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江橙论文_毛丽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江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种苗,规模化,砧木,菌肥,元素,橙红,品系。

红江橙论文文献综述

毛丽君[1](2019)在《广东农垦红江橙品牌化经营问题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红江橙市场营销现状,阐述了红江橙走品牌化营销的必要性,提出了红江橙品牌化经营对策,即要走经营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实施具体化等经营之路。(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杨少瑕,朱银玲[2](2019)在《红江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元素分布状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等离子体火焰发射光谱法测定了红江橙5种叶片中氮、磷、钾、钙、镁、铜、锌、铁、锰等9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其分布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红江橙5种叶片样品呈现的共性是锰含量合适,镁含量亏缺,铜含量过量,铁含量偏高或过量,其余元素状态各异.这种叶片元素呈现的状态可能与地域和树体对元素的富集能力有关.(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揭进,姚雷业,刘建荣,庞生,文尚华[3](2019)在《红江橙脱毒种苗的培育技术与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红江橙的株系选育、脱毒处理、原种圃建立、采穗圃建立、育苗圃建立和病毒检测等环节的研究技术,以及开展规模生产技术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经验,探讨出全套脱毒种苗培育技术和建成年规模50万株以上的红江橙脱毒种苗生产基地的方法,旨在为我国红江橙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脱毒种苗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农业》期刊2019年01期)

刘建荣,姚雷业,揭进,庞生,文尚华[4](2018)在《红江橙脱毒种苗的培育技术与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总结了红江橙的株系选育、脱毒、原种圃建立、采穗圃建立、育苗圃建立和病毒检测等环节的研究技术,以及开展规模生产技术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探讨出全套脱毒种苗培育技术和建成年规模50万株以上的红江橙脱毒种苗生产基地,为我国红江橙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脱毒种苗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做强做优热带高效农业 服务热区乡村振兴——2018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3)

刘建荣,庞生,禤为翔[5](2018)在《微生物菌肥在红江橙育砧木苗中施用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倡使用微生物菌肥是我国农业实现化肥农药"双减"增效目标的重要措施。2017年6月,广东省湛江农垦科学研究所承接了广州睿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系列微生物菌肥的施肥试验。试验在红江橙育砧木红桔苗上使用,分5个处理在3个不同时间进行3次喷施。调查指标项目有株高、茎粗和达芽接标准率,叶色、抗病性等。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微生物菌肥和海藻菁华素两种配比按一定浓度兑水稀释液喷施红桔苗木叶面,具有促进苗木生长和增粗作用。经成本效益分析,每亩可增加育苗收益1720元,效果较为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农业》期刊2018年03期)

劳赛国,刘付玉俊[6](2018)在《红江橙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江橙果大形好、风味独特,是我国柑橙的名优新品种,广受消费者的青睐。红江橙也是粤西、桂南最主要的果树栽培品种,对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由于土质、管理技术的差异,产量、品质相差较大,通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供广大同行及果农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8年05期)

姚艳丽,毛丽君,姚希猛,贺军军,罗萍[7](2018)在《不同贮藏温度对不同砧木红江橙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红桔砧木和柠檬砧木6年生红江橙为试验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低温贮藏对不同砧木红江橙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砧木红江橙低温贮藏均可显着降低失重率和腐烂率,其中,5℃效果最好,红桔砧木和柠檬砧木红江橙的失重率比对照分别降低72.29%和72.09%,柠檬砧木红江橙的腐烂率比对照降低81.3%。不同低温贮藏条件不同程度地延缓了红红橙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及果实硬度的降低,以5℃效果最好,其次是10℃。(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傅学军[8](2018)在《牢记使命 做新时代的农垦人——记广东省湛江农垦红江橙园里的年轻人》一文中研究指出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32岁,却甘愿远离城市扎根深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愿意放弃安逸舒适的机关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毅然从零创业;他们立志用双肩扛起做大做强红江橙名牌的重任;他们要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去挥洒火热的青春,在创业的广阔天地间奏响新时代农垦人的最强音。这样一群年轻人,在2015年到2017年的短短(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垦》期刊2018年02期)

[9](2018)在《红江橙分选迈向标准化自动化》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8日上午,湛江农垦集团在红江橙原产地红江农场举行2017正宗红江橙采摘节暨分选加工中心启动仪式,八方宾客慕名而来。现场,红江农场引进的国内先进橙类筛选分级生产线和一条糖度检测生产线能够按照红江橙大小、颜色、甜度、水分等自动分类,湛江农垦在红江橙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生产加工方面又迈上新台阶。在橙类筛选分级生产线上,新鲜采摘的红江橙经过小箱卸果机、杀菌水池、提升机、清洗机、热(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垦》期刊2018年01期)

文尚华,廖国平,张曼其,陈善春,林琳[10](2017)在《红江橙少籽新品系红优3号选育与配套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优3号"是湛江农垦科技人员历经30余年,从红江橙中选育出来并经脱毒处理获得不带黄龙病、衰退病、裂皮病和碎叶病等病原的少籽优良新品系。"红江橙少籽新品系‘红优3号’选育与配套技术研究"成果已于2016年12月20日通过了湛江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红优3号"与正宗传统红江橙相比,主要优点有:具有单果种子数少,达到了无籽和少籽橙的要求;脱除了携带的危害性病毒类病原菌,种植表现生物经济性状稳定、速生快长、丰产稳产、分离果率低、黄龙病发生较轻等特性;果实外观品质、单果重、优级果和商品果率均有了明显提高,鲜果平均售价平均达每公斤24元,较红江橙提高20%,经济效益非常显着。主要具体特点如下:⑴解决了单果种子数多的问题,单果种子数每果平均4.6粒(3~6粒),比对照红江橙的16.5粒,平均减少11.9粒,达到了无籽和少籽橙的要求。⑵将红江橙栽培种质材料携带有的黄龙病、衰退病、裂皮病和碎叶病等病原菌全部脱除,新品系种植材料具明显童幼态健康征(枝叶浓绿、生态旺相,生活力较强,速生快长,少籽大果和适应性较好的特性),表现生物经济性状稳定、丰产稳产、分离果率低、黄龙病发生较轻等特性。"红优3号"五年生种植示范园,平均株高320厘米、冠幅350厘米,株均产果35公斤,亩产1976公斤;甜橙、橙桔嵌合和桔型等类果查出率1.93%,红肉果种性纯度率为98.07%,田间黄龙病发生率为3.48%(同期种植周边红江橙园黄龙病发生率已达30%以上)。⑶单果重和商品果率有了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着。"红优3号"果实品质佳,果实外观漂亮,果实横径:纵径=1.05~1.06:1,呈近球状稍扁,似灯笼形果皮橙黄,色泽鲜艳,油泡较小,分布均匀,果蒂平整,果型端庄,综合测评为优级。果实中大型,单株产果195个,单果均重180克,果实横径70.62mm、纵径66.82mm,优级果率33.46%、一级以上果率79.26%,分别比对照红江橙提高25.96和22.66个百分点;果皮匀薄汁多,度厚3.3 mm,无或少有果心,果肉鲜红,化渣可口,酸甜适中,橙香浓厚,可食率79%。示范种植76亩"红优3号"与同期种植的6.5亩当家种红江橙经济效益比较,前者效益更为显着。五年生产期,实现亩均净增产果604公斤,增产幅度达21.61%;亩均净增产值2万元,增幅达41.96%;亩均净增收益2万元,增幅达75.21%。(4)"红优3号"的配套栽培技术重点是解决脱毒苗有童幼态初产树始花较难现象、少籽果易落花落果座果率低、有效控制黄龙病危害及实现绿色生态栽培的问题。(1)如何解决初产树的开花问题,其一是选择合适的结果母枝萌发期,秋梢是最好的结果母枝,通过施肥及抺梢控梢的方法,调整秋梢于8月底萌发,使秋梢有足够的时间老熟而又不萌发冬梢;其二是在10月初控制肥水及松土断根,促进营养积累;期叁是于11月,对部分强壮树进行螺旋环割。(2)如何解决少籽系易落花落果、低产问题。其一是科学施肥,针对当地施肥长期以来以化肥为主,土壤营养失衡的问题,采取以生物有机肥为主,结合补充锌、镁、钙、硼、钼等一些中量和微量元素,平衡营养供给,春季修剪,调整树势平衡;其二是在花期喷施根外追肥,平衡补充营养;(3)如何降低感染黄龙病的风险问题。红江橙老产区,黄龙病病原多,橙树因黄龙病问题淘汰周期缩短,本研究应用脱毒苗和隔离种植及采取严格的病虫害监测防控控施。一是种植严格脱毒种苗;二是建园选择前荐作物为甘蔗,叁面环山,隔离条件较好,南面有剑麻园与老橙区隔开,周围无红江橙老果园。叁是完善黄龙病监测防控体系,有效控制传病木虱为害。四是发现黄化树彻底挖除。(4)实施绿色标准化生产,已推广种植1000多亩,成功实现绿色食品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12)

红江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火焰发射光谱法测定了红江橙5种叶片中氮、磷、钾、钙、镁、铜、锌、铁、锰等9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其分布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红江橙5种叶片样品呈现的共性是锰含量合适,镁含量亏缺,铜含量过量,铁含量偏高或过量,其余元素状态各异.这种叶片元素呈现的状态可能与地域和树体对元素的富集能力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江橙论文参考文献

[1].毛丽君.广东农垦红江橙品牌化经营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9

[2].杨少瑕,朱银玲.红江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元素分布状态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揭进,姚雷业,刘建荣,庞生,文尚华.红江橙脱毒种苗的培育技术与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建设[J].中国热带农业.2019

[4].刘建荣,姚雷业,揭进,庞生,文尚华.红江橙脱毒种苗的培育技术与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建设[C].做强做优热带高效农业服务热区乡村振兴——2018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5].刘建荣,庞生,禤为翔.微生物菌肥在红江橙育砧木苗中施用试验初报[J].中国热带农业.2018

[6].劳赛国,刘付玉俊.红江橙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8

[7].姚艳丽,毛丽君,姚希猛,贺军军,罗萍.不同贮藏温度对不同砧木红江橙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8

[8].傅学军.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农垦人——记广东省湛江农垦红江橙园里的年轻人[J].中国农垦.2018

[9]..红江橙分选迈向标准化自动化[J].中国农垦.2018

[10].文尚华,廖国平,张曼其,陈善春,林琳.红江橙少籽新品系红优3号选育与配套技术研究[C].2017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论文知识图

红江橙不同倍性体细胞染色体455r...红江橙及其可能起派品种的以pD结...红江橙不同类型的实生后代基因...17红江橙二倍体与四倍体的5Sr...红江橙不同类型的实生后代基因...红江橙不同类型的实生后代基因...

标签:;  ;  ;  ;  ;  ;  ;  

红江橙论文_毛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