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恐惧论文_张瑞,龚春蓓,于文春,王贞,姚春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场景恐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恐惧,场景,尼古丁,大鼠,记忆,恐怖症,僵直。

场景恐惧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龚春蓓,于文春,王贞,姚春莲[1](2019)在《眼科手术场景预适应在恐惧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眼科手术场景预适应在恐惧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眼科收治的局麻下行眼科手术的恐惧症患者210例,通过简单随机法分成预适应组(108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预适应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模拟眼科手术场景进行预适应,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中断例数,手术当天清晨7时左右、术前及术后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术后疼痛程度和手术满意度情况。结果预适应组在手术当天清晨7时左右、术前及术后,收缩压及心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眼科术后血压高、心率快,手术前后差异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预适应组患者术中出现中断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并且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且预适应组患者手术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眼科手术的恐惧症患者进行术前手术场景预适应,能够提高患者术中的耐受力,减少患者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任永霞,王楠,韩赛,时晓春[2](2018)在《手术场景适应性训练在眼科幽闭恐惧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手术场景适应性训练改善幽闭恐惧患者眼科手术配合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12月行眼科手术的幽闭恐惧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手术场景适应性训练,模拟手术场景中铺无菌巾的过程,指导患者提前适应面部铺巾后的幽闭环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手术前后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心率和呼吸频率显着加快,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中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场景适应性训练可有效减轻幽闭恐惧患者眼科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提升手术配合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华护理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张素素,孙杰,董洪权,张祥,钱燕宁[3](2016)在《IL-17A对脂多糖致老年大鼠早期中枢炎症和场景性恐惧实验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IL-17A对脂多糖(LPS)致老年大鼠早期中枢炎症和恐惧实验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18月龄,首先取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A组)、腹腔注射LPS 500μg/kg 6h组(B组)、12h组(C组)、24h组(D组)、48h组(E组)。检测LPS注射后各组大鼠海马IL-17A的表达。随后,将剩余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O组)、IL-17A抗体组(P组)、LPS腹腔注射组(Q组)、IL-17A抗体+LPS腹腔注射组(R组)。P组和R组大鼠侧脑室给予IL-17A抗体3μl(200μg/μl),O组和Q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30min后,Q组和R组大鼠腹腔注射LPS(500μg/kg),O组和P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24h后各组行场景性恐惧实验,记录四组大鼠的僵直时间,检测海马TNF-α和IL-6水平及CA1区Iba1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 B、C和D组大鼠海马中IL-17A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1),E与A组IL-17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组和R组大鼠僵直反应时间明显短于O组(P<0.05或P<0.01),R组大鼠僵直反应时间明显长于Q组(P<0.01);Q组和R组大鼠海马TNF-α和IL-6的水平明显高于O组(P<0.01),R组大鼠海马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Q组(P<0.01);Q组和R组大鼠海马CA1区Iba1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多于O组,R组大鼠海马CA1区Iba1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少于Q组(P<0.05)。结论 IL-17A参与LPS引起的老年大鼠早期中枢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场景性恐惧实验的僵直时间改变。(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6年07期)

张娟,黄伏连,钟小林,胡招兰,王洪涛[4](2016)在《大鼠场景性恐惧记忆再激活过程中海马HDAC2的表达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在场景性恐惧记忆再激活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对大鼠进行不可逃避的电击刺激与中性刺激(训练环境)联结匹配训练,建立大鼠场景性恐惧条件化模型,之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实验组(恐惧记忆唤起后30 min、2 h、6 h、24 h组和不进行恐惧记忆唤起的no-recall组)和对照组(与实验组相同的处理方式但没有足底电击的刺激)大鼠海马中HDAC2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结果均显示场景性恐惧记忆唤起后30 min与24 h,HDAC2在大鼠海马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时间点及no-recall组HDAC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场景性恐惧记忆唤起后30 min与24 h,HDAC2在大鼠海马中表达水平显着升高,此变化可能与恐惧记忆产生的相关行为(恐惧记忆的消退行为、焦虑行为等)有一定的联系。(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李毕琴,郭毕鹏,胡竹菁,罗跃嘉[5](2015)在《场景主旨对恐惧刺激加工影响的ERP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的情绪属性对恐惧面孔早期加工产生影响,但场景主旨的含义属性与恐惧刺激加工的关系并不清楚。以门和蛇的合成图片探讨不同任务的场景主旨加工及与其中恐惧刺激加工相互影响的脑机制,结果发现场景主旨信息对恐惧刺激加工存在影响。P1波幅的恐惧主效应显着,场景主旨的早期加工受到刺激图片恐惧属性的影响。N2在场景上主效应显着,即N2受到刺激图片情绪属性和实验任务的共同影响。(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5年04期)

钟涛[6](2014)在《异氟醚吸入对小鼠场景恐惧记忆的抑制效应及与海马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异氟醚吸入对于小鼠场景条件恐惧(contexual fear conditioning, CFC)记忆形成的抑制效应,同时观察小鼠场景条件恐惧训练后脑海马区组蛋白乙酰化以及记忆相关蛋白c-Fos、BDNF表达的变化,并初步阐释异氟醚吸入对记忆形成过程中海马组蛋白乙酰化的影响与其产生的遗忘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1.72只8周龄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成6组(n=12),各组处理如下:Air+CFC组:小鼠予以30%富氧空气吸入30min后行CFC训练,24h后暴露原场景行CFC测试;0.2%ISO+CFC组::小鼠予以30%02+0.2%异氟醚吸入30min后行CFC训练,24h后行CFC测试;0.4%ISO+CFC组:同上,只是异氟醚浓度为0.4%;0.6%ISO+CFC组:同上,只是异氟醚浓度为0.6%;Air+MT (mock training)组:小鼠予以30%富氧空气吸入30min后行模拟CFC训练(履行CFC实验训练阶段除足底电击外所有流程),24h后暴露原场景行凝滞行为测定;0.4%ISO+MT组:小鼠予以30%02+0.4%异氟醚混合气体吸入30min后行模拟CFC训练,24h后暴露原场景行凝滞行为测定。2.36只8周龄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成6组(n=6),各组处理如下述:Air+Naive组:小鼠提前4天于气体吸入箱中饲养,予以30%富氧空气吸入30min; ISO+Naive组:小鼠提前4天于气体吸入箱中饲养,予以30%02+0.4%异氟醚混合气体吸入30min; Air+MT组:小鼠原鼠笼饲养,予以30%富氧空气吸入30min后行模拟CFC训练(履行CFC实验训练阶段除足底电击外所有流程);ISO+MT组:小鼠原鼠笼饲养,予以30%02+0.4%异氟醚混合气体吸入30min后行模拟CFC训练;Air+CFC组:小鼠原鼠笼饲养,予以30%富氧空气吸入30min后行CFC训练;ISO+CFC组:小鼠原鼠笼饲养,予以30%02+0.4%异氟醚混合气体吸入30min后行CFC训练。各组小鼠完成以上处理1h后断头处死取小鼠全脑。鼠脑显微分离海马CA1、CA2/3和DG区组织行western-blot法测定乙酰化H3K、H3K14、 H4K5、H4K12及c-Fos、BDN F蛋白水平。3.104只8周龄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成四组(n=26),各组处理如下:NS+Air组:小鼠先予以慢性27天生理盐水腹腔对照注射,吸入含30%O2的富氧空气30min后进行CFC训练;SB+Air组:小鼠先予以慢性27天SB(sodium butyrate,丁酸钠)溶液腹腔注射,予以吸入含30%O2的富氧空气30min后进行CFC训练;NS+ISO组:小鼠先予以慢性27天生理盐水腹腔对照注射,吸入30%O2+0.4%异氟醚混合气体30min后进行CFC训练;SB+ISO组:小鼠先予以慢性27天SB溶液腹腔注射,吸入30%O2+0.4%异氟醚混合气体30min后进行CFC训练;各组小鼠训练1h后断颈处死小鼠,取全脑固定行海马组蛋白乙酰化、c-Fos免疫组化分析(n=6),及显微分离海马CA1区行组蛋白乙酰化、c-Fos、BDNF的Western-Blot分析和c-Fos、BDNFmRNA的RT-PCR分析(n=6),各组余14只小鼠回原鼠笼过夜并予以最后一次腹腔注射,第二天行CFC测试。结果1.在CFC训练中,给予1.0mA足底电击2s后,Air+CFC组小鼠均出现惊叫、跳跃、逃避等恐惧/防御反应;0.2%ISO+CFC和0.4%ISO+CFC组与Air+CF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0.6%ISO+CFC组跳跃、逃避反应发生率均降低;Air+CFC组、0.2%ISO+CFC组和0.4%ISO+CFC组小鼠CFC测试阶段凝滞时间百分比与训练阶段比较均上升,0.6%ISO+CFC组则相反;在CFC训练阶段,0.2%ISO+CFC f口0.4%ISO+CFC组凝滞时间百分比与Air+CF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0.6%ISO+CFC组则上升;在CFC测试阶段凝滞时间百分比的比较中,Air+CFC组>0.2%ISO+CFC组>0.4%ISO+CFC组>0.6%ISO+CFC组。2.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air+naive组比较,air+MT组海马CA1区乙酰化H3K9、H3K14、H4K12水平及c-Fos表达上升,air+CFC组海马CA1区乙酰化H3K9、H3K14、H4K5、H4K12水平及c-Fos、BDNF表达均上升,ISO+naive组海马组蛋白乙酰化与c-Fos、BDNF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ir+MT组比较,ISO+MT组海马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与c-Fos、BDNF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ir+CFC组比较,ISO+CFC组海马CA1区乙酰化H3K14、H4K5、H4K12水平及c-Fos、BDNF表达均降低。3. Western-blot分析、免疫组化分析均显示NS+ISO组小鼠海马CA1区H3K14、H4K5.H4K12乙酰化水平在CFC训练1h时较NS+Air组降低,而SB+ISO组以上指标较NS+ISO组升高;Western-blot分析、免疫组化分析、RT-PCR分析均显示NS+ISO组小鼠海马CA1区c-Fos表达在CFC训练1h时较NS+Air组降低,而SB+ISO组c-Fos表达较NS+ISO组升高;Western-blot分析、RT-PCR分析均显示NS+ISO组小鼠海马CA1区BDNF表达在CFC训练1h时较NS+Air组降低,而SB+ISO组BDNF表达较NS+ISO组升高;另外,NS+ISO组小鼠在CFC测试时的凝滞时间百分比较NS+Air组降低,而SB+ISO组凝滞时间较NS+ISO组升高。结论1.低浓度的异氟醚吸入可以产生遗忘效应,而其中0.4%的异氟醚吸入30min可以有效抑制CFC记忆的形成,而且对小鼠正常行为能力及对疼痛刺激的感受反应无明显影响,适用于小鼠遗忘模型的建立。2.CFC记忆的形成与海马H3K9、H3K14、H4K5和H4K12组蛋白乙酰化及其介导的记忆相关蛋白c-FOS和BDNF表达改变有关,而0.4%的异氟醚吸入可以抑制CFC训练诱发的H3K14、H4K5和H4K12组蛋白乙酰化及下游c-FOS和BDNF的表达。3.慢性腹腔注射SB可以拮抗0.4%异氟醚吸入对于CFC记忆形成的抑制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拮抗0.4%异氟醚吸入诱发的CFC训练后]H3K14、H4K5和H4K12组蛋白乙酰化及其调节的c-Fos、BDNF基因表达的抑制效应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4-05-01)

蒋丽珠[7](2014)在《海马Racl活性与场景恐惧记忆的维持及遗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海马Racl活性与场景恐惧记忆保持及遗忘的关系,探讨PTSD病理性恐惧记忆不能遗忘的分子机制,为PTSD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指导。方法:实验一:确定一个能诱导出相似学习曲线,但产生不同恐惧记忆的实验方案。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电击强度为0.5、0.8或1.2mA的足底电击,两次电击间隔时间为12s、122s或600s,24h后进行恐惧记忆的检测。实验二:探讨0.8mA电击强度学习后不同时间点产生的恐惧记忆及其与海马Racl活性的关系。动物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电击强度为0.8mA的足底电击,两次电击间隔时间为12s,122s或600s,1h、24h或7d后进行恐惧记忆的检测,部分大鼠电击结束后取材用于Rac-GTP的western blotting (WB)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IF)染色。实验叁:探讨Racl的活性是否调节着大鼠的场景恐惧记忆。成年雄性SD大鼠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足底电击,两次电击问隔时间为12s或122s,12s组大鼠电击结束后立即双侧海马CAl区予Racl抑制剂NSC23677,122s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予Racl激动剂CN04-A后行足底电击,24h和(或)7天后进行恐惧记忆的检测。实验四:探讨场景恐惧记忆的消退与海马Racl活性的关系。成年雄性SD大鼠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足底电击,24h后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6次每次5min的消退训练,两次消退训练间隔时间为0min,10min或30min,消退结束后24h和16d进行恐惧消退的检测。部分大鼠消退结束后1h取材用于WB或IF。实验五:探讨Racl活性是否直接调节场景恐惧记忆的消退。成年雄性SD大鼠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足底电击,24h后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6次每次5min消退训练,两次消退训练无间隔,消退训练结束后立即双侧海马CA1区予Racl抑制剂NSC23677,24h和16d后进行恐惧记忆的检测。实验六:进一步探讨Racl活性是否调节着场景恐惧记忆的消退。成年雄性SD大鼠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足底电击,24h后接受6次每次10min的强消退训练,两次消退训练间隔时间为0min,10min或30min,消退结束后24h和16d进行恐惧记忆的检测;部分大鼠消退结束后1h取材用于WB或IF。结果:实验一:0.5mA电击强度学习后,叁组大鼠(12s,122s和600s)24小时恐惧记忆检测无明显差异,0.8mA或1.2mA电击强度学习后,122s和600s组大鼠表现为场景恐惧记忆增强,与12s组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此结果显示0.8mA符合我们的实验要求。实验二:学习后1小时恐惧记忆检测结果显示122s和600s组大鼠恐惧记忆明显强于12s组,具有统计学差异;24h、7d恐惧记忆检测结果类似1h,122s和600s组大鼠恐惧记忆显着强于12s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条件恐惧学习后0h时间点叁组大鼠海马Rac1-GTP的表达与正常对照大鼠相似;1h时间点间隔学习组(122s和600s组)大鼠海马Rac1-GTP的表达显着下调,其中122s组低于600s组,集中学习组(12s)Rac1-GTP的表达类似正常组;24h时间点间隔学习组(122s和600s组)大鼠海马Rac1-GTP的表达仍下调,但与正常对照相比未达统计学差异,集中学习组Rac1-GTP的表达类似正常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大鼠Rac1-GTP的染色主要分布于神经元的胞膜和突起,可见Rac1-GTP阳性的胶质细胞及中间神经元。集中学习组海马CA1区Rac1-GTP的染色类似正常组,间隔学习组(122s和600s组)CA1区神经元Rac1-GTP染色明显减弱。此结果显示间隔学习诱发海马Racl活性下调及强的场景恐惧记忆。实验叁:24h恐惧记忆检测结果显示予Racl抑制剂(12s+NSC)组大鼠恐惧记忆明显强于予生理盐水(12s+sal)组,达到122s组水平,差异具有显着性,7d再次检测结果类似24h。恐惧学习后7d第一次行恐惧记忆检测的结果同样显示Racl抑制剂(12s+NSC)组大鼠恐惧记忆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12s+sal)组,达统计学差异;Racl激动剂CN04-A (122s+CN04-A)组大鼠24h恐惧记忆检测显着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122s+sal),7d再次检测结果类似24h。此结果显示调节海马Racl活性可调节大鼠场景恐惧记忆的强弱。实验四:结果显示0min组(集中消退)恐惧消退训练时成绩明显优于10min和30min组(间隔消退),消退训练后24h检测结果显示叁组大鼠(0min、10min、30min)恐惧记忆均出现明显消退,组间无差异;消退后16d再次检测结果显示0min组大鼠恐惧记忆进一步降低,10min组部分恢复,30min组几乎完全恢复,叁组间达统计学差异。WB检测结果显示0min组大鼠海马Racl-GTP表达显着上调,30mmin组轻度下调;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0min组大鼠海马CA1区Rac1-GTP染色增强,30min组染色减弱。此结果显示集中消退促进大鼠海马Racl的激活及明显的场景恐惧记忆消退。实验五:24h恐惧消退结果显示Racl抑制剂(0min+NSC)组大鼠恐惧记忆高于生理盐水组(0min+sal),但未达统计学差异,16d再次检测结果显示Racl抑制剂(0min+NSC)组大鼠恐惧记忆明显高于生理盐水(0min+sal)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此结果显示抑制海马Rac l的激活清楚了集中消退诱发的场景恐惧记忆较弱效应。实验六:结果显示0min组(集中消退)大鼠消退训练时消退成绩明显优于10min和30min组(间隔消退),消退训练后24h检测结果显示叁组大鼠(0min、10min、30min)恐惧记忆均出现明显消退,其中10min组略高于0min组和30min组,但组问无统计学差异;消退后16d检测结果显示叁组大鼠的恐惧记忆均出现明显消退。WB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0min和10min组大鼠海马Racl-GTP的表达均上调,其中0min组达统计学差异。免疫荧光染色显示0min和10min组大鼠海马CA1区Racl-GTP染色均增强,30min组染色与正常对照组相似。此结果显示促进海马Racl活性的恢复促进了场景恐惧记忆的消退。结论:抑制海马Racl活性导致大鼠场景恐惧记忆增强及场景恐惧记忆消退受损,激活海马Racl致使大鼠场景恐惧记忆减弱及场景恐惧记忆消退增加,海马Racl活性水平调节着场景条件恐惧学习大鼠场景恐惧记忆的强弱及场景恐惧记忆的消退效果。Racl活性调节着果蝇记忆的遗忘,因此,我们提出海马Racl的活性调节着大鼠场景恐惧记忆的维持与遗忘,本研究提示PTSD患者病理性恐惧记忆增强可能与其海马Racl不能正常激活,导致恐惧记忆的遗忘受损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4-05-01)

阳泽华,刘晓艳,刘训斌,田小妹,黄伏连[8](2013)在《褪黑素损伤场景性恐惧条件化获得而不影响场景性恐惧记忆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褪黑素是一种主要由松果体在夜间合成和分泌的激素。研究表明,褪黑素参与昼夜节律和睡眠的调节,除此以外,褪黑索还参与学习与记忆过程。本实验旨在研究腹腔注射褪黑素对大鼠场景性恐惧条件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一检测了在恐惧条件化训练前30分钟腹腔注射褪黑素(2.5mg/kg)对于场景性恐惧记忆获得的影响。实验二检测了在恐惧条件化检测前30分钟腹腔注射褪黑素(2.5mg/kg)对于场景性恐惧记忆表达的影响。行为训练程序包括叁个阶段:(本文来源于《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3-10-18)

田绍文,乔鸽,高军,王琳,邓海峰[9](2011)在《慢性尼古丁处理增强大鼠场景性恐惧记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慢性尼古丁处理对大鼠场景性恐惧记忆的影响。方法:以递增剂量法连续皮下注射尼古丁14 d建立尼古丁依赖模型,并随机将大鼠分为尼古丁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在戒断后第1天和第14天进行戒断症状评估;在第13天行自发活动检测;第14天进行场景性恐惧条件化训练,训练分为习惯化、条件化与检测叁阶段,以大鼠僵直时间作为评价恐惧记忆指标。检测完成后,进行足底电击敏感性测试。结果:在戒断后第1天,尼古丁组大鼠戒断症状明显强于生理盐水组,而在第14天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场景性恐惧条件化任务中,2组大鼠在条件化阶段其僵直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差异;在检测阶段,尼古丁组大鼠僵直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此外,2组大鼠自发活动与足底电击敏感性无明显组间差异。结论:慢性尼古丁处理增强大鼠场景性恐惧记忆,该效应并非由戒断症状、自发活动或足底电击敏感性改变所引起。(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李振邦,李传玉,黄伏连,田绍文[10](2009)在《尼古丁增强大鼠场景性恐惧记忆再巩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恐惧记忆再巩固的胆碱能机制。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场景性任务组(32只)、非特异性僵直检测组(16只)和场景性恐惧记忆巩固检测组(16只)。场景性任务组内将SD大鼠又随机分为4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8只动物,分别给予尼古丁0.25、0.5、1.0 mg/kg和生理盐水1 mL/kg皮下注射;非特异性检测组内将16只SD大鼠又随机分为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8只动物,分别给予尼古丁1.0 mg/kg和生理盐水1mL/kg皮下注射;场景性恐惧记忆巩固检测组内将16只SD大鼠又随机分为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8只动物,分别给予尼古丁1.0 mg/kg和生理盐水1 mL/kg皮下注射。各组大鼠习惯化训练后24 h进行恐惧条件化训练,条件化后24 h进行恐惧记忆再激活,再激活训练后立即皮下给予尼古丁或生理盐水注射,24 h后进行恐惧记忆再巩固,检测的指标为声音或场景诱发的大鼠僵直行为。结果在场景性任务中,尼古丁1.0 mg/kg组与生理盐水组大鼠僵直时间在恐惧条件化、再激活阶段差异均无显着性,但在再巩固检测阶段,尼古丁组大鼠僵直时间显着高于生理盐水组大鼠(P<0.05)。结论急性尼古丁处理能增强场景性恐惧记忆再巩固。(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场景恐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手术场景适应性训练改善幽闭恐惧患者眼科手术配合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12月行眼科手术的幽闭恐惧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手术场景适应性训练,模拟手术场景中铺无菌巾的过程,指导患者提前适应面部铺巾后的幽闭环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手术前后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心率和呼吸频率显着加快,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中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场景适应性训练可有效减轻幽闭恐惧患者眼科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提升手术配合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场景恐惧论文参考文献

[1].张瑞,龚春蓓,于文春,王贞,姚春莲.眼科手术场景预适应在恐惧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9

[2].任永霞,王楠,韩赛,时晓春.手术场景适应性训练在眼科幽闭恐惧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8

[3].张素素,孙杰,董洪权,张祥,钱燕宁.IL-17A对脂多糖致老年大鼠早期中枢炎症和场景性恐惧实验的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

[4].张娟,黄伏连,钟小林,胡招兰,王洪涛.大鼠场景性恐惧记忆再激活过程中海马HDAC2的表达变化[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6

[5].李毕琴,郭毕鹏,胡竹菁,罗跃嘉.场景主旨对恐惧刺激加工影响的ERP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5

[6].钟涛.异氟醚吸入对小鼠场景恐惧记忆的抑制效应及与海马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4

[7].蒋丽珠.海马Racl活性与场景恐惧记忆的维持及遗忘[D].中南大学.2014

[8].阳泽华,刘晓艳,刘训斌,田小妹,黄伏连.褪黑素损伤场景性恐惧条件化获得而不影响场景性恐惧记忆的表达[C].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3

[9].田绍文,乔鸽,高军,王琳,邓海峰.慢性尼古丁处理增强大鼠场景性恐惧记忆的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10].李振邦,李传玉,黄伏连,田绍文.尼古丁增强大鼠场景性恐惧记忆再巩固[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

论文知识图

场景恐惧条件反射训练及测试示...海马CA1区注射SNAP-25antisense损害大...一19训练后6小时注射metoprolol和Icl11...一11大鼠接受场景恐惧条件反射任...海马CA1区注射Tobantisense损害大鼠...一巧.大鼠接受场景恐惧条件化训练...

标签:;  ;  ;  ;  ;  ;  ;  

场景恐惧论文_张瑞,龚春蓓,于文春,王贞,姚春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