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子陷阱论文_李季,黄天带,华玉伟,黄华孙

导读:本文包含了启动子陷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陷阱,基因,稻瘟病,橡胶树,功能,报告,论文。

启动子陷阱论文文献综述

李季,黄天带,华玉伟,黄华孙[1](2015)在《启动子陷阱技术在植物启动子克隆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启动子陷阱技术是一种报告基因的随机整合技术,现已成为基因功能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从启动子陷阱技术的原理、启动子陷阱报告基因的种类、启动子陷阱在植物中的应用及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并针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华玉伟,杨加伟,黄天带,李季,黄华孙[2](2013)在《启动子陷阱技术在橡胶树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启动子陷阱技术是克隆未知基因启动子的有效途径。首先用反向无启动子的GUSA替换pCAMBIA-2301载体上的GUSA及启动子序列,构建橡胶树启动子陷阱载体pCAMBIA2301:GUS-NOS,然后转化橡胶树。结果表明:获得了GUS染色阳性胚状体6个,再生后获得2个转基因株系。其中1个株系在胚状体、叶片和根中能检测到GUS基因的强烈表达,另1个株系仅在根中检测到微弱的GUS基因表达,说明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为不同启动子启动GUS基因的株系。因此通过橡胶树启动子陷阱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橡胶树中的表达,能够发现和克隆橡胶树内源基因的启动子。(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刘小红[3](2004)在《利用启动子陷阱技术(Promoter trapping)构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突变体库》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瘟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病害之一,其病原为子囊菌Magnaporthe grisea。了解M.grisea的致病机理不仅有利于稻瘟病的防治,而且作为研究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互作的理想模式系统,对于了解其它真菌的致病机理也有重要意义。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分析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突变体的获得及表型分析是鉴定致病相关基因的有效策略。 获得突变体的方法很多,如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转化,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转座子标签技术等。然而,这些方法不能研究以下基因:在实验室条件下功能上多余的基因;在多个水平上都有作用的基因;低水平表达的重要基因。启动子陷阱的方法,并不需要产生可见的功能缺陷,只需根据报告基因的表达就可将转化子筛选出来,然后通过启动子陷阱载体上的已知序列克隆目的基因。本研究,将启动子陷阱的技术应用于稻瘟病菌,通过构建启动子陷阱载体,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转化,建立的突变体库。研究结果如下: 1.构建了启动子陷阱载体pEGFP-HPH和pCB1003-EGFP,均具有具有潮霉素抗性基因和无启动子的eGFP基因; 2.建立了稻瘟病菌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效率达到40-60个突变体/微克DNA; 3.获得突变体1077株,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489株突变体荧光表达,eGFP基因表达率45.4%;生长速度明显比野生型减慢的突变体3株;菌落白色的突变体9株;产孢减少的有35株;致病性有所降低的菌株18株;随机挑取8株突变体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可以杂交到强弱不同的信号。 实验数据表明,启动子陷阱技术具有良好的前景,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在形态、代谢、致病性等各个方面有变化的突变体。(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5-01)

启动子陷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启动子陷阱技术是克隆未知基因启动子的有效途径。首先用反向无启动子的GUSA替换pCAMBIA-2301载体上的GUSA及启动子序列,构建橡胶树启动子陷阱载体pCAMBIA2301:GUS-NOS,然后转化橡胶树。结果表明:获得了GUS染色阳性胚状体6个,再生后获得2个转基因株系。其中1个株系在胚状体、叶片和根中能检测到GUS基因的强烈表达,另1个株系仅在根中检测到微弱的GUS基因表达,说明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为不同启动子启动GUS基因的株系。因此通过橡胶树启动子陷阱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橡胶树中的表达,能够发现和克隆橡胶树内源基因的启动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启动子陷阱论文参考文献

[1].李季,黄天带,华玉伟,黄华孙.启动子陷阱技术在植物启动子克隆研究中的应用[J].热带农业科学.2015

[2].华玉伟,杨加伟,黄天带,李季,黄华孙.启动子陷阱技术在橡胶树中的应用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3

[3].刘小红.利用启动子陷阱技术(Promotertrapping)构建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突变体库[D].浙江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启动子陷阱反应原理图(党素英e...启动子陷阱质粒pEGFP一HPH构建...启动子陷阱载体pBI既sEGFP一3x...和splc陷阱DNA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序列陷阱DNA对注MAcR启动子活性...荧光在菌丝中强烈表达..

标签:;  ;  ;  ;  ;  ;  ;  

启动子陷阱论文_李季,黄天带,华玉伟,黄华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