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性论文-王亚杰

殖民性论文-王亚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殖民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市民社会,殖民主义,资本,界限

殖民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杰[1](2019)在《市民社会的殖民性: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殖民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必然走向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得到了有效论证。黑格尔从经济角度将"需要的体系"作为市民社会的主体结构,论证其不断扩张的欲望必将自身推向海外,并最终通过贫困问题导引出殖民地,希冀以此作为市民社会困境的解决路径之一。马克思则主要从资本逻辑角度,指认了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市民社会必然会突破民族界限实现普遍化,但由于资本自身的界限使其不可能通过修补的方式完成对自身困境的克服。这是二人的根本分歧之处,也体现了马克思在市民社会殖民性问题上对黑格尔的超越。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具有同步性,也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才可以得到根本解决。(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艾琳(Erika,Janeth,Cardona,G)[2](2019)在《拉丁美洲当代音乐中的殖民与反殖民性思维初探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主要向中国音乐学界介绍探讨拉丁美洲当代音乐中的反殖民立场,并对那些在中国音乐界仍未被知晓的拉丁美洲重要思想家和音乐学家的理念进行深入阐述。在本文中笔者还将基于上海音乐学院外国留学生的身份对中国当代音乐中“殖民性”不断发展的危险现状以及与此同时在思想上有所觉醒的一代作曲家们进行观察。在行文之初,笔者首先试想将论文的研究对象重点集中在拉丁美洲的局部区域。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迫使笔必须对拉丁美洲的相关现状展开普遍性的研究。因此,本文中对拉丁美洲当代音乐殖民性现状的研究主要基于乌拉圭作曲家、音乐学家科里恩·阿哈罗尼亚(Coriun Aharonian)以及阿根廷作曲家、音乐学家格雷西拉·帕拉斯卡韦迪斯(Graciela Paraskevaidis)的观点之上。其次,在本文中笔者还希望通过访谈的方式对当代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思想进行了解,这些思想可能对中国音乐在当代和未来是否具有“殖民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和复杂的历史等原因,本文将不过多涉及中国具体的历史或特殊事件来讨论上述问题。(本文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期刊2019-04-01)

廖凌睿[3](2019)在《“南满”附属地公学堂教科书的殖民性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后,到其将教育权移交至"伪满洲国"的30年间,"南满"附属地内的初等教育都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负责并管理。通过分析当时"满铁"为中国人专门设立的初等教育机构——公学堂的设置及其采用教科书的内容,可以揭露当时日本殖民者对当地中国幼龄儿童教育的殖民性,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当年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实行文化殖民的危害,以此警醒国人勿忘国耻。(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9年03期)

刘娅敏[4](2019)在《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东方故事的疾病叙事与后殖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短篇小说数量众多且题材广泛,其中一系列以英帝国在远东、南亚以及南太平洋殖民地为背景的小说精确刻画了下层官员、洋行职员、传教士、小商人和小农场主等底层殖民者在异域的生存困境和身份焦虑。此类小说通过记述人物罹患的结核、疟疾和癔症等身体和精神疾病,暗示殖民统治在东方日渐衰亡的事实,同时疾病叙事也是毛姆用以消解流行殖民话语的写作策略,使小说带有后殖民主义的特征。(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毛建平[5](2019)在《澳大利亚原居民与土地:去殖民性实践及共产主义可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去除殖民性是后殖民时期最重要的目标。澳大利亚原居民尝试恢复人与土地在其传统文化中的关系的做法,是典型的去殖民性实践。目前,西方政治学界多从自由主义契约模式出发去分析原居民的这种努力。然而这种阐释框架不但会湮没原居民去殖民性的方式,遮蔽原居民追求可能朝向的方向,还会加强殖民性本身。本文从去殖民性理论视角出发来探讨澳大利亚原居民的这一实践,指出了该实践的去殖民性的方式: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确立原居民的认知体系、质疑自由主义的政治话语。本文认为,原居民去殖民性实践的方向很有可能是带有原居民特殊性的共产主义。(本文来源于《国外理论动态》期刊2019年03期)

阿图罗·埃斯科瓦尔,方幸福,何卫华[6](2019)在《另类世界与知识:拉美现代性/殖民性研究计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殖民性是西方现代性话语中内在的组成部分,鉴于此,拉美知识界的现代性/殖民性研究计划试图借助于开辟另一块知识生产的领地以及形成另外一种思考方式,从而实现对"另类世界和知识"的建构。经过不懈努力,参与这一计划的学者们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尽管大多数学者来自于拉美,但他们并没有将自身的思考局限于地方性议题。相反,他们致力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探讨现代性的黑暗面以及超越的途径。本文首先从总体上介绍现代性/殖民性研究计划,然后讨论了其中的性别、本质以及对替代性经济的思考等议题。(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19年01期)

晋鸿雁,韩强[7](2018)在《伪满洲国政权建制的殖民性刍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伪满洲国是日本武力占领东北后建立的殖民政权。在中国东北沦陷的十四年中,伪满洲国为日本关东军控制中国东北,实现日本的殖民统治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为了塑造这一侵略媒介,日本通过了一系列针对于占领和控制中国东北地区的"独立国"方案,并通过建立伪地方政权、成立中央政务委员会、建立伪满洲国等步骤,一步步地建立起一套专为其殖民统治服务的傀儡政权,突出体现在其政权建制同日本天皇制的"高仿性"、日本势力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等方面。日本通过伪满洲国殖民化的政权建制,以"总务厅中心主义"为基点,以一种"内部指导"的形式"低调地"控制着伪满洲国的实际大权,彻底地将伪满洲国乃至中国东北纳入了日本帝国的殖民体系。(本文来源于《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李雨桐[8](2018)在《昭和制钢所殖民性特征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及满铁的操纵下设立了昭和制钢所。它从设立到生产、从资源开采到销售统制、从剥削劳工到资源掠夺无一不带有殖民性色彩。昭和制钢所从成立直至消亡,有力地证明了近代日本对中国东北侵略的史实,它的存在是对日本右翼分子"侵略有功论"的有力驳斥,它的消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杨帆帆[9](2018)在《1983-2017年台湾电影的后殖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社会似乎永远无法逾越“殖民”与“后殖民”的话题。后殖民中的“后”代表一段时间的完结,同时也意味着被殖民者并没有因为殖民者的离去而在心理上脱离殖民的状态。台湾社会能否真正地挣脱后殖民的桎梏,迄今为止仍是一个难以得出定论的问题。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研究的范式,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某种社会的症候。台湾电影在其叙事结构、人物设计、文化元素等方面依然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因此,电影中的后殖民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本文以1983——2017年的台湾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以后殖民作为研究的理论武器,结合台湾历史,对电影中的后殖民性进行分析研究。文章总共分为绪论和四个章节。在绪论部分,围绕选题背景及目前中国大陆和台湾学界对于后殖民理论及台湾电影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第一章中,将研究重点放在后殖民理论的概念论述中。关于后殖民理论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本文在第一章重点分析了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成果,并且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了后殖民理论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各自的发展轨迹以及后殖民理论对两岸电影的解读。第二章分析新电影之后台湾电影的后殖民性。分别从台湾电影的历史语境、台湾电影对日本的复杂情绪、台湾电影的后殖民风格以及台湾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着手,分析电影中的后殖民性。第叁章则将研究重点放在新世纪后台湾电影中的后殖民书写。结合新世纪后台湾的社会现状,从微观视角分析处于社会转型的台湾电影中的后殖民性。第四章重点分析全球化语境下台湾电影本土意识的构建和在地文化的张扬。笔者认为,虽然日本已经结束了对于台湾的殖民统治,但是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台湾社会依然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电影中,形成了台湾电影独具特色的后殖民风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台湾虽然深受殖民的侵蚀,但是它依然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在地文化是大中华文化体系下的一种地方文化。(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4-01)

胡雪梅[10](2018)在《斯图尔德及其新进化论思想的殖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利安·海恩斯·斯图尔德为美国新进化论学派的着名人类学家之一,他一生着作颇多,不仅是一位人类学家,还是一名出色的教师。他提出的文化生态学、多线进化论和社会文化整合层次理论,构成了他新进化论思想的基本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该思想为人类学界的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的新进化思想理论,却因当时的历史、政治还有个人原因,使得该思想理论在某些方面带有了一定的殖民性质,并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到了印第安人的感情、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本文采取了夹叙夹议、层层铺垫的方式,就及其新进化论思想的殖民性进行了研究解释。首先,本文对朱利安·海恩斯·斯图尔德的生活成长进行分析阐述,以便从整体上认识其人。其次,本文对朱利安·海恩斯·斯图尔德的新进化论思想内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文化生态学和多线进化论进行解释和论述。再次,通过对他的新进化论思想与他所在的身份位置的关系分析,论述斯图尔德在当时所处的特殊身份地位。最后,本文就其新进化论思想的殖民性表现和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阐释。在分析斯图尔德及其新进化论思想的殖民性之后,笔者认为斯图尔德在人类学界中有着自己的贡献和见解,但他的新进化论思想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中,充当了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进行殖民统治的工具之一。他的新进化论思想在当时的犹他案件和加利福尼亚案件及派尤特案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美国政府剥夺印第安人的赔偿资格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尤其是他的新进化论中的社会文化整合层次理论,深深地伤害了印第安人的利益,该理论也因而戴上了殖民的色彩。分析朱利安·海恩斯·斯图尔德及其新进化论思想的殖民性,不仅可以多角度的认识其思想,而且也可以从中看到印第安人生活处境,让我们能更多地思考一个学者和参与政治之间应该保持的距离。(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殖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将主要向中国音乐学界介绍探讨拉丁美洲当代音乐中的反殖民立场,并对那些在中国音乐界仍未被知晓的拉丁美洲重要思想家和音乐学家的理念进行深入阐述。在本文中笔者还将基于上海音乐学院外国留学生的身份对中国当代音乐中“殖民性”不断发展的危险现状以及与此同时在思想上有所觉醒的一代作曲家们进行观察。在行文之初,笔者首先试想将论文的研究对象重点集中在拉丁美洲的局部区域。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迫使笔必须对拉丁美洲的相关现状展开普遍性的研究。因此,本文中对拉丁美洲当代音乐殖民性现状的研究主要基于乌拉圭作曲家、音乐学家科里恩·阿哈罗尼亚(Coriun Aharonian)以及阿根廷作曲家、音乐学家格雷西拉·帕拉斯卡韦迪斯(Graciela Paraskevaidis)的观点之上。其次,在本文中笔者还希望通过访谈的方式对当代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思想进行了解,这些思想可能对中国音乐在当代和未来是否具有“殖民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和复杂的历史等原因,本文将不过多涉及中国具体的历史或特殊事件来讨论上述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殖民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亚杰.市民社会的殖民性:从黑格尔到马克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艾琳(Erika,Janeth,Cardona,G).拉丁美洲当代音乐中的殖民与反殖民性思维初探与反思[D].上海音乐学院.2019

[3].廖凌睿.“南满”附属地公学堂教科书的殖民性浅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

[4].刘娅敏.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东方故事的疾病叙事与后殖民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毛建平.澳大利亚原居民与土地:去殖民性实践及共产主义可能[J].国外理论动态.2019

[6].阿图罗·埃斯科瓦尔,方幸福,何卫华.另类世界与知识:拉美现代性/殖民性研究计划[J].山东外语教学.2019

[7].晋鸿雁,韩强.伪满洲国政权建制的殖民性刍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

[8].李雨桐.昭和制钢所殖民性特征解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杨帆帆.1983-2017年台湾电影的后殖民性分析[D].苏州大学.2018

[10].胡雪梅.斯图尔德及其新进化论思想的殖民性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  

殖民性论文-王亚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