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习得论文_葛紫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母语习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习得,母语,汉语,语言,标记,西班牙语,从句。

母语习得论文文献综述

葛紫薇[1](2019)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与英语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语言迁移的内涵,总结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从语音、词汇、句法、文化等方面分析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对中国英语教学及研究提出几点启示。(本文来源于《英语教师》期刊2019年20期)

张洪健[2](2019)在《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习得汉语心理动词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英汉心理动词论元句法—语义结构异同及使役义表达方式差异的角度出发,调查了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习得汉语心理动词的规律。调查发现,心理动词的习得难于非心理动词的习得,SE动词的习得易于OE动词的习得。此外,由于习得过程中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喜欢"类动词的习得优于"高兴"类动词。研究还发现,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影响心理动词习得效果。(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9年10期)

黄露阳[3](2019)在《英语母语者汉语定语从句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研究母语英语者汉语定语从句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从正确使用看,定语从句修饰句子主语和修饰句子宾语的比例大致相当;修饰主语的定语从句又以"主-主型"居多;构成定语从句的动词短语以动宾结构为多。从使用偏误看,定语从句逻辑主语是偏误高发点,既存在漏用,也存在多余;定语从句内部动词短语错误是另一多发偏误。这些偏误又主要是母语英语干扰和对汉语掌握不到位所致。(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潘明辰[4](2019)在《母语对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影响及其教学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学习者从母语到中介语之间的语言迁移现象,着重探讨语音习得方面。文章由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语言迁移相关概念,第二部分介绍语言迁移在实际教学情境下的表征,第叁部分由该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9年09期)

李池利,陈盼盼[5](2019)在《国内汉语二语习得母语作用实证研究综述(2004-2018)》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近十五年(2004-2018)发表在汉语语言类期刊中有关于母语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主要从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四个方面进行,结果发现国内汉语二语习得母语作用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研究方法的使用更加科学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使用情况相当;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研究主题呈多样性趋势。但也存在着研究方法科学性不足、研究领域深度有待挖掘等问题。建议将来的相关研究采用混合性研究方法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并且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7期)

莱茵[6](2019)在《助力还是阻力?初探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名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和教授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英语如此难学?""我们怎么能像母语者一样流利地说英语?""如果学了几十年英语,但仍然不能很好交流,是不是因为母语的影响太大?"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其他技能的学习一样,需要大量的实践。然而,实践并不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唯一要素。有时,学习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受限于一个无形的框架,不管做了多少练习都无法打破这个框架来取得进步。随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不断深(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期刊2019年24期)

徐彩华,徐晴,王昭,丁崇明[7](2019)在《“体假设”与俄语母语者“了”“着”的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体假设"的核心是"词汇体-语法体"的深层互动。文章以郭锐(1993)的动词情状分类为基础,通过句子合法性判断任务,以汉语母语者表现为基线考察不同汉语水平的俄语母语者体标记"了""着"的习得规律。结果发现:(1)汉语母语心理词典对"词汇体-语法体"的互动非常敏感,出现"Vc5-了""Vc3-着"的两个可接受度高点,与郭锐(1993)提出的以动作为中心向两级(状态和变化)过渡的观点一致;(2)俄语母语者"了""着"的习得过程基本符合"体假设",但同时也体现出汉语言体貌系统特点以及俄语母语影响;(3)俄语母语者对于汉语体标记的接受出现"增强和收敛"两个发展方向,其发展围绕特定的动词类型展开。(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佳,陈月红[8](2019)在《情状体与否定:英语和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否定标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否定标记的选择受到情状体的制约,状态情状一般用"不"进行否定,而达成/实现情状则用"没"进行否定。本研究考察二语者对这一制约关系的习得,对90名英语母语者和92名韩语母语者进行阅读和听力两种模式的句法判断测试,并分析四个现有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英语和韩语母语者对否定标记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水平较高的二语者能够达到跟汉语母语者相似的敏感度和确定性,这符合界面假说关于句法-语义这一内部界面能够最终习得的假设。由于韩语否定同样受到动词语义的制约,韩语母语者相对于英语母语者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说明母语背景影响二语者对界面知识的习得。此外,测试模式影响水平较低的二语者对目的语知识的提取和运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汉语教学》期刊2019年03期)

薛锦,胡梦赟,胡小兰,聂亚如,陈曦[9](2019)在《汉语母语儿童英语韵律模式和习得年龄效应:基于声学分析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ToBI韵律标注体系,使用Praat软件对照分析70名中国汉语母语儿童和15名加拿大英语母语儿童的英语语音韵律特征,考察韵律特征和习得年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两类样本的英语韵律特征存在显着性差异。和英语母语者相比,英语二语学习者语速更慢、音高重音错位、次短语过多、边界调位置异常。控制英语学习年限和生理年龄前后,习得年龄和韵律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模式出现反转。方差分析显示,习得年龄对英语二语学习者的韵律效应不显着。研究结果对外语环境下外语学习最佳起始年龄具有一定启示。(本文来源于《外语界》期刊2019年03期)

宋云颢[10](2019)在《母语为西班牙语的秘鲁学生汉语存在句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中“存在句”是作为“存现句”的下位句式出现的一种特殊句式,它形式上符合“处所词语+动词语+名词语”的固定格式,是汉语表示存在意义的一类特殊句式,它不仅在存现句系统中占据重要成分,而且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的重要语法点。但是秘鲁学生的母语西班牙语中没有这一种专类的特殊句式,第二语言习得者在识别和运用这类句式中存在困难。目前对存在句的本体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对存在句的习得与教学方法的研究还相对匮乏。首先,从语言对比的角度来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其语法意义的表达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西班牙语属于印欧语系,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十分详尽的变化形式,人称、数、式、时态和语态等都能通过动词的变位来体现。本文将汉语存在句同西班牙语表存在意义的句式进行了对比,总结出每一类汉语存在句跟西班牙语句式的一般对应情况,分析两种语言的在表达存在意义时的异同点,预测学生习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思路。其次,秘鲁学生习得存在句的问题症结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其偏误成因又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潘文(2003)总结的五类争议较小的存在句作为考察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包括70名中学生和35名正在天主教大学、里卡多帕尔马大学学习汉语的大学生汉语学习者在内的105名学生进行测试,共发放调查问卷105份,所有问卷题目均来自于被试所使用的教材和练习册。在对秘鲁学生汉语存在句的习得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归纳了偏误的类型,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我们结合整个秘鲁地区总体教育体制、教学风格、学生特点以及教材选择和编排等有关存在句的输入情况的因素总结,基于问卷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安排及学习方法建议,希望为秘鲁学生存在句这个语言点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6-10)

母语习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英汉心理动词论元句法—语义结构异同及使役义表达方式差异的角度出发,调查了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习得汉语心理动词的规律。调查发现,心理动词的习得难于非心理动词的习得,SE动词的习得易于OE动词的习得。此外,由于习得过程中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喜欢"类动词的习得优于"高兴"类动词。研究还发现,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影响心理动词习得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母语习得论文参考文献

[1].葛紫薇.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与英语教学[J].英语教师.2019

[2].张洪健.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习得汉语心理动词实证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

[3].黄露阳.英语母语者汉语定语从句习得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4].潘明辰.母语对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影响及其教学启示[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

[5].李池利,陈盼盼.国内汉语二语习得母语作用实证研究综述(2004-2018)[J].汉字文化.2019

[6].莱茵.助力还是阻力?初探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J].上海教育.2019

[7].徐彩华,徐晴,王昭,丁崇明.“体假设”与俄语母语者“了”“着”的习得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

[8].王佳,陈月红.情状体与否定:英语和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否定标记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9

[9].薛锦,胡梦赟,胡小兰,聂亚如,陈曦.汉语母语儿童英语韵律模式和习得年龄效应:基于声学分析的证据[J].外语界.2019

[10].宋云颢.母语为西班牙语的秘鲁学生汉语存在句习得研究[D].烟台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卜1母语习得树图6.卜2二语习得树...;图6.卜1母语习得树图6.卜2二语习得...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943(2)语言环...按母语分组的习得过程母语习得树图3.卜2二语习得树图...;;图3.1母语习得树图3.卜2二语习得树...

标签:;  ;  ;  ;  ;  ;  ;  

母语习得论文_葛紫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