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阻尼橡胶论文_杨军,张保生,李斌,唐军辉,王雪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阻尼橡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尼,橡胶,支座,丁基橡胶,酚醛树脂,模型,丁腈橡胶。

高阻尼橡胶论文文献综述

杨军,张保生,李斌,唐军辉,王雪飞[1](2019)在《酚醛树脂种类及用量对天然橡胶/溴化丁基橡胶高阻尼胶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酚醛树脂种类及用量对天然橡胶(NR)/溴化丁基橡胶(BIIR)高阻尼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采用热塑性烷基酚醛树脂203的胶料相比,采用热反应性辛基酚醛树脂HY-2045的胶料的硫化速率较快,邵尔A型硬度和拉伸强度较高,拉断伸长率略低,有效阻尼温域较宽;随着热反应性辛基酚醛树脂HY-2045用量的增大,胶料的有效阻尼温域呈现变宽的趋势,但高温区域(>0℃)的阻尼性能呈现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11期)

本刊编辑部[2](2019)在《一种高阻尼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授权公告号:CN 107337814B授权公告日:2019年8月9日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张保生、李斌、唐军辉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尼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原料及其用量为:橡胶100,极性填料20~75,氧化锌3~10,硬脂酸1~5,防老剂3~8,增塑剂5~20,硫黄1~4,促进剂CZ1~3,抗硫化返原剂0. 2~2,受阻酚和(本文来源于《橡胶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游元明,陈雪峰,魏威,李宇飞,倪志博[3](2019)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高阻尼橡胶隔震结构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断层地震动因其具有短持时、大幅值和长周期速度脉冲等特点,对建筑结构的破坏作用更加显着。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作为一种新型的隔震支座,添加了大量高阻尼材料,可以耗散更多的地震能量,在隔震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研究高阻尼橡胶隔震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有着较大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文章首先探讨了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然后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用SAP2000软件模拟双折线力学模型,建立高阻尼橡胶隔震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近断层与远场地震作用下的基底剪力、楼层位移、楼层加速度等结构响应。结果表明高阻尼橡胶隔震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比远场地震作用要大。(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9年04期)

刘用奇[4](2019)在《考虑高阻尼橡胶支座及近海隔震桥梁性能劣化的全寿命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桥梁设计理念只考虑初始建设时的抗震性能,而忽略服役环境因素作用导致的抗震性能退化问题。近年相关研究中,主要研究墩柱劣化对近海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尚未考虑支座劣化对其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某近海高阻尼隔震桥梁为研究对象,考虑高阻尼隔震支座以及桥梁墩柱劣化,对比分析了单独考虑墩柱劣化、高阻尼隔震支座劣化以及墩柱和支座共同劣化叁种劣化工况下隔震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此外,基于性能的概率地震分析方法,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对隔震桥梁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到墩柱、支座等构件的全寿命周期内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成果可为已建隔震桥梁全寿周期内抗震性能的评估、监测、维修、加固策略提供依据,同时,可为新建隔震桥梁基于LCCA抗震设计理念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给出了桥梁墩柱不同腐蚀电流密度的函数模型、钢筋均匀锈蚀和坑蚀的直径退化模型、钢筋屈服强度退化模型以及混凝土退化模型。同时,考虑了氯离子扩散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模拟获得桥梁墩柱钢筋在不同腐蚀环境下的初始锈蚀时间。(2)参考课题组对高阻尼橡胶支座进行的人工加速劣化干湿循环试验,对得到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及非线性拟合,提出了高阻尼橡胶支座在海水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劣化时变模型。(3)研究墩柱截面的时变抗震能力(包括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延性),得出了全寿命期内墩柱截面弯矩-曲率关系。此外,根据材料时变参数,更新有限元模型,分析对比不同构件单独劣化和共同劣化下,桥梁地震响应在服役期内的时变规律。同时,考虑到超烈度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分析隔震桥梁在E2地震、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时变规律。(4)考虑了桥梁结构和地震动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方法对试验参数进行试验设计,利用Sap2000对试验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出各构件响应结果最大值,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设计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多项式回归拟合,可得到桥梁结构双响应面模型,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验证响应面模型及各参数的显着度。(5)通过Design-Expert软件绘制各构件响应值的二维响应等高线图和叁维响应曲面图,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各试验参数对响应值的影响。在桥梁结构双响应面模型的基础上,以及给定各构件的损伤指标,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模拟获得全寿命周期内易损性曲线。(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27)

郑宁[5](2019)在《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在海洋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劣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强,大量高技术、高投入及大跨度的跨江河海的大桥先后建成。跨海大桥的出现将大大减少沿海重点城市之间的燃油损耗和出行时间,对促进沿海两地经济发展、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平衡区域经济等起着关键作用。在冬季严寒且冻融交替的北方地区,跨海大桥除了受到自重、上部活载、海浪、海流、潮汐、风等各类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其耐久性外,还会遭受到冷冻融化循环作用对跨海桥梁的结构及隔震支座的影响。在海蚀环境和冻融环境综合影响下的跨海大桥,桥梁结构出现保护层脱落、钢筋锈蚀、混凝土损伤开裂等腐蚀损害情况远比内陆环境下的桥梁结构严重。国内外对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耐久性研究集中在支座的热氧化、徐变以及高阻尼橡胶材料方面,且研究范围多针对内陆地区桥梁而使用的高阻尼橡胶支座,对海洋环境下桥梁用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劣化研究较少。在冻融循环交替的冬季环境下,沿海桥梁结构使用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与桥梁主体结构一样,共同受到海水环境下冻融循环的交替作用,因此,对海洋环境冻融循环作用下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劣化性能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成果对高阻尼橡胶支座在近海桥梁工程的应用推广、跨海桥梁全寿命性能评价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基础。本文以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及同批生产加工的高阻尼橡胶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渤海湾冬季实际环境和试验室现有的实验条件,参照国内外关于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橡胶支座劣化性能的相关研究,对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及高阻尼橡胶材料开展试验室人工加速海水冻融循环试验。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根据跨海桥梁用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在渤海湾的实际海洋环境和冻融循环气候条件,参考相关文献,分析渤海湾冻融循环实际环境与试验室人工加速冻融循环试验的内在联系,拟定试验室人工加速冻融循环试验方案及试验工况。(2)对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和高阻尼橡胶材料同步进行试验室人工加速海水冻融循环试验,定期测定了高阻尼支座和高阻尼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了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与高阻尼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随海洋冻融循环作用时间过程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公式拟合,得到高阻尼橡胶材料及支座在海洋冻融循环作用下性能劣化时变规律,提出橡胶材料时变本构模型参数,以供工程实践参考。(3)对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利用本文拟合得到的橡胶材料的时变本构模型参数,建立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有限元模型,进一步计算分析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性能随海洋冻融循环作用下时间变化规律,并与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在海洋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最后综合分析海水冻融循环作用下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劣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张煜敏,翁光远,代建波,石韵,朱熹育[6](2019)在《梁桥高阻尼橡胶支座的减隔震效果与优化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阻尼橡胶支座(HDR支座)以其无污染、高阻尼比的优点在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广,其在地震履历中表现出了优良的减隔震性能。为了得到HDR支座在梁式桥中的优化配置方案,以连续梁桥为实例,结合超越概率水平为63%、10%、2%的地震波对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对板式橡胶支座及不同组合高阻尼橡胶支座的隔震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高阻尼橡胶支座比板式橡胶支座的隔震效果更好;过渡墩处采用滑动支座会削弱过渡墩的地震分担比,而滑动支座的位移量远超过连续墩处,使得全桥各墩的荷载分配不均。全桥均采用HDR支座时过渡墩及连续墩的荷载分担比相对合理,且高阻尼橡胶支座能够在地震中发挥较好的减震耗能作用。(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02期)

王斌仓,石广田,和振兴,陈罄超,周华龙[7](2019)在《填充高阻尼材料增强网孔式橡胶弹性垫板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刚度和阻尼是影响轨下弹性垫板减振性能的重要参数。针对一种新型网孔式橡胶弹性垫板,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刚度和阻尼特性,以及网孔中填充高阻尼材料对垫板阻尼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沟槽式弹性垫板,网孔式弹性垫板具有更大的弹性,阻尼比略大,内部应力分布均匀,应力较低;在网孔中填充高阻尼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垫板的阻尼比,改善垫板内部应力分布,还可通过改变填充物饱和度调整弹性垫板的垂向位移量,使垫板适用于多种刚度要求的轨道系统,拓展垫板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张菊辉,陈杨,姚兆玮[8](2019)在《高阻尼橡胶支座隔震桥梁简化力学模型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阻尼橡胶支座作为隔震支座具备承载能力、恢复力和阻尼(吸收能量)叁位一体的功能。以某一采用高阻尼橡胶支座进行隔震的规则连续梁桥为例,进行简化力学模型动力学分析。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双质点简化力学模型,并与SAP2000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简化力学模型的可行性与计算精度。结果表明:简化力学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计算出隔震桥梁的响应幅值;在相同地震波作用下,简化力学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基本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并与有限元分析模型结果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1期)

雷拓,张永旺,杨永睿,曹国绒[9](2018)在《高阻尼隔震支座复合橡胶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丁腈橡胶(NBR)与溴化丁基橡胶(BIIR)两种基体橡胶共混,制备了可用于建筑高阻尼隔震支座的NBR/BIIR复合橡胶材料。采用流变仪、万能试验机及动态机械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橡胶材料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低硫高促硫化体系的复合橡胶材料具有较好的硫化平坦性。由于热力学不相容性和两相硫化速度的差异,导致两相的交联密度不同及界面结合力弱,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BIIR含量的增加,tanδ-T曲线出现两个峰值且分别向更低温和更高温方向外延,大大扩宽了复合材料的有效温域,当共混物NBR/BIIR的比例为30/70时,有效温域达85.60℃。采用热空气老化实验方法进一步研究表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下降不明显,具有良好的抗老化稳定性。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制备建筑高阻尼隔震支座复合橡胶材料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毛怀源,李秀地,许珂,刘佳鑫[10](2018)在《高阻尼橡胶的动态压缩性能及其应变率相关的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阻尼橡胶的动态压缩性能及其应变率相关的本构模型,应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对高阻尼橡胶试样进行冲击压缩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高阻尼橡胶体现了明显的超弹性特征,在500/s到5 200/s的大应变率范围内,高阻尼橡胶具有明显的应变率相关性,相同应变条件下,应变率越高,应力值越大。考察几种常见超弹性本构模型对试验数据的拟合情况,并选取拟合最优的本构模型,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常吻合,研究结果为高阻尼橡胶在抗爆炸、抗冲击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8年10期)

高阻尼橡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授权公告号:CN 107337814B授权公告日:2019年8月9日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张保生、李斌、唐军辉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尼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原料及其用量为:橡胶100,极性填料20~75,氧化锌3~10,硬脂酸1~5,防老剂3~8,增塑剂5~20,硫黄1~4,促进剂CZ1~3,抗硫化返原剂0. 2~2,受阻酚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阻尼橡胶论文参考文献

[1].杨军,张保生,李斌,唐军辉,王雪飞.酚醛树脂种类及用量对天然橡胶/溴化丁基橡胶高阻尼胶料性能的影响[J].橡胶工业.2019

[2].本刊编辑部.一种高阻尼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J].橡胶科技.2019

[3].游元明,陈雪峰,魏威,李宇飞,倪志博.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高阻尼橡胶隔震结构的响应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

[4].刘用奇.考虑高阻尼橡胶支座及近海隔震桥梁性能劣化的全寿命抗震性能分析[D].广州大学.2019

[5].郑宁.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在海洋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劣化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9

[6].张煜敏,翁光远,代建波,石韵,朱熹育.梁桥高阻尼橡胶支座的减隔震效果与优化配置研究[J].灾害学.2019

[7].王斌仓,石广田,和振兴,陈罄超,周华龙.填充高阻尼材料增强网孔式橡胶弹性垫板的性能[J].铁道建筑.2019

[8].张菊辉,陈杨,姚兆玮.高阻尼橡胶支座隔震桥梁简化力学模型动力分析[J].机械强度.2019

[9].雷拓,张永旺,杨永睿,曹国绒.高阻尼隔震支座复合橡胶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8

[10].毛怀源,李秀地,许珂,刘佳鑫.高阻尼橡胶的动态压缩性能及其应变率相关的本构模型[J].当代化工.2018

论文知识图

减隔震支座试验前高阻尼橡胶支座一览图高阻尼橡胶支座实物图高阻尼橡胶片试样内置式高阻尼橡胶减振器示意图高阻尼橡胶支座极限破坏图

标签:;  ;  ;  ;  ;  ;  ;  

高阻尼橡胶论文_杨军,张保生,李斌,唐军辉,王雪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