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内营养论文_白亚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胃肠内营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营养,胃肠,胰腺炎,胃肠功能,重症,蛋白,实验组。

胃肠内营养论文文献综述

白亚楠[1](2019)在《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胃肠外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胃肠外营养运用于重症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纳入的9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遵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47例,研究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胃肠外营养,对照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干预前后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清白蛋白、淀粉酶、前白蛋白、白细胞计数、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同时记录两组肛门排气、腹胀缓解、体温恢复、血尿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长,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假性囊肿、胰周感染、二重感染等),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血清白蛋白、淀粉酶及前白蛋白水平相比无显着差异(P> 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的白细胞计数、CRP、IL-6、TNF-α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肛门排气、腹胀缓解、体温恢复、血尿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38%)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P <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胃肠外营养运用于重症胰腺炎中效果显着,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患者营养状态,缩短治疗时长,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为预后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方翠芸[2](2019)在《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胃肠疾病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呈现年轻化的发生趋势,其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几率可达20%左右。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接受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胃肠功能将会受到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护理干预,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早期的营养支持。(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12期)

梁彦清[3](2019)在《术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肠手术后的护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术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肠手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两组患者术期内营养护理后的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转铁蛋白为(172.32±1.36)mg/L,对照组患者的转铁蛋白为(215.98±1.34)mg/L,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结论通过术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肠手术后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因此,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2期)

肖静,王玲,刘晓捷[4](2019)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围术期常规治疗和护理,术后6 h后进食米汤。试验组在腹腔镜围术期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于术后6 h后服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探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能促进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33期)

朱晓莉,孙凤华[5](2019)在《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在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在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行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MA、NIHSS、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MA及MBI评分均显着提高,NIHSS评分均显着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TSF、SAB、MAMC水平均有所改善。干预后14 d,两组患者的TSF、SAB、MAMC水平均高于干预后21 d及28 d(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 d及15 d,两组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 d,两组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均高于干预后1 d及15 d,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及关节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在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FMA、NIHSS、MBI评分、营养学指标测定结果,促进意识恢复和营养吸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2期)

王君磊,程超,刘龙,顾晨,杨燕[6](2019)在《早期间断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态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间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间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2周末,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营养学指标、胃肠激素、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胃动素(MTL)、5-羟色胺(5-HT)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肽(VI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经口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发生率1190%明显低于对照组3095%(P<005)。结论早期间断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与促进患者蛋白代谢、调节胃肠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夏羽菡,马涛,丁小云,胡志强,马牧原[7](2019)在《上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早期序贯肠内营养对患者胃肠功能及耐受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使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实施上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早期序贯肠内营养,对病人胃肠功能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宁医大总院肿瘤医院肿瘤外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肿瘤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在术后实施序贯早期肠内营养,试验组使用国产组件式非药物营养素,对照组使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药物,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胃肠道反应及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24h管饲,肠鸣音和排气反应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 0.05),起始量肠内营养液的胃肠道症状有显着性差异(P <0.05)。结论:上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时,使用国产组件式非药物营养素与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药物均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使用组件式非药物营养素序贯管饲,患者胃肠道并发症更少,有更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论文资料汇编》期刊2019-10-18)

徐礼友[8](2019)在《大黄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大黄联合肠内营养制剂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5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1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2组,其中A组早期给予大黄联合肠内营养制剂支持治疗,B组早期给予单纯性肠内营养制剂治疗,比较两组间腹痛缓解时间(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腹胀腹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第7天体质指数(BMI)变化率、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痛缓解时间、住院第7天体质指数(BMI)变化率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大黄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快速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的状况,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谢期玲,王玮璟,李琰,王跃华[9](2019)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肝胆疾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肝胆疾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110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比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处理,实验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30.25±2.03)h、开始进食时间(30.34±3.18)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40.31±2.35)h、首次排便时间(41.53±3.10)h均短于对比组的(45.85±1.45)、(45.33±3.41)、(49.15±2.19)、(55.64±2.1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在术后对其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可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27期)

任益锋,郑孝振,石薇[10](2019)在《肠内营养和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组观察和对照肠内营养和胃肠外营养支持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的64例癌症晚期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外周静脉营养支持,对照组常规胃肠内营养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机体免疫状态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值均显着高于患者治疗前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在治疗3周后,实验组患者的IgA、IgM、IgG、CD3~+、CD3~+/CD4~+、CD4~+/CD8~+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gA、IgM、IgG、CD3~+、CD3~+/CD4~+、CD4~+/CD8~+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IgA、IgM、IgG、CD3~+、CD3~+/CD4~+、CD4~+/CD8~+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3周后,实验组的QOL评分显着高于治疗前(P <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OL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实验组的QOL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相比,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更有利于改善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营养状况,同时能够明显缓解和改善癌症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本文来源于《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09-20)

胃肠内营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胃肠疾病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呈现年轻化的发生趋势,其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几率可达20%左右。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接受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胃肠功能将会受到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护理干预,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早期的营养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胃肠内营养论文参考文献

[1].白亚楠.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胃肠外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临床研究.2019

[2].方翠芸.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体会[J].家庭生活指南.2019

[3].梁彦清.术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肠手术后的护理研究[J].心理月刊.2019

[4].肖静,王玲,刘晓捷.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

[5].朱晓莉,孙凤华.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在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6].王君磊,程超,刘龙,顾晨,杨燕.早期间断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态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

[7].夏羽菡,马涛,丁小云,胡志强,马牧原.上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早期序贯肠内营养对患者胃肠功能及耐受性的影响[C].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论文资料汇编.2019

[8].徐礼友.大黄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9].谢期玲,王玮璟,李琰,王跃华.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肝胆疾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

[10].任益锋,郑孝振,石薇.肠内营养和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C].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论文知识图

演+二指肠切除术后试驻组与对照组非感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图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研究纳入排除流程...目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总并...术后血清白蛋白-Meta分析漏斗图术后血清转铁蛋白-Meta分析漏斗图

标签:;  ;  ;  ;  ;  ;  ;  

胃肠内营养论文_白亚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