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胀接接头论文_葛天竹,李佳,周昌玉,贺小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液压胀接接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液压,应力,残余,换热器,热管,当量,冷凝器。

液压胀接接头论文文献综述

葛天竹,李佳,周昌玉,贺小华[1](2018)在《钛管换热器液压胀接接头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换热器液压胀接接头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胀接压力、材料组合、初始间隙对液压胀接接头密封性能、连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胀接压力的增大,胀接接头的密封性能和连接性能加强;相同胀接压力下,换热管为TA2、管板为TA2时胀接接头的密封、连接性能优于材料组合为TA2-Q345R时的接头性能;初始间隙较小时,随着初始间隙的增大,胀接接头的密封性能和连接性能减弱;初始间隙较大时,其对胀接接头的密封性能和连接性能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王汉,葛天竹,贺小华[2](2018)在《双槽管板孔液压胀接接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比无槽管板孔胀接接头性能与双槽管板孔接头性能的差异,讨论了不同开槽参数对双槽管板孔接头连接强度、密封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优的开槽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双槽管板孔接头连接强度、密封性能优于无槽管板孔接头。影响接头连接强度、密封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胀槽宽度,胀槽深度、槽间距次之,胀槽位置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8年11期)

姚兴安,王海峰[3](2016)在《蠕变对液压胀接的管板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TA2换热管与TA2-Q345R复合管板连接接头进行胀接模拟,并将胀接后的残余接触压力场作为蠕变分析的预定义场,进行蠕变顺次耦合分析,研究不同温度下TA2纯钛蠕变对胀接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胀接后的接触面存在两个高应力环带,TA2纯钛管与钛覆层胀接区域的接触压力较高。受TA2纯钛蠕变的影响,胀接接头的残余接触压力开始下降很快,之后趋于平缓,但80℃工况下的最终残余接触压力比20℃要低。当温度达到150℃时,TA2纯钛出现了蠕变饱和现象,使得残余接触压力相对提高,延长了热交换器液压胀接接头的使用寿命。当温度达到225℃以后,TA2纯钛蠕变特征不再出现,残余接触压力只受热应力的影响,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本文来源于《钛工业进展》期刊2016年05期)

李佳,段衍筠,倪晓宇,贺小华[4](2016)在《双管板换热器液压胀接接头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换热管胀接后接头的密封性能和连接性能,以φ25 mm×2 mm的2块管板7孔模型为对象,在2块管板均为液压强度胀接的条件下,应用ANSY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管板间距和初始间隙对双管板换热器胀接接头平均残余接触应力和拉脱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管板间距L对胀接接头的性能影响不大,由于换热管不同位置刚度不同,2块管板胀接接头的平均残余接触应力存在差异;胀接压力较低时,初始间隙对开管孔槽的强度胀接影响较大,呈线性减小;胀接压力较高时,由于"剐蹭"的影响,这种趋势不明显。所得结论可为双管板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石油机械》期刊2016年08期)

许紫洋[5](2015)在《核电站辅助系统换热器液压胀接过程模拟与接头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胀接通常会在胀接接头两侧过渡区内产生较高的残余应力,这使过渡区存在应力腐蚀开裂倾向。目前,国外先进核电标准对不锈钢换热管残余应力水平已有明确的控制要求,所以,对核电站辅助系统中不锈钢管换热器胀接接头中残余应力的分析和控制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材料线性强化模型为基础推导了胀接压力与残余接触压力之间的理论公式,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对给定参数的胀接接头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和胀接试验,并按照RCC-M规定对接头试件进行了应力腐蚀试验。研究发现,该接头具有很高的应力腐蚀倾向,对此提出了降低换热管残余应力的方法,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和试验法进行了验证。最后,本文还对焊胀和胀焊工艺中常常出现的胀不牢的问题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工程中计算液压胀接接头的残余接触压力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为降低胀接接头中不锈钢换热管残余应力水平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5-01-24)

林藏华,何玉伟,李岩[6](2013)在《聚合釜冷凝器换热管接头液压胀接力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聚合釜冷凝器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形式,分析了液压胀接原理和技术特点,总结了换热管、管板材料的屈服强度与胀接力间的关系,计算出了最佳胀接力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按此生产制造的冷凝器全部合格,没有发生泄漏现象。(本文来源于《石油和化工设备》期刊2013年04期)

傅智勇,张继革,张光庆[7](2011)在《液压胀接接头当量双筒模型直径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换热器的管子胀接中,为便于预测液压胀接层间残余接触压力,将多孔管板结构简化为双筒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确定当量外筒直径的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液压胀接过程,所得数据回归后,得到当量外径计算公式。用实际参数比较了多孔管板模型与双筒模型的差异,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双筒模型的理论公式其计算精度高,结构简单,也便于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电站辅机》期刊2011年01期)

王海峰,桑芝富[8](2011)在《动态效应对管子与管板液压胀接接头接触压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见的低碳钢换热管与低合金钢管板胀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管子与管板液压胀接的动态和静态分析,研究了材料应变率等动态效应对胀接接头接触压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将液压胀管过程简化为静态过程处理,能够节省大量计算时间,而且对结果影响甚微,因此,在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液压胀接过程中,材料加工的动态效应不显着,将其简化为静态过程是合理的。计算结果为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液压胀接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1年01期)

于洪杰,钱才富[9](2010)在《液压胀接接头密封性能的力学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值模拟了液压胀接过程,研究了换热管与管板接触面上残余接触压力的分布,提出了"防漏残余接触压力"的概念,用以表征接头的紧密性,并以此建立了胀接接头的密封判据。作为初步参数分析,研究了胀接压力、管板厚度、换热管与管板间初始间隙对该防漏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并拟合出防漏残余接触压力计算公式。防漏残余接触压力的提出使得对胀接接头强度和紧密性的要求统一归结为胀接压力大小的确定。(本文来源于《化工机械》期刊2010年06期)

范晓珂[10](2006)在《液压胀管用快速接头的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就液压胀管快速接头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证实了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扩大液压胀管应用范围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06年11期)

液压胀接接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比无槽管板孔胀接接头性能与双槽管板孔接头性能的差异,讨论了不同开槽参数对双槽管板孔接头连接强度、密封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优的开槽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双槽管板孔接头连接强度、密封性能优于无槽管板孔接头。影响接头连接强度、密封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胀槽宽度,胀槽深度、槽间距次之,胀槽位置影响较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压胀接接头论文参考文献

[1].葛天竹,李佳,周昌玉,贺小华.钛管换热器液压胀接接头性能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2].王汉,葛天竹,贺小华.双槽管板孔液压胀接接头性能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

[3].姚兴安,王海峰.蠕变对液压胀接的管板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分析[J].钛工业进展.2016

[4].李佳,段衍筠,倪晓宇,贺小华.双管板换热器液压胀接接头性能分析[J].石油机械.2016

[5].许紫洋.核电站辅助系统换热器液压胀接过程模拟与接头性能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5

[6].林藏华,何玉伟,李岩.聚合釜冷凝器换热管接头液压胀接力的选择[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3

[7].傅智勇,张继革,张光庆.液压胀接接头当量双筒模型直径的计算[J].电站辅机.2011

[8].王海峰,桑芝富.动态效应对管子与管板液压胀接接头接触压力的影响[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

[9].于洪杰,钱才富.液压胀接接头密封性能的力学表征[J].化工机械.2010

[10].范晓珂.液压胀管用快速接头的设计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

论文知识图

液压胀接接头拉脱应力与胀接压力...1 换热器液压胀接接头结构示图2 液压胀接接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管板孔开槽液压胀接接头的几何参...节点支反力变化曲线2最后将叁种不同...胀管机施胀组装图

标签:;  ;  ;  ;  ;  ;  ;  

液压胀接接头论文_葛天竹,李佳,周昌玉,贺小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