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高应力区论文-侯华营

深部高应力区论文-侯华营

导读:本文包含了深部高应力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深部高应力,变形破坏特征,非对称破坏,支护参数

深部高应力区论文文献综述

侯华营[1](2019)在《深部高应力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原有巷道围岩变形大、巷道出现非对称破坏等问题,研究了原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主要表现为巷道支护破坏严重以及巷道出现非对称破坏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煤层埋藏深、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大、巷道围岩强度低、支护不合理、两向不等压受力;对巷道锚杆直径、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锚索布置进行优化,并介绍了巷道非对称控制技术。研究为类似工程条件巷道支护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保》期刊2019年11期)

陈璐,郭利杰[2](2019)在《高应力条件下深部花岗岩冲击破碎耗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动载冲击试验是研究不同应变率下岩石破碎耗能特性的有效试验手段。然而,目前SHPB试验系统所能开展的冲击试验多为单轴条件或较低围压(小于20 MPa)条件,无法满足高地应力环境下深部岩石动力参数和破碎耗能的研究与分析需求。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的SHPB试验系统基础上,自主研发了SHPB叁轴高围压加载试验系统,并考虑千米采深的实测地应力数值,对取自叁山岛金矿的深部花岗岩开展了一系列改进的SHPB冲击试验。试验中选取了四级典型围压(10MPa、20MPa、30MPa、40MPa)和叁组应力比(1∶1、1∶1.5、1∶2),通过系统分析入射能量、透射能量和反射能量,获得了深部花岗岩的动力破碎耗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大,破碎耗能密度与围压成线性增长关系,同时应力比为1∶2时的耗能密度最低,说明强构造应力状态会导致花岗岩的破碎耗能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9年S2期)

李彦斌,任杰,林启祥[3](2019)在《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刚柔耦合支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难题,以北京长沟裕矿为研究背景,在分析巷道围岩破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置孔释压刚柔耦合一次成巷技术,将释压材料放置于大刚度支架背部与柱脚处,形成围岩与支护的耦合作用。利用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对比分析原支护方案与置孔释压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置孔释压支护方案能够有效释放巷道围岩高应力,巷道围岩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围岩整体变形量小,自承能力强。现场实践验证了置孔释压刚柔耦合支护技术的可行性,为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陈巍[4](2019)在《浅析深部高应力巷道支护优化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汾西矿业集团中兴煤矿3217综采工作面为背景,介绍了工作面基本情况,详细阐述了工作面的支护参数,同时针对具体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并通过现场实践,对不同时期的巷道变形量进行分析,证明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刘允秋,李光明,徐放艳,孔超,于向波[5](2019)在《深部高应力不稳固矿体开采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山东黄金鑫汇金矿深部高温、高压、高应力给矿体回采带来的难题,结合矿体赋存条件选用上向水平进路充填法开采。进路回采采用浅孔光面爆破来控制围岩稳固性;针对不稳固矿体,采用树脂锚杆穿带支护,支护网度1.5m×1.5m。树脂锚杆为直径22 mm、长2.2 m的螺旋钢;一步骤进路采用1∶6胶结充填,二步骤进路采用1∶8胶结充填,通过后期现场观察,采场爆破、支护效果较好,矿石回收率达到95%,贫化率为8%,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7期)

杨德胜[6](2019)在《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修复技术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严重、支护困难等问题,提出采用喷混凝土+高强度锚杆+锚注支护技术措施,并给出具体支护参数。通过监测锚杆受力和围岩变形量对支护效果进行检验,支护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9年13期)

冯帆[7](2019)在《深部高应力硬岩板裂化破坏特性及应变型岩爆发生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板裂化破坏和板裂化岩爆是深部高应力硬岩巷道或硐室常见的破坏形式,尤其是板裂化破坏,其诱发因素和诱发机制复杂,至今尚不明确。鉴于此,针对地下非煤矿山巷道围岩周边或采场硐壁处所产生的一系列板裂化破坏现象,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深部高应力硬岩板裂化破坏特性及岩爆诱发机制,为非煤矿山实现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如下:(1)采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FEM/DEM)研究单轴压缩下长方体硬岩破坏特性,分析不同试样高宽比硬岩裂纹扩展规律,阐述硬脆性岩石由剪切破坏到板裂化破坏的转化机制,进一步验证硬岩在压缩状态下为张拉型破坏的本质。对于高试样而言,其宏观剪切带是由一系列微小的拉伸裂纹所组成,而矮试样发生板裂化破坏是由于有限的裂纹扩展路径所致。端面摩擦效应对硬岩单轴抗压强度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以Mohr-Coulomb应变软化为基础的本构模型在预测岩石发生板裂破坏时所对应的峰值强度时仍存在一些不足。数值模拟获得的硬岩破坏模式与板裂化强度与先前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通过真叁轴卸载试验,以汨罗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试样高宽比与中间主应力σ_2作用下长方体硬岩破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真叁轴卸载下,长方体硬岩的破坏特性是试样高宽比和σ_2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高试样而言,发生板裂化破坏需要较大的σ_2,而对于较矮试样,较小的σ_2便可以产生板裂化破坏。当σ_2为一定值时,不同的σ_2/σ_3比值对于花岗岩破坏模式,峰值卸载强度以及岩爆程度影响很小(σ_3为最小主应力)。试样的岩爆剧烈程度随试样高宽比的降低呈现单调递增趋势,而随σ_2的增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当σ_2较大时,试样内部出现较大程度的损伤,促进了能量的进一步耗散。(3)通过真叁轴加载实验,以汨罗花岗岩为例,根据不同最小主应力值σ_3分别设计5组试验。通过设定不同中间主应力值σ_2,研究真叁轴加载下硬岩破坏模式与强度特性。率先在真叁轴加载条件验证了板裂化破坏的存在,并认为硬岩板裂化破坏的发生条件应当满足3个条件,即:(1)大于或等于某一特定的σ_2/σ_3值;(2)处于较低的σ_3水平;(3)具有较低的试样高宽比。以真叁轴强度数据为基础,根据实际工程可预测性、实验值与预测值偏差、强度准则在偏平面应力轨迹、强度准则在子午面和τ_(oct)-σ_(oct)平面上应力轨迹4个方面因素,对7种经典强度准则进行系统的评估与分析,认为Mogi-Coulomb准则,修正Wiebols-Cook准则以及修正Lade准则能够很好地体现硬岩真叁轴状态下峰值强度特性。(4)为了分析深部高应力硬岩板裂屈曲岩爆的力学机制与控制对策,对板裂化岩体建立了正交各向异性薄板力学模型,推导出双向受力条件下板裂屈曲岩爆临界荷载值,依据能量法求得了薄板压曲状态下的挠度值。提出采用充填法的控制对策以防治板裂屈曲岩爆的发生,并推导出充填体所需的围压值。研究表明:(1)轴向应力的增加不仅促进了板裂化破坏的形成,还加剧了板裂屈曲岩爆发生的可能性;(2)在一定范围内,板裂体在压曲作用下的水平挠度值随板厚的减小而增大,且当长高比为■时(E_1,E _2分别为纵向和轴向方向弹性模量),有最大挠度值;(3)在对采空区进行充填时,较小的充填体围压值便可以有效抑制板裂屈曲岩爆的发生。(5)采用FEM/DEM耦合数值模拟对含结构面深埋高应力硬岩巷道破坏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模拟中同时考虑了开挖卸荷效应与岩体的非均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面倾角、位置(揭露与非揭露)、摩擦系数以及初始地应力(侧压力系数)对于巷道围岩的破坏具有重要的影响。开挖卸荷导致的板裂化破坏以及结构面诱导的剪切滑移破坏在一定情况下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渐进的板裂化破坏过程促进了切向集中应力作用下结构面的扩展;另一方面,结构面在剪切错动过程中会释放剧烈的能量,进而又会诱发板裂化围岩结构的整体失稳破坏,该种情况下极易诱发高强度岩爆。(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郝明月,宋道[8](2019)在《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底板联合加固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陈四楼煤矿深部软岩巷道中底板变形的问题,采用了"注浆+锚杆+锚索"联合加固技术,并结合陈四楼煤矿九采区泵房及变电所底板联合加固施工过程,详细分析和介绍了九采区底鼓变形机理、联合加固的作用原理及施工方法。观测结果表明,九采区泵房及变电所巷道底鼓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为以后相似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姚传学,王政伟[9](2019)在《深部高应力超大断面硐室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水平戊一下延二部皮带机头硐室不能满足集团首家最大功率永磁电机安装要求的问题,本文创新了硐室布置方式,采用了全方位高强支护技术和分步施工技术。该硐室施工后,支护效果良好,有效地控制了深部大断面硐室的帮顶位移及巷道底鼓等问题,满足了集团最大功率永磁电机的运转需要,保证了叁水平戊一下山二部皮带的安全运转,为类似矿井超大断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9年17期)

卓暴[10](2019)在《深部软岩高应力巷道变形及其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深部软岩高应力巷道变形支护问题,开展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提出由预留变形空间、锚网钢拱喷支护、锚注加固组成的控制技术,对支护方案进行对比试验,通过现场实际监测验证了支护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深部高应力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动载冲击试验是研究不同应变率下岩石破碎耗能特性的有效试验手段。然而,目前SHPB试验系统所能开展的冲击试验多为单轴条件或较低围压(小于20 MPa)条件,无法满足高地应力环境下深部岩石动力参数和破碎耗能的研究与分析需求。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的SHPB试验系统基础上,自主研发了SHPB叁轴高围压加载试验系统,并考虑千米采深的实测地应力数值,对取自叁山岛金矿的深部花岗岩开展了一系列改进的SHPB冲击试验。试验中选取了四级典型围压(10MPa、20MPa、30MPa、40MPa)和叁组应力比(1∶1、1∶1.5、1∶2),通过系统分析入射能量、透射能量和反射能量,获得了深部花岗岩的动力破碎耗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大,破碎耗能密度与围压成线性增长关系,同时应力比为1∶2时的耗能密度最低,说明强构造应力状态会导致花岗岩的破碎耗能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深部高应力区论文参考文献

[1].侯华营.深部高应力巷道支护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9

[2].陈璐,郭利杰.高应力条件下深部花岗岩冲击破碎耗能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2019

[3].李彦斌,任杰,林启祥.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刚柔耦合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9

[4].陈巍.浅析深部高应力巷道支护优化实践[J].当代化工研究.2019

[5].刘允秋,李光明,徐放艳,孔超,于向波.深部高应力不稳固矿体开采方法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

[6].杨德胜.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修复技术实践[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

[7].冯帆.深部高应力硬岩板裂化破坏特性及应变型岩爆发生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8].郝明月,宋道.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底板联合加固施工技术[J].煤炭工程.2019

[9].姚传学,王政伟.深部高应力超大断面硐室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河南科技.2019

[10].卓暴.深部软岩高应力巷道变形及其控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

标签:;  ;  ;  ;  

深部高应力区论文-侯华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