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景区地貌景观特征及保护对策

苍山景区地貌景观特征及保护对策

论文摘要

苍山是以地质遗迹资源为旅游发展主体的景区,其中丰富、独特、系统的地貌遗迹资源是使之成为中国第31个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原因。随着其世界知名度的日益高涨,旅游发展的如日方升,其地貌景观的科学研究力度应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地貌景观的科学内涵更好的转变为旅游价值来匹配旅游发展速度。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科学细致的对研究区内各主要地貌景观类型、特征进行描述,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总结归纳出苍山景区各地貌的分布规律、形成机制和演化历史,以此对将来该地区进行更为细致的自然科学研究提供借鉴意义,并在综合分析相关地貌景观开发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的开发建议或保护对策,从而为苍山景区旅游地质遗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恰当利用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本文首先总结了研究区的前人研究成果,对其区域内的研究发展过程有了初步了解,并提炼出了与本文相关的地质地貌等方面的知识,为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研究基础。其次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以及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总结了研究区内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环境概况,理清了地貌发育的条件和地貌景观破坏的潜在因素。随后分别对研究区的冰川作用带、流水侵蚀作用带、堆积作用带的地貌景观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记录,总结出其主要的地貌景观类型、地貌组合特征、地貌分布范围和分布规律。接着深入论述了区域内地貌景观的形成机制、演化特点及发育历史,并对冰川地貌的景观独特性、峡谷地貌的形成演化模式和河流粒径特征进行了重点的综合研究。最后以旅游地质学的理论为依据,系统的分析出各地貌景观的开发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或保护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前人研究概况
  •     1.2.1 国外方面
  •     1.2.2 国内方面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工作量以及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研究区概况
  •   2.1 苍山地质背景概况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区域地质发展史
  •   2.2 研究区自然与经济状况
  •     2.2.1 研究区地理位置、范围与面积
  •     2.2.2 河流与水文特点
  •     2.2.3 气候特征
  •     2.2.4 土壤特征
  •     2.2.5 动植物特征
  •     2.2.6 矿产资源
  •     2.2.7 人文经济特征
  • 第三章 冰川作用带地貌景观特征
  •   3.1 研究区地貌景观类型、特征及分布
  •     3.1.1 冰川刨蚀地貌景观
  •     3.1.2 冰川堆积地貌景观
  •     3.1.3 冰缘冻土地貌景观
  •   3.2 研究区冰川、冰缘地貌景观组合特点及形成演化
  •     3.2.1 地貌组合特点
  •     3.2.2 地貌形成演化
  •   3.3 研究区冰川地貌景观独特性
  •     3.3.1 海洋性差异
  •     3.3.2 寄生冰斗转向
  •     3.3.3 多阶段、历时短
  •     3.3.4 冰川发育规模小
  •   3.4 冰川、冰缘地貌景观保护对策
  • 第四章 流水侵蚀作用带地貌景观特征
  •   4.1 研究区峡谷地貌特征及定性描述
  •     4.1.1 高密度分布的平行深切峡谷
  •     4.1.2 明显受地质构造控制的构造谷
  •     4.1.3 区域内地貌组合特色突出
  •     4.1.4 峡谷地貌景观凸显年轻性
  •     4.1.5 峡谷阶地发育的不对称性
  •     4.1.6 峡谷地貌环境的生态脆弱性
  •     4.1.7 峡谷地貌景观特征定性描述
  •   4.2 研究区峡谷地貌景观形成演化模式
  •     4.2.1 地层岩性基础
  •     4.2.2 地质构造条件
  •     4.2.3 新构造运动
  •     4.2.4 水文条件
  •     4.2.5 研究区峡谷地貌景观演化模式
  •   4.3 研究区峡谷地貌景观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3.1 研究区峡谷地貌开发现状及问题
  •     4.3.2 研究区峡谷地貌景观开发必要性
  •     4.3.3 峡谷地貌景观保护性开发对策
  • 第五章 堆积作用带地貌景观特征
  •   5.1 堆积作用带地貌形成原因及组合特征
  •   5.2 洪积作用带地貌景观特征
  •     5.2.1 形态特征
  •     5.2.2 沉积特征
  •   5.3 冲积、湖积作用带地貌景观特征
  •   5.4 河流粒径特征分析
  •     5.4.1 分析方法
  •     5.4.2 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分布规律
  •     5.4.3 R语言lm()函数线性回归分析及回归检验
  •   5.5 研究区泥石流特征及防治对策
  •     5.5.1 泥石流的特征
  •     5.5.2 泥石流的形成因素
  •     5.5.3 泥石流的防治对策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马军庄

    导师: 张兵

    关键词: 苍山景区,冰川地貌,峡谷地貌,洪积扇,河流粒径,保护对策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旅游

    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分类号: F592.7;P931

    DOI: 10.27200/d.cnki.gkmlu.2019.001641

    总页数: 86

    文件大小: 6677K

    下载量: 44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北省地貌景观主要类型和科学意义简述[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04)
    • [2].侧面地貌景观量化指标构建探索[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6(06)
    • [3].侧面地貌景观的概念模型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05)
    • [4].矿山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景观现状评估量化分级——以陕西省两个煤矿为例[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5(06)
    • [5].基于实践的地理课堂教学探析——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为例[J]. 地理教学 2018(14)
    • [6].鲁中南山区岱崮地貌景观形成及演化[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2(05)
    • [7].中国主要岩石地貌景观形成条件分析[J]. 智富时代 2018(08)
    • [8].“心”形景观及成因[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0(12)
    • [9].基于“塬-沟”相间地貌景观的城镇空间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模式研究——以泾河流域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17(12)
    • [10].成都经济区不同地貌景观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储量估算[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10)
    • [11].地质素描——地貌景观图[J]. 地质学刊 2009(03)
    • [12].美丽的中国[J].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 2016(01)
    • [13].浅析“大同睡佛”断块山地貌景观的成因及保护[J]. 四川地质学报 2012(03)
    • [14].雁荡山流纹岩地貌景观特征及其形成发育规律[J]. 地理学报 2008(03)
    • [15].对人教版教材中一幅图的思考[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16)
    • [16].航拍大地 镜头下那一幅幅斑斓的抽象画[J]. 环球人文地理 2019(11)
    • [17].基于GIS地貌景观三维可视化系统应用的初步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1)
    • [18].官地煤矿矿山开采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问题分析[J]. 华北国土资源 2018(06)
    • [19].观天下[J]. 宝藏 2012(09)
    • [20].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设计——以“地貌景观的观察与描述”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0(12)
    • [21].陕西省矿山地形地貌景观损毁现状及修复技术[J]. 灾害学 2019(04)
    • [22].西南天山南麓切割地貌景观与地质作用[J]. 矿产勘查 2019(07)
    • [23].云南地质公园的多重属性和管理因素分析[J]. 绿色科技 2013(01)
    • [24].喀斯特旅游地形象塑造研究[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
    • [25].金山秀水 瑶山圣都[J]. 女性天地 2009(09)
    • [26].地貌景观地质遗迹类型划分刍议——以河南省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1)
    • [27].云台山水 峡谷极品[J]. 风景名胜 2008(08)
    • [28].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特征与价值分析[J]. 中国岩溶 2012(03)
    • [29].三江源地区地貌景观与生态环境动力特性之间的关系(英文)[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3(05)
    • [30].黔南独山砂岩地貌特征及形成演化[J]. 贵州地质 2020(01)

    标签:;  ;  ;  ;  ;  ;  

    苍山景区地貌景观特征及保护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