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骁飞:围捕与追捕论文

蒋骁飞:围捕与追捕论文

在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里,人们在五十年前狩猎的主要方式是围捕——一群人把猎物围住,然后用石块将其砸死,或者用长矛把猎物刺死。后来,这个原始部落从外部文明世界中获得了枪支。按道理说,此时他们应该采用追捕的狩猎方式——枪支射程远,如果再采用围捕,不仅不易发挥枪支的优势,还极易误伤同伴。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直到今天这个部落仍旧一如既往地用枪支围捕猎物。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个部落中的人已经习惯了围捕,不想接受追捕。

一个社会学家偶然进入这个部落,对这种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他有了更意外的发现,在这个部落里,几乎每个成员(从首领到一般成员)都对围捕心存疑虑,甚至心怀不满,但全都选择了沉默,以至于围捕被匪夷所思、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几十年。究竟是怎样一种消极的力量阻止了这个部落采取与时俱进的改变?

社会学家进一步发现,错误的狩猎方式之所以继续被保留下来,主要源于一种消极的心理——胆怯。部落的一般成员害怕自己的反对意见侵犯了领导权威或者集体利益,从而被孤立或受到来自集体的惩罚;部落的大小首领们害怕变革威胁到自己的权威,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优势地位。毕竟对于围捕的组织指挥,首领已经了然于心;但对于追捕这种新生事物,他们不太熟悉,不确定性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面对错误的做法,部落里所有人都缄口了。于是,部落里每天都要上演一幕滑稽的场面:几十个人将猎物赶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然后几乎是用枪口直接抵着猎物的脑袋开枪……

一方面,每个人都意识并希望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其实,有时候这种改变并不需要做多大的努力;另一方面,错误的做法仍旧在一成不变地持续,每一个人的利益都不可避免地受损,而无人站出来反对。在人类的组织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所以,我们从来不缺乏同频共振的相谐之声,弥足珍贵的是与众不同的反对意见。“反对者”并不是“破坏者”,也许,恰恰是不可多得的组织急需的“建设者”。

(摘自《知识窗》2019年第5期)

标签:;  ;  ;  ;  ;  ;  ;  ;  

蒋骁飞:围捕与追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