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论文_王利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黄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黄鱼,鱼类,李时珍,佛罗里达,鱼卵,群体,丁酸。

大黄鱼论文文献综述

王利明[1](2019)在《谋划东海大黄鱼资源“重建”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的冬天,舟山的天气有些反常,连续多日气温都在20度上下,但经历过几场寒潮的树木层次分明,绿的依旧绿,黄的已是金黄。12月17日,冬日里一个暖阳天,一大批国内渔业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浙江海洋大学,为一个项目出谋划策。东海渔业资源重建智能装备和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9-12-27)

黄伟卿,张艺,王晓晓,陈仕海,林培华[2](2019)在《低盐养殖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低盐度养殖条件对大黄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分别在盐度2、4、6、8、10、24(对照组)的水体中饲养大黄鱼幼鱼,6个月后,检测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并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来评定肌肉蛋白质的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显示:大黄鱼肌肉中的水分含量与盐度呈负相关性,盐度2组(S_2)肌肉中水分含量最高,达(77.4±0.7)%,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盐度6组(S_6)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呈味氨基酸含量(DAA)分别为(11.4±3.4、)%、(4.3±0.1)%和(4.5±1.5)%,均为最高(P<0.05),且该组EAAI最大(73.88);盐度8组(S_8)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UFA)和必需脂肪酸含量(∑EFA)分别为(39.1±3.0)%和(26.8±1.6)%,显着大于其他组(P<0.05);各低盐养殖组饱和脂肪酸总含量(∑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MUFA)显着高于对照组(S_(24))(P<0.05);各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在(9.8±0.4)%~(13.0±0.2)%。试验表明,大黄鱼在盐度6~8的水体中养殖,肌肉营养较佳。结果将为大黄鱼低盐工厂化养殖和抗低盐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6期)

周真真,景斐,魏可,张建设[3](2019)在《大黄鱼TRIM25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重基序蛋白25 (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25, TRIM25)属于E3泛素连接酶家族,在先天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TRIM25基因在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先天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研究鉴定并克隆大黄鱼TRIM25基因(命名为LcTRIM25)。LcTRIM25基因编码序列2097 bp (GenBank登录号:MK327541),编码698个氨基酸。蛋白结构域预测发现LcTRIM25包括保守的RING结构域、B-box2结构域、Coiled-coil结构域和可变的C末端PRY/SPRY结构域。多序列比对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cTRIM25基因与斜带石斑鱼同源性高,与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鸟类同源性相对低,这说明不同物种受到来自环境不同的选择压力,导致进化程度不同。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大黄鱼TRIM25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分析发现LcTRIM25基因在健康大黄鱼的9个组织中均有广泛表达,且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心脏中表达量最低。在poly(I:C)刺激后,在外周血、头肾、脾脏和肝脏中LcTRIM25基因表达量迅速且明显上调,均出现上升达到峰值后下降的趋势。LcTRIM25基因表达量在头肾和脾脏中6h达到最高表达量,在肝脏中12h达到峰值,外周血中在24h达到最高表达量。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LcTRIM25基因表达模式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推测大黄鱼TRIM25基因参与抗病毒免疫反应且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大黄鱼抗病毒免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笑涵,姜卉,吴海涛,林松毅,唐越[4](2019)在《大黄鱼卵分离蛋白乳液体系的构筑及其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硫氰酸苄酯(BITC)是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一种天然脂溶性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抗菌活性。为了提高BITC的溶解性及生物利用度,以大黄鱼卵分离蛋白(PRPI)为乳化剂构筑稳定的PRPI-BITC水包油(O/W)乳液。首先考察了储存14天中乳液的粒径、电位、微观结构及BITC保留率的变化情况,明确PRPI-BITC乳液的构筑条件;随后又考察了pH、离子强度、冻融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油相比例构筑的乳液在储存14天后平均粒径为302.20±10.68 nm,Zeta电位高达-25.57±1.66 mV,激光共聚焦图像显示乳液体系的油滴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pH 5条件下,乳液粒径达到最大值(5230.29±452.91 nm);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其粒径没有显着差异(P>0.05)。经盐离子及冻融处理后乳液体系产生絮凝现象,稳态被破坏。综上,以PRPI为乳化剂、5%油相比例构筑的乳液体系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研究为丰富食品分散体系机理、推进海洋源蛋白乳液体系在食品中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徐敏慧,张宇薇,冯立芳[5](2019)在《大黄鱼源Shewanella baltica中产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基因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所分泌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和相应的群体感应抑制剂作用机制,是食物贮藏保鲜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从冷藏大黄鱼中分离出优势腐败菌,经gyrB基因扩增测序和表型分析鉴定为Shewanella baltica。具有最强致腐能力的菌株兼具分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utoinducer-2 (AI-2)和二酮派嗪类化合物(diketopiperazines,DKPs)。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结合基因敲除实验,发现该菌的cysteine synthase A基因与DKPs的生成密切相关,但不参与AI-2的合成过程。进而对突变株及鱼汁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通过调节DKPs的产量来影响冷藏大黄鱼的腐败进程。但是白藜芦醇暴露下野生菌株和突变菌株之间的腐败能力却无显着性差异,说明白藜芦醇通过多种途径来抑制波罗的海希瓦氏菌的腐败能力从而达到冷藏大黄鱼货架期延长的效果,而信号分子DKPs仅是影响大黄鱼保鲜效果的其中一个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李明云,苗亮,俞淳,张千林,李鹏[6](2019)在《大黄鱼大型座底式围栏养殖的不同形式和管理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大黄鱼大型座底式围栏养殖的不同形式和管理的效果,在详细介绍围栏结构和饲养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养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加强饲养管理的条件下,以"钢管柱桩+铜合金网衣"围栏养殖效果最佳,台州大陈岛海域的该种形式围栏2017~2018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达到27 kg·m~(-2).研究结果可为大黄鱼围栏养殖的形式选择提供参考,同时为大型围栏养殖提供管理经验.(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9年06期)

唐佳楣,廖媛媛,汤海青,欧昌荣[7](2019)在《不同冻结方法对大黄鱼冻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冻结速率对大黄鱼冻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采用冰箱慢速冻结、酒精浸渍速冻、液氮浸渍速冻方法处理新鲜大黄鱼,以p H值、汁液损失率、TVB-N值、盐溶性蛋白提取率、质构等指标研究鱼肉冻藏过程中的理化特性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研究其组织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慢冻组和酒精速冻组样品pH值先下降后上升,液氮速冻组样品的pH值趋于平缓;3组样品TVB-N值均逐渐上升,但液氮速冻组的TVB-N值较小,且上升速率最缓慢,冻藏210 d时,慢冻组、酒精速冻组、液氮速冻组的TVB-N值分别达到27.79, 25.024, 21.57mg·dg~(-1);盐溶性蛋白提取率和硬度、弹性、胶黏性、凝聚性、回复性降低,液氮速冻组的值下降程度较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贮藏过程中大黄鱼的肌肉纤维损伤程度逐渐增大,而液氮浸渍速冻对大黄鱼肌肉纤维的损伤最小.与慢速冻结样品相比,虽然速冻组样品(液氮速冻组、酒精速冻组)有较大的汁液损失率,但其更有利于延缓大黄鱼蛋白质变性和降解,保持样品质构特性,且液氮浸渍速冻优于酒精浸渍速冻.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改进水产品的速冻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迅雷[8](2019)在《佛罗里达石蟹与舟山大黄鱼》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我们准备去评判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时,应该先了解历史背景,最好能融入到历史中,去感受和体验,如果仅用今天的价值观去评价,就难免失之偏颇。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西方环保理念。例如,我国早就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这些年来,更是严格按国际标准来保护环境,有的甚至是国际最高标准。因此,过去四十年来(本文来源于《环境经济》期刊2019年21期)

苏咏农[9](2019)在《大黄鱼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起源与传播】大黄鱼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一亿多年的历史。我国食用大黄鱼从隋唐开始。大黄鱼为亚热带海域的中下层洄游性鱼类,通常生活在我国6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海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的养殖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相继推开,从单一捕捞转为以养殖为主。大黄鱼通过流通和消费环节,在全国传播开来。【药食文化】大黄鱼肉质细嫩,(本文来源于《农家致富》期刊2019年21期)

黄艺珠,叶坤,赖州文,杨立军,章亮[10](2019)在《丁酸钠和胆汁酸混合缓释制剂对大黄鱼生长性能和体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丁酸钠和胆汁酸混合缓释制剂对大黄鱼生长性能和体色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约120 g的大黄鱼40 00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20 000尾。对照组只加冰鲜料,试验组在冰鲜料中额外添加0.1%丁酸钠和胆汁酸混合缓释制剂,进行为期28 d的投喂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丁酸钠和胆汁酸混合缓释制剂的试验组体重、体长和体全长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2.9%、3.66%和4.9%。从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上来看,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大黄鱼的背部和腹部的亮度轴(L)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组大黄鱼背部的绿色值(a-)和黄色值(b+)、腹部的红色值(a+)和黑色值(b-)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从解剖结果来看,试验组大黄鱼肝脏颜色比较正常,呈黄色;对照组大黄鱼肝脏颜色比较浅,呈土黄色,部分鱼还出现花肝。研究表明:添加丁酸钠和胆汁酸混合缓释制剂可以提高大黄鱼的生长性能、改善体色,促进肝脏健康。(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9年20期)

大黄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低盐度养殖条件对大黄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分别在盐度2、4、6、8、10、24(对照组)的水体中饲养大黄鱼幼鱼,6个月后,检测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并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来评定肌肉蛋白质的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显示:大黄鱼肌肉中的水分含量与盐度呈负相关性,盐度2组(S_2)肌肉中水分含量最高,达(77.4±0.7)%,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盐度6组(S_6)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呈味氨基酸含量(DAA)分别为(11.4±3.4、)%、(4.3±0.1)%和(4.5±1.5)%,均为最高(P<0.05),且该组EAAI最大(73.88);盐度8组(S_8)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UFA)和必需脂肪酸含量(∑EFA)分别为(39.1±3.0)%和(26.8±1.6)%,显着大于其他组(P<0.05);各低盐养殖组饱和脂肪酸总含量(∑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MUFA)显着高于对照组(S_(24))(P<0.05);各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在(9.8±0.4)%~(13.0±0.2)%。试验表明,大黄鱼在盐度6~8的水体中养殖,肌肉营养较佳。结果将为大黄鱼低盐工厂化养殖和抗低盐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黄鱼论文参考文献

[1].王利明.谋划东海大黄鱼资源“重建”之路[N].中国海洋报.2019

[2].黄伟卿,张艺,王晓晓,陈仕海,林培华.低盐养殖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J].水产科技情报.2019

[3].周真真,景斐,魏可,张建设.大黄鱼TRIM25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9

[4].王笑涵,姜卉,吴海涛,林松毅,唐越.大黄鱼卵分离蛋白乳液体系的构筑及其稳定性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5].徐敏慧,张宇薇,冯立芳.大黄鱼源Shewanellabaltica中产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基因功能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6].李明云,苗亮,俞淳,张千林,李鹏.大黄鱼大型座底式围栏养殖的不同形式和管理的效果[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

[7].唐佳楣,廖媛媛,汤海青,欧昌荣.不同冻结方法对大黄鱼冻藏期间品质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

[8].李迅雷.佛罗里达石蟹与舟山大黄鱼[J].环境经济.2019

[9].苏咏农.大黄鱼文化[J].农家致富.2019

[10].黄艺珠,叶坤,赖州文,杨立军,章亮.丁酸钠和胆汁酸混合缓释制剂对大黄鱼生长性能和体色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9

论文知识图

大黄鱼染色体中期分裂相a:不经...部分选择性引物组合扩增的8%变性PAGE...鮸鱼基因组DNA1%琼脂糖凝胶电泳图酶切连接产物的1.5%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基因组DNA酶切图检测酶切片段加接头M:标准分子量...

标签:;  ;  ;  ;  ;  ;  ;  

大黄鱼论文_王利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