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核机理论文_陈建业

导读:本文包含了少核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沙田柚,机理,减数,调节剂,花粉,激素,果实。

少核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业[1](2002)在《沙田柚少核机理及其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田柚(Citrus grandis var.shatinyu Hort)是我国亚热带的名优果品,以其风味浓郁、耐贮藏等优良的经济性状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但其种子偏多,因而影响了其商品价值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进行沙田柚少核机理及其调控研究对促进沙田柚的商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为充分利用开发无核或少核品种,以吉首少核沙田柚为试材,在对吉首少核沙田柚性器官观察、分析的基础上,经自然授粉、花粉隔离和人工杂交授粉等处理,研究了其少核原因,并对吉首少核沙田柚的果实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吉首少核沙田柚单果平均种子数2-33粒;其雄性器官可育,雌性器官可孕;初步认为其少核机理可能是由于多数幼胚中途停止发育所致;少核沙田柚果皮变薄,可食率增加,但单果平均重、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多核沙田柚有显着差异。本次研究结果,为沙田柚无核或少核品种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2.为探明少核沙田柚的坐果生理,以吉首少核沙田柚及其亲本品种为试材,对少核沙田柚与多核沙田柚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少核沙田柚与多核沙田柚相同,授粉处理使少核沙田柚子房内源IAA、GA_3、CTK_s等生长促进物质的含量水平上升,且异花授粉上升幅度大于自花授粉。而ABA的含量水平也上升,但异花授粉减缓了ABA上升的速度,未授粉处理使沙田柚子房内源生长促进物质含量持续下降,ABA含量却急剧上升,由此可以初步认为吉首少核沙田柚不具有单性结实特性;少核沙田柚幼果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在授粉后49-56d之间与多核沙田柚有差异。此期少核沙田柚幼果内IAA、GA_3、CTK_s有一个下降的阶段,而ABA水平却上升,这可能导致少核沙田柚的坐果率低于多核沙田柚,但仍保持相对较高的TAA水平和较低的ABA水平,并没有使少核沙田柚因缺乏种子而落果严重。 3.以普通沙田柚成年树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其单性结实的效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用一定浓度的IAA+GA_(4+7)+6-BA的混合液于花瓣全露期和花后7天进行涂花处理,并以红囊柚的花粉人工授粉为对照。结果表明,外源生长调节剂可成功的诱导沙田柚单性结实,获得无籽果实,果实品质与多核沙田柚果实相比,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维生素C含量等均无显着差异,且果皮厚度减少,可食率明显增加,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但坐果率偏低,果实略小,其中以IAA150mg/L+GA_(4+7)100mg/L+6-BA100mg/L和IAA150mg/L+GA_(4+7)150mg/L+6-BA100mg/L的混合液处理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2-05-29)

陈建业,石雪晖,向宏翠,陈祖玉,张林军[2](2002)在《吉首沙田柚少核机理研究 Ⅰ.吉首沙田柚少核原因及其果实品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利用开发无核或少核品种 ,以吉首少核沙田柚为试材 ,经自然授粉、花粉隔离和人工杂交授粉等处理 ,研究了其少核原因 ,并对吉首少核沙田柚的果实品质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吉首少核沙田柚单果平均种子数 2~ 32粒 ;初步认为其少核可能是由于多数幼胚中途停止发育所致 ;少核沙田柚果皮变薄 ,可食率增加(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1期)

唐仙英[3](2001)在《柿无核或少核机理及无核类型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制无核甜柿新种质在柿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柿(Diospyros kaki L. f.)的19个无核或少核品种、11个有核品种(类型)为材料,研究了柿无核或少核果实的形成机理,甜柿2n花粉的形成机理及其育种价值,并进一步对利用2n花粉创制无核甜柿新种质的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 检测了供试品种染色体数目,结果表明除‘平核无’为9倍体(2n=9X=135)外,其余无核或有核品种母本与自然授粉后代均为6倍体(2n=6X=90)。中国无核或少核品种母本与后代均衡而一致的染色体数目,说明其无核性状不是由染色体倍性变异引起; 2 研究了少核品种‘磨盘柿’的单性结实能力及有性杂交能力,结果表明‘磨盘柿’单性结实能力较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有性生殖能力。人工授粉后观察到少部分花粉管在花柱中正常伸长生长,同时检测到一些导致授粉受精障碍的异常花粉管生长现象。 3 用RAPD技术分析了‘磨盘柿’和‘罗田甜柿’自然及人工授粉后代与各自母本间的DNA扩增谱带变异,检测到有性杂种的产生。 4 研究了供试无核或少核品种种子发育状况,结果表明6倍体无核或少核品种果实中无败育种子,而9倍体品种在成熟前各个时期的果实中均存在一系列不同败育程度的不完全种子,果实成熟后完全无核,说明特殊的染色体倍性是导致9倍体品种果实无核的根本原因。 5 对19个中国原产的无核或少核柿品种母本与自然授粉后代进行了RAPD分析,供试品种均能扩增出母本与子代的差异片段,说明这些无核品种的后代中均有经异花授粉受精产生的有性杂种。果实种子数目统计表明这些品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种子形成能力。 6 花粉的直径测定表明甜柿品种‘禅寺丸’自然产生6.39%的2n花粉。通过流式细胞光度法检进一步确证了2n花粉的产生。 7 研究了‘禅寺丸’2n花粉形成的细胞学机理,检测到下述导致2n花粉形成的异常减数分裂现象:(1)中期Ⅱ和后期Ⅱ的小孢子母细胞中发生异常的纺锤体定位,表现为平行(Ps)、融合(fs)和叁极纺锤体(tPs);(2)末期n四个子核呈两极分布,每极两核,或呈叁极分布,其中一极两核,另两极单核;(3)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二分体和叁分体。二分体最终发育成两个2n配子,叁分体则形成一个2n配子和两个n配子。经二分体和叁分体的发生频率估算出的2n花粉频率与当年以花粉直径为指标测得的2n花粉的实际发生频率基本一致。 8对‘禅寺丸’2n花粉的筛选和活力恢复进行了研究,用过筛法可将2n花粉比率由6.39%提高到82.2%,用15%的蔗糖溶液可基本恢复花粉活力。软X射线辐射试验表明2n花粉和n花粉对辐射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104.4C/kg一150.SC/kg的辐照剂量可提高2n花粉的发芽力,并一定程度钝化和致死n花粉,从而可提高2n花粉受精概率。 10以‘平核无’为材料,对柿9倍体幼胚离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出的培养基为MS+0.22mg/L IBA+0.66mg/L ZT+4O0mg/L CH+600mg/L PVP。 n建立了甜柿2n花粉育种技术体系中的杂种倍性鉴定方法,包括植株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检测。(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1-06-01)

少核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充分利用开发无核或少核品种 ,以吉首少核沙田柚为试材 ,经自然授粉、花粉隔离和人工杂交授粉等处理 ,研究了其少核原因 ,并对吉首少核沙田柚的果实品质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吉首少核沙田柚单果平均种子数 2~ 32粒 ;初步认为其少核可能是由于多数幼胚中途停止发育所致 ;少核沙田柚果皮变薄 ,可食率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少核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陈建业.沙田柚少核机理及其调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2

[2].陈建业,石雪晖,向宏翠,陈祖玉,张林军.吉首沙田柚少核机理研究Ⅰ.吉首沙田柚少核原因及其果实品质初探[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3].唐仙英.柿无核或少核机理及无核类型培育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目录二等奖(6)概述2007年度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叁等奖项...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目录二等奖(10)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目录二等奖(12)科研成果附1 1997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奖项目...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目录二等奖(2)

标签:;  ;  ;  ;  ;  ;  ;  

少核机理论文_陈建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