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价值均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价值,教师,义务教育,战略,股权结构,辩证法,资源配置。
价值均衡论文文献综述
郑湘明[1](2019)在《5G赋能对我国经济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5G赋能是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通过信息技术的前沿成果与传统产业的"嫁接",5G赋能提升了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并降低了其运营成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总枢纽"和持续动力,正在改变国民经济的整个面貌。5G赋能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问题,提升经济发展后劲,形成长波效应,在保障我国经济长期均衡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具有显着的战略价值。目前我国5G赋能处于起步阶段,将5G赋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展开研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提升5G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和加快推进"千行百业+5G"等战略措施,有助于充分释放5G赋能的红利,实现稳增长的战略目的。(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吕子乔[2](2019)在《论5G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费率的计算——以事前价值均衡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标准必要专利中,合理的许可费率应当只体现专利本身特有的价值,而不附加标准带来的价值增量。中国司法和行政实践均适用了FRAND原则,但无法界定必要专利许可费率是否附加了标准的价值,且认定相关主体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并违反FRAND承诺的审查模式不利于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持有者规避诉讼风险。为了确认合理的专利价值,计算均衡的FRAND许可费率,Swanson-Baumol事前竞标模型可适用于5G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以达到许可费率与专利价值在标准制定前的均衡。(本文来源于《科技与法律》期刊2019年05期)
赵磊[3](2019)在《马克思的“价值转型”始于何时?——以《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非均衡和不确定性》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关于"价值转型"的逻辑起点,并不是始于《资本论》第叁卷,而是始于第一卷。这个问题之所以有必要澄清,就在于学界通常认为,马克思的"价值转型"是在《资本论》第叁卷才开始的。在《资本论》第叁卷中,虽然马克思专门讨论了市场价值向生产价格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价值转型"始于《资本论》第叁卷。问题的要害在于,市场价值并非价值转型的逻辑起点,劳动才是价值转型的逻辑起点。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随着价值形式、资本、剩余价值等范畴的出现和演化,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价值转型的发生过程;在《资本论》第二卷中,从资本循环与周转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价值转型的深化过程;在《资本论》第叁卷中,随着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及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价值转型的定型过程。基于这样的逻辑线索,本文批判性地讨论了斯蒂德曼、鲍特基维茨等人在这个问题上对马克思的误读。(本文来源于《党政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李燕[4](2019)在《国外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经验及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教育均衡化是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的逻辑出发点。发达国家在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北欧各国的高福利教育模式、美国的个体生涯补偿教育模式和日本的学校外公共教育模式,均是立足于"社区教育均衡化就是社区教育发展本源"这一理念。这些国家重视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立法、突出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以及重视资源的配置和融合。我国社区教育存在城乡、群体、区域之间的失衡,推进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本文来源于《继续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龚宝成,殷世东[5](2019)在《公平与均衡:乡村教师配置的优化理路与价值复归》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当下,我国乡村教育存在着人们对乡村美好学校的需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其根源在于编制困局形成的负载均衡、待遇失尊影响的利益格局、流动无序的沉疴痼疾、乡村教师面临两难抉择等。从资源配置、系统平衡和社会公平稳定维度分析,理应实施区域教师"无校籍管理",推进本土化"全科型教师"切入,使得乡村教师失衡状态得以改善。资源配置合理、乡村教育走向优质是社会公平和均衡的美好期待。(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19期)
吕化为[6](2019)在《不均衡的均衡原理的股票价值投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价值投资理念,即通过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分析,并与股票价格比较来决定股票买卖策略的一种投资理念。众所周知,在国外成熟市场,价值投资一直是主流的投资理念,而且也有像巴菲特、彼得林奇这样坚持价值投资的大师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价值分析投资者,往往注重财务和经营数据的分析,并将股票主要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在对这两类股票进行划分时,研究依据的指标主要有:B/M(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市值比)、E/P(每股收益与价格比)、C/P(每股现金流量与价格比)、D/P(每股红利与价格比)和S/P(每股主营业务利润与价格比)等指标。这些指标值较高的股票为价值股,指标值较低的股票为成长股。但是事实证明,大量运用这些方法的机构和普通投资者并没有获得显着的成功。本文是从艾古先生建立的一合相哲学出发,从简单的基础逻辑出发来探讨企业真正的价值所在。只有极简单又极强大的逻辑成果,才能给人带来极强的信心,从而在投资中获得成功。(本文来源于《市场观察》期刊2019年05期)
花永兴,李永清[7](2019)在《公共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均衡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公有制表现为公共资产,剩余价值仍然是公共资本积累的源泉。在供给侧表现为投资者剩余;在需求侧表现为消费者剩余。二者是一次交易的两个方面,消费者剩余也是人力资本生产的来源,利率是公共资本的价格,利率的高低决定着投资和消费的比率。(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汤莉[8](2019)在《构筑新的价值链促区域均衡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分析,各地的经济增长除了受本地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以外,也受到其他地区在投资、消费和出口方面的拉动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善同指出,中国的区域政策要注重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想要恢复经济增长活力(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期刊2019-04-09)
杨必俊[9](2018)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价值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以"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努力做到校园环境、设施设备、生均公用经费、教师素质、管理水平大体相当"为主要内容,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那么,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追求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期刊2018年12期)
龚宝成[10](2018)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靶向管窥与价值旨归》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教育均衡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重大的民生问题。聚焦城乡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现实差距,让城乡学生在获得基本教育服务方面享有平等的机会,成为全社会的同声关注和美好愿景。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所乡村学校都不再薄弱。文章以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为样本,靶向管窥整个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均衡化问题,并剖释其症结,规复配置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策略:培养全科教师,补充特岗教师,推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化解乡村教育生态失衡,实施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平衡战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公平教育的初心落地和价值旨归。(本文来源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价值均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标准必要专利中,合理的许可费率应当只体现专利本身特有的价值,而不附加标准带来的价值增量。中国司法和行政实践均适用了FRAND原则,但无法界定必要专利许可费率是否附加了标准的价值,且认定相关主体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并违反FRAND承诺的审查模式不利于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持有者规避诉讼风险。为了确认合理的专利价值,计算均衡的FRAND许可费率,Swanson-Baumol事前竞标模型可适用于5G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以达到许可费率与专利价值在标准制定前的均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价值均衡论文参考文献
[1].郑湘明.5G赋能对我国经济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价值[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吕子乔.论5G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费率的计算——以事前价值均衡为中心[J].科技与法律.2019
[3].赵磊.马克思的“价值转型”始于何时?——以《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非均衡和不确定性》为例[J].党政研究.2019
[4].李燕.国外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经验及其价值[J].继续教育研究.2019
[5].龚宝成,殷世东.公平与均衡:乡村教师配置的优化理路与价值复归[J].教学与管理.2019
[6].吕化为.不均衡的均衡原理的股票价值投资运用[J].市场观察.2019
[7].花永兴,李永清.公共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均衡计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
[8].汤莉.构筑新的价值链促区域均衡发展[N].国际商报.2019
[9].杨必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价值追求[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8
[10].龚宝成.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靶向管窥与价值旨归[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