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知斋琴谱论文_李一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五知斋琴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琴谱,古琴,版本,歌谱,音乐史,成书,音乐。

五知斋琴谱论文文献综述

李一俊[1](2015)在《《五知斋琴谱》成书年代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五知斋琴谱》是广陵琴派的重要琴谱之一,在清代古琴文献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琴谱成书年代分析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谱中的序、跋。《五知斋琴谱》版本有十几种,大部分版本中跋的写作年代有所变更。以此种版本考察成书年代,会造成很多麻烦。本文在比对不同版本,细读琴谱序、跋的基础上,分析琴谱的刊印过程和成书年代,为《五知斋琴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期刊2015年01期)

李丽斯,王安潮[2](2014)在《《五知斋琴谱》琴歌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清代琴歌重要的琴谱集《五知斋琴谱》中的六首琴歌进行了历史与形态初研,发考辨出它在发展历程中的线索轨迹及其各种版本间的内在联系。在对现存乐谱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今人对六首琴歌的解译和研究,对版本、定弦、解题、歌词、减字谱等进行了音乐分析,力图对这一琴歌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王燕平[3](2006)在《略谈古琴与《五知斋琴谱》》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代,琴是用来完善个人修养的,鼓琴是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琴和清代初刻本《五知斋琴谱》的介绍,可知一部好琴谱,即便无师指导也能将琴曲的神韵打谱成功。(本文来源于《东南文化》期刊2006年05期)

王建欣[4](2002)在《《五知斋琴谱》四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琴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音乐的代表。由于其历史悠久,文献丰富,相对保存完好,流传千载,从未中断,一直被学界认为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历史上有些着名的音乐品种或样式,由于种种原因今已失传,籍着琴乐这一“从未中断”的河流,可做不少珍贵的钩沉、稽古工作。近代以来的琴学研究,在文献的搜集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对于琴学之某一方面的专题性研究,尚有很多空白。或者说,建立在文献基础上的琴学之诸多方面的理论总结,尚嫌不足。尤其是对于古琴音乐本身的规律性认识,目前还比较模糊,这与我们近百年来在琴学文献整理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是有一定距离的。基于此,笔者在导师吴钊先生、伍国栋先生的指导下,认为对琴曲本身进行研究,是琴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取得些许成绩,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古代音乐风格演变的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古琴音乐与与古代人文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而为中国音乐史研究中所遇到的古乐形态方面的问题,提供一些可参考的资料。 为了勾勒古琴音乐的发展轨迹,进而初步得出有关琴曲风格演变历史的规律性认识,本文以清代《五知斋琴谱》所收《墨子悲丝》、《汉宫秋月》、《潇湘水云》、《胡笳十八拍》等四首琴曲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五知斋琴谱》产生的历史背景;第叁章四首琴曲的音乐学分析;第四章从四首琴曲看明清琴乐的美学追求;第五章从四首琴曲看明清琴乐的艺术成就;第六章结论。 本文的主体为琴曲分析,有描述,有解释,也有分析过程中的思考、概括出来的规律、提出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除了对琴曲之渊源流变、文献记载、背景资料所做的梳理,还将考察琴曲的具体指法、用音、句子、段落以及整体的结构布局,悉心体会古人,并参以当代有代表性琴家的演奏录音和记谱。乐器形制发展的历史和古琴特有的演奏方法,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古琴音乐的形态,如节奏特征、装饰效果、音色变化等等。另外,琴曲形态与语言、音韵及文体的关系,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艺术追求、文人好尚的关系,也在本文的研究视野中。 笔者希望通过论证,能够对古琴音乐在如下几方面获得明晰的认识: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华,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美学趣味的集中体现;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主流;古琴音乐历经千年的发展演变,至明清时已呈深化和多元化发展之势,直至今日之现代社会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人类(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当代中国音乐应很好地继承这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2002-06-01)

杨元铮[5](2001)在《《五知斋琴谱》的版本与《庄周梦蝶》逸谱》一文中研究指出《五知斋琴谱》始镌于康熙六十一年 (再壬寅 ,公元1722年 )。由于它旁注详尽 ,指法统一 ,对整个琴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成为古琴音乐的核心文本之一。一般认为古琅老人徐祺是此谱着者 ,祺子徐俊在周鲁封的资助下刊行。尽管它主辑熟派曲谱 ①,但直至当代(本文来源于《音乐研究》期刊2001年04期)

谢孝苹[6](1992)在《关于《五知斋琴谱》》一文中研究指出《五知斋琴谱》的最早刻本,镌于康熙再壬寅,即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后来翻刻本很多,直到清季,据不完全统计,有十数种不同时期的翻刻本相继问世。出现”五知斋热”的现象决非偶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五知斋琴谱》的撰述者徐氏父子,不仅仅局限于为传承古代古琴曲谱,不使湮没无闻而刻谱;而是对流传较广的古琴名曲进行了细致的再加工和改作,从而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自十五世纪以来,西方耶稣会士大批来华,把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文化精(本文来源于《音乐研究》期刊1992年01期)

五知斋琴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对清代琴歌重要的琴谱集《五知斋琴谱》中的六首琴歌进行了历史与形态初研,发考辨出它在发展历程中的线索轨迹及其各种版本间的内在联系。在对现存乐谱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今人对六首琴歌的解译和研究,对版本、定弦、解题、歌词、减字谱等进行了音乐分析,力图对这一琴歌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五知斋琴谱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一俊.《五知斋琴谱》成书年代分析[J].中国音乐学.2015

[2].李丽斯,王安潮.《五知斋琴谱》琴歌初探[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

[3].王燕平.略谈古琴与《五知斋琴谱》[J].东南文化.2006

[4].王建欣.《五知斋琴谱》四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

[5].杨元铮.《五知斋琴谱》的版本与《庄周梦蝶》逸谱[J].音乐研究.2001

[6].谢孝苹.关于《五知斋琴谱》[J].音乐研究.1992

论文知识图

汪孟舒1940年影刊《五知斋琴谱》...五张九霄环佩琴背面图(左至右:辽“霭...五张九霄环佩琴背面图(左至右:辽“霭...古谱传百世-琵琶谱(清华秋苹《琵琶谱》)张补庵旧藏本用《自远堂琴谱》录补的《...琴体截面

标签:;  ;  ;  ;  ;  ;  ;  

五知斋琴谱论文_李一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