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中学历史课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谈“中学历史课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李素兰宿宝谊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262100

摘要:历史课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必备的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和阵地。本文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历史课教学能力培养

清朝大教育家梁启超曾说: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到结果的方法去教人。也就是说,我们作为教师最要紧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各种基本能力。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更是历史课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那么,中学历史课教学中怎样加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呢?结合教学实践,我想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纵向和横向能力的培养

历史是前后承接、相互联系的,所以不能把历史孤立起来分析,要引导学生将历史事件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纵向分析,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深化认识、学好历史。例如,在复习《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二、三次技术革命时,可以按照这三次技术革命的时间先后,对它们的背景、经过及影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这样不但使学生弄清楚了三次技术革命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而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技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通过比较加深了学生对三次技术革命的理解,认清了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到计算机时代的经过。

历史是纵横交错的,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横向比较能力,只有引导学生从纵横的方面对历史进行分析比较,才能更好地掌握历史。所谓横向比较就是让学生把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分析,找出异同,深化理解。例如,在学习“8世纪中期的阿拉伯”时,知道它横跨欧亚非、国力强盛,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横向联系:这个时期的中国是怎样的?学生可联想到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开元盛世,处于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昌盛时期。通过这样横向比较,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当时的经济文化是居于世界前列的,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抽象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所谓抽象,就是在头脑中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区分开来,抽出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的过程。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按照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我在讲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提供了这样一组材料让学生思考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期间:①工业生产锐减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人数多达五千万;②农产品过剩,农民大量破产;③贸易遭到严重打击,贸易额减少了百分之六十五;④垄断资本家为保持高额利润,维持垄断价格,大量毁灭工农业产品。在学生对以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我引导他们把经济危机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通过这种具体的分析、综合、抽象的过程,学生不但掌握了经济危机的概念,而且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提高。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共性结合起来、联系起来的思想过程。例如,在讲解“西汉前期的社会经济”这一问题时,我提供了以下材料供学生分析:汉高祖时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来的田宅;把因饥饿卖作奴隶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规定十五税一,使劳动人民得到一些土地和劳动时间。学生看完上述材料后,我适时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回答:统治阶级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学生在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后很易答出:统治者之所以要采取这些措施,是想尽快恢复和发展被战争破坏了的社会生产力。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信息化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必备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如讲中国现代史民族大团结内容时,为了给学生一个总体印象,我把教学内容归纳为六个知识要点精讲:1.我国的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特点;2.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3.少数民族对经济、文化发展和祖国统一的贡献;4.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6.新中国积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从复杂多样的历史材料中概括提炼重点知识,一目了然,又能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阐述自己观点,突破了定式思维的框框,极大地帮助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为了能合理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全员学生参与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合作学习成为了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针对教学内容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了《“七七事变”研究》这一研究性课题。根据大家的兴趣,学生自行组建四个研究小组,组成总课题下的四个子课题组,分别是《“七七事变”发生的背景》、《“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对侵华日军的反抗斗争》、《“七七事变”对中国时局的影响》、《“七七事变”对国共关系的影响》。同学们通过讨论,各小组自己确定研究方向,分工合作,查找资料,撰写论文。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会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认识重大的历史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而且也使学生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积极进取、自主探索、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标签:;  ;  ;  

我谈“中学历史课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