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炎灵论文_管庆霞,杨志欣,王艳宏,李永吉

导读:本文包含了广炎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丁香,工艺,图谱,指纹,粉针,紫丁香,注射用。

广炎灵论文文献综述

管庆霞,杨志欣,王艳宏,李永吉[1](2010)在《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注射用广炎灵粉针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5种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确定适用于精制注射用广炎灵粉针的树脂及工艺条件。方法:以丁香苦苷A的静态、动态吸附量和脱附率为指标筛选树脂,并优化了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HPD100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解吸效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量为5:4~5:6(树脂:药材),4BV蒸馏水洗脱除杂质,洗脱溶剂为50%乙醇,用量为3BV,洗脱液流速为2BV.h-1。结论:HPD100大孔吸附树脂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注射用广炎灵粉针的精制。(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0年01期)

王锐,王艳宏,管庆霞,李永吉[2](2009)在《注射用广炎灵粉针质量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注射用广炎灵粉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对其所含丁香苦苷A,3、4-二羟基苯甲酸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丁香苦苷A的含量。结果:TLC鉴别专属性强,分离度好;丁香苦苷A的平均含量为32%。结论:该方法可行、简便、快速,可有效控制注射用广炎灵粉针的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09年06期)

程淑云[3](2007)在《注射用广炎灵粉针剂成型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注射用广炎灵粉针是以木樨科丁香属植物紫丁香的干燥叶为原料,经提取精制而获得的有效部位,又经过科学方法冻干而制得的粉针剂。本文主要对广炎灵粉针冻干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比较了不同种类的填充剂、不同浓度的填充剂、药液的不同浓度、液面厚度不同对冻干工艺的影响,以及在配液过程中pH值、活性炭、超滤等因素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制订了广炎灵粉针的冻干曲线,为注射用广炎灵粉针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为了控制注射用广炎灵粉针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本课题对注射用广炎灵粉针的质量标准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制定注射用广炎灵粉针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5-01)

崔淑霞,李永吉,王艳宏,管庆霞,程淑云[4](2007)在《注射用广炎灵冻干粉针指纹图谱的质量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HPLC法对注射用广炎灵冻干粉针(丁香叶)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TMC184.6mm×250mm,5μm分析柱,甲醇-水(V/V)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得到分离度较好的注射用广炎灵冻干粉针指纹图谱。结论:为注射用广炎灵冻干粉针的质量评价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07年04期)

付起凤,李永吉,吕邵娃[5](2005)在《HPLC测定广炎灵粉针中丁香苦苷A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广炎灵粉针中丁香苦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效控制该药物的质量。方法:HPLC梯度洗脱方法测定广炎灵粉针中丁香苦苷A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Symmetry C185μm(4.6mm×150mmColumn),水-甲醇-四氢呋喃(62∶34∶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1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此方法点样量在0.50μg~3.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1%,RSD为0.79%(n=5)。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李永吉,秦晶,赵继会,吕邵娃[6](2004)在《广炎灵注射剂半成品指纹图谱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为实现应用指纹图谱控制中药产品质量 ,经实验初步建立广炎灵注射剂半成品的指纹图谱。方法 :利用HPLC法 ,乙腈 - 0 1%磷酸为流动相 ,2 80nm为检测波长 ,对 10批广炎灵注射剂半成品进行分析和测定。结果 :标定 7号峰为丁香苦苷 ,确立了包括 7号峰在内的 8个共有峰 ,并给出其保留时间、峰面积等技术参数 ,为生产过程实现中间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马明途[7](2004)在《注射用广炎灵冻干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注射用广炎灵是由木犀科丁香属植物紫丁香、朝鲜丁香以及洋丁香的干燥叶为原药材,提取精制而制成的一种广谱抗菌粉针剂。与其剂型不同的炎立消胶囊已应用于临床多年,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但传统剂型服用量大,起效慢,已不能充分适应和满足临床需要。粉针剂不仅剂量准确,给药快,疗效迅速;而且稳定性好,可长期贮存,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故将其制成粉针剂。 本文主要对其冻干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药液的不同浓度、不同浓度的填充剂、液面厚度不同对冻干工艺的影响,以及在配液过程中pH值、活性炭、超滤和流通蒸汽灭菌等因素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同时也对丁香叶的提取精制工艺中每个环节有效成分和固形物的损失率进行了考察。为注射用广炎灵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04-05-01)

赵继会[8](2003)在《广炎灵注射剂提取精制工艺及半成品指纹图谱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注射剂的研制与应用,突破了传统中药给药途径,扩大了中药应用范围。随着对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深入,精制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更加重要,而建立中药指纹图谱是优化工艺,提高质量标准的基础。 本文采用比较实验法,比较了多种提取工艺,确定水提法为最佳提取工艺,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实验设计,进一步优化该提取工艺,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精制工艺。 采用RP-HPLC梯度洗脱方法,建立了广炎灵注射剂半成品指纹图谱,该方法简单、稳定、使用方便。采用指纹图谱和主要药效成分丁香苦苷含量测定为控制指标,深入研究并优化了广炎灵注射剂提取、精制工艺。为广炎灵注射剂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03-05-01)

王艳芝[9](2001)在《广炎灵针剂提取工艺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天然药物毒副作用小,二是多种成分协同入药,可以产生单一化学成分无法比拟的治疗效果。但是,中药的生产和研究与国际同行相比较为落后,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为可行的方法是从已有的方药中寻找具有研究潜力的突破点,进行科学的研究,将产品提高到具备与国际同类产品竞争的水平上。 丁香叶即是一种很有研究价值的药物,以其为原料制成的炎立消胶囊抗菌效果经受住了临床的检验。但考虑到其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和临床用药的要求,拟制成粉针。 本文主要研究了丁香叶中含量较大的有效成分之一,丁香苦苷,以硅胶柱层析的方法从中分离得到大量纯品,并经分析其核磁共振和质谱等信息得到确证。同时分离得到3,4-二羟基苯乙醇和甘露醇。 将丁香苦苷进行体内抑菌实验,以庆大霉素为对照药物,观察其对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小白鼠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两者作用相似。 以丁香苦苷含量为指标,初步探索了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的分离纯化效果,结果被考察的叁种类型的树脂均可以很好的吸附保留丁香苦苷,纯化效果以H103型较为理想。(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01-04-01)

广炎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注射用广炎灵粉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对其所含丁香苦苷A,3、4-二羟基苯甲酸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丁香苦苷A的含量。结果:TLC鉴别专属性强,分离度好;丁香苦苷A的平均含量为32%。结论:该方法可行、简便、快速,可有效控制注射用广炎灵粉针的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广炎灵论文参考文献

[1].管庆霞,杨志欣,王艳宏,李永吉.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注射用广炎灵粉针工艺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0

[2].王锐,王艳宏,管庆霞,李永吉.注射用广炎灵粉针质量标准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9

[3].程淑云.注射用广炎灵粉针剂成型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4].崔淑霞,李永吉,王艳宏,管庆霞,程淑云.注射用广炎灵冻干粉针指纹图谱的质量评价研究[J].中成药.2007

[5].付起凤,李永吉,吕邵娃.HPLC测定广炎灵粉针中丁香苦苷A的含量[J].中医药学报.2005

[6].李永吉,秦晶,赵继会,吕邵娃.广炎灵注射剂半成品指纹图谱初步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4

[7].马明途.注射用广炎灵冻干工艺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8].赵继会.广炎灵注射剂提取精制工艺及半成品指纹图谱初步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

[9].王艳芝.广炎灵针剂提取工艺初步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10批广炎灵图谱注射用广炎灵粉针与丁香叶药材...注射用广炎灵粉针的高效液相色谱...专属性实验先进个人2001年度获高明市先进个人称号名录...先进个人2001年度获高明市先进个人称号名录...

标签:;  ;  ;  ;  ;  ;  ;  

广炎灵论文_管庆霞,杨志欣,王艳宏,李永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