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巴音凹陷论文_李友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宗巴音凹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盆地,白垩,地层,油气藏,特征,蒙古,古生物。

宗巴音凹陷论文文献综述

李友强[1](2013)在《宗巴音凹陷叁维区下白垩统查二段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成藏条件、典型井解剖等多方面对宗巴音凹陷查二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查二段主要发育构造油藏,同时也发育岩性构造及构造岩性油藏。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控制,其次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富集程度。(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3年03期)

李友强,李珂[2](2013)在《蒙古国宗巴音凹陷叁维区下白垩统沉积相》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国宗巴音凹陷总体勘探程度及认识程度较低。应用叁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对宗巴音凹陷叁维区下白垩统沉积相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宗巴音凹陷下白垩统经历了断陷和拗陷2个完整的演化阶段。受区域构造背景影响,研究区查二段、下宗巴音组上段及上宗巴音组主要发育辫状河叁角洲沉积,下宗巴音组下段及中段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沉积。总体来看,研究区湖盆水体经历了由浅—深—浅的变化过程,相应形成了辫状河叁角洲前缘和滨浅湖、半深湖—深湖、辫状河叁角洲前缘以及滨浅湖的相序组合,物源主要为西部的宗巴音低凸起。辫状河叁角洲前缘亚相为该区有利沉积相带;宗巴音构造及宗巴音东构造为有利的勘探区带。(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3年02期)

左胜利,张艳青[3](2010)在《蒙古国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钻井液施工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国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钻井液施工方面主要问题有上部地层白垩系上统多松散流沙层,易冲蚀坍塌;白垩系下统上宗巴音组多软泥岩,易缩径,中部地层白垩系下统下宗巴音组有多层较厚泥页岩、油泥岩,极易发生掉块,主要问题是下宗巴音组地层泥岩微裂缝吸水裂胀,造成井壁坍塌等复杂情况。针对上述情况,在本地区选用了具备很强抑制防塌能力的钾基聚合物防塌钻井液体系,对应不同地层特点采取了相应强化措施。(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0年23期)

郭亚俊,赵志刚,胡金堂,周一平,宋社民[4](2009)在《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构造发育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宗巴音凹陷隶属于蒙古国东戈壁盆地中部坳陷,是在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凹陷,盆地类型属于反转型断坳迭合盆地,其发育演化以早白垩世的断陷盆地为主体,经历了断陷沉降、断陷反转、坳陷沉降和坳陷反转4个发展阶段。其中,在晚白垩世末的坳陷反转阶段,宗巴音断层沿弧形断面左旋走滑使早期的宗巴音同沉积斜坡带被改造成逆掩断鼻带,凹陷现今的"叁隆夹两洼的五分构造格局"最终定型。宗巴音凹陷和二连盆地诸凹陷一样,是东北亚裂谷盆地群的组成部分,但其大地构造环境更靠近蒙古弧形构造的弧顶,处于东部伸展构造样式与西部压缩构造样式的过渡区,因此其构造特征与二连盆地的富油凹陷相对比,既有相似性又有所不同:二者具有相似的构造发育史、相似的复杂内部构造和北东—北北东向为主的断裂构造体系;但盆地类型和发育期、凹陷结构和构造格局、局部构造的成因和形成时间均有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09年02期)

刘传鹏,查明,李晓清,林承焰,樊德华[5](2009)在《蒙古国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油气资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宗巴音凹陷是蒙古国东戈壁盆地的主要生油凹陷,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高,近期在宗巴音凹陷内的勘探开发异常活跃。随着钻井工作量的增加及地质研究的深入,宗巴音凹陷油气资源的基础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综合运用各种地质资料,首次采用盆地模拟的方法对宗巴音凹陷的油气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宗巴音凹陷下宗巴音组下段"特殊岩性段"为很好的烃源岩,下宗巴音组中、上段烃源岩为中等烃源岩,查干组及上宗巴音组烃源岩为中等—差烃源岩。宗巴音凹陷石油资源总量为8814×104~11017.5×104t,天然气资源量为17.3×108~27.6×108m3;上宗巴音组沉积期是主要生烃高峰期,中央带南段与西北斜坡带是主要的油气源区。(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09年01期)

朱本华,赵玉华,彭波[6](2008)在《宗巴音凹陷地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国宗巴音凹陷带是世界上较早发现油田的陆相沉积区,其发育地层与我国二连盆地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对该区的岩石地质特征、生物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对区域地层进行对比研究,指出古气候和古生物环境对该区地层特征的影响。研究将对该区油气预测以及相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08年09期)

王春田[7](2003)在《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构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宗巴音凹陷及其周边地区约3000km~2共7个构造层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二连盆地的富油凹陷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宗巴音凹陷的构造特征、构造发育史、以及构造对沉积发育和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完成了相应的地层等厚图,对其中的四个层进行了区域成图。与此同时,利用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特征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宗巴音凹陷的地震和钻井资料,对东戈壁盆地和宗巴音凹陷的区域构造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3-06-30)

宗巴音凹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蒙古国宗巴音凹陷总体勘探程度及认识程度较低。应用叁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对宗巴音凹陷叁维区下白垩统沉积相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宗巴音凹陷下白垩统经历了断陷和拗陷2个完整的演化阶段。受区域构造背景影响,研究区查二段、下宗巴音组上段及上宗巴音组主要发育辫状河叁角洲沉积,下宗巴音组下段及中段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沉积。总体来看,研究区湖盆水体经历了由浅—深—浅的变化过程,相应形成了辫状河叁角洲前缘和滨浅湖、半深湖—深湖、辫状河叁角洲前缘以及滨浅湖的相序组合,物源主要为西部的宗巴音低凸起。辫状河叁角洲前缘亚相为该区有利沉积相带;宗巴音构造及宗巴音东构造为有利的勘探区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宗巴音凹陷论文参考文献

[1].李友强.宗巴音凹陷叁维区下白垩统查二段成藏主控因素分析[J].内江科技.2013

[2].李友强,李珂.蒙古国宗巴音凹陷叁维区下白垩统沉积相[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

[3].左胜利,张艳青.蒙古国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钻井液施工工艺[J].才智.2010

[4].郭亚俊,赵志刚,胡金堂,周一平,宋社民.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构造发育特征研究[J].中国石油勘探.2009

[5].刘传鹏,查明,李晓清,林承焰,樊德华.蒙古国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油气资源评价[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

[6].朱本华,赵玉华,彭波.宗巴音凹陷地层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7].王春田.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构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宗巴音凹陷叁维区查二段沉积时期...宗巴音凹陷构造带划分收稿日期...一g宗巴音凹陷布格重力异常图蒙古国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构...万利特凹陷与宗巴音凹陷地质剖...一7东戈壁盆地中部坳陷地表露头分布图

标签:;  ;  ;  ;  ;  ;  ;  

宗巴音凹陷论文_李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