过什么和做了什么,家长更不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三方面的紧密结合是新时期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给家长写一张“快乐小纸条”吧,或许我们老师很少有这样做。发个短信,谈谈孩子的在校生活,交流一下孩子的情感变化,因材施教,也是不错的方式。俗话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既然我们看到了好的想法,我们也要实行。学生的卷子有教师的评价,学生的卷子也可以有学生的感受,也可以有家长的评价。三方自然形成良性互动,针对性强,教师评价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学生看到教师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何乐而不为。

让学生给家长也写一张小纸条吧,我们的学生在校时间非常长,亲子互动的机会很少,作为教师,提供一定的空间让孩子主动和家长交流,也是家校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不要吝惜你的话语,表扬常挂嘴边

关注并表扬学生的良好表现。您做到了吗?

十七、八岁的孩子性格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叛逆心”极强,不会轻易地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如果老师经常发掘和揭发学生的“瑕疵”,那给孩子灌输的就是如“我毛病很多”这样的不健康心理。反而,学生得到的信息是我经常得到表扬,表现很好的正面信息,那学生会更加注重自身的形象,向良性发展。

记得有一次听课,老师提问题,一个学生回答的解题方法不好,并且几乎无法解答习题。但是,老师板演后说了一句话:有办法总比没有办法好。尽管学生当时已经感觉这个习题这样做可能解不出来,但是老师的一席话,暗示了其他同学,也鼓励了这个同学。听课的老师在课后评课时都很受启发。

五、领会每个方法,贵在坚持

我一直认为,书不在于读的多少,关键在于是没有领会其深层含义。50个方法很多,但是我们要学会分类思考。比如生活中的:用你的热情感染学生、让课堂充满欢笑、轻声细语,好吗、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照亮学生的梦想,这些都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用心的教师,要让学生胸怀理想,有追求。

老一辈教育家教育我们:教师需要终身学习,苦练内功。在科技和信息异常丰富,传播渠道高速、快捷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通过读书来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教育内涵。

书,就是一面镜子,读书富脑,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拓展我们学到的,让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标签:;  ;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读后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