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任凯艳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任凯艳

(顺平县腰山镇南伍侯学区,河北保定07225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动教学创新,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要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创新。为了迎合教学改革要求,提升教学质量,首要一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后续学习和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成为被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加强小学语文创新研究,有助于丰富理论研究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方法

引言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需按机器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研究。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意义分析

依据当前我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定的标准,小学语文教学学科需要起到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基础素质等相关方面。一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于基础语言学费方面,比如如何运用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所学习的语文知识来去沟通和交流。基于这个层面,语文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要注重于好词好句的积累,加强对学习的语文知识的理解运用,从而能够更好和他人进行交流。而小学语文的创新,则是要强化语文的实用性,具体就是能够应用于和他人的沟通交流,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创新则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终极目标,这就不仅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同样也是要求老师在教育手段,教学思想,教育方式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二、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方法

2.1改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于当前陈旧的教学观念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情况不理想的情况,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改变传统课堂中唯成绩论的的考核标准,然后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创设符合当前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改善教学内容,使其形式多样化,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相关能力。此外需要充分结合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根据当前教学实际,适当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从而利用视频,音频以及图片文字等的和谐组合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极大提升,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2.2多维度解读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语文创新教学首先要从教材的解读做起,多维度解读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不仅仅要深度解读教材的重点,还要从情感、生活的角度解读教材,让小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语文课文,获得不一样的收获,以便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更好地美化生活。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雷雨》时,除了带领学生识记生字以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雷雨来临时动植物都有哪些变化,课文中雷雨是如何下起来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划分课文结构,让学生找出课文中雷雨前小动物的反应,引导小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雷雨时什么样的,雷雨前都有哪些预兆。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雷雨来临前蚂蚁会搬家;有的学生说雷雨前燕子飞得很低;有的学生说雷雨来临前青蛙叫得格外响亮。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天气预报,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了解天气的千变万化,养成小学生热爱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可以结合雨后的彩虹,欣赏雨后的独特美景,培养小学生热爱环境的意识。教师多维度解读教材,可以引导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释放语文课堂的活力。

2.3结合学生情况,开展创新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手段十分地单一有限,一般就是教师在台上将讲,配合教材和黑板,简单地实现知识上的灌输,在这种长久不变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会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语文教学产生单板、枯燥的印象。现在,随着教学目标的改变和时代的进步,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突破桎梏,开发出新的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提起学生的兴趣为突破点,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如此,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上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现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的特点,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进行教学,或者开展游戏教学、故事教学、小组教学等,将教学知识融入到这些载体中,从而在满足小学生兴趣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节课文时,我使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带领学生学习了关于课文的基本知识之后,首先,由我来扮演“孔子”,将班上的学生两两分成一组,扮演两个“小儿”,让学生自己商讨引出其它的话题进行争论,接着“孔子”再上前询问经过,判断解决方案。在这个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想法千奇百怪,有的争论为什么饼是圆的,有的争论为什么春天是四季之首……在学生千奇百怪的想法中,“孔子”一次次地落败,向两个“小儿”承认自己的不足。在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学生们明显意犹未尽。这样,通过这种别出心裁的教学方法,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还将教学内容的思想传达给学生,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

2.4重视教学方法创新,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2.4.1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小学阶段教科书中的内容并不能体现知识的全部,为了更广泛涉猎新知,小学生就应该多阅读课外读物,从中积累知识。小学生年龄小判断力差,教师要有重点的引导他们阅读内容,屏蔽对小学生身心有害的书籍。教师在指导阅读过程中,不能将自己思想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思维,让他们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思想观点。之后教师在肯定鼓励学生过程中让学生理清思路,体会文章内涵。

2.4.2要创新写作训练教学

学习语文就是要通过字词积累到能独立写出作文来,在作文训练上,教师也要改变传统,以创新性来体现训练方式、方法。首先在选题上可让学生在写作范围内按自己喜好选择,并给予学生充足时间准备材料。其次,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和写作素材,加强写作交流,提高写作质量。教师要让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个性思维,无论对错都要聆听,如果学生说的与结果差距很大,也要遵循善诱原则进行引导,不能以自己观点强加给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述,借此拓宽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时,在体会完书中树木的特点以后,让小朋友们课后观察身边的树有什么特点,然后学着书中的语句写一写。第二节课交流以后,小朋友们妙语连珠,“桃花春天穿粉装”、“柳树枝叶像辫子”等等金句不断。

结束语

总之,创新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好语文课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全面领会新的教学方法思路,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紧跟社会发展潮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越.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陈美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3]邓庆碧.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交际,2016(21):220.

[4]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160-161.

[5]田本娜.识字教学的传承和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1(03):15-19.

标签:;  ;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任凯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