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红: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在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

邵红: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在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

摘 要:目的探究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在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 年9 月至2018 年7 月于我院就诊且实施断指再植患者82 例,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n=41)与对照组(n=41),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实验组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后记录统计两组患者GCQ、HAMD、HAMA 评分及指关节活动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断指关节活动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GCQ、HAMD、HAMA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指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缓解其心理情绪压力及增加舒适度。

关键词:断指再植;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指关节活动功能

0 引言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重建过程易产生痉挛、堵塞等一系列微循环障碍出现血管危象而引起再植指死亡导致手术失败,故针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健全有效的护理方案对于预防血管危象、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就显得尤为关键[1]。以“个性化”为主旨的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通过从患者心理教育、饮食健康及预后康复等多方面进行呵护以达到促进患者预后转归的目的[2]。本研究针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通过观察其GCQ、HAMD、HAMA 评分及指关节活动功能以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 年9 月至2018 年7 月于我院就诊且实施断指再植患者82 例作为研究样本,采取抛硬币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1 例,其中对照组男28 例,女13 例,年龄28-47 岁,平均(37.43±1.38)岁,病程0.2-3 h,平均(1.58±0.33)h;其中指体完全断离者9 例,未完全断离者32 例。实验组男26 例,女15 例,年龄27-47 岁,平均(36.95±1.29)岁,病程0.3-3 h,平均(1.62±0.28)h;其中指体完全断离者8 例,未完全断离者33 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断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及排除标准:①均为单指未完全断离或完全断离者。②排除严重感染、脏腑器官功能不全者。③排除不配合治疗,服从度较差者。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实施个性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具体步骤为:①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由主任、主治医师、康复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共同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由护理人员抄录并于患者病床床尾悬挂,相关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依据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给予患者合理饮食、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当项目完成及时进行记录,主任、主治医师、康复医师于疗期间周二、周四、周六与护理人员进行同时查房,且针对性的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时调整处方。②合理控制饮食:于术前、术后针对患者病情差异及个人体质因素给予患者合理饮食,术前饮食以清淡通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为主,术后饮食以接骨续筋、消肿利尿、健脾和胃为主。③康复功能训练:于术前、术后根据患者手术情况针对性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方案以对患者肢体无损伤、促进患肢康复为目的。术前功能康复锻炼以患肢行关节功能于耐受范围内活动训练,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以患肢行断指康复训练,训练期间由主治医师、康复医师进行陪同协助。

1.3 观察及评判标准。指关节活动功能评判标准:评分在80-100 分者为优秀,评分在60-79 分者为良好,评分在40-59 分者为差,评分在0-39 分者为极差。GCQ、HAMD、HAMA 评判标准:GCQ 选取舒适状况量表进行评估,HAMD 选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估,HAMA 选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估,其中HAMD 与HAMA 分数愈高情况愈重,GCQ 分数愈高愈良好。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指关节活动功能及GCQ、HAMD、HAMA 评分采用均差±标准差s)表示,行t 与F 检验,当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CQ、HAMD、HAMA 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干预后GCQ、HAMD、HAMA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指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比较

对照组 41 20.62±1.43 58.16±1.26 81.32±1.19 3.438 0.000实验组 41 21.42±1.21 69.27±1.71 93.71±1.86 4.261 0.001 t - 0.452 4.361 3.416 - -P - 0.464 0000 0.001 - -images/BZ_372_1281_2591_2300_2648.png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指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断指关节活动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3 讨论

谢岸宏 男,1993年生于四川攀枝花.现为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盲信号分离、抗干扰抗截获技术.

断指再植是指将未完全脱离或完全脱离的指关节利用放大镜照射扩大,人为的将其与原位置接合以达到指体血液循环恢复的目的[3]。因其断指预后康复过程中较易引发血管危象而导致手术失败,因此,针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健全有效的护理方案对于促进断指愈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CQ、HAMD、HAMA 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GCQ HAMD HAMA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1 30.63±1.59 54.24±1.31 5.34±1.01 15.43±1.53 5.81±1.18 13.42±1.04实验组 41 31.05±1.82 68.18±1.72 5.32±1.52 11.53±1.71 5.64±1.21 9.31±1.17 t-0.742 3.562 0.438 4.713 0.462 3.872 P-0.447 0.001 0.513 0.000 0.674 0.000

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通过以患者为核心,针对性给予各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以达到促进患者愈合的目的,已广泛应用于内科护理且反响较佳[4]。本研究针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以期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通过依据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病势相应针对性制定特有的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以达到护理效果能及时完全满足患者需求的目的。通过依据术前术后病情状况及患者个人体质因素针对性制定合理的健康饮食方案以达到合理控制饮食及减少饮食而带来的影响而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通过依据患者病情病势发展进程及手术情况针对性制定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及陪同医生随行进行及时相应调整以达到促进患者预后康复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断指关节活动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断指再植患者预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引领去组织学生的课后延伸学习,使得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的课外学习。比如说,微课技术的运用。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录制相应视频,让学生对于课堂上掌握得不是很好地知识进行深入的温习与理解,然后再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微课资源包的练习进行巩固。这样,学生的课外学习就能够与课堂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课堂教学效果的极大化。

那开花的东西叫沙葱。沙葱,是一种像葱不是葱、像韭菜不是韭菜的沙生植物。别名蒙古韭菜。它细细的,有圆珠笔芯那么粗,筷子那么长。新鲜的沙葱带白霜,几乎没有葱白。长在沙地里,割一茬,长一茬,一年能割四五茬。

综上所述,针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能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及舒适度,促进其断指活动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蒋春燕,何玉珍,谢文婷.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精细化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2):72-74.

[2]孙树芹,崔东云,李婷.心理护理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再植指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0):3222-3224.

[3]刘发花.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个性化康复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4):116-117+120.

[4]黎青.个性化康复护理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J].包头医学,2018,42(02):57-5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0.247

本文引用格式:邵红.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在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365-366.

标签:;  ;  ;  ;  ;  ;  ;  ;  ;  ;  ;  ;  

邵红: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在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