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风送喷雾机论文_李杰,赵纯清,李善军,陈红,丁淑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果园风送喷雾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雾滴,果园,苹果园,靶标,风箱,流体力学,喷头。

果园风送喷雾机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赵纯清,李善军,陈红,丁淑芳[1](2019)在《基于CFD果园风送式喷雾机雾滴沉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制应用于柑橘园施药的风送式喷雾机,并基于CFD建立喷雾机雾滴运动轨迹及沉积模型,考察该喷雾机雾滴沉积特性及送风方向对雾滴沉积的影响。根据喷雾机尺寸参数,建立喷雾流场二维模型,并确定DPM模型参数,模拟获得距喷头不同距离的垂直截面上雾滴沉积量。试验结果显示:在距喷头1.0 m的范围内,雾滴沉积特性与试验结果相符,且在1.0 m范围内,送风角度的增加对雾滴飘移影响较小,随着与喷头距离的增大,送风角度对底部雾滴飘移损失的影响逐渐加剧;在距喷头1.0 m范围以外,雾滴沉积特性与实际试验结果偏差较大,但雾滴沉积量随与喷头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少的规律是一致的。(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2](2019)在《果园风送式喷雾机的结构原理和使用维护》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果园机械化开始于机械植保,果园植保是各项果园管理作业中机械化水平最高的。近些年来,背负式喷雾喷粉机、便携式脉冲烟雾机以及一些先进的自动化喷雾施药器械逐渐在果园中得到应用,果园风送式喷雾机即是其中之一,如图1所示。(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机》期刊2019年05期)

贾晓曼,张勇,门兴元,李丽莉,翟浩[3](2019)在《果园风送式喷雾机在矮砧苹果园的应用与喷施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综合评价3WG-1200A型风送式果林喷雾机在现代矮砧栽培苹果园的应用与喷施效果,本试验对该喷雾机在苹果树体上、中、下不同冠层(2.0、1.5、1.0 m)以及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的雾滴密度、覆盖率及雾滴粒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树体上的雾滴密度为每平方厘米166.99个,雾滴覆盖率为48.23%,雾滴粒径为138.63μm;雾滴密度和覆盖率在树体上、中、下冠层的变化趋势一致,上部冠层与中部冠层差异不显着,但均高于下部冠层,而树体不同冠层的雾滴粒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雾滴覆盖率和粒径在树体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的变化趋势一致,中和东方位的数值最高,其次分别为北、南和西方位。本试验表明,3WG-1200A型风送式果林喷雾机在现代矮砧苹果园中的雾滴特性符合病虫害防治要求,可为矮砧苹果园中施药器械的应用及改进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宋雷洁,李建平,杨欣,王鹏飞[4](2020)在《塔型风送式果园喷雾机风场参数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风送式果园喷雾机对宽行密植果园的病虫害防控具有及时性、机动性,能够实现高效轻简化作业。为此,针对3WFXT-400塔型风送式喷雾机存在顶部风场气流小致使药液雾滴不能到达果树冠层顶部等问题,对塔型送风装置导流板4和导流板5的长度、安装角度等参数应用STAR CCM+软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β_4=β_5=40°、l_4=250mm、l_5=200mm时,v_4=15.246m/s、S_4/S=0.065%,v_5=17.719m/s、S_5/S=0.265%,塔型送风装置顶部风场气流均匀,可使药液雾滴均匀附着于果树枝叶。(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20年04期)

杨风波,张玲,薛新宇,金永奎,陈晨[5](2018)在《果园风送喷雾机气助式喷头风力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直筒型气助式喷头风力性能较弱的问题,结合单点风速测试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一种"尾部先收缩后扩张"气助式喷头的尾部参数对风力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雷诺平均N-S(Navier-Stokes)方程及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ε湍流模型,建立了该型喷头的流场计算模型,基于风速测试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其次,通过数值计算对比了两种喷头的风力性能,结果表明,在进口参数总压105 600 Pa、静压105 200 Pa时,本文所提喷头出口平均风速是直筒型喷头对应值的1.36倍。为了研究尾部参数(收敛段内缩长度、扩张段高度)对本文所提喷头风力性能的影响,以数值计算、Opt LHD(Optimal latin hypercube design)试验设计、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为理论基础,构建了风力性能参数的代理模型,出口端流量、平均风速的代理模型R2分别为0.983 54、0.987 28,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喷头风力性能预测,指导参数科学配置。基于代理模型,对喷头风力性能参数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及单目标优化,随着扩张段高度、收敛段内缩长度的增大,出口端平均风速均呈现下降趋势,而流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扩张段高度、收敛段内缩长度取值为1.08、5.39 mm时,出风量达到最大值0.017 9 kg/s;而两值分别取0、0 mm时,末端平均风速达到最大值67.9 m/s。针对末端流量、平均风速相互矛盾的问题,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得到了喷射性能参数最优Pareto解集,为气助式喷头与果园间的优化匹配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翟长远,赵春江,Ning,Wang,John,Long,王秀[6](2018)在《果园风送喷雾精准控制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果园风送喷雾技术与装备正在朝着精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果园喷雾控制对象主要为喷施药量和风力供给量,二者需要协同精准调控,其按需调控的前提是果园靶标精准探测。该文从果园靶标探测方法、喷施药量控制方法、风力调控方法 3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基于光电感知、超声波传感、激光雷达、图像、光谱和电子鼻技术探测果树位置、冠层外形轮廓、冠层体积、冠层内部结构、枝叶稠密程度、病虫害程度等特征信息的技术方法;分析了喷施药量调控方法中管道总药量控制方法在管道设计、混药方式、药液流量控制策略方面技术和产品化上取得的巨大突破,以及喷头药量独立控制方法研究方面获得的大量成果;综述了果园风送喷雾风速风量需求理论原则、风场雾场建模方法、风力调控方法与调控装备研究进展,指出了其基本理论原则、建模调控方法等科学问题还有待深入探索。同时,还分析了目前研究在果园靶标探测方法、喷施药量调控方法和风送喷雾风力调控方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冠层稠密程度和病虫害程度高效感知方法探索、靶标风力需求普适模型构建、风场建模风力按需调控方法研究和精准喷雾技术与系统集成开发。最后指出了果园风送喷雾精准控制方法未来发展方向:1)果园靶标冠层枝叶稠密程度和病虫害程度在线探测方法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2)果园风送喷雾风速风量供给需求理论原则、风场快速模拟仿真和风力调控方法与装备是未来重要研究方向;3)随着高新科技的涌现,科研院所和公司有望在果园喷雾药量和风力调控系统优化设计及精准喷雾机系统集成研发方面获得更大发展。(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翟长远,徐莎,John,Long,李瀚哲,张波[7](2018)在《果园风送喷雾机的改进设计与喷雾高度调控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第一代果园喷雾机存在的风箱角度不能电动控制且调节精度不高、传动装置设计欠合理和体积偏大等问题进行改进,并建立喷雾高度调控模型,为新一代果园喷雾机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喷雾机导流风箱的固定方式、传动方案和通过性能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喷雾沉积分布试验及数学方程拟合,建立沉积分布重心高度、喷雾宽度与风箱角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与改进前相比,该喷雾机不仅支持风箱角度电动精确调控,而且其理论功耗还减少了8%,长度尺寸减小了32.6%。风箱旋转角度对喷雾机尺寸影响的测试结果表明,旋转角度对风箱组宽度有一定的影响,旋转角度为最大值30°时风箱组宽度最大,为0.95m,但仍然小于喷雾机轮距1.0m;风箱旋转角度对喷雾机高度基本没有影响。改进后的喷雾机喷雾沉积分布试验表明,风箱与铅垂线夹角分别为0°,15°和30°时,喷雾沉积分布重心高度分别为1.14,1.55和2.20m,70.7%的药量分别垂直集中分布于0.72~1.56,1.15~1.94和1.71~2.69m,拟合得到的沉积分布重心高度、喷雾宽度和风箱角度之间的数学方程均为线性方程,其R2值分别为0.982和0.996。【结论】改进后喷雾机支持喷雾高度电动精确调节;所建立的喷雾高度智能调控模型可为果园喷雾机的改进完善提供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9期)

李建平,王利源,汪强,王鹏飞,杨欣[8](2018)在《果园风送喷雾机应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适宜范围适于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或经间伐改造乔砧稀植的苹果园,地势平坦,有通行机耕道路。二、结构和工作原理1.结构组成。风送式喷雾机一般由机架、风机、液泵、喷头、药箱、导流罩及传动系统等零部件组成,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液泵可采用隔膜泵或柱塞泵。喷嘴产生的雾滴分布在风扇形成的空气流之中,并由气流将雾滴送到树冠的各个部位。2.药液雾化原理。果园风送(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18年08期)

曲峰,盛希宇,李熙,张俊雄,李伟[9](2017)在《3WZF-400A型果园风送喷雾机改进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3WZF-400A型果园风送喷雾机通过安装直线导流板引导了气流速度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轴流式风送喷雾机农药浪费以及防治效果差的问题,但仍无法使靶标区域的气流速度分布与作物冠层轮廓匹配。本文以计算流体力学为手段,对该型喷雾机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设置不同数量和角度的短导流板进一步引导喷雾机气流场,并建立了对应的气流速度场分布模型。通过对比选取最佳的改进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与喷雾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短导流板数量为2,喷雾机导流板角度组合为45°、15°、-15°和5°,且风机风速为20 m/s时,在靶标处的气流速度分布能够与作物冠形轮廓匹配,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喷雾机实际气流速度场的分布。在此基础上以雾滴覆盖率为指标评价了改进设计后的喷雾机喷雾性能,并与改进前的喷雾机喷雾性能作对比,结果表明雾滴能够在垂直平面内按照作物冠形合理分布。(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7年S1期)

丁天航,曹曙明,薛新宇,丁素明[10](2016)在《风送式果园喷雾机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现阶段果园施药装备与技术落后的状况,介绍国外先进的风送式果园施药技术与设备。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果园喷雾机的结构特点及施药性能,归纳我国机具在风力导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总结风送式果园喷雾机上风机的选择要求及导流装置对施药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应用在果园喷雾机上先进的施药技术进行归纳;也提出促进我国果园施药装备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及建议,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铺垫。(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机化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果园风送喷雾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果园机械化开始于机械植保,果园植保是各项果园管理作业中机械化水平最高的。近些年来,背负式喷雾喷粉机、便携式脉冲烟雾机以及一些先进的自动化喷雾施药器械逐渐在果园中得到应用,果园风送式喷雾机即是其中之一,如图1所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果园风送喷雾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杰,赵纯清,李善军,陈红,丁淑芳.基于CFD果园风送式喷雾机雾滴沉积特性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9

[2]..果园风送式喷雾机的结构原理和使用维护[J].现代农机.2019

[3].贾晓曼,张勇,门兴元,李丽莉,翟浩.果园风送式喷雾机在矮砧苹果园的应用与喷施效果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9

[4].宋雷洁,李建平,杨欣,王鹏飞.塔型风送式果园喷雾机风场参数优化设计[J].农机化研究.2020

[5].杨风波,张玲,薛新宇,金永奎,陈晨.果园风送喷雾机气助式喷头风力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8

[6].翟长远,赵春江,Ning,Wang,John,Long,王秀.果园风送喷雾精准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8

[7].翟长远,徐莎,John,Long,李瀚哲,张波.果园风送喷雾机的改进设计与喷雾高度调控模型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李建平,王利源,汪强,王鹏飞,杨欣.果园风送喷雾机应用技术[J].农业知识.2018

[9].曲峰,盛希宇,李熙,张俊雄,李伟.3WZF-400A型果园风送喷雾机改进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7

[10].丁天航,曹曙明,薛新宇,丁素明.风送式果园喷雾机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果园风送喷雾机末速度计算简图型悬挂式果园风送喷雾机悬挂式果园风送喷雾机低矮型自走式果园风送喷雾机传动...果园风送喷雾机置换原则计算简...传统果园风送喷雾机

标签:;  ;  ;  ;  ;  ;  ;  

果园风送喷雾机论文_李杰,赵纯清,李善军,陈红,丁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