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体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安全体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安全体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体系,层次,结构,信息安全,分析法,学科,拟态。

安全体系结构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浩[1](2019)在《基于比较思维的高校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思维结构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将安全学科单列为一级学科,对高校安全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不仅带来了新挑战,而且带来了新机遇。本研究阐述了比较思维与安全学科的概述,分析了比较思维对安全学科的作用,提出了基于比较思维的安全学科特征,基于比较思维建立了针对高校安全学科的人才思维结构体系,其包括专业维、技术维、逻辑维和理论维。(本文来源于《榆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悦[2](2019)在《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信息共享已经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事情,但是在此过程中,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主要探讨了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结构体系的相关内容,首先解释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定义及其基本的结构特征,接着针对信息安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9年11期)

司志亮,黄慧颖,董佳琪[3](2019)在《信息物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安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是在环境感知的基础上融合通信、计算和控制能力,对网络物理化设备实现可控、可信、可扩展,实现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和实时交互的系统。CPS的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包括工业、学术、医学、新闻媒体等行业,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如终极概念、系统架构、安全研究、安全措施等,研究了上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微型电脑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魏海霞,赵明,祝杰[4](2019)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建筑结构安全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地对建筑结构现状进行安全评价,考虑到建筑房屋结构的复杂性与安全评价因素的模糊多样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建筑结构安全评价体系。首先,将建筑房屋划分为地基基础、承重柱、承重梁、墙体、楼板层以及屋盖围护系统6项一级评价指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23项二级评价指标。其次,由层次分析法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建立的安全因素评判标准和隶属函数对各因素进行模糊评价,并利用多级评价原理来构建建筑结构安全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为较安全。与现有评价规范相比,提出的建筑结构安全评价体系涉及指标全面、方法可行、结果可靠,可对类似房屋结构的评估鉴定提供借鉴和指导。(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群,李馥娟,周倩[5](2019)在《网络空间安全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空间是信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信息本身以及信息赖以依附的一切载体与环境的集合。随着人、机、物互联后相互作用的不断加深,网络空间安全在应对传统威胁的同时,还要面对新的安全挑战。对比分析了网络空间安全的相关概念,提出了网络空间安全"3+2"研究体系结构,将网络空间安全按功能域不同自底向上依次划分为物理层、传送层和应用层3个层次,同时还包括分别贯穿于各层的安全理论和方法支撑以及数据和信息安全。在此基础上,对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燕申,陈思凯,李昂[6](2019)在《美国《公共交通安全标准纲要》中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标准法规体系结构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立法发布的《公共交通安全标准纲要》。该纲要定义了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及其安全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标准分为车辆、基础设施、运营和人员等标准,共128项,以技术对象层次分为类、子类和子功能类等3层。标准类型分为法规、标准和规范。线路、通信信号、车辆设备和运营规章程序标准是安全标准的主体。解析了采用标准的法规,举例说明了安全法规采用标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当务之急是研究建立安全标准体系。(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冯峰[7](2019)在《拟态防御建模与应用层体系结构及安全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信息系统中的未知漏洞、后门等安全威胁无法消除。传统防御技术必须在有先验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是“亡羊补牢”式的防御。邬江兴院士提出的网络空间拟态防御(Cyber Mimic Defense,CMD)是国内首创的“改变游戏规则”的革命性防御技术。CMD以动态异构冗余(Dynamic Heterogeneous Redundancy,DHR)架构为核心。应用CMD机制的信息系统具有内生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能够应对基于未知漏洞后门的安全威胁,有效抵御攻击者的攻击行为。目前,拟态防御作为全新的防御技术,理论体系和具体应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论文针对拟态防御理论模型和应用展开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网络空间拟态防御理论模型CMD理论目前还未建立起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数学模型。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大数卷积拟态防御(Large Number Convolutional Mimic Defense,LNCMD)数学模型。首先,引入了LNCMD模型所依赖的数学知识。然后,给出了LNCMD模型的框架、组件及规则,LNCMD模型以模型组件为基础,在逻辑上将拟态防御系统内部分成叁层。最后,详细阐述了LNCMD模型叁个层的工作机制。本文在专门设计的仿真环境中对LNCMD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并对仿真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估,表明了LNCMD模型是一个直观的、专用的拟态防御数学模型,它能把网络空间攻防博弈问题转换成对应的数学问题。2)提出了基于功能切片的拟态防御体系结构及安全等级评估方法目前,对CMD机制的实现都着眼于系统全栈化,存在实现复杂度大与实现成本高等问题。由于应用层具有可控性,有利于引入该机制。因此,在应用层上通过对业务功能进行分割切片,再引入DHR架构,本文构建了基于功能切片的拟态防御体系结构。同时,提出了一种拟态防御安全等级评估方法,并用此方法对本文提出的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评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体系结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时炜,海君,杨柳,蒲旭峰[8](2019)在《构建层次化结构测评体系评估A市整体食品安全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A市食品安全状态。方法 :采用层次化结构构建的测评体系。结果 :A市食品安全状态稳定可控。结论 :通过科学的测评体系,开展抽检监测数据分析,能够探索监管规律,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期刊2019年04期)

肖俊枫[9](2019)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的一种框架结构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的一种框架结构及其应用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叁维框架结构内容,重点涵盖X安全服务方面、Y协议层面、Z实体单元层面等,然后通过端系统安全管理分析、通信安全管理、应用系统安全管理等,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0期)

周园,何雨航,沙玲,洪笑[10](2019)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危旧房屋安全分析评价体系构建——以杭州市危旧房屋结构安全分级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80年代初期建造的多层房屋因资金短缺、制度缺失,导致设计标准低,建造施工质量差,加上使用不当等原因使得建筑的安全系数逐年降低。在查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合理有效的建立危旧房屋结构安全性分级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影响到杭州市危旧房屋结构安全性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以"建筑本体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影响因素"为主要分类的四级杭州市危旧房屋结构安全性评价因子集合。通过层次分析法及专家评分法,得出了各因子的权重配比,再以杭州市某多层危旧房屋为例,将专家对其评分数据进行数理计算,确定建筑的安全性等级,以验证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安全体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信息共享已经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事情,但是在此过程中,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主要探讨了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结构体系的相关内容,首先解释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定义及其基本的结构特征,接着针对信息安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安全体系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浩.基于比较思维的高校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思维结构体系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9

[2].王悦.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体系结构[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

[3].司志亮,黄慧颖,董佳琪.信息物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安全技术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9

[4].魏海霞,赵明,祝杰.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建筑结构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

[5].王群,李馥娟,周倩.网络空间安全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

[6].陈燕申,陈思凯,李昂.美国《公共交通安全标准纲要》中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标准法规体系结构及其启示[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

[7].冯峰.拟态防御建模与应用层体系结构及安全评估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9

[8].时炜,海君,杨柳,蒲旭峰.构建层次化结构测评体系评估A市整体食品安全状况[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9

[9].肖俊枫.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的一种框架结构及其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

[10].周园,何雨航,沙玲,洪笑.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危旧房屋安全分析评价体系构建——以杭州市危旧房屋结构安全分级为例[J].科技通报.2019

标签:;  ;  ;  ;  ;  ;  ;  

安全体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