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截线论文_张华,陶若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短截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带,变换器,天线,波导,线性化,毫米波,角形。

短截线论文文献综述

张华,陶若燕[1](2019)在《V波段波导短截线带通滤波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和分析了V波段E面波导短截线带通滤波器。利用E面波导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通带-阻带特性与矩形波导的高通特性相结合,将波导短截线带阻滤波器嵌入WR-15矩形波导中,设计具有高阻带抑制性能、过渡边带陡峭、宽阻带范围的V波段宽带带通滤波器。采用"场"、"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的带通滤波器,仿真与测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经测试实现了18%的1 dB带宽,在50.0~57.8 GHz通带内插入损耗≤1 dB,阻带频率58.9 GHz处抑制为43.6 dBc。(本文来源于《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张才发[2](2018)在《短截线和插入线在短波天线阻抗匹配中的组合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调配两副短波天线为实例,就如何选择并组合运用短截线(联合线)、插入线进行天线阻抗调配,特别是应用插入线调配双频如何确定插入点和插入线长度,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推导、计算,对类似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声屏世界》期刊2018年S1期)

金豪权,许高明,黄季甫,张杰[3](2018)在《基于开路短截线相位补偿的模拟预失真电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单路并联式模拟预失真电路,其可调性不高,对功率放大器的叁阶交调改善量也非常有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用开路短截线进行适当相位补偿的S波段模拟预失真电路。该模拟预失真电路使用肖特基二极管产生叁阶交调信号,通过改变开路短截线的长度,来调整基波信号与叁阶交调信号的相位差,使它的特性跟功率放大器的特性相反,从而抵消功放的叁阶交调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在3.5 GHz的AB类功放的1 d B压缩点处,加模拟预失真电路后,叁阶交调量改善了约34 d B。(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席斌,李元新,朱峰,龙云亮[4](2017)在《斜短截线微带漏波天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斜短截线连续分布的斜短截线微带漏波天线。天线由均匀分布在传输线一侧的14根斜短截线组成。本文给出了斜短截线微带漏波天线传播常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吻合;仿真、制作并测试了天线模型,其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一致。随着工作频率的增加,传播常数中的相位常数逐渐增加,天线主波束可以实现由79°到28°的前向扫描。(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10-16)

王旷,李元新,庄宪宏,龙云亮[5](2017)在《前后向扫描的周期性交错短截线漏波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周期性交错短截线漏波天线设计。天线由多个相同的基本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一对交错分布的短截线。随着工作频率的增加,天线主波束由背射方向越过法线向端射方向进行扫描,实现了主波束的前后向扫描。本文推导了天线相位曲线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十分吻合。这种周期性交错短截线漏波天线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10-16)

张小宽,袁俊超,吴盛源[6](2017)在《基于分形CRLH-TL加载短截线超宽带滤波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基于微带缝隙和逆开环谐振器(CSRRs)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带宽较窄、通带内反射损耗较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该文采用了Minkowski分形的微带缝隙代替传统微带缝隙,有效地展宽了带宽,并通过在微带缝隙两侧加载短截线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带宽并改善了高频端带外抑制特性。分析了结构的尺寸参数对其传输特性的影响,并根据S参数计算了色散曲线、提出了等效电路模型。最后,运用所提出的方法设计了一款超宽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仅采用一个复合左右手(CRLH)结构单元,获得了超带宽2.1~9GHz(相对带宽124.3%)和较小的带内反射损耗(小于0.8dB),同时滤波器在9.5~12GHz的阻带范围内传输抑制大于20dB。测量结果、仿真结果与等效电路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7年04期)

邓创,李元新,许焕松,叶道峰,龙云亮[7](2017)在《波束扫描周期性短截线毫米波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波束扫描周期性短截线毫米波天线的设计。天线由短截线按照简单的规律排列,通过传输线相连组合在一起。该周期结构天线具备主波全向束扫描的功能,并将该设计应用在毫米波通信(17 GHz-30 GHz)中。实测结果显示天线的主波束可以由128°扫描到47°。这种波束扫描周期性短截线毫米波天线结构简单,成本低,在毫米波频段中实现波束扫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05-08)

李雅静,冯立营,刘新月[8](2016)在《调谐短截线弯曲方环宽带带通滤波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紧凑的新型宽带双模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基于一个直连馈线弯曲方环谐振器的带阻结构,加载调谐短截线构成带通滤波器,通过将所加载短截线弯曲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此外,方环1/4角上放置微扰并在侧面阻带位置激起的模式可以实现带通滤波器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5.41 GHz,3 d B带宽为59.5%,插入损耗为0.16 d B,带内的反射损耗大于11 d B,符合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林龙[9](2016)在《短截线在短波调试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短波阻抗匹配中,根据阻抗特性在主馈线特定位置插入一定长度的短路馈线可以很好地实现短波调配。通过插入4段短路馈线,实现了将一路9.4MHz~9.9MHz频段短波天线在5.9MHz~6.2MHz播出。(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6年13期)

尹彩霞[10](2015)在《基于ADS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微带短截线来实现分布参数的带阻滤波器,在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理论基础上,借助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工具设计出一个中心频率为3GHz,阻带频率范围为2GHz~4GHz,在阻带内最大衰减小于3dB,在2.7GHz和3.3GHz时衰减大于25dB的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并进行优化参数,得出仿真结果及电路板图。(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5年14期)

短截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调配两副短波天线为实例,就如何选择并组合运用短截线(联合线)、插入线进行天线阻抗调配,特别是应用插入线调配双频如何确定插入点和插入线长度,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推导、计算,对类似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短截线论文参考文献

[1].张华,陶若燕.V波段波导短截线带通滤波器设计[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9

[2].张才发.短截线和插入线在短波天线阻抗匹配中的组合运用[J].声屏世界.2018

[3].金豪权,许高明,黄季甫,张杰.基于开路短截线相位补偿的模拟预失真电路[J].微波学报.2018

[4].席斌,李元新,朱峰,龙云亮.斜短截线微带漏波天线[C].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2017

[5].王旷,李元新,庄宪宏,龙云亮.前后向扫描的周期性交错短截线漏波天线设计[C].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2017

[6].张小宽,袁俊超,吴盛源.基于分形CRLH-TL加载短截线超宽带滤波器设计[J].压电与声光.2017

[7].邓创,李元新,许焕松,叶道峰,龙云亮.波束扫描周期性短截线毫米波天线设计[C].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7

[8].李雅静,冯立营,刘新月.调谐短截线弯曲方环宽带带通滤波器设计[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6

[9].林龙.短截线在短波调试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6

[10].尹彩霞.基于ADS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设计[J].电子世界.2015

论文知识图

嵌入短截线扇形SIR混合耦合滤...带有“U”形开路短截线的平面...带有“U”型开路短截线的小型...(a)嵌入耦合短截线扇形SIR混合...带有“U”型开路短截线的小型...嵌入短截线扇形SIR混合耦合滤...

标签:;  ;  ;  ;  ;  ;  ;  

短截线论文_张华,陶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