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伊达论文-陈慧芳

阿伊达论文-陈慧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阿伊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漫步街上,角色塑造,演唱版本,分析研究

阿伊达论文文献综述

陈慧芳[1](2016)在《歌剧咏叹调《漫步街上》角色塑造与演唱版本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咏叹调《漫步街上》是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第二幕中的一个唱段,是穆塞塔为了吸引她的旧情人马切洛的注意而演唱的歌曲,剧中穆塞塔的演唱以缓慢柔和的声线、控制自如的声音和大胆豪放的情感刻画出一个具有两面性质特征的人物:对奢华生活的追求和对朴素爱情的向往,人物性格鲜明而又细腻,极富女性魅力。《漫步街上》是女高音咏叹调里传唱度最高的一首作品,旋律优美亲切,主题鲜明,在演唱技巧方面和情感表达方面有着一定的难度。本文以《歌剧咏叹调<漫步街上>角色塑造与演唱版本分析研究——以埃莱娜、阿伊达、李秀英、黄英为例》,选曲四位中外歌唱家的版本,从角色形象塑造和歌唱处理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笔者想通过对咏叹调多个版本的比较,更深层次的剖析穆塞塔这一人物性格和咏叹调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并结合笔者现阶段对作品的自我艺术实践,得出对咏叹调演绎的启示,以提高自身的歌唱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黄晓和[2](2015)在《威尔第及其歌剧《阿伊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尔第在西方歌剧史上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和突出声乐歌唱性的意大利歌剧传统而闻名。他的生平和创作漫长而曲折,然而却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了崇高的艺术殿堂。歌剧《阿伊达》属于他创作巅峰时期的杰作,其引人注目的特征是:真实的历史背景,感人的戏剧情节,紧张的矛盾冲突,宏伟的群众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动听的优美旋律,丰富的声乐组合,饱满的管弦交响。(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5年07期)

李艳静[3](2009)在《浅析威尔第歌剧《阿伊达》的创作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尔第是世界公认的歌剧大师,他的着名歌剧《阿伊达》从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剧院首演成功至今,一直在世界各地的大剧院不断的上演。本文从歌剧的创作背景入手,分析了歌剧创作的四个特点,以求更好的掌握大师威尔第的歌剧。(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期刊2009年04期)

黄楠楠[4](2007)在《歌剧《阿伊达》的艺术成就》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剧《阿伊达》是威尔第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它问世百余年来始终深受大家的喜爱。本文试图通过作品题材、音乐本体、价值判断叁个部分来阐释歌剧《阿伊达》这座艺术里程碑式的作品的艺术成就。(本文来源于《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9期)

张敏[5](2007)在《歌剧《阿伊达》思想蕴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威尔第歌剧《阿伊达》作为研究对象,以歌剧中的音乐和脚本为切入点,运用本体性研究方式和社会学研究方式,从艺术观和思想观两方面对剧中所反映的蕴涵进行了探讨。本论文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是歌剧《阿伊达》创作的历史回顾。从创作的动因、社会背景等方面简述了《阿伊达》的创作过程,并简要叙述了歌剧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论述歌剧《阿伊达》中所体现的威尔第的艺术观。本章从两个层面阐述威尔第的艺术思想。①、人道主义的歌剧理念。从人道主义的理论入手,研究了威尔第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阿伊达》中暗含的有关人道主义内容,论述了威尔第追求人道主义的歌剧理念。②、整体性的歌剧创作。以歌剧音乐的主导动机,歌剧中的合唱为切入点,梳理歌剧音乐,论述了威尔第关于整体性歌剧创作的艺术思想。第叁部分论述歌剧《阿伊达》中所体现的威尔第的思想观。本章结合威尔第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从四个层面阐述了歌剧所反映的主题。①、对现实生活的批判。阐述了威尔第反对神权,对现实生活强烈批判思想的形成,并以歌剧《阿伊达》作为阐发这一思想有力的载体。②、威尔第的爱情观。矢志不移的爱情观念是他所追求的理想的爱情模式,虽然爱情的结局是惨烈地、悲壮地,但主人公终将超越强权的束缚,回归人性、回归爱情。③、对故土的期盼。故土是剧中阿依达绝望之时的强烈期盼,这里阐述的并不是简单的对故土的感情,而是从歌剧本身透视威尔第对生命的思索。④、对英雄的歌颂。从剧中英雄人物拉达梅斯的人物特征和音乐特征阐述了悲剧英雄的成长及其悲剧性结局的社会意义。以上内容的归纳论述是本论文对《阿伊达》研究的独创性成果。文章对《阿伊达》从本体到内涵,从创作动因到创作思想,从歌剧情节到思想蕴涵的综合研究,从宏观角度对作品进行立体性思考,全面地解读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涵,彰显这部作品的文化价值。(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张小兰[6](2006)在《意大利木偶剧团在京演绎《阿伊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6月11日,享誉欧洲的意大利卡尔洛·科拉木偶剧团演出的木偶版《阿伊达》在北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演。精彩的演出打动了台下一半成人一半孩子的观众。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由意大利外交部等主办,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06-06-13)

祁建[7](2003)在《歌剧《阿伊达》就像杂耍?》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个时代总有最流行的东西,但“最流行”的事物不一定就是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新事物。“最流行”的也许是某些沉渣泛起,也许是某个阶段历史的倒退。 看张艺谋的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先去了意大利佛罗伦萨,后到了中国北京紫禁城,还要堂而皇之端上韩国汉(本文来源于《中国商报》期刊2003-10-28)

陈立[8](2003)在《歌剧《阿伊达》的创作与经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金秋即将举行的首届北京国际戏剧节上,作为开幕式的演出,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阿伊达》将以超大型景观演出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壮美的画卷。 歌剧《阿伊达》是威尔第晚期所作的叁大(本文来源于《音乐周报》期刊2003-09-05)

[9](2003)在《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伊达》将亮相北京》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年多前,当大型景观歌剧《阿伊达》登陆上海滩时,首都的众多歌剧爱好者恨不能生出双翅飞过去,亲身感受现场的火爆气氛和美妙音乐。现在好了,作为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的重头大戏,《阿伊达》将移师北京。9月27日,神奇的“狮身人面像”和大“金字塔”将在工人体育场拔(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03-08-22)

陈志音[10](2003)在《9月:“公主”摆驾北京城》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年多以前,当大型景观歌剧《阿伊达》登陆上海滩时,北京众多的歌剧爱好者心驰神往,恨不能生双翅飞越关山,身临其境感受那前所未有的火爆气氛和美妙歌乐。日前《阿伊达》终于传来音信:9月“公(本文来源于《音乐周报》期刊2003-08-15)

阿伊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威尔第在西方歌剧史上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和突出声乐歌唱性的意大利歌剧传统而闻名。他的生平和创作漫长而曲折,然而却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了崇高的艺术殿堂。歌剧《阿伊达》属于他创作巅峰时期的杰作,其引人注目的特征是:真实的历史背景,感人的戏剧情节,紧张的矛盾冲突,宏伟的群众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动听的优美旋律,丰富的声乐组合,饱满的管弦交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阿伊达论文参考文献

[1].陈慧芳.歌剧咏叹调《漫步街上》角色塑造与演唱版本分析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2].黄晓和.威尔第及其歌剧《阿伊达》[J].当代音乐.2015

[3].李艳静.浅析威尔第歌剧《阿伊达》的创作特点[J].时代文学.2009

[4].黄楠楠.歌剧《阿伊达》的艺术成就[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5].张敏.歌剧《阿伊达》思想蕴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6].张小兰.意大利木偶剧团在京演绎《阿伊达》[N].中国文化报.2006

[7].祁建.歌剧《阿伊达》就像杂耍?[N].中国商报.2003

[8].陈立.歌剧《阿伊达》的创作与经历[N].音乐周报.2003

[9]..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伊达》将亮相北京[N].工人日报.2003

[10].陈志音.9月:“公主”摆驾北京城[N].音乐周报.2003

标签:;  ;  ;  ;  

阿伊达论文-陈慧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