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论文_李贤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戈尔巴乔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戈尔巴乔夫,新思维,苏联,叶利钦,克里姆林宫,苏联解体,外交。

戈尔巴乔夫论文文献综述

李贤栋[1](2019)在《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外交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面临国际国内严峻的形势,戈尔巴乔夫对外交思想以及外交实践均做了相当程度的改变,形成了以“新思维”为核心的外交思想。一改苏联传统的外交模式,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强调和平与合作,注重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强调用对话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属于温和型的外交思想,对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叁世界国家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与西方资本国家的外交中,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为苏联与美、日、西欧等国家的外交关系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在与美国的交往中,苏联放弃了与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呼吁双方减少敌对情绪,在裁军、核武器、地区热点问题上多采取让步妥协的政策。在与日本的外交上,苏联恢复了中断了多年的苏日外长级交流,在苏联外交部设立苏日关系部,专门处理对日关系。在与西欧国家的外交中,苏联积极发展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减少华约与北约的对抗,支持“欧洲大厦”的建立。同时,在人权问题上,苏联认同西方国家的主张,在人权与主权的辩证关系上倾向于向西方国家妥协。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方面,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对中国、东欧等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与东欧国家的政策上,戈尔巴乔夫改变了以往“全面控制”的政策,转而支持东欧国家的自主改革,强调东欧国家的自主地位及社会主义的多样性。可以说,德国的统一与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在与中国的交往中,戈尔巴乔夫在确定边界、裁减边防军队、阿富汗问题、两国经济交往等领域均做出了积极努力。与第叁世界国家的外交中,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也做出了大幅调整。戈尔巴乔夫突出强调政治的作用,强调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达到交往,同时坚持政策灵活性,尊重第叁世界国家的道路选择,支持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的自主选择权。总而言之,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外交实践对苏联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积极方面来看,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外交实践纠正了苏联历史上的大国主义、沙文主义、大党主义,缓和了国际局势,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也减轻了国内压力,为苏联经济发展卸下了一些包袱。从消极的方面来看,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外交实践过于向西方妥协,损害了苏联国际威望,加剧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损害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9-03-01)

薛小荣[2](2019)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大国改革的“十大关系”——兼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的苏联改革,既是社会主义大国改革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又是影响全球格局的战略性事件。在今天人类社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性和全球性问题,民族国家内外问题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勾联性和全局影响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处在新的历史发展的大转折时期,重新检视苏联改革并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具有极为重大的世界历史借鉴意义。苏联改革在价值理念、战略设计和组织行动叁个层面上,没有妥善处理好关系改革前途命运的"十大关系":自由与开放、民主与选举、市场与私有;苏共与改革、领袖与制度、武力与政治、苏联与西方;历史与共识、中央与地方、精英与大众。(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9年01期)

叶书宗[3](2019)在《现实主义才是成功之本——读薛小荣研究戈尔巴乔夫改革新着的随想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是通向"人的自由发展"的联合体的"第一阶段"。苏联社会主义偏离了这一方向,因而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激烈竞争中落败。戈尔巴乔夫把改革定位为"一切为了人的幸福"。这一目标定位看似不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实则既违反马克思主义关于任何民主、自由、幸福都是有"度"的这一基本原则,更是脱离苏联社会现实矛盾的某种理想主义政治鼓吹。由此,戈尔巴乔夫改革本拥有比赫鲁晓夫改革、柯西金改革更为有利的主客观条件,但是从着手改革到失败,直线下滑,导致苏联剧变。以发展的眼光,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精神,是提高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问题的研究水平的根本。(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9年01期)

左凤荣[4](2019)在《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主要原因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改革,改革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尤其重要。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回应民众的诉求,满足民众的期望与要求。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成功,原因在于其只满足了民众的部分需要,而没有解决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没有让民众在改革中得到实惠。(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9年01期)

余伟民[5](2019)在《改革如何寻求共识——简论戈尔巴乔夫改革研究的叁种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就戈尔巴乔夫改革研究而言,目前在中国学术界比较容易形成共识的是关于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改革失败的观点,从苏联国家体制角度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也能形成一定的共识。最难以形成共识的是关于苏联政治体制的评价,正是在这个关涉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认识领域,大致上表现出叁种不同的立场。叁种立场有对立,也有重合。分歧在于:对作为改革对象的旧体制的定位;对改革方向和路径的选择。如何解决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协调转型,是否能在新旧体制的整体转换中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保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避免改革进程中出现剧烈震荡和断裂性跃迁,这是目前需要寻求共识的主要问题。(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9年01期)

张亚娜[6](2018)在《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苏联—俄罗斯国家价值体系的嬗变与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价值体系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国家整体层面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对社会生活具有指导和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国家价值体系阵地的失守,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叶利钦和普京反对建立苏联意义上的统一的国家价值体系,但始终谋求重塑凝聚俄罗斯力量的新型国家价值体系。(本文来源于《西伯利亚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许昆[7](2018)在《“没有社会主义价值就不可能有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自克林姆林宫缓缓降下。一个时代终结了,在前联盟成员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数亿人的生活从此改变。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第一位总统,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毫无疑问是苏联命运的最重要推动者。他究竟是功臣还是罪人,争议从未止息(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8-11-21)

瓦·伊·茹科夫,粟瑞雪[8](2018)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解体》一文中研究指出1985年,上台伊始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地在苏联推行"改革与新思维",试图全面改造苏联体制,但却成了终结苏联的掘墓者。戈尔巴乔夫对内提出"公开性"口号,对外则提出"外交新思维"。然而,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设计既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又缺乏总体上的判断与把握,也缺乏目标明确的路线图。戈尔巴乔夫统治集团已基本上丧失了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丧失了其应有的代表性和先进性,沦为一个老朽腐败的特权集团。这一切都注定了改革的失败,并成为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的惨痛教训。(本文来源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范文姝[9](2018)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曾经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前驱,世界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一二十年时间内创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社会制度实践的先驱。苏联解体令人震惊,这使人们从不同立场和角度进行了严肃地思考和探索。苏联的解体虽然出现在戈尔巴乔夫实施改革时期,但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的,失败的原因,苏联模式的特点以及苏联解体的启示等方面,更加深入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解体之间关系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记者观察》期刊2018年20期)

张纪元[10](2018)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实行的政策密不可分。作为苏共的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上台后进行了多项改革,但最终也未能阻止苏联的分裂。研究这一时期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戈尔巴乔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的苏联改革,既是社会主义大国改革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又是影响全球格局的战略性事件。在今天人类社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性和全球性问题,民族国家内外问题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勾联性和全局影响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处在新的历史发展的大转折时期,重新检视苏联改革并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具有极为重大的世界历史借鉴意义。苏联改革在价值理念、战略设计和组织行动叁个层面上,没有妥善处理好关系改革前途命运的"十大关系":自由与开放、民主与选举、市场与私有;苏共与改革、领袖与制度、武力与政治、苏联与西方;历史与共识、中央与地方、精英与大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戈尔巴乔夫论文参考文献

[1].李贤栋.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外交实践研究[D].聊城大学.2019

[2].薛小荣.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大国改革的“十大关系”——兼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J].探索与争鸣.2019

[3].叶书宗.现实主义才是成功之本——读薛小荣研究戈尔巴乔夫改革新着的随想录[J].探索与争鸣.2019

[4].左凤荣.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主要原因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9

[5].余伟民.改革如何寻求共识——简论戈尔巴乔夫改革研究的叁种立场[J].探索与争鸣.2019

[6].张亚娜.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苏联—俄罗斯国家价值体系的嬗变与重塑[J].西伯利亚研究.2018

[7].许昆.“没有社会主义价值就不可能有政治”[N].中华读书报.2018

[8].瓦·伊·茹科夫,粟瑞雪.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解体[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

[9].范文姝.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J].记者观察.2018

[10].张纪元.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克里姆林宫的新一代——戈尔巴乔夫上...金青顶金矿床黄铁矿热电系数-温度图解...走向未知世界的出发点——美苏马耳他首脑会...”印记让人依稀记得他是米哈伊·戈尔巴黄铁矿热电系数-温度图(底图据Г.A~#...黄铁矿热电系数温度标尺(底图据戈尔

标签:;  ;  ;  ;  ;  ;  ;  

戈尔巴乔夫论文_李贤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