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黄酮论文-胡瑶瑛,单跃,姚张杰,李郭靖,钟煜

葛根黄酮论文-胡瑶瑛,单跃,姚张杰,李郭靖,钟煜

导读:本文包含了葛根黄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葛根,黄酮,微波,提取工艺

葛根黄酮论文文献综述

胡瑶瑛,单跃,姚张杰,李郭靖,钟煜[1](2019)在《大别山区葛根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研究了提取剂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等工艺条件对大别山区葛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葛根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4 min,微波功率340 W,物料比1∶50;其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结构多为异黄酮、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16期)

曲淑艳[2](2019)在《分析葛根黄酮的降血糖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与分析葛根黄酮的降血糖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通过对糖尿病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对选入的实验的小鼠进行分组,分为正常组、糖脉康对照组和葛根黄酮组、糖尿病,在实验后对各组小鼠的体重、饮水量、血糖、糖耐量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中葛根黄酮组相比糖脉康对照组,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病理症状,血糖水平明显降低,糖耐量明显好转,血液中山梨醇含量减少。同时葛根黄酮降低了机体内肝脏、心脏、皮肤等器官组织中的AGEs含量,与其他组糖尿病小鼠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葛根黄酮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并且还能降低AGEs的含量,对糖尿病的并发症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饮食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阎怡竹[3](2019)在《年产400吨葛根黄酮装置工艺设计及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世界葛属植物有18余种,我国有12个品种,我国为葛属植物的分布中心。葛根是葛属植物野葛或甘葛等同属植物的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黄酮类化合物、膳食纤维、葛根素大豆甙、大豆黄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胆碱类衍生物、多种维生素和17种以上氨基酸,以及铁、钙、磷、镁、锌、硒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中葛根黄酮及葛根素是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功能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葛根黄酮及葛根素具有改善心脑血管供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保护肝脏、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增加骨密度等多种药理作用;另有调节雌雄激素、抑制黑色素的合成、解酒等多种保健功能。长久以来,在我国葛根主要用作中药材或制作葛根淀粉。自上世纪末,随着对植物提取物研究开发的兴起,人们对葛根的研究和认识也得到进一步深入,但是由于研发起步较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等原因,未能形成规模化产业。本文以年产400吨葛根黄酮装置为工艺设计方案。根据葛根黄酮既溶于水又溶于乙醇的特性,选用循环水提醇沉法工艺技术原理,对年产400吨葛根黄酮进行了生产工艺设计及优化研究。针对生产工艺的选择、物料比例平衡计算、生产设备选型、设备布置及配管设计、水电汽供应、废水排放及处理措施,以及人员组织配置、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措施等项目进行了研究,提出整体设计方案及优化措施,并绘制相应工艺设计图。以期为建立葛根及其它中药提取企业,提出建设性优化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占晨,周琪,刘光斌,马雪,喻健[4](2019)在《天然野生植物葛根黄酮的提取及其在化妆品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野生葛根用乙醇回流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考察了水浴温度、回流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等对黄酮类化合物产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黄酮在美白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浴温度90℃,回流时间120 min,料液比1∶30 g/m L,乙醇浓度70%。此时,产率为0. 53%。黄酮在美白霜中的应用,具有美白效果。(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何小群,黄建敏,刘国军,李津,冯雪萍[5](2019)在《葛根黄酮对癫痫大鼠海马NF-κB mRNA和IL-10mRNA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葛根黄酮对癫痫大鼠脑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葛根黄酮溶液,通过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戊四氮构建癫痫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PZT模型组和葛根黄酮干预组,在7、14、21、28 d分别取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F-κB mRNA和IL-10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组比较,PZT模型组各时间点NF-κB mRNA和IL-10 mRNA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葛根黄酮干预组在21、28 d NF-κB mRNA和IL-10 mRNA的表达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在21、28 d NF-κB mRNA和IL-10 mRNA的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葛根黄酮溶液对癫痫大鼠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付茜茹,范颖,刘倩,刘丽,李军[6](2018)在《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按随机血糖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金芪降糖片1. 47 g/kg组、黄芪黄酮0. 039 g/kg组(A1B0)、葛根黄酮0. 036 g/kg组(A0B1)、黄芪黄酮+葛根黄酮0. 075 g/kg组(A1B1),每组11只。除正常组外,按照46 mg/kg剂量ip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并按照2×2析因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第7天、第30天,血糖仪检测血糖水平。给药第30天,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胰腺胰岛素(IN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胰腺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2(Akt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NS分泌减少,血糖水平显着升高,PPARα、IRS2、PI3K、Akt2 mRNA表达降低,p38MAPK m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黄酮能显着降低模型大鼠血糖,与葛根黄酮配伍对血糖未见显着影响,配伍间不存在交互作用。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能显着促进INS分泌,调控胰腺PPARα、p38MAPK、IRS2、PI3K、Akt2 mRNA表达,且配伍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能改善胰腺INS分泌,其机制可能与协同缓解胰腺脂毒性及炎症反应、调控IRS/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8年04期)

罗静,陈诗晴,李玉锋,姚思敏薇,胥霞[7](2018)在《基于Box-Behnken设计优化复方葛根黄酮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在目前葛根黄酮的提取纯化技术基础上,通过大孔树脂纯化葛根总黄酮,经试验得到纯化后的总黄酮浓度比纯化前高17.6%。以葛根黄酮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优化出复方葛根黄酮泡腾片的制备工艺。试验得到其最佳填充剂类型及质量比为乳糖10%、甘露醇10%,泡腾片的最佳主体配方为:黄酮粉添加量10.43%,辅料添加量74.39%,甜味剂添加量0.56%。按该工艺条件制备的复方葛根黄酮泡腾片可压性好、崩解迅速、溶液澄清、口感适宜,符合相关规定和药典标准,可作为生产指导工艺配方。(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8年07期)

尹乐斌,周娟,李立才,金小柯,雷志明[8](2018)在《HACCP体系在葛根黄酮口服液生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确定葛根黄酮口服液的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并研究危害分析的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体系在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在良好操作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s,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SSOP)的基础上,根据HACCP原理对葛根黄酮口服液生产过程进行生物、化学、物理性风险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针对这些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控制措施。结果将HACCP应用到葛根黄酮口服液生产的各个环节,确定原辅料验收、内包装材料验收、灭菌、灯检四个关键控制点,并制定了相关纠偏措施。结论运用HACCP原理对葛根黄酮口服液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产品的质量缺陷率降低了58%,产品合格率明显上升,证明HACCP体系的构建利于保证葛根黄酮口服液产品质量的安全,也为HACCP在其他保健型口服液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张雪松,刘海燕,周燕,王淑静,周文绘[9](2018)在《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葛根黄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葛根黄酮提取率,优化提取工艺,本试验将葛根黄酮提取率作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β-葡萄糖苷酶-果胶酶复配提取葛根黄酮工艺并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条件β-葡萄糖苷酶比例为37.8%,酶添加量为330.5 IU,液料比为29.3∶1,pH为5.2,在45.1℃下反应1.1 h,葛根黄酮提取率为8.15%,与未经酶处理相比提高2.22倍。(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8年02期)

杨丽维,陈颖,张峻[10](2017)在《双频超声波辅助提取葛根黄酮的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频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葛根黄酮进行提取和工艺优化。最优工艺条件为:葛根粉与40%乙醇的料液比为1∶20(g/mL),在60℃、频率25 kHz+35 kHz下超声提取20 min。在此条件下,双频超声辅助提取葛根黄酮的提取率为27.12%,明显高于单频超声提取的18.89%,提取率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保鲜与加工》期刊2017年06期)

葛根黄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与分析葛根黄酮的降血糖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通过对糖尿病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对选入的实验的小鼠进行分组,分为正常组、糖脉康对照组和葛根黄酮组、糖尿病,在实验后对各组小鼠的体重、饮水量、血糖、糖耐量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中葛根黄酮组相比糖脉康对照组,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病理症状,血糖水平明显降低,糖耐量明显好转,血液中山梨醇含量减少。同时葛根黄酮降低了机体内肝脏、心脏、皮肤等器官组织中的AGEs含量,与其他组糖尿病小鼠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葛根黄酮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并且还能降低AGEs的含量,对糖尿病的并发症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葛根黄酮论文参考文献

[1].胡瑶瑛,单跃,姚张杰,李郭靖,钟煜.大别山区葛根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J].广州化工.2019

[2].曲淑艳.分析葛根黄酮的降血糖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J].饮食科学.2019

[3].阎怡竹.年产400吨葛根黄酮装置工艺设计及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9

[4].占晨,周琪,刘光斌,马雪,喻健.天然野生植物葛根黄酮的提取及其在化妆品的应用[J].应用化工.2019

[5].何小群,黄建敏,刘国军,李津,冯雪萍.葛根黄酮对癫痫大鼠海马NF-κBmRNA和IL-10mRNA表达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

[6].付茜茹,范颖,刘倩,刘丽,李军.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8

[7].罗静,陈诗晴,李玉锋,姚思敏薇,胥霞.基于Box-Behnken设计优化复方葛根黄酮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2018

[8].尹乐斌,周娟,李立才,金小柯,雷志明.HACCP体系在葛根黄酮口服液生产中的应用[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张雪松,刘海燕,周燕,王淑静,周文绘.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葛根黄酮[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

[10].杨丽维,陈颖,张峻.双频超声波辅助提取葛根黄酮的工艺优化[J].保鲜与加工.2017

标签:;  ;  ;  ;  

葛根黄酮论文-胡瑶瑛,单跃,姚张杰,李郭靖,钟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